辛亥革命时间表
1894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锋者孙中山建立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政治主张。竖起了武装反清缔造民国的旗帜。
1895年,在孙中山领导下,兴中会会员陆皓东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事败被捕,惨遭杀害。清廷在其住所搜出了革命党人的第一面旗帜:青天白日旗。这次起义标志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将正式跨入武装反清的阶段。
1903年,兴中会会员吴禄贞、刘静庵、曹亚博等人在武昌花园山设计秘密机关,开始反清革命活动。
1905年,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并确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1906年,革命党人刘静庵等人又利用美国基督教中华圣公会阅报室为掩护,建立了以日知会为名义的革命团体。继续在新军、学生和会党中进行革命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年底,刘静庵遭奸人出卖惨死狱中。日知会精英分散湖北各地,先后成立了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等秘密革命团体
1907年,同盟会会员刘公、居正、张百祥等人为筹划长江流域起义,在日本东京成立共进会。
1909年,共进会会员孙武在武昌设立湖北共进会,推刘公为大都督,大力在新军、会党、学堂及其他阶层中发展会员,成为武昌起义中重要的革命力量之一。
1910年底,同盟会会员刘复基、詹大悲等人在群治社和振武学社的基础上成立革命组织文学社。
1911年春节,文学社在黄鹤楼风度楼召开成立大会,举蒋武为社长,设总机关武昌小朝街。汉口,汉阳设分机关。文学社尊孙中山为总理,借“联合同志研究文学”为名,以《大江报》为宣传阵地,在新军中积极发展组织,成为武昌起义中另一支重要力量。
1911年6月17日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举行请愿,反对清政府把路权抵押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借款。遭到镇压,随即发生大规模武装反抗。9月24日,“文学社”、“共进会”在武昌胭脂巷11号召开大会,组成统一的领导机构。制定了详细的起义计划,原定10月6号发难,后因发生南湖炮队事件,清警加强了戒备,加之计划尚未完妥,遂决定延期发动。
1911年10月9号下午,汉口总机关暴露,军警随之在武汉三镇进行大搜捕,革命党人随即在武昌小街机关召开会议,决定当夜发难。晚上23时,清吏得到密报,即派兵将机关包围,抓捕三十余人。
1911年10月10日凌晨,彭、刘、杨三人被杀,武昌城门紧闭。清吏继续进行全城大搜捕,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决定破釜沉舟,暗中联络,于当夜起义,置之死地而后生。
1911年10月11日凌晨,革命军攻占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统治张彪弃城而逃。武昌全城为革命军占领,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鲜血的九角十八星旗在黄鹤楼上迎风飘扬。
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组成湖北军政府,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推为鄂军都督。并请转电传孙中山从速回国,主持大计。
1911年10月25日,根据《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军政府在都督之下设立司令、参谋、军务、内务、外交、理财、交通、司法、编制九部,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法令,为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奠定了基础。
1911年10月21日,清廷令陆军和水军同时南下,妄图重新夺回武汉。
1911年10月28日,黄兴抵达汉口,随即投入指挥,与清军展开殊死较量,最终未能挽回颓势。
1911年11月1日,被迫放弃汉口,退守汉阳。
1911年11月16日晚,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黄兴贸然决定对汉口实行反攻作战,先胜后败,伤亡惨重。
1911年11月27日,革命军放弃汉阳,退守武昌,凭借长江天险与清军继续对峙。
1911年12月2日,六朝古都南京被苏浙革命军夺取。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偕胡汉民等由海外抵达上海。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上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被迫下诏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7年的清王朝弹指间灰飞烟灭。同时,延续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结束。
1912年4月1日,由于封建军阀官僚袁世凯玩弄阴谋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和革命派内部的妥协。孙中山不得已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烈们为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主共和的英雄业绩,武昌起义革命志士们的不朽功勋,将永垂青史。
辛亥革命时间表
1894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锋者孙中山建立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政治主张。竖起了武装反清缔造民国的旗帜。
1895年,在孙中山领导下,兴中会会员陆皓东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事败被捕,惨遭杀害。清廷在其住所搜出了革命党人的第一面旗帜:青天白日旗。这次起义标志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将正式跨入武装反清的阶段。
1903年,兴中会会员吴禄贞、刘静庵、曹亚博等人在武昌花园山设计秘密机关,开始反清革命活动。
1905年,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并确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1906年,革命党人刘静庵等人又利用美国基督教中华圣公会阅报室为掩护,建立了以日知会为名义的革命团体。继续在新军、学生和会党中进行革命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年底,刘静庵遭奸人出卖惨死狱中。日知会精英分散湖北各地,先后成立了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等秘密革命团体
1907年,同盟会会员刘公、居正、张百祥等人为筹划长江流域起义,在日本东京成立共进会。
1909年,共进会会员孙武在武昌设立湖北共进会,推刘公为大都督,大力在新军、会党、学堂及其他阶层中发展会员,成为武昌起义中重要的革命力量之一。
1910年底,同盟会会员刘复基、詹大悲等人在群治社和振武学社的基础上成立革命组织文学社。
1911年春节,文学社在黄鹤楼风度楼召开成立大会,举蒋武为社长,设总机关武昌小朝街。汉口,汉阳设分机关。文学社尊孙中山为总理,借“联合同志研究文学”为名,以《大江报》为宣传阵地,在新军中积极发展组织,成为武昌起义中另一支重要力量。
1911年6月17日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举行请愿,反对清政府把路权抵押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借款。遭到镇压,随即发生大规模武装反抗。9月24日,“文学社”、“共进会”在武昌胭脂巷11号召开大会,组成统一的领导机构。制定了详细的起义计划,原定10月6号发难,后因发生南湖炮队事件,清警加强了戒备,加之计划尚未完妥,遂决定延期发动。
1911年10月9号下午,汉口总机关暴露,军警随之在武汉三镇进行大搜捕,革命党人随即在武昌小街机关召开会议,决定当夜发难。晚上23时,清吏得到密报,即派兵将机关包围,抓捕三十余人。
1911年10月10日凌晨,彭、刘、杨三人被杀,武昌城门紧闭。清吏继续进行全城大搜捕,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决定破釜沉舟,暗中联络,于当夜起义,置之死地而后生。
1911年10月11日凌晨,革命军攻占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统治张彪弃城而逃。武昌全城为革命军占领,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鲜血的九角十八星旗在黄鹤楼上迎风飘扬。
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组成湖北军政府,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推为鄂军都督。并请转电传孙中山从速回国,主持大计。
1911年10月25日,根据《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军政府在都督之下设立司令、参谋、军务、内务、外交、理财、交通、司法、编制九部,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法令,为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奠定了基础。
1911年10月21日,清廷令陆军和水军同时南下,妄图重新夺回武汉。
1911年10月28日,黄兴抵达汉口,随即投入指挥,与清军展开殊死较量,最终未能挽回颓势。
1911年11月1日,被迫放弃汉口,退守汉阳。
1911年11月16日晚,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黄兴贸然决定对汉口实行反攻作战,先胜后败,伤亡惨重。
1911年11月27日,革命军放弃汉阳,退守武昌,凭借长江天险与清军继续对峙。
1911年12月2日,六朝古都南京被苏浙革命军夺取。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偕胡汉民等由海外抵达上海。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上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被迫下诏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7年的清王朝弹指间灰飞烟灭。同时,延续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结束。
1912年4月1日,由于封建军阀官僚袁世凯玩弄阴谋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和革命派内部的妥协。孙中山不得已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烈们为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主共和的英雄业绩,武昌起义革命志士们的不朽功勋,将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