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1)构件断面、轴线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必须按施工图放线,确保构件断面几何尺寸和轴线定位线准确无误。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模具加荷后不变形、不失稳、不跑模。
在浇捣砼前后均应坚持自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蜂窝、孔洞
混凝土配合比应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投料要准,搅拌均匀,和易性好,入模后振捣密实。
模板表面应光滑、洁净,不得粘有干硬的水泥浆等杂物;模板拼缝要严密。 钢筋过密部位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砼分层浇筑,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确保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实。
拆模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禁止过早拆模。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而底模则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规范后,方可拆除。
蜂窝、孔洞的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通常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如现浇混凝土梁柱的孔洞处理,应根据批准的补强方案,首先采取安全措施,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凿掉,要凿成斜形,避免有死角,以便灌筑混凝土。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清水冲洗,或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并充分湿润,保持湿润72小时后,浇筑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粉,采用小振捣棒分层仔细捣实,认真做好养护。有的孔洞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支牢模板,再浇筑混凝土,伸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影响装修时,可将伸出部分再剔掉。
(3)梁柱节点砼缺陷控制
梁柱节点处由于钢筋集中、密集,砼不易浇筑及振捣,容易造成蜂麻缺陷,针对上述原因采取以下措施:
a 、在节点处用同标号细石砼浇筑。
b 、必要时用木楔撑开钢筋间隙, 便于砼入模及振捣。
c 、设专人对梁柱节点砼进行模外木棰敲击,听声观察,确保砼浇筑密实度。 d 、建立砼浇筑岗位责任制等。
(4)柱(墙)脚砼烂根
柱(墙)脚砼烂根主要是由于柱(墙)模板下部漏浆造成,可采用水泥砂浆找平柱(墙)脚模板处间隙,浇砼前先浇筑一层50-80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振捣密实,且防止超振,以解决柱(墙)脚烂根问题。
(5)现浇砼板平整度差及产生温度裂缝
现浇砼板面平整度差主要是由于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少,板面未进行二次抹平压光,施工人员践踏等原因造成。防止方法:在每根柱筋的上侧设标高控制点、拉线找平及进行二次收光、搭设砼浇灌道杜绝施工人员践踏。
现浇板产生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阳光暴晒和浇水养护不当,过早堆放重物及冲击振动等原因造成。防止方法:新浇砼根据气温采用塑料布或草席覆盖,砼浇筑24小时后浇水养护,保持砼湿润。结构向上施工时,应采取分散钢管、钢筋、模板及新浇筑砼荷载的方法,教育施工操作人员注意在砼尚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冲击楼板。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1)构件断面、轴线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必须按施工图放线,确保构件断面几何尺寸和轴线定位线准确无误。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模具加荷后不变形、不失稳、不跑模。
在浇捣砼前后均应坚持自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蜂窝、孔洞
混凝土配合比应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投料要准,搅拌均匀,和易性好,入模后振捣密实。
模板表面应光滑、洁净,不得粘有干硬的水泥浆等杂物;模板拼缝要严密。 钢筋过密部位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砼分层浇筑,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确保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实。
拆模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禁止过早拆模。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而底模则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规范后,方可拆除。
蜂窝、孔洞的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通常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如现浇混凝土梁柱的孔洞处理,应根据批准的补强方案,首先采取安全措施,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凿掉,要凿成斜形,避免有死角,以便灌筑混凝土。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清水冲洗,或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并充分湿润,保持湿润72小时后,浇筑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粉,采用小振捣棒分层仔细捣实,认真做好养护。有的孔洞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支牢模板,再浇筑混凝土,伸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影响装修时,可将伸出部分再剔掉。
(3)梁柱节点砼缺陷控制
梁柱节点处由于钢筋集中、密集,砼不易浇筑及振捣,容易造成蜂麻缺陷,针对上述原因采取以下措施:
a 、在节点处用同标号细石砼浇筑。
b 、必要时用木楔撑开钢筋间隙, 便于砼入模及振捣。
c 、设专人对梁柱节点砼进行模外木棰敲击,听声观察,确保砼浇筑密实度。 d 、建立砼浇筑岗位责任制等。
(4)柱(墙)脚砼烂根
柱(墙)脚砼烂根主要是由于柱(墙)模板下部漏浆造成,可采用水泥砂浆找平柱(墙)脚模板处间隙,浇砼前先浇筑一层50-80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振捣密实,且防止超振,以解决柱(墙)脚烂根问题。
(5)现浇砼板平整度差及产生温度裂缝
现浇砼板面平整度差主要是由于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少,板面未进行二次抹平压光,施工人员践踏等原因造成。防止方法:在每根柱筋的上侧设标高控制点、拉线找平及进行二次收光、搭设砼浇灌道杜绝施工人员践踏。
现浇板产生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阳光暴晒和浇水养护不当,过早堆放重物及冲击振动等原因造成。防止方法:新浇砼根据气温采用塑料布或草席覆盖,砼浇筑24小时后浇水养护,保持砼湿润。结构向上施工时,应采取分散钢管、钢筋、模板及新浇筑砼荷载的方法,教育施工操作人员注意在砼尚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冲击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