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实验组员:赵龙飞赵奇慧刘芳陈小丽
一、 实验原理
茶多酚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对热、酸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变质。
酒石酸铁能与茶多酚生成紫褐色络合物,络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络合物在540nm处有最佳吸收。因此可以用比色方法测定。
二、 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天平、1ml移液枪、100ml容量瓶*6、100ml量筒、100ml烧杯*3 10ml EP管
试剂:(1)FeSO4•7H2O 1.000g,含4个结晶水的酒石酸钾钠5.000g
(2) Na2HPO4•12H2O6.02g ,NaH2PO4•2H2O 0.50g
(3)儿茶素标准品 10mg
三、
操作步骤 (1)酒石酸钾铁溶液:称取FeSO4•7H2O 0.100g,含4个结晶水的酒石酸钾钠0.500g,(2)pH7.5的磷酸缓冲液:6.020g Na2HPO4•12H2O ,0.500gNaH2PO4•2H2O,加蒸馏加蒸馏水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水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3) 儿茶素标准液:称取10mg儿茶素,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浓度为1000μg/ml。分别稀释到200、400、600、800μg/ml,得5个浓度标准品溶液。
(4)标准曲线:分别吸取1ml标准液,磷酸缓冲液3ml,酒石酸钾铁1ml混匀,3000转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3ml加入玻璃比色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540nm处的OD值三次求平均值,并绘制浓度-OD标准曲线。以蒸馏水代替标准品溶液加入同样的试剂作空白对照。
(5) 取提取物10mg,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取1ml,按上述同样方法测定540nm处的OD值3次求平均值。以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加入同样的试剂作空白对照。 四、
C :所测吸光度带入标准曲线得到样品中茶多酚浓度 μg/ml
1000:样品浓度 μg/ml
计算 茶多酚含量W=C/1000×100%
五、 实验结果
样品 吸光度 1 2
0.449
0.449
0.526
0.349
0.111 3 0.45 0.449 0.525 0.348 0.111 平均 浓度 含量(%) 有机溶剂0.45 萃取法 金属离子0.449 沉淀法 打孔树脂0.525 30%醇洗脱 打孔树脂0.349 50%醇洗脱 打孔树脂0.111 80%醇洗脱
六、 实验分析 0.449666667 402.6303833 40.26% 0.449 402.07015 40.21% 0.525333333 466.2168667 46.62% 0.348666667 317.7550333 31.78% 0.111 118.03185 11.80%
由实验结果看出,30%的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法提取的茶多酚的含量是最高的,而其余的溶剂提取法、金属离子沉淀法,都相对较低。本实验数据不能代表各个提取分离方法的绝对优略,要视各组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是否规准确。
实验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标准品溶液浓度过低,吸光值存在负数,仪器不够精密,无法准确测出对应的OD
值。最后修改方案,浓度提高了20倍。
2、 样品测定时,同样浓度,吸光度却高于标准品,也就是含量超过100%。经过各个
环节问题排除后,怀疑是标准品含量过低。最后重复实验时发现加入反应物会有很多不溶的褐色絮状物,经过离心后再测OD值,数据显示合理。
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实验组员:赵龙飞赵奇慧刘芳陈小丽
一、 实验原理
茶多酚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对热、酸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变质。
酒石酸铁能与茶多酚生成紫褐色络合物,络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络合物在540nm处有最佳吸收。因此可以用比色方法测定。
二、 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天平、1ml移液枪、100ml容量瓶*6、100ml量筒、100ml烧杯*3 10ml EP管
试剂:(1)FeSO4•7H2O 1.000g,含4个结晶水的酒石酸钾钠5.000g
(2) Na2HPO4•12H2O6.02g ,NaH2PO4•2H2O 0.50g
(3)儿茶素标准品 10mg
三、
操作步骤 (1)酒石酸钾铁溶液:称取FeSO4•7H2O 0.100g,含4个结晶水的酒石酸钾钠0.500g,(2)pH7.5的磷酸缓冲液:6.020g Na2HPO4•12H2O ,0.500gNaH2PO4•2H2O,加蒸馏加蒸馏水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水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3) 儿茶素标准液:称取10mg儿茶素,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浓度为1000μg/ml。分别稀释到200、400、600、800μg/ml,得5个浓度标准品溶液。
(4)标准曲线:分别吸取1ml标准液,磷酸缓冲液3ml,酒石酸钾铁1ml混匀,3000转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3ml加入玻璃比色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540nm处的OD值三次求平均值,并绘制浓度-OD标准曲线。以蒸馏水代替标准品溶液加入同样的试剂作空白对照。
(5) 取提取物10mg,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取1ml,按上述同样方法测定540nm处的OD值3次求平均值。以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加入同样的试剂作空白对照。 四、
C :所测吸光度带入标准曲线得到样品中茶多酚浓度 μg/ml
1000:样品浓度 μg/ml
计算 茶多酚含量W=C/1000×100%
五、 实验结果
样品 吸光度 1 2
0.449
0.449
0.526
0.349
0.111 3 0.45 0.449 0.525 0.348 0.111 平均 浓度 含量(%) 有机溶剂0.45 萃取法 金属离子0.449 沉淀法 打孔树脂0.525 30%醇洗脱 打孔树脂0.349 50%醇洗脱 打孔树脂0.111 80%醇洗脱
六、 实验分析 0.449666667 402.6303833 40.26% 0.449 402.07015 40.21% 0.525333333 466.2168667 46.62% 0.348666667 317.7550333 31.78% 0.111 118.03185 11.80%
由实验结果看出,30%的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法提取的茶多酚的含量是最高的,而其余的溶剂提取法、金属离子沉淀法,都相对较低。本实验数据不能代表各个提取分离方法的绝对优略,要视各组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是否规准确。
实验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标准品溶液浓度过低,吸光值存在负数,仪器不够精密,无法准确测出对应的OD
值。最后修改方案,浓度提高了20倍。
2、 样品测定时,同样浓度,吸光度却高于标准品,也就是含量超过100%。经过各个
环节问题排除后,怀疑是标准品含量过低。最后重复实验时发现加入反应物会有很多不溶的褐色絮状物,经过离心后再测OD值,数据显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