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6-05-13 08:36:26 文朱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36)人
资料图:中国紧急援助尼泊尔的油料在吉隆口岸交接
原标题:印度与尼泊尔新危机扯上中国 称从中干涉尼泊尔政局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文朱 环球时报记者 张怡然 葛元芬】尼泊尔取消总统9日的访印行程并召回驻印大使。作为回应,印度总理莫迪不再出席尼泊尔21日的佛教活动。这是能源出口风波之后,两国关系出现的最新危机。然而,一些印度媒体却将矛头指向中国,称“尼泊尔新一轮反印宣传伴随总理奥利允许中国扩大在该国的战略足迹而至”。《印度斯坦时报》10日甚至指称,中国从中直接干涉尼泊尔政局。“中国的综合实力在增强,影响力确实也在扩大”,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但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不会因此改变。
在启程前72小时,尼泊尔总统班达里突然取消原定9日访问印度的行程。6日晚间,尼方向该国驻印度大使阿帕德海耶发出召回令,要求他两周内返回尼泊尔。《印度快报》报道称,出现外交危机的原因是尼泊尔政府认为印度密谋推翻奥利政府。尼方指责这名大使“不遵守政府指令”以及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的活动。
据印度“南亚观察”网站报道,奥利在2015年访印期间敲定总统班达里的访印计划,阿帕德海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过能源风波之后,班达里曾对尼媒体说,“我的印度之旅将消除两国的互不信任”。然而,《印度教徒报》称,阿帕德海耶所属的尼泊尔在野党大会党一直企图联合尼共(毛主义),推翻尼共(联合马列)的奥利政府。“奥利政府被推翻只是时间问题”。印度《德干先驱报》报道说,阿帕德海耶被指与新德里勾结,破坏奥利政府的稳定。
这本是印度与尼泊尔之间的嫌隙。但《印度斯坦时报》10日报道称,在尼泊尔指责印度寻求推翻尼现政府之际,有尼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为稳定奥利政府发挥了作用。该报说,上周三,尼共(毛主义)领导人普拉昌达决定不再支持奥利政府,但随后他改变了主意。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来自中国的“建议”。
《印度斯坦时报》援引所谓知情人士的话说,驻加德满都的中国外交官与尼共(毛主义)和尼共(联合马列)的领导人交谈,表达希望奥利继续执政的态度。该报评论说,即便中国同尼泊尔的交往在稳步增多,这也是多年来第一次有消息说,北京对尼国内政治形势表达坚定意见。印度官员称正评估局势,“如果果真如此,则说明中国对尼泊尔政治的干涉主义达到新高度”。
在接受《印度斯坦时报》专访时,普拉昌达否认中国影响了他的决定。他说:“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因为缺乏内部准备且局势复杂。”孙士海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直接干涉尼泊尔国内政治是不可能的。尼泊尔政局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不稳定,但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历来不干涉别国内政,无论哪个政党执政,中国都会予以支持,发展好中国与尼泊尔之间的关系。中国对待印度也一样。
《日本经济新闻》11日评论说,在因能源危机关系触底之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再度磕磕绊绊。此次的风波表明尼印的双边关系出现深度裂痕。“南亚观察”称,印度一直在尼泊尔政务中扮演或好或坏的角色,而能源危机后,尼泊尔政府和民众对印度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加深。
尼泊尔外交部发言人10日对《印度时报》说,召回驻印度大使不影响尼印关系。孙士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印度将尼印之间的嫌隙怪到尼中增强合作上,是印度狭隘的、零和博弈的地缘政治观念在作祟。中国既不希望尼泊尔利用大国之间的不信任或竞争做文章,也不希望利用尼印关系的不好为自己谋利。对于中尼印三国之间的关系,中方主张不论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主张尼泊尔充当中印之间友好的桥梁。从长远来看,三国间的友好非常重要。
尼泊尔请求2020年青藏铁路直通该国 连接三大城市
小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6-03-22 11:31:31 任梅子 环球网 参与评论(57)人
青藏铁路延伸到尼泊尔境内,届时中国对尼泊尔的战略影响力不言而喻。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任梅子】尼泊尔总理奥利日前抵达中国访问并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英国广播公司(BBC)3月22日报道称,尼泊尔与中国签署了10项协议,其中包括在两国间建设铁路的计划,这样可以使尼泊尔与第三国开展进出口业务完全摆脱对印度港口的依赖。尼泊尔形容这项协议具有历史意义,而且是新政策的开端。
据报道,有关修建铁路的问题已经在尼泊尔讨论了许多年,但一直没有做出最后决定。当奥利领导的联合政府上台后,决定推进这一计划。
中尼双方签署的其他协议还包括双方将合作在旅游城市博卡拉(Pokhara)建设国际机场,并对两国建立自贸区开展可行性研究。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在尼泊尔开采油气资源的谅解备忘录。
在中尼两国总理举行会谈时,尼方还请求中方在2020年直接从西藏日喀则将铁路延伸至两国边境城市吉隆,然后将尼泊尔三大城市都衔接起来。
目前,中国的青藏铁路已经将拉萨、日喀则等高原城市和中国内地相连。而日喀则距中尼边境的直线距离为253公里,但两国尚无铁路互通,仅有两条公路通道。
中国官员向媒体表示,中方对尼泊尔的建议持积极态度。尼泊尔方面还希望中国政府帮助开发大型水电项目。
尼泊尔总理奥利此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将长达7天,参加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是奥利此行的重头戏之一。尼泊尔副总理、外长、商务部长、财政部长、教育部长等随同访问。
尼新总理访问中国签大单 印媒:我们正失去尼泊尔(1)
小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6-03-27 09:00:08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219)人
上一张
下一张
尼泊尔总理奥利与习近平
尼泊尔总理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本周对中国的访问引发印度媒体广泛关注。不少印度媒体就奥利此行与中国达成的一系列合作成果表示“忧虑”,称印度“正在失去尼泊尔”。
尼泊尔地理位置相对隔绝,仅有中国和印度两个邻国。长期以来,尼泊尔贸易和物资供应严重依赖印度。按照奥利的说法,尼泊尔去年因印度非正式禁运而遭遇燃油危机后,加强与中国合作成为“全国共识”。
那么,尼泊尔与中印两国的关系,真如印度媒体设想的那样“非此即彼”吗?奥利启程前一天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的一番话或许可以作为答案:尼泊尔对利用一个邻居抗衡另一个邻居不感兴趣,不会打“中国牌”或“印度牌”,而更乐意成为中印合作的“桥梁”,推动三方合作。
访前印度“施压”
奥利20日首次以尼泊尔总理身份对中国开展正式访问。他启程前几天,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外交部长苏什玛·斯瓦拉杰先后抵达尼泊尔,分别与奥利会见。
在不少尼泊尔人看来,两名印度外交部门高官此行名义上是出席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外长理事会会议,主要目的却是向奥利施压,扳回其对印度的“离心力”。
2015年12月30日,尼泊尔大货车在西藏日喀则吉隆口岸排队接受出关检查。(新华社记者刘东君摄)
奥利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内容包括准许尼泊尔经由中国港口开展对外贸易、在两国间修建铁路等。
上一张
下一张
尼泊尔总理访华
就中尼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过境贸易协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维卡斯·斯瓦鲁普以强调“印度和尼泊尔关系特殊”作为回应,还试图举例证明印度与尼泊尔间陆上连接紧密且将更加畅通。
与此同时,印度驻尼泊尔大使兰吉特·拉伊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次活动上说,传统上印度是尼泊尔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国,但由于“尼泊尔自身的原因”,未能吸引住来自印度的投资。他倡议印度与尼泊尔共同努力,未来5年把两国的贸易总量扩大5倍。
新华社驻加德满都首席记者周盛平解读:“印度官员传达的信息比较明显,即印度是棵大树,尼泊尔只要靠好了,一切都没有问题,用不着费心跑到中国去搞关系。”
封锁引发“共识”
2月20日,印度总理莫迪(右)在首都新德里欢迎到访的尼泊尔总理奥利。
在周盛平看来,尼泊尔与中国关系好坏,对印度而言也许只牵涉其在邻国的影响力大小,而对尼泊尔却是“事关生死”的问题。
尼泊尔对印度的经济依赖度目前达到65%以上。两国间年贸易总量约50亿美元,占尼泊尔外贸总量的三分之二。尼泊尔与第三国贸易进出口货物的约98%要经过印度。燃油等一些关键商品供应,尼泊尔几乎百分之百依赖印度。
去年9月,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接壤地区的马德西人因不满新宪法举行示威,进而爆发冲突。印度以此为由对尼泊尔实施了近5个月的非正式禁运,直到今年2月奥利访问印度前不久才解除。这次禁运使尼泊尔几乎处于封锁状态,燃油、药品、生活必需品短缺,经济濒临停滞。
上一张
下一张
尼泊尔地图
不少尼泊尔人认为,这不是印度首次对尼泊尔施以类似经济制裁的手段,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周盛平分析,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民意驱动”,奥利顶着来自印度和国内亲印势力的压力访问中国。
出访前一天接受周盛平专访时,奥利罗列了一系列有意与中国开展的合作。他强调,这些合作是“全国共识”,得到尼泊尔“所有政党”支持。
合作三方受益
访华期间,奥利表达了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他在人民大学演讲时说:“作为中国的近邻,尼泊尔将从这个倡议中受益匪浅。”
行前专访时,奥利说,“一带一路”是此次访华的主要议题。尼泊尔希望通过中国,与全世界进行更加自由和广泛的贸易往来,而“一带一路”为尼泊尔的这一梦想提供了新的机遇。
周盛平认为,尼泊尔无论是借中国出海口做第三国贸易,还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印度而言,都构不成威胁或损失。由于地理因素,相比喜马拉雅山脉另一面的中国,印度与尼泊尔之间的交通运输和口岸贸易“传统优势”短期内不会消失。
长远而言,中国与尼泊尔合作协议落实也将使印度受益。例如,通过尼泊尔这座“桥梁”,印度北部地区能够与中国西部地区互联互通,“喜马拉雅经济带不再是梦”。(记者周盛平、郜婕,编辑李宏,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小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6-05-13 08:36:26 文朱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36)人
资料图:中国紧急援助尼泊尔的油料在吉隆口岸交接
原标题:印度与尼泊尔新危机扯上中国 称从中干涉尼泊尔政局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文朱 环球时报记者 张怡然 葛元芬】尼泊尔取消总统9日的访印行程并召回驻印大使。作为回应,印度总理莫迪不再出席尼泊尔21日的佛教活动。这是能源出口风波之后,两国关系出现的最新危机。然而,一些印度媒体却将矛头指向中国,称“尼泊尔新一轮反印宣传伴随总理奥利允许中国扩大在该国的战略足迹而至”。《印度斯坦时报》10日甚至指称,中国从中直接干涉尼泊尔政局。“中国的综合实力在增强,影响力确实也在扩大”,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但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不会因此改变。
在启程前72小时,尼泊尔总统班达里突然取消原定9日访问印度的行程。6日晚间,尼方向该国驻印度大使阿帕德海耶发出召回令,要求他两周内返回尼泊尔。《印度快报》报道称,出现外交危机的原因是尼泊尔政府认为印度密谋推翻奥利政府。尼方指责这名大使“不遵守政府指令”以及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的活动。
据印度“南亚观察”网站报道,奥利在2015年访印期间敲定总统班达里的访印计划,阿帕德海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过能源风波之后,班达里曾对尼媒体说,“我的印度之旅将消除两国的互不信任”。然而,《印度教徒报》称,阿帕德海耶所属的尼泊尔在野党大会党一直企图联合尼共(毛主义),推翻尼共(联合马列)的奥利政府。“奥利政府被推翻只是时间问题”。印度《德干先驱报》报道说,阿帕德海耶被指与新德里勾结,破坏奥利政府的稳定。
这本是印度与尼泊尔之间的嫌隙。但《印度斯坦时报》10日报道称,在尼泊尔指责印度寻求推翻尼现政府之际,有尼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为稳定奥利政府发挥了作用。该报说,上周三,尼共(毛主义)领导人普拉昌达决定不再支持奥利政府,但随后他改变了主意。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来自中国的“建议”。
《印度斯坦时报》援引所谓知情人士的话说,驻加德满都的中国外交官与尼共(毛主义)和尼共(联合马列)的领导人交谈,表达希望奥利继续执政的态度。该报评论说,即便中国同尼泊尔的交往在稳步增多,这也是多年来第一次有消息说,北京对尼国内政治形势表达坚定意见。印度官员称正评估局势,“如果果真如此,则说明中国对尼泊尔政治的干涉主义达到新高度”。
在接受《印度斯坦时报》专访时,普拉昌达否认中国影响了他的决定。他说:“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因为缺乏内部准备且局势复杂。”孙士海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直接干涉尼泊尔国内政治是不可能的。尼泊尔政局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不稳定,但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历来不干涉别国内政,无论哪个政党执政,中国都会予以支持,发展好中国与尼泊尔之间的关系。中国对待印度也一样。
《日本经济新闻》11日评论说,在因能源危机关系触底之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再度磕磕绊绊。此次的风波表明尼印的双边关系出现深度裂痕。“南亚观察”称,印度一直在尼泊尔政务中扮演或好或坏的角色,而能源危机后,尼泊尔政府和民众对印度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加深。
尼泊尔外交部发言人10日对《印度时报》说,召回驻印度大使不影响尼印关系。孙士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印度将尼印之间的嫌隙怪到尼中增强合作上,是印度狭隘的、零和博弈的地缘政治观念在作祟。中国既不希望尼泊尔利用大国之间的不信任或竞争做文章,也不希望利用尼印关系的不好为自己谋利。对于中尼印三国之间的关系,中方主张不论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主张尼泊尔充当中印之间友好的桥梁。从长远来看,三国间的友好非常重要。
尼泊尔请求2020年青藏铁路直通该国 连接三大城市
小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6-03-22 11:31:31 任梅子 环球网 参与评论(57)人
青藏铁路延伸到尼泊尔境内,届时中国对尼泊尔的战略影响力不言而喻。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任梅子】尼泊尔总理奥利日前抵达中国访问并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英国广播公司(BBC)3月22日报道称,尼泊尔与中国签署了10项协议,其中包括在两国间建设铁路的计划,这样可以使尼泊尔与第三国开展进出口业务完全摆脱对印度港口的依赖。尼泊尔形容这项协议具有历史意义,而且是新政策的开端。
据报道,有关修建铁路的问题已经在尼泊尔讨论了许多年,但一直没有做出最后决定。当奥利领导的联合政府上台后,决定推进这一计划。
中尼双方签署的其他协议还包括双方将合作在旅游城市博卡拉(Pokhara)建设国际机场,并对两国建立自贸区开展可行性研究。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在尼泊尔开采油气资源的谅解备忘录。
在中尼两国总理举行会谈时,尼方还请求中方在2020年直接从西藏日喀则将铁路延伸至两国边境城市吉隆,然后将尼泊尔三大城市都衔接起来。
目前,中国的青藏铁路已经将拉萨、日喀则等高原城市和中国内地相连。而日喀则距中尼边境的直线距离为253公里,但两国尚无铁路互通,仅有两条公路通道。
中国官员向媒体表示,中方对尼泊尔的建议持积极态度。尼泊尔方面还希望中国政府帮助开发大型水电项目。
尼泊尔总理奥利此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将长达7天,参加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是奥利此行的重头戏之一。尼泊尔副总理、外长、商务部长、财政部长、教育部长等随同访问。
尼新总理访问中国签大单 印媒:我们正失去尼泊尔(1)
小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6-03-27 09:00:08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219)人
上一张
下一张
尼泊尔总理奥利与习近平
尼泊尔总理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本周对中国的访问引发印度媒体广泛关注。不少印度媒体就奥利此行与中国达成的一系列合作成果表示“忧虑”,称印度“正在失去尼泊尔”。
尼泊尔地理位置相对隔绝,仅有中国和印度两个邻国。长期以来,尼泊尔贸易和物资供应严重依赖印度。按照奥利的说法,尼泊尔去年因印度非正式禁运而遭遇燃油危机后,加强与中国合作成为“全国共识”。
那么,尼泊尔与中印两国的关系,真如印度媒体设想的那样“非此即彼”吗?奥利启程前一天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的一番话或许可以作为答案:尼泊尔对利用一个邻居抗衡另一个邻居不感兴趣,不会打“中国牌”或“印度牌”,而更乐意成为中印合作的“桥梁”,推动三方合作。
访前印度“施压”
奥利20日首次以尼泊尔总理身份对中国开展正式访问。他启程前几天,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外交部长苏什玛·斯瓦拉杰先后抵达尼泊尔,分别与奥利会见。
在不少尼泊尔人看来,两名印度外交部门高官此行名义上是出席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外长理事会会议,主要目的却是向奥利施压,扳回其对印度的“离心力”。
2015年12月30日,尼泊尔大货车在西藏日喀则吉隆口岸排队接受出关检查。(新华社记者刘东君摄)
奥利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内容包括准许尼泊尔经由中国港口开展对外贸易、在两国间修建铁路等。
上一张
下一张
尼泊尔总理访华
就中尼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过境贸易协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维卡斯·斯瓦鲁普以强调“印度和尼泊尔关系特殊”作为回应,还试图举例证明印度与尼泊尔间陆上连接紧密且将更加畅通。
与此同时,印度驻尼泊尔大使兰吉特·拉伊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次活动上说,传统上印度是尼泊尔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国,但由于“尼泊尔自身的原因”,未能吸引住来自印度的投资。他倡议印度与尼泊尔共同努力,未来5年把两国的贸易总量扩大5倍。
新华社驻加德满都首席记者周盛平解读:“印度官员传达的信息比较明显,即印度是棵大树,尼泊尔只要靠好了,一切都没有问题,用不着费心跑到中国去搞关系。”
封锁引发“共识”
2月20日,印度总理莫迪(右)在首都新德里欢迎到访的尼泊尔总理奥利。
在周盛平看来,尼泊尔与中国关系好坏,对印度而言也许只牵涉其在邻国的影响力大小,而对尼泊尔却是“事关生死”的问题。
尼泊尔对印度的经济依赖度目前达到65%以上。两国间年贸易总量约50亿美元,占尼泊尔外贸总量的三分之二。尼泊尔与第三国贸易进出口货物的约98%要经过印度。燃油等一些关键商品供应,尼泊尔几乎百分之百依赖印度。
去年9月,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接壤地区的马德西人因不满新宪法举行示威,进而爆发冲突。印度以此为由对尼泊尔实施了近5个月的非正式禁运,直到今年2月奥利访问印度前不久才解除。这次禁运使尼泊尔几乎处于封锁状态,燃油、药品、生活必需品短缺,经济濒临停滞。
上一张
下一张
尼泊尔地图
不少尼泊尔人认为,这不是印度首次对尼泊尔施以类似经济制裁的手段,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周盛平分析,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民意驱动”,奥利顶着来自印度和国内亲印势力的压力访问中国。
出访前一天接受周盛平专访时,奥利罗列了一系列有意与中国开展的合作。他强调,这些合作是“全国共识”,得到尼泊尔“所有政党”支持。
合作三方受益
访华期间,奥利表达了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他在人民大学演讲时说:“作为中国的近邻,尼泊尔将从这个倡议中受益匪浅。”
行前专访时,奥利说,“一带一路”是此次访华的主要议题。尼泊尔希望通过中国,与全世界进行更加自由和广泛的贸易往来,而“一带一路”为尼泊尔的这一梦想提供了新的机遇。
周盛平认为,尼泊尔无论是借中国出海口做第三国贸易,还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印度而言,都构不成威胁或损失。由于地理因素,相比喜马拉雅山脉另一面的中国,印度与尼泊尔之间的交通运输和口岸贸易“传统优势”短期内不会消失。
长远而言,中国与尼泊尔合作协议落实也将使印度受益。例如,通过尼泊尔这座“桥梁”,印度北部地区能够与中国西部地区互联互通,“喜马拉雅经济带不再是梦”。(记者周盛平、郜婕,编辑李宏,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