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心身疾病:也称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期重要作用 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规律性的、间接地和概括的反映。 4个性: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5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7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现实目的的心理过程。
8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9护理心理学:护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与服务对象都是人,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护理领域,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应用学科,称~
10心理评估: 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
11角色学习:是角色个体的“精神”和“自我”的发展完善过程,也是角色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2心理咨询:是通过言语交流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13行为治疗: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
14阻抗:治疗中病人有意无意回避某些问题,或在行动上表现出不配合治疗,不相信治疗者,这种现象叫做~
15常模:是指测验取样的平均值,即正常的或平均的成绩。
16疾病行为:指当个体发现自己某部位疼痛、不适,或者身体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征象时,个体对其如何解释、评估与做出行为反应。
17心理测验:是指在标准情境下对个体的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18退行: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到相当阶段后,因遭受挫折,有时会放弃习惯化的成熟应对策略而使用早期幼稚的不成熟的方式应对环境变化。
19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提高他们对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其康复或保持健康的过程。
20应激:应激是一种生理反应;应激是一种环境事件;应激是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
21应激源:是指来源于个体内部或外部环境中的个体以特殊方式感知的刺激,它需要个体花费过多的能量来应付,通常导致个体的紧张和应激。
22心理治疗:也称精神治疗,是指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影响并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从而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及与此相关哦痛苦与症状。
23心理防卫机制: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基本概念之一,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它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发动,采用习惯性和潜意识的反应形成,以消除或避免精神上的焦虑、痛苦以及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神经精神症状。\
简答题:
1简述病人心理需要的主要内容?
答: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 d信息需要 e安抚需要 f刺激需要 2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a疾病认知 b个体人格 c就医条件 d就医经历 e社会支持 3试举例说明患者角色模式类型?
答: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消退 d角色行为强化 4病人角色的适应不良有哪些?
答:1原有的角色退位 2自我的保护能力下降 3求助愿望增强 4康复动机强烈 5合作意愿加强
5简述心理护理的特点?
答:a心身统一性 b个体性 c复杂性 d前瞻性
6简述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答:心理支持法、 心理疏导发、 认知疗法 、行为矫正训练法 7一般来说,心理咨询的对象最好具备哪些条件?
答:a智力正常 b咨询内容合适 c人格基本健全 d动机合理 e有交流能力 f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信任度
8简述心理护理、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别?
答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联系表现在:1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服务对象是共同的,即患者或健康人群 2都有相同的服务宗旨,促进患者康复和增进人类健康 3心理护理与其他方法共存于整体护理模式之中,相互保存,相互渗透。 心理治疗和咨询对各自的工作范畴和工作目标的分析,两者却有不同之处:1服务对象不同 2解决问题不同 3工作模式不同,所用的时间的长短不同, 9简述护理工作的应激原有哪些?
答:躯体性应激源、心理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10简述情绪、情感的区别?
答: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2、情绪发生在先,情感体验在后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11简述思维的过程?
答:1分析2综合3比较4分类5抽象6概括7具体化8系统化 12简述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答:1、“成熟者”模式:a自我感的扩展b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c有安全感,接纳自我d能够准确地、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e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f有多种技能,专注于工作g具有统一的人生观,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2、“机体充分发挥型”模式:a对个人的各种经验均开放接受b充分体验个人的存在c充分相信个人的体验能够引导个人做出正确的决策d有自由感e具有创造性f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高度协调。3、“自我实现者”模式:能准确地认识现实;能认同和接纳自己、他人和自然;自发、单纯和自然;以问题为中心的态度;有独处和独立的需要;对自然社会环境具有相对自主性;高品位的鉴赏力;有高峰体验;关心社会;能发展与他人的深厚友谊;民主的性格特征;能分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有明确的伦理和道德标准;不带有敌意的幽默感;有创造性;不消极地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 13简述衡量注意力的标准?
答: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14简述感觉的特性并举例说明?
答: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联觉4、感觉补偿
15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答:1形象记忆2运动记忆3情景记忆4语义记忆5情绪记忆
16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答: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恒常性4、知觉的理解性 17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生物或躯体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心理社会应激往往气道“扳机”的作用2、个性特征与某些心身疾病密切相关3、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期重要的作用4、以躯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主,一般由比较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上6、同一患者可有几种心身疾病存在或交替发生7、常有相同或类似的家族史8、疾病经常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
18心身疾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功能性障碍。特点:是具有躯体器质性病变或具有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又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故称为心身疾病。
19何为心身疾病,如何做好心身疾病病人的护理?
答: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能性障碍。
护理:应充分考虑心身疾病患者的特点,加强内科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的联合,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治疗与护理
20试述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答: P1
21SCL-90量表中的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计算方法及其意义?答:p87
22简述心理咨询的意义?答:p97
23简述护理临床心理评估的意义?答:p 79
24心理测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心理测验的选择2、测验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3、测验的保密原则4、正确看待心理测验的结果
25简述心理发展的表现?
答:1、感觉2知觉3记忆4思维5注意
26影响心理挫折程度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和自然前提,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因素很复杂,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此外,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对个体心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7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答:1、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3、人格的稳定性 28简述应激源的概念及分类?
答:应激源是指来源于个体内部或外部环境中的个体以特殊方式感知的刺激,它需要个体花费过多的能量来应对,通常导致个体的紧张和应激。分类:躯体性应激源、心理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29简述应激反应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答:种类:1、应激的心理反应2、应激的行为反应3、应激的生理反应 影响因素:1、认知评价2、应对方式3、心理防御机制4、社会支持5、人格
30何谓心理防卫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包括哪些?
答:心理防卫机制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基本概念之一,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它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发动,采用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反应形式,以消除或避免精神上的焦虑、痛苦以及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神经精神症状。心理防卫机制包括:
1、否认2、潜抑3、投射4、方向 5退行 6幻想 7转移 8升华 9幽默
31、心理咨询中注意几个问题?
答:1,全面了解来防者的情况;2,防止器质性疾病的漏诊;3,就重视运用心理治疗;4,为病人保守秘密;5,抗精神药物的应用。
32、患者就医行为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
答:1,主动就医行为;2,被动就医行为;3,强制就医行为。
名词解释:
1心身疾病:也称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期重要作用 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规律性的、间接地和概括的反映。 4个性: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5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7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现实目的的心理过程。
8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9护理心理学:护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与服务对象都是人,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护理领域,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应用学科,称~
10心理评估: 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
11角色学习:是角色个体的“精神”和“自我”的发展完善过程,也是角色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2心理咨询:是通过言语交流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13行为治疗: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
14阻抗:治疗中病人有意无意回避某些问题,或在行动上表现出不配合治疗,不相信治疗者,这种现象叫做~
15常模:是指测验取样的平均值,即正常的或平均的成绩。
16疾病行为:指当个体发现自己某部位疼痛、不适,或者身体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征象时,个体对其如何解释、评估与做出行为反应。
17心理测验:是指在标准情境下对个体的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18退行: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到相当阶段后,因遭受挫折,有时会放弃习惯化的成熟应对策略而使用早期幼稚的不成熟的方式应对环境变化。
19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提高他们对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其康复或保持健康的过程。
20应激:应激是一种生理反应;应激是一种环境事件;应激是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
21应激源:是指来源于个体内部或外部环境中的个体以特殊方式感知的刺激,它需要个体花费过多的能量来应付,通常导致个体的紧张和应激。
22心理治疗:也称精神治疗,是指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影响并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从而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及与此相关哦痛苦与症状。
23心理防卫机制: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基本概念之一,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它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发动,采用习惯性和潜意识的反应形成,以消除或避免精神上的焦虑、痛苦以及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神经精神症状。\
简答题:
1简述病人心理需要的主要内容?
答: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 d信息需要 e安抚需要 f刺激需要 2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a疾病认知 b个体人格 c就医条件 d就医经历 e社会支持 3试举例说明患者角色模式类型?
答: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消退 d角色行为强化 4病人角色的适应不良有哪些?
答:1原有的角色退位 2自我的保护能力下降 3求助愿望增强 4康复动机强烈 5合作意愿加强
5简述心理护理的特点?
答:a心身统一性 b个体性 c复杂性 d前瞻性
6简述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答:心理支持法、 心理疏导发、 认知疗法 、行为矫正训练法 7一般来说,心理咨询的对象最好具备哪些条件?
答:a智力正常 b咨询内容合适 c人格基本健全 d动机合理 e有交流能力 f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信任度
8简述心理护理、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别?
答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联系表现在:1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服务对象是共同的,即患者或健康人群 2都有相同的服务宗旨,促进患者康复和增进人类健康 3心理护理与其他方法共存于整体护理模式之中,相互保存,相互渗透。 心理治疗和咨询对各自的工作范畴和工作目标的分析,两者却有不同之处:1服务对象不同 2解决问题不同 3工作模式不同,所用的时间的长短不同, 9简述护理工作的应激原有哪些?
答:躯体性应激源、心理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10简述情绪、情感的区别?
答: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2、情绪发生在先,情感体验在后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11简述思维的过程?
答:1分析2综合3比较4分类5抽象6概括7具体化8系统化 12简述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答:1、“成熟者”模式:a自我感的扩展b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c有安全感,接纳自我d能够准确地、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e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f有多种技能,专注于工作g具有统一的人生观,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2、“机体充分发挥型”模式:a对个人的各种经验均开放接受b充分体验个人的存在c充分相信个人的体验能够引导个人做出正确的决策d有自由感e具有创造性f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高度协调。3、“自我实现者”模式:能准确地认识现实;能认同和接纳自己、他人和自然;自发、单纯和自然;以问题为中心的态度;有独处和独立的需要;对自然社会环境具有相对自主性;高品位的鉴赏力;有高峰体验;关心社会;能发展与他人的深厚友谊;民主的性格特征;能分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有明确的伦理和道德标准;不带有敌意的幽默感;有创造性;不消极地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 13简述衡量注意力的标准?
答: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14简述感觉的特性并举例说明?
答: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联觉4、感觉补偿
15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答:1形象记忆2运动记忆3情景记忆4语义记忆5情绪记忆
16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答: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恒常性4、知觉的理解性 17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生物或躯体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心理社会应激往往气道“扳机”的作用2、个性特征与某些心身疾病密切相关3、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期重要的作用4、以躯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主,一般由比较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上6、同一患者可有几种心身疾病存在或交替发生7、常有相同或类似的家族史8、疾病经常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
18心身疾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功能性障碍。特点:是具有躯体器质性病变或具有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又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故称为心身疾病。
19何为心身疾病,如何做好心身疾病病人的护理?
答: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能性障碍。
护理:应充分考虑心身疾病患者的特点,加强内科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的联合,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治疗与护理
20试述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答: P1
21SCL-90量表中的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计算方法及其意义?答:p87
22简述心理咨询的意义?答:p97
23简述护理临床心理评估的意义?答:p 79
24心理测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心理测验的选择2、测验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3、测验的保密原则4、正确看待心理测验的结果
25简述心理发展的表现?
答:1、感觉2知觉3记忆4思维5注意
26影响心理挫折程度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和自然前提,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因素很复杂,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此外,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对个体心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7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答:1、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3、人格的稳定性 28简述应激源的概念及分类?
答:应激源是指来源于个体内部或外部环境中的个体以特殊方式感知的刺激,它需要个体花费过多的能量来应对,通常导致个体的紧张和应激。分类:躯体性应激源、心理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29简述应激反应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答:种类:1、应激的心理反应2、应激的行为反应3、应激的生理反应 影响因素:1、认知评价2、应对方式3、心理防御机制4、社会支持5、人格
30何谓心理防卫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包括哪些?
答:心理防卫机制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基本概念之一,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它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发动,采用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反应形式,以消除或避免精神上的焦虑、痛苦以及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神经精神症状。心理防卫机制包括:
1、否认2、潜抑3、投射4、方向 5退行 6幻想 7转移 8升华 9幽默
31、心理咨询中注意几个问题?
答:1,全面了解来防者的情况;2,防止器质性疾病的漏诊;3,就重视运用心理治疗;4,为病人保守秘密;5,抗精神药物的应用。
32、患者就医行为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
答:1,主动就医行为;2,被动就医行为;3,强制就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