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 学科:语文 编写人:徐涛 审稿人:陈红艳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音韵和谐,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阐述哲理。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表现的观点,透显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感悟等各方面内容,均可做古代散文鉴赏的经典规范之用。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因此《赤壁赋》是本专题的重点讲读课文之一,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古人伟大的情操、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
2.能力目标: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景、情、理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
四、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重点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能对他们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五、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示范朗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学法上采用的是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
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用一个字来概括第
一、二段作者的心情。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为一组,共十个小组且要面对面进行交流。学科班长、学习组长做好记分的准备
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说明: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并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课文而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对理解文章很重要。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这段话中的“成熟”,很好概括这一特点。同时,余秋雨富有深情,又极具文采的话语,奠定了与文本相似的情感基调。能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文本营造的语境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走进苏轼,感知思想
以让学生填空再现的形式,介绍苏轼;以共同学习的形式,感知其思想,为学习文本做铺垫。
2、了解赋体,掌握特点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
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3、了解背景,引入情景
学生集体朗读背景介绍的文字,老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为进一步学习文本做铺垫。
4、认读生字,夯实基础
壬戌(rãn xū) 桂棹(zhào) 余音袅袅(niǎo) 幽壑(hâ)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旌旗(jīng)酾酒(shī) 横槊(shuò)舳舻千里(zhú lú) 扁舟(piān)匏樽(páo)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â)
方法: 一名学生先读,其他学生进行纠正或肯定,最后全班集体朗读。
5、边通边读,合作达标(感受文本,深化认知)
(l)课件展示文言知识点和让学生翻译的句子,老师明确任务。
(2)学生在独自预习的基础上,小组间交流不懂的词语、句子,疏通文意,完成老师布置
的任务,然后推荐代表做发言准备。
(3)小组代表翻译课件展示的句子并点明文言知识点,其他小组进行纠正或肯定,。
(4)分小组朗读文章第一、二段,老师引导其他学生从字音、句读、语调、语速、感情等
方面重点进行点评;然后老师进行范读后,学生体会深化对赋体的理解。
说明:朗读一二段之后,让学生说说对语言韵律和句式等方面的感受。学生会注意到,这篇文章作为赋,特别注重声韵美。比如第一段的韵脚主要是“间、天、然、仙”四个字。同时,学生还会注意到这篇文章中的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请学生将散句找出来,然后将骈句反复朗读几遍。这样其它章节中的韵脚就不再点明,只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文章的声韵美即可并要求在齐读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读出重音。动词重读,韵字重读,疑问词重读。
②读出节奏。按照句子内部的词义和语法结构分出节拍。
③读出起伏。根据思想内容,处理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
④读出韵律。《赤壁赋》凡12换韵,用韵自然,注意这一特点,有助于记忆。 ⑤读出情感。愉悦、悲慨、旷达、洒脱„„细心体悟词语的情感内涵。
6、学生领会技巧,齐读文章第一、二段。
7、研习课文:
整体感知:通过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明确: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说明:及时强化诵读后的效果,在特定的语境中,整体感知课文基本特点。)
(l)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绪?抒情方式是什么?
明确:①所写景物有:清风、明月、星星、江水、白露、小舟。
②湛蓝的天空,明月高悬,群星闪烁,一阵清风从江而拂面而来,一叶小舟在白雾迷茫的江面荡悠悠行驶。
③宁静,幽美。
④表达作者喜悦快乐的心情。
⑤借景抒情。
(2)这段文字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这段文字采用大量的对偶骈句,音调和谐,琅琅上口。
②先写眼前所见,后写想象感觉,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传达词人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A、“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
B、主观感受:浩浩乎、飘飘乎。
(4)请学生展开想象,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秋江月夜图景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细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那首优美的高雅的《月出》: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吟罢,东坡笑了,客人笑了。似乎受到感染。一会儿,月亮从东山顶端露出脸庞,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一时间,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光辉映。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飘浮在辽阔苍茫的大江之上。仿佛腾云驾雾,在空中迎风翱翔,却不知飞往何处;又仿佛离开了凡俗的尘世,进入了云遮雾绕的道教仙境。
(5)这时的心情用什么字来概括?
明确:“乐”。
(说明: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教学难点重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暗含散文鉴赏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遣词用字的巧妙对景色描写的作用,景色描写的精妙对抒发情感的作用;景色特点与抒发的具体情感的对应关系。教师的问题只是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至于具体的鉴赏内容则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感受认识,自主探究。同时,小组间同学的共同参与、探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认识。)
(6)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二段作者的心情是什么?
明确:“悲”。
(7)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8)如何写箫声?用原文语句回答即可。
明确:“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
舟之嫠妇。”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9)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承上写乐、启下写悲。
(10)由此作者感情在情景交融的手法下经历了由乐到悲的变化,请同学列出结构图。 明确:景 游 诵(歌) 和(之)
乐 愁 悲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我们积累了重要的文言知识,了解了赋这种文体,品味了了语言,赏析了手法,望同学们课下复习巩固并能学以致用,下面诵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说明:通过当堂诵读、背诵,深刻体会文章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情景交融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首尾呼应,强化教学效果。)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景 游 诵(歌) 和(之)
乐 愁 悲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1、再次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2、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3、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二、课前准备
五段内容,思考第三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无常之悲的。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为一组,共十个小组且要面对面进行交流。学科班长、学习组长做好记分的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今天,就让我们体味苏东坡的成熟。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边通边读,合作达标(感受文本,深化认知)
⑴课件展示文言知识点和让学生翻译的句子,老师明确任务。
⑵在学生独自预习的基础上,小组间交流不懂的词语、句子,疏通文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推荐代表做发言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概括三、四、
⑶小组代表翻译课件展示的句子并点明文言知识点,其他小组进行纠正或肯定,。 ⑷分小组朗读文章第三、四、五段,老师引导其他学生从字音、句读、语调、语速、感情等方面重点进行点评;然后老师进行范读后,学生再次体会深化对赋体的理解。
2、研习课文:
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思考:(2)第三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无常之悲的?又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
起的?
明确: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
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
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思考:(3)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苏轼如何做的?
明确: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
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 思考:(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对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思考:(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同时,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但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第三,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寞各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本段感情色彩为”乐”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
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思考:(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
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当同学们处在人生失意之中时,我们能从苏轼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请拿起生花之笔写下自己的感悟吧!(不少于100字)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三段:问:主: 何为其然?
客: 孟德 吾生须臾
今安在? 情(伤) 悲
周郎 吾人渺小
第四段:论:水: 逝者如斯
变与不变、取与不取 理(明)
月: 盈虚如彼
第五段:笑:释然 乐
十、教学反思
如果仅就课文而言,学习起来是比较容易的,想要全面的了解苏轼,使同学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在厄运中的奋争及精神的救赎可能有点困难,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求及课后的反响使我觉得下再大的工夫也是值得的!
《赤壁赋》是一篇美文,也是苏轼“以议论为诗”在散文创作方面的体现。文章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不同于一般的散文。教学此文,不仅要让学生流畅地背默,还要让他们深刻体味文章的内涵。如果只把教学重点放在欣赏文章的形式美,忽略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我觉得有些偏颇。所以,在品读优美文句的基础上,理解苏轼的思想,是本设计的重点。
本文文笔跌宕。写景则水月流光,抒情则哀乐相生,说理则物我相适,又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情由景发,理由景悟。以水月为主景,作者如何抒情、说理,是本设计要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节课通过文言知识的积累、感情线索的探索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环环紧扣的教学设计中掌握必要的古文知识,感受文章的无限魅力,心灵得到启发。但不足在于疏理文章大意的环节,学生的依赖性比较明显。对于文章的字词理解,并非是基础太差,但进行归纳总结的积极性还不是太强。所以,多种形式的翻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课堂的主导性还是体现在教师身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
学校: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 学科:语文 编写人:徐涛 审稿人:陈红艳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音韵和谐,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阐述哲理。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表现的观点,透显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感悟等各方面内容,均可做古代散文鉴赏的经典规范之用。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因此《赤壁赋》是本专题的重点讲读课文之一,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古人伟大的情操、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
2.能力目标: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景、情、理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
四、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重点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能对他们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五、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示范朗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学法上采用的是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
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用一个字来概括第
一、二段作者的心情。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为一组,共十个小组且要面对面进行交流。学科班长、学习组长做好记分的准备
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说明: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并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课文而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对理解文章很重要。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这段话中的“成熟”,很好概括这一特点。同时,余秋雨富有深情,又极具文采的话语,奠定了与文本相似的情感基调。能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文本营造的语境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走进苏轼,感知思想
以让学生填空再现的形式,介绍苏轼;以共同学习的形式,感知其思想,为学习文本做铺垫。
2、了解赋体,掌握特点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
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3、了解背景,引入情景
学生集体朗读背景介绍的文字,老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为进一步学习文本做铺垫。
4、认读生字,夯实基础
壬戌(rãn xū) 桂棹(zhào) 余音袅袅(niǎo) 幽壑(hâ)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旌旗(jīng)酾酒(shī) 横槊(shuò)舳舻千里(zhú lú) 扁舟(piān)匏樽(páo)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â)
方法: 一名学生先读,其他学生进行纠正或肯定,最后全班集体朗读。
5、边通边读,合作达标(感受文本,深化认知)
(l)课件展示文言知识点和让学生翻译的句子,老师明确任务。
(2)学生在独自预习的基础上,小组间交流不懂的词语、句子,疏通文意,完成老师布置
的任务,然后推荐代表做发言准备。
(3)小组代表翻译课件展示的句子并点明文言知识点,其他小组进行纠正或肯定,。
(4)分小组朗读文章第一、二段,老师引导其他学生从字音、句读、语调、语速、感情等
方面重点进行点评;然后老师进行范读后,学生体会深化对赋体的理解。
说明:朗读一二段之后,让学生说说对语言韵律和句式等方面的感受。学生会注意到,这篇文章作为赋,特别注重声韵美。比如第一段的韵脚主要是“间、天、然、仙”四个字。同时,学生还会注意到这篇文章中的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请学生将散句找出来,然后将骈句反复朗读几遍。这样其它章节中的韵脚就不再点明,只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文章的声韵美即可并要求在齐读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读出重音。动词重读,韵字重读,疑问词重读。
②读出节奏。按照句子内部的词义和语法结构分出节拍。
③读出起伏。根据思想内容,处理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
④读出韵律。《赤壁赋》凡12换韵,用韵自然,注意这一特点,有助于记忆。 ⑤读出情感。愉悦、悲慨、旷达、洒脱„„细心体悟词语的情感内涵。
6、学生领会技巧,齐读文章第一、二段。
7、研习课文:
整体感知:通过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明确: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说明:及时强化诵读后的效果,在特定的语境中,整体感知课文基本特点。)
(l)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绪?抒情方式是什么?
明确:①所写景物有:清风、明月、星星、江水、白露、小舟。
②湛蓝的天空,明月高悬,群星闪烁,一阵清风从江而拂面而来,一叶小舟在白雾迷茫的江面荡悠悠行驶。
③宁静,幽美。
④表达作者喜悦快乐的心情。
⑤借景抒情。
(2)这段文字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这段文字采用大量的对偶骈句,音调和谐,琅琅上口。
②先写眼前所见,后写想象感觉,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传达词人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A、“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
B、主观感受:浩浩乎、飘飘乎。
(4)请学生展开想象,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秋江月夜图景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细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那首优美的高雅的《月出》: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吟罢,东坡笑了,客人笑了。似乎受到感染。一会儿,月亮从东山顶端露出脸庞,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一时间,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光辉映。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飘浮在辽阔苍茫的大江之上。仿佛腾云驾雾,在空中迎风翱翔,却不知飞往何处;又仿佛离开了凡俗的尘世,进入了云遮雾绕的道教仙境。
(5)这时的心情用什么字来概括?
明确:“乐”。
(说明: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教学难点重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暗含散文鉴赏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遣词用字的巧妙对景色描写的作用,景色描写的精妙对抒发情感的作用;景色特点与抒发的具体情感的对应关系。教师的问题只是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至于具体的鉴赏内容则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感受认识,自主探究。同时,小组间同学的共同参与、探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认识。)
(6)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二段作者的心情是什么?
明确:“悲”。
(7)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8)如何写箫声?用原文语句回答即可。
明确:“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
舟之嫠妇。”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9)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承上写乐、启下写悲。
(10)由此作者感情在情景交融的手法下经历了由乐到悲的变化,请同学列出结构图。 明确:景 游 诵(歌) 和(之)
乐 愁 悲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我们积累了重要的文言知识,了解了赋这种文体,品味了了语言,赏析了手法,望同学们课下复习巩固并能学以致用,下面诵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说明:通过当堂诵读、背诵,深刻体会文章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情景交融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首尾呼应,强化教学效果。)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景 游 诵(歌) 和(之)
乐 愁 悲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1、再次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2、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3、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二、课前准备
五段内容,思考第三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无常之悲的。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为一组,共十个小组且要面对面进行交流。学科班长、学习组长做好记分的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今天,就让我们体味苏东坡的成熟。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边通边读,合作达标(感受文本,深化认知)
⑴课件展示文言知识点和让学生翻译的句子,老师明确任务。
⑵在学生独自预习的基础上,小组间交流不懂的词语、句子,疏通文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推荐代表做发言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概括三、四、
⑶小组代表翻译课件展示的句子并点明文言知识点,其他小组进行纠正或肯定,。 ⑷分小组朗读文章第三、四、五段,老师引导其他学生从字音、句读、语调、语速、感情等方面重点进行点评;然后老师进行范读后,学生再次体会深化对赋体的理解。
2、研习课文:
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思考:(2)第三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无常之悲的?又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
起的?
明确: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
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
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思考:(3)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苏轼如何做的?
明确: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
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 思考:(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对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思考:(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同时,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但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第三,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寞各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本段感情色彩为”乐”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
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思考:(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
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当同学们处在人生失意之中时,我们能从苏轼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请拿起生花之笔写下自己的感悟吧!(不少于100字)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三段:问:主: 何为其然?
客: 孟德 吾生须臾
今安在? 情(伤) 悲
周郎 吾人渺小
第四段:论:水: 逝者如斯
变与不变、取与不取 理(明)
月: 盈虚如彼
第五段:笑:释然 乐
十、教学反思
如果仅就课文而言,学习起来是比较容易的,想要全面的了解苏轼,使同学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在厄运中的奋争及精神的救赎可能有点困难,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求及课后的反响使我觉得下再大的工夫也是值得的!
《赤壁赋》是一篇美文,也是苏轼“以议论为诗”在散文创作方面的体现。文章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不同于一般的散文。教学此文,不仅要让学生流畅地背默,还要让他们深刻体味文章的内涵。如果只把教学重点放在欣赏文章的形式美,忽略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我觉得有些偏颇。所以,在品读优美文句的基础上,理解苏轼的思想,是本设计的重点。
本文文笔跌宕。写景则水月流光,抒情则哀乐相生,说理则物我相适,又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情由景发,理由景悟。以水月为主景,作者如何抒情、说理,是本设计要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节课通过文言知识的积累、感情线索的探索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环环紧扣的教学设计中掌握必要的古文知识,感受文章的无限魅力,心灵得到启发。但不足在于疏理文章大意的环节,学生的依赖性比较明显。对于文章的字词理解,并非是基础太差,但进行归纳总结的积极性还不是太强。所以,多种形式的翻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课堂的主导性还是体现在教师身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