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说课稿

7.3.2《多边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京山县钱场中学 陈芬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钱场中学的陈芬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的内角和》。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作为第七章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将内角和公式应用于平面镶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2、数学思考:能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能力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1、本节教学将按以下六个流程展开

2、教学过程

五、评价分析

1、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序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

2、关于教材处理

本教案设计时,我对教材作了如下改变:①将教材例1作为练习中的“想一想”,由学生自已尝试解答;②将例2中的求“六边形”的外角和,改为练习中的“算一算”,先让学生求“四边形”的外角和,再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n 边形的外角和”。这样处理仍然是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③作业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合作完成。这样,在情感上,本节课学生由好奇到疑惑,由解决单个问题的一点点快感,到解决整个问题串的极大兴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激情。这时,一次有效的教学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释放,学科个性得以张扬,教师可稍加点拨,适可而止,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明,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

7.3.2《多边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京山县钱场中学 陈芬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钱场中学的陈芬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的内角和》。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作为第七章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将内角和公式应用于平面镶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2、数学思考:能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能力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1、本节教学将按以下六个流程展开

2、教学过程

五、评价分析

1、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序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

2、关于教材处理

本教案设计时,我对教材作了如下改变:①将教材例1作为练习中的“想一想”,由学生自已尝试解答;②将例2中的求“六边形”的外角和,改为练习中的“算一算”,先让学生求“四边形”的外角和,再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n 边形的外角和”。这样处理仍然是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③作业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合作完成。这样,在情感上,本节课学生由好奇到疑惑,由解决单个问题的一点点快感,到解决整个问题串的极大兴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激情。这时,一次有效的教学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释放,学科个性得以张扬,教师可稍加点拨,适可而止,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明,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视频
  •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 土豆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01a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01b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02a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02b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03a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03b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学期04a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 ...查看


  • 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
  • [摘 要]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方法:用学习困难量表筛选出初中二年级语文困难26人.数学困难29人.双困难29人和28名对照组初二学生,通过计算机个别测试,所有初二学生均完成言语和空间6项工作记忆任务.结果:四组学生的 ...查看


  • 初二数学的重要性 1
  • 初二数学的重要性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一决上下",初二年级的学习是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关键.初二的全等.一次函数.勾股定理.四边形,是大部分初三难题所运用的知识点,而中考仅借用初三将学到的二次函数.相似.三角 ...查看


  • [精品]初一暑假学习计划
  • 篇一:初一暑假学习计划 一.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 ...查看


  • 初二数学的重要性
  •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一决上下",这句顺口溜是对初中生三年学习轨迹的真实写照.初二年级的学习是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关键,历年中考调查说明:整个初二年级所学的知识占中考总分的50%-60%,所以学生初二成绩的好坏 ...查看


  • 初二分水岭
  • 为什么说初二是学生成绩的分水岭? 升入初中,孩子学习科目.学习方式都较小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绩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进入初二年级时这一差距有增大的趋势,尤其突出表现在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这种分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 ...查看


  • 中学生数学焦虑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 第17卷第3期 数学教育学报 V01.17.No.32008年6月 JOURNALoFMATHEMATICSEDUCATION Jun..2008 中学生数学焦虑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熊建华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江苏南京210 ...查看


  •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分析初二数学动点问题总结
  •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 函数思想 方程思想 数 ...查看


  • 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表2015
  • 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表2015 数学一定要提前做大预习: 对于数学来说,即将成为初二的同学,初二这一年是关键年. 初二数学所学的部分,占整个初中阶段知识点的一半.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分量.中考几何的重头戏: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转换,都要在初二全部 ...查看


  • 初中数学三年教学目标阶段实施计划
  • 初中数学三年教学目标阶段实施计划 指导思想 确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施有效教学,促进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 现状分析:我校近几年从总体上来看体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学校办学条件无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