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综合练习(一)
1、目前现代制造机械最主要的材料是。
A 、金属材料 B 、塑料 C 、高分子材料 D 、有色金属
2、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 C1以下某个温度,保温后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 。
A 、退火 B 、正火 C 、淬火 D 、回火
3、钢的分类有按化学成分、用途、质量和脱氧程度等方法来划分,其中优质钢是按类方法所分类出来的。
A 、化学成分 B 、用途 C 、质量 D 、脱氧程度
4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炼或烧结制成的具有金属特
性的材料。
A 、碳素钢 B 、灰铸铁 C 、 合金 D 、黄铜
5、将钢加热到A C3以上30-50℃(亚共析钢)或A C cm 以上30-50℃(过共析钢),保温后在
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做 。
A 、退火 B 、正火 C 、淬火 D 、回火
6、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有:
A 、强度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伸长性
7、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A 、强度 B 、塑性 C 、硬度 D 、韧性
8、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做,以σb 表示。
A 、抗拉强度 B 、疲劳强度 C 、强度 D 、硬度
9、在铁碳合金状态图中,表示共析线的是
A 、ACD 线 B 、AECF 线 C 、ECF 线 D 、PSK 线
10、金属材料的一般是在硬度计上测定的。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有时
还采用维氏硬度法。
A 、刚度 B 、硬度 C 、强度 D 、塑性
11、、减少应力集中、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喷丸处理、
表面热处理、控制材料的内部质量、避免内部气孔及夹杂等。
A 、改善零件结构形状
B 、增加杂质
C 、粗化晶粒
D 、加入介质
12、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有:
A 、密度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伸长性
13、金属材料的硬度一般是在硬度计上测定的。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有时还
采用维氏硬度法。布氏硬度法因其压痕面积较大,其硬度值也比较稳定,测试数据重复性也
好,准确度较洛氏硬度法高。由于测试过硬的材料可导致钢球变形,布氏硬度法常用于测试
HB 值小于450的材料,如灰铸铁、非铁合金及较软的钢材。但也因为其压痕较大,故不适
用于成品检验。洛氏硬度法压痕小,可用于成品检验,但是它有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差的缺
点。鉴于以上特点鉴于以上特点,库存的钢材用 来检验比较好。
A 、布氏硬度法 B 、洛氏硬度法 C 、维氏硬度法 D 、冲击实验法
14、金属结晶中,每个晶核长成的晶体称为,它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内部原子排列的
位向也各不相同。
A 、晶粒 B 、晶核 C 、多晶体 D 、单晶体
15、钢和铸铁是制造机器设备的主要金属材料,它们都是以铁、碳为主组成的合金,即铁碳
合金。其中, 的含量大于95%,是最基本的元。
A 、 铜 B 、铁 C 、碳 D 、铝
16、图1-10所表示的是纯铁的冷却曲线。由图可见,
冷却曲线上有三个水平台。它的第一个水平台
(1538℃),表示纯铁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结晶阶段。
结晶后铁的晶格是体心立方,称作δ-Fe 。当温度继续
下降到1394℃的水平台时,发生了同素异晶转变,铁
的晶格由体心立方转变成 ,称为γ-Fe 。当温度
继续下降到912℃时,再次发生同素异晶转变,又转
变成体心立方晶格,称为α-Fe 。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 、正六面
体 D 、正四面体
17、钢的分类有按化学成分、用途、质量和脱氧程度等方法来划分,其中镇静钢是按类方法所分类出来的。
A 、化学成分 B 、用途 C 、质量 D 、脱氧程度
18、纯铁的熔点是。
A 、1538℃ B 、1148℃ C 、912℃ D 、727℃
19、将钢加热到A C3以上30-50℃(亚共析钢)或A C cm 以上,保温后
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做正火。
A 、20-30℃ B 、30-50℃ C 、50-60℃ D 、60-80℃
20、正火和完全退火的作用相似。它是将钢加热到使钢进行重结晶,从而解决铸
钢件、锻件的粗大晶粒和组织不均问题。
A 、莱氏体 B 、铁素体 C 、奥氏体 D 、渗碳体
21、将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铸造。
A 、金属 B 、液态金属
C 、合金 D 、液态合金
22、铸件
A 、加工时间少 B 、加工余量小
C 、切屑少 D 、铸造时间短
23、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合金的流动性,是合金主要铸造之一A 、性能 B 、能力
C 、特性 D 、因素
24、亚共晶铸铁随含碳量的增加,范围减小,流动性提高
A 、结晶温度 B 、熔化温度
C 、结晶量 D 、含碳量
25、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存在三个区域,即固相区、和液相区
A 、结晶区 B 、熔化区
C 、凝固区 D 、变形区
26、纯金属或共晶成分合金在 A 、凝固 B 、熔化
C 、结晶 D 、变形
27、合金的收缩经历有如下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
A 、固态收缩 B 、液体收缩
C 、结晶收缩 D 、固体收缩
28、分散在铸件某区域的细小缩孔,称为
A 、缩小 B 、缩形
C 、缩松 D 、变形
29、定向凝固就是在铸件上可能出现 A 、缩小 B 、缩形
C 、缩孔 D 、缩松
30、铸件的壁厚差别愈大、合金线收缩率愈高、弹性模量愈大,
A 、机械应力 B 、残余应力
C 、热应力 D 、分解力
31、只有原来受拉伸部分产生压缩变形、受压缩部分产生拉伸变形,才能使或消除
A 、机械应力 B 、残余应力
C 、热应力 D 、分解力
32、下列选项中属于铸件缺陷孔眼的是
A 、气孔、缩孔 B 、化学成分不合格
C 、浇不足 D 、热、冷裂
33、下列选项中属于铸件缺陷成分、组织和性能不合格的是 A 、冷隔 B 、物理、力学性能不合格
C 、缩松 D 、热、冷裂
34、为了保证工件质量要求,有些铸件铸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为,对铸钢件、球
墨铸铁件进行退火或正火处理
A 、消除内应力 B 、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硬度
C 、保证力学性能 D 、消除残余应力
35、化合碳时,属珠光体灰铸铁
A 、为0.8% B 、以石墨状态存在
C 、小于0.8% D 、大于1%
36、砂型铸造的最基本工序A 、选型 B 、造型
C 、分型 D 、充型
37、一般震压式造型价格较低,生产率为每小时箱
A 、20~40 B 、30~60
C 、50~80 D 、100~150
38、射压造型的主要缺点是因垂直分型,下芯困难,且模具精度要求高,现主要用于
A 、 大量生产小型简单件
B 、 小量生产大型复杂件
C 、 大量生产大型简单件
D 、 小量生产小型复杂件
39、下面所介绍的机器造芯的几个优点哪一个不正确 D
A 、 劳动组织合理,生产率显著提高。
B 、 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较好。
C 、 不能去生产厚壁及大量的砂型。
D 、 能用于三箱制作。
40、铸件的浇注位置正确与否,对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浇注位置选择原则如下,其中不正
确的是 C
A 、 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
B 、 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
C 、 为了防止铸件薄壁部分产生浇不足或冷隔缺陷,应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置于铸型上
面。
D 、 对于容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应使厚的部分放在铸件的上部或侧面,以便在铸件的厚
壁处直接安置冒口,使之实现自下而上的定向凝固。
41、铸型分型面的选择正确与否是铸造工艺合理性的关键之一,分型在的选择原则如下,不
正确的是 B
A 、 应使造型工艺简化。
B 、 应尽量使铸件分布于多个砂箱,以保证铸件的精度。
C 、 为了便于造型、下芯、合箱和检验铸件的壁厚,应尽量使型腔及主要型芯位于下箱。
D 、 应尽量使铸型只有一个分型面。
42、机械加工余量的具体数值取决于铸件的生产批量、合金的种类、铸件的大小、加工面与
基准面的距离及加工面在浇注时的位置等。现在一灰铸铁件的最大尺寸为400mm ,浇注位
置为顶面,加工面与基准面的距离为100mm ,此时的机械加工余量为
A 、2.5~3.5 B 、3.0~4.0
C 、4.0~5.0 D 、7.5~8.5
43、绘制铸造工艺图,在铸造工艺方案初步确定之后,必须选定铸件的工艺参数,下面不属
于铸件的工艺参数的 B
A 、收缩率 B 、变形量和变形速度
C 、起模斜度 D 、型芯头尺寸
44、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包括:、型壳制造、焙烧和浇注等步骤。
A 、压型制造 B 、硬化
C 、蜡模制造 D 、浸涂料
45、压铸机主要由压射机构和
A 、锁模机构 B 、合型机构
C 、导向机构 D 、挤压机构
46、实型铸造又称气化模铸造,其型芯是模
A 、木模 B 、泡沫塑料模 C 、陶瓷模 D 、玻璃器皿模
47、铸件会产生不少缺陷,下面不属于铸件的缺陷的是
A 、缩松 B 、变形 C 、加工硬化 D 、裂纹
48、铸件的壁厚小于“最小壁厚”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铸件的“最小壁厚”主要
取决于合金的种类和铸件的大小。现有一种铝合金铸件,其尺寸为100×100mm ,则其最小
壁厚应在 范围
A 、3.5~5 B 、5~10 C 、12~20 D 、20~30
49、下面
A 、 铸件的壁厚应尽可能均匀
B 、 应对型腔加入润滑剂
C 、 铸件壁的联接
D 、 防裂筋的应用
50、铸造工艺图是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及参数表示出铸造工艺方案的图形,其中包括:
和布置等。
A 、定位基准 B 、抛光 C 、浇注位置 D 、粗糙度
51. 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_A____,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
能的原材料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金属的压力加工。
A .塑性变形 B 、弹性变形
C .扭曲变形 D 、压缩变形
52. 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以下几种:扎制、拉拔、挤压、锻造__B____。
A .压力注射 B 、板料冲压
C .压力铸造 D 、特种加工
53. 摩擦压力机能够提供的加工压力是很大的,最大吨位可达_D______。
A .8000KN B 、5000KN
C .15000KN D 、10000KN
54. _____D____使金属原子间具增大,尤其当金属的内部存在气孔、微裂纹等缺陷
时,在拉应力作用下,缺陷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使裂纹扩展,甚至达到破坏报废的
程度。
A .拉应力 B 、压应力
C .内应力 D 、外力
55. 活动扳手的大批量生产应采用的锻造方法是___D____。
A .曲柄压力机上模锻 B 、自由锻
C .摩擦压力机上模锻 D 、锤上模锻
56. 对于长轴类锻件,终锻时,金属沿___A___方向流动,而沿___方向没有显著流
动。
A .高度与宽度、长度 B 、长度、高度与宽度
C .高度、长度与宽度 D 、长度与宽度、高度
57. 坯料的尺寸根据坯料重量和几何形状确定,还应考虑坯料在锻造中所必须的变
形程度,即所谓的的__A_____问题。
A .锻造比 B 、拉伸比
C 、压缩 D 、延伸率
58. 常采用加热的方法使金属发生再结晶,再次获得良好____A_,这种工艺称为在
结晶退火。
A .塑性 B 、刚性
C 、硬度 D 、强度
59. 滑块的行程是不固定的是_B_________。
A .曲柄压力机 B 、摩擦压力机
C .注射机 D 、剪床
60. 金属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后,内部组织将发生变化:晶粒沿最大变形的方向
_____;晶格和晶粒均发生____,产生内应力;晶间产生碎晶。
A .缩短、 扭曲 B 、伸长、扭曲
C .缩短、 拉伸 D 、伸长、拉伸
61. 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内部必将产生_________。
A .压力 B 、应力
C .化学变化 D 、热量
62. 金属坯料在挤压模内被挤出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称为____C____。
A. 、扎制 B 、拉拔
C .挤压 D 、挤出
63. 钢质模锻件的外圆角半径去1.5~12mm,内圆角比外圆角半径大_A___倍。
A .2~3 B 、5
C .8 D3~4
64. 当模膛深度与宽度的比值越__A__时,取较____的斜度值。
A .大、大 B 、大、小
C 、小、小 D 、小、大
65. 分模面应选在能使零件上所加的敷料___A___的位置。
A .最少 B 、最多
C .适中 D 、没有
66、板料冲压是利用冲模使板料产生____A______ 或变形的加工方法。
A 、分离 B 、弯曲
C 、成形 D 、拉深
67、只有当板料厚度超过___A___mm时,才采用热冲压。
A 、 8~10 B 、2~5
C 、 1~3 D 、6~8
68、板料冲压所用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下列不属于板料冲压常用的金属材料的
是_A_____ 。
A 、高碳钢 B 、钢合金
C 、铝合金 D 、镁合金
69、冲压生产中用到的设备很多,最常用到的是___B___。
A 、磨床 B 、剪床
C 、刨床 D 、铣床
70、冲床用来实现冲压工序,以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成品零件,冲床的最大吨位已经达
到____C_。
A 、20000KN B 、10000KN
C 、40000KN D 、30000KN
71、间隙的大小也影响模具的寿命,间隙越小,模具的寿命将。
A 、降低 B 、增加
C 、不受影响 D 、有所提高
72、当板料厚度m 放大。
A 、δ=3 mm B 、δ〈3mm
C 、δ〉3mm D 、δ=0mm
73、对冲裁件断面质量没有特殊要求时,可将系数m 放大倍。
A 、 1 B 、 1.5
C 、 2 D 、 0.5
74、在设计据间隙确定凸模尺寸,即用缩小凸模刃口尺寸来保证间隙值。
A 、零件 B 、落料模
C 、冲孔模 D 、模具
75、在下面的排样中,毛刺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尺寸不容易准确的是
A 、无搭边排样 B 、有搭边排样
C 、两个都不是 D 、两个都是
76、有搭边排样上在各个落料件之间均留有一定尺寸的搭边,以下不属于它的特点的是
A 、毛刺大 B 、冲裁件质量高
C 、尺寸准确 D 、材料消耗多
77、简单冲模上在冲床的冲程中完成一个工序的冲模。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78、
A 、简单模 B 、连续模
C 、复合模 D 、拉深模
79、复合模是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工序的模具,它最突出
的特点是模具中有 。
A 、一个凸模 B 、一个凹模
C 、一个凸凹模 D 、只有凹模
80、轧制前将坯料加热,然后将带有齿形的轧轮作这样坯料上的一部分金属受压形成齿谷,相邻部分的金属被轧轮齿部“反挤”而 ,
形成齿顶。
A 、径向、上升 B 、横向、上升
C 、径向、下降 D 、径向、下降
81、在下列电极材料中,电子逸出功最小的两个元素是A) K、Na B)Na 、W C)K 、Cu D)C 、Cu
82、铈钨极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其放射性比钍钨极A )严重 B )严重得多 C )轻微得多 D )略高些
83、原子产生电离需要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电离势,电离势很低的元素有
A) Ar、He B)K 、Na C)H2、O2 D)Li 、W
84、焊接电弧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维持电弧放电的电压较低,一般为 V 。
A )10—50 B )20—60 C )30—70 D )40—80
85、焊接电弧的产生是在焊条或焊丝拉离焊件表面时,由于而产生的大量电子,在电极间电场的作用下,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气体发生电离而开始放电。
A )热发射 B )强电场发射 C )热发射和强电场
D )热发射和质点撞击发射
86、焊接过程中弧长缩短时,电弧电压将A )升高 B )不变 C )降低 D )为零
87、焊接冶金过程是分区域连续进行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反应区有。
A )药皮反应区、熔滴反应区B )熔池反应区、熔滴反应区C )熔滴反应区D )熔池反应区
88、钨极氩弧和真空电子束焊的焊接冶金反应区有。
A )药皮反应区、熔池反应区B )熔池反应区、熔滴反应区C )熔滴反应区D )熔池反应区
89、用碱性焊条焊接时,焊接区内的气体生要是由组成。
A) CO B)CO2 C)CO 、CO2 D)CO 、H2
90、各种焊接方法都会使焊缝增氢,只是增氢的程度不同,使焊缝含氢量最低的焊接方法
是 。
A )用纤维素焊条焊接 B )用低氢型焊条焊接
C )CO2气体保护焊 D )埋弧焊
91、熔渣的熔点应
A )高于 B )稍高于 C )等于 D )稍低于
92、一般熔池的平均温度为℃
A ) B ) C ) D )
93、钢中的硫化物夹杂物主要是
A) MnS B)FeS C)MnS 、FeS D)Mns 、Fe2S
94、焊接热输入是指。
A )熔焊时由焊接能源输入给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热能 B )单位长度焊条产生的热量 C )单位体积焊条产生的热量D )1m 长焊缝需要的热量
95、焊条电弧时,焊接电源的种类应该根据选择。
A )焊条直径 B )焊件材料 C )焊条性质 D )焊件厚度
96、切削加工分为。
A 机械加工和钳工 B 机加工和机修
C 机床加工和手工加工 D 磨工和车
97、机器零件的主要表面组成有。
C 内表面、外表面、成形面 D 凸面、凹面、平面
98、在金属加工中,切削运动包括很多,但主要有。
A 工件转动和主轴转动 B 主轴运动和机床运动
C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D 机械运动和手动
99、机床的传动中,最常见的是
A 机械传动 B 液压传动 C 气动传动 D 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
100、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控机床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下对数控机床的理解错的是 。
A 开环数控机床主要特点是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精度比闭环的要高
B 闭环数控机床的优点在于定位精度高,速度快。
C 数控机床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微处理机的发展过程
D 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的使用还不很普遍,数控机床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101、与机械、电气传动相比下面不是液压传动的优点的是。
A 易于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B 便于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实现自动化
C 传动平稳,便于实现频繁的换向 D 传动比要比机械传动比稳定
102、车削是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以下对车削加工的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易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的位置精度,这是由于车削时,工件绕某一固定轴回转,各表面有同一的回转轴线,易于保证加工面间的同轴度。 A 直面、扭曲面、平面、曲面 B 外圆面、内圆面、平面、成形面
B 切削过程比较平稳
C 适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
D 车削使用的车刀比其它加工方法的刀具都要复杂
103、精整加工是生产中常用的精密加工,以下那一种加工方法为精整加工 A 铰孔 B 精镗 C 研磨 D 磨削
104、下面对抛光工艺的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抛光不但能减小表面粗糙度,而且保持或提高加工精度
B 抛光一般需要特殊的设备,工具和加工方法比较复杂,成本高
C 由于抛光轮是弹性的,能比较容易实现曲面的抛光
D 抛光主要是用于零件表面装饰加工,不是以提高精度为目的
105、在选择某一表面的加工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除了。
A 与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相适应
B 所选加工方法要与零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及产品的生产类型相适应
C 几种方法综合使用 D 尽可能使用先进的设备
金属工艺学综合练习(一)
1、目前现代制造机械最主要的材料是。
A 、金属材料 B 、塑料 C 、高分子材料 D 、有色金属
2、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 C1以下某个温度,保温后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 。
A 、退火 B 、正火 C 、淬火 D 、回火
3、钢的分类有按化学成分、用途、质量和脱氧程度等方法来划分,其中优质钢是按类方法所分类出来的。
A 、化学成分 B 、用途 C 、质量 D 、脱氧程度
4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炼或烧结制成的具有金属特
性的材料。
A 、碳素钢 B 、灰铸铁 C 、 合金 D 、黄铜
5、将钢加热到A C3以上30-50℃(亚共析钢)或A C cm 以上30-50℃(过共析钢),保温后在
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做 。
A 、退火 B 、正火 C 、淬火 D 、回火
6、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有:
A 、强度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伸长性
7、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A 、强度 B 、塑性 C 、硬度 D 、韧性
8、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做,以σb 表示。
A 、抗拉强度 B 、疲劳强度 C 、强度 D 、硬度
9、在铁碳合金状态图中,表示共析线的是
A 、ACD 线 B 、AECF 线 C 、ECF 线 D 、PSK 线
10、金属材料的一般是在硬度计上测定的。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有时
还采用维氏硬度法。
A 、刚度 B 、硬度 C 、强度 D 、塑性
11、、减少应力集中、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喷丸处理、
表面热处理、控制材料的内部质量、避免内部气孔及夹杂等。
A 、改善零件结构形状
B 、增加杂质
C 、粗化晶粒
D 、加入介质
12、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有:
A 、密度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伸长性
13、金属材料的硬度一般是在硬度计上测定的。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有时还
采用维氏硬度法。布氏硬度法因其压痕面积较大,其硬度值也比较稳定,测试数据重复性也
好,准确度较洛氏硬度法高。由于测试过硬的材料可导致钢球变形,布氏硬度法常用于测试
HB 值小于450的材料,如灰铸铁、非铁合金及较软的钢材。但也因为其压痕较大,故不适
用于成品检验。洛氏硬度法压痕小,可用于成品检验,但是它有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差的缺
点。鉴于以上特点鉴于以上特点,库存的钢材用 来检验比较好。
A 、布氏硬度法 B 、洛氏硬度法 C 、维氏硬度法 D 、冲击实验法
14、金属结晶中,每个晶核长成的晶体称为,它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内部原子排列的
位向也各不相同。
A 、晶粒 B 、晶核 C 、多晶体 D 、单晶体
15、钢和铸铁是制造机器设备的主要金属材料,它们都是以铁、碳为主组成的合金,即铁碳
合金。其中, 的含量大于95%,是最基本的元。
A 、 铜 B 、铁 C 、碳 D 、铝
16、图1-10所表示的是纯铁的冷却曲线。由图可见,
冷却曲线上有三个水平台。它的第一个水平台
(1538℃),表示纯铁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结晶阶段。
结晶后铁的晶格是体心立方,称作δ-Fe 。当温度继续
下降到1394℃的水平台时,发生了同素异晶转变,铁
的晶格由体心立方转变成 ,称为γ-Fe 。当温度
继续下降到912℃时,再次发生同素异晶转变,又转
变成体心立方晶格,称为α-Fe 。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 、正六面
体 D 、正四面体
17、钢的分类有按化学成分、用途、质量和脱氧程度等方法来划分,其中镇静钢是按类方法所分类出来的。
A 、化学成分 B 、用途 C 、质量 D 、脱氧程度
18、纯铁的熔点是。
A 、1538℃ B 、1148℃ C 、912℃ D 、727℃
19、将钢加热到A C3以上30-50℃(亚共析钢)或A C cm 以上,保温后
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做正火。
A 、20-30℃ B 、30-50℃ C 、50-60℃ D 、60-80℃
20、正火和完全退火的作用相似。它是将钢加热到使钢进行重结晶,从而解决铸
钢件、锻件的粗大晶粒和组织不均问题。
A 、莱氏体 B 、铁素体 C 、奥氏体 D 、渗碳体
21、将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铸造。
A 、金属 B 、液态金属
C 、合金 D 、液态合金
22、铸件
A 、加工时间少 B 、加工余量小
C 、切屑少 D 、铸造时间短
23、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合金的流动性,是合金主要铸造之一A 、性能 B 、能力
C 、特性 D 、因素
24、亚共晶铸铁随含碳量的增加,范围减小,流动性提高
A 、结晶温度 B 、熔化温度
C 、结晶量 D 、含碳量
25、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存在三个区域,即固相区、和液相区
A 、结晶区 B 、熔化区
C 、凝固区 D 、变形区
26、纯金属或共晶成分合金在 A 、凝固 B 、熔化
C 、结晶 D 、变形
27、合金的收缩经历有如下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
A 、固态收缩 B 、液体收缩
C 、结晶收缩 D 、固体收缩
28、分散在铸件某区域的细小缩孔,称为
A 、缩小 B 、缩形
C 、缩松 D 、变形
29、定向凝固就是在铸件上可能出现 A 、缩小 B 、缩形
C 、缩孔 D 、缩松
30、铸件的壁厚差别愈大、合金线收缩率愈高、弹性模量愈大,
A 、机械应力 B 、残余应力
C 、热应力 D 、分解力
31、只有原来受拉伸部分产生压缩变形、受压缩部分产生拉伸变形,才能使或消除
A 、机械应力 B 、残余应力
C 、热应力 D 、分解力
32、下列选项中属于铸件缺陷孔眼的是
A 、气孔、缩孔 B 、化学成分不合格
C 、浇不足 D 、热、冷裂
33、下列选项中属于铸件缺陷成分、组织和性能不合格的是 A 、冷隔 B 、物理、力学性能不合格
C 、缩松 D 、热、冷裂
34、为了保证工件质量要求,有些铸件铸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为,对铸钢件、球
墨铸铁件进行退火或正火处理
A 、消除内应力 B 、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硬度
C 、保证力学性能 D 、消除残余应力
35、化合碳时,属珠光体灰铸铁
A 、为0.8% B 、以石墨状态存在
C 、小于0.8% D 、大于1%
36、砂型铸造的最基本工序A 、选型 B 、造型
C 、分型 D 、充型
37、一般震压式造型价格较低,生产率为每小时箱
A 、20~40 B 、30~60
C 、50~80 D 、100~150
38、射压造型的主要缺点是因垂直分型,下芯困难,且模具精度要求高,现主要用于
A 、 大量生产小型简单件
B 、 小量生产大型复杂件
C 、 大量生产大型简单件
D 、 小量生产小型复杂件
39、下面所介绍的机器造芯的几个优点哪一个不正确 D
A 、 劳动组织合理,生产率显著提高。
B 、 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较好。
C 、 不能去生产厚壁及大量的砂型。
D 、 能用于三箱制作。
40、铸件的浇注位置正确与否,对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浇注位置选择原则如下,其中不正
确的是 C
A 、 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
B 、 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
C 、 为了防止铸件薄壁部分产生浇不足或冷隔缺陷,应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置于铸型上
面。
D 、 对于容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应使厚的部分放在铸件的上部或侧面,以便在铸件的厚
壁处直接安置冒口,使之实现自下而上的定向凝固。
41、铸型分型面的选择正确与否是铸造工艺合理性的关键之一,分型在的选择原则如下,不
正确的是 B
A 、 应使造型工艺简化。
B 、 应尽量使铸件分布于多个砂箱,以保证铸件的精度。
C 、 为了便于造型、下芯、合箱和检验铸件的壁厚,应尽量使型腔及主要型芯位于下箱。
D 、 应尽量使铸型只有一个分型面。
42、机械加工余量的具体数值取决于铸件的生产批量、合金的种类、铸件的大小、加工面与
基准面的距离及加工面在浇注时的位置等。现在一灰铸铁件的最大尺寸为400mm ,浇注位
置为顶面,加工面与基准面的距离为100mm ,此时的机械加工余量为
A 、2.5~3.5 B 、3.0~4.0
C 、4.0~5.0 D 、7.5~8.5
43、绘制铸造工艺图,在铸造工艺方案初步确定之后,必须选定铸件的工艺参数,下面不属
于铸件的工艺参数的 B
A 、收缩率 B 、变形量和变形速度
C 、起模斜度 D 、型芯头尺寸
44、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包括:、型壳制造、焙烧和浇注等步骤。
A 、压型制造 B 、硬化
C 、蜡模制造 D 、浸涂料
45、压铸机主要由压射机构和
A 、锁模机构 B 、合型机构
C 、导向机构 D 、挤压机构
46、实型铸造又称气化模铸造,其型芯是模
A 、木模 B 、泡沫塑料模 C 、陶瓷模 D 、玻璃器皿模
47、铸件会产生不少缺陷,下面不属于铸件的缺陷的是
A 、缩松 B 、变形 C 、加工硬化 D 、裂纹
48、铸件的壁厚小于“最小壁厚”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铸件的“最小壁厚”主要
取决于合金的种类和铸件的大小。现有一种铝合金铸件,其尺寸为100×100mm ,则其最小
壁厚应在 范围
A 、3.5~5 B 、5~10 C 、12~20 D 、20~30
49、下面
A 、 铸件的壁厚应尽可能均匀
B 、 应对型腔加入润滑剂
C 、 铸件壁的联接
D 、 防裂筋的应用
50、铸造工艺图是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及参数表示出铸造工艺方案的图形,其中包括:
和布置等。
A 、定位基准 B 、抛光 C 、浇注位置 D 、粗糙度
51. 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_A____,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
能的原材料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金属的压力加工。
A .塑性变形 B 、弹性变形
C .扭曲变形 D 、压缩变形
52. 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以下几种:扎制、拉拔、挤压、锻造__B____。
A .压力注射 B 、板料冲压
C .压力铸造 D 、特种加工
53. 摩擦压力机能够提供的加工压力是很大的,最大吨位可达_D______。
A .8000KN B 、5000KN
C .15000KN D 、10000KN
54. _____D____使金属原子间具增大,尤其当金属的内部存在气孔、微裂纹等缺陷
时,在拉应力作用下,缺陷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使裂纹扩展,甚至达到破坏报废的
程度。
A .拉应力 B 、压应力
C .内应力 D 、外力
55. 活动扳手的大批量生产应采用的锻造方法是___D____。
A .曲柄压力机上模锻 B 、自由锻
C .摩擦压力机上模锻 D 、锤上模锻
56. 对于长轴类锻件,终锻时,金属沿___A___方向流动,而沿___方向没有显著流
动。
A .高度与宽度、长度 B 、长度、高度与宽度
C .高度、长度与宽度 D 、长度与宽度、高度
57. 坯料的尺寸根据坯料重量和几何形状确定,还应考虑坯料在锻造中所必须的变
形程度,即所谓的的__A_____问题。
A .锻造比 B 、拉伸比
C 、压缩 D 、延伸率
58. 常采用加热的方法使金属发生再结晶,再次获得良好____A_,这种工艺称为在
结晶退火。
A .塑性 B 、刚性
C 、硬度 D 、强度
59. 滑块的行程是不固定的是_B_________。
A .曲柄压力机 B 、摩擦压力机
C .注射机 D 、剪床
60. 金属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后,内部组织将发生变化:晶粒沿最大变形的方向
_____;晶格和晶粒均发生____,产生内应力;晶间产生碎晶。
A .缩短、 扭曲 B 、伸长、扭曲
C .缩短、 拉伸 D 、伸长、拉伸
61. 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内部必将产生_________。
A .压力 B 、应力
C .化学变化 D 、热量
62. 金属坯料在挤压模内被挤出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称为____C____。
A. 、扎制 B 、拉拔
C .挤压 D 、挤出
63. 钢质模锻件的外圆角半径去1.5~12mm,内圆角比外圆角半径大_A___倍。
A .2~3 B 、5
C .8 D3~4
64. 当模膛深度与宽度的比值越__A__时,取较____的斜度值。
A .大、大 B 、大、小
C 、小、小 D 、小、大
65. 分模面应选在能使零件上所加的敷料___A___的位置。
A .最少 B 、最多
C .适中 D 、没有
66、板料冲压是利用冲模使板料产生____A______ 或变形的加工方法。
A 、分离 B 、弯曲
C 、成形 D 、拉深
67、只有当板料厚度超过___A___mm时,才采用热冲压。
A 、 8~10 B 、2~5
C 、 1~3 D 、6~8
68、板料冲压所用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下列不属于板料冲压常用的金属材料的
是_A_____ 。
A 、高碳钢 B 、钢合金
C 、铝合金 D 、镁合金
69、冲压生产中用到的设备很多,最常用到的是___B___。
A 、磨床 B 、剪床
C 、刨床 D 、铣床
70、冲床用来实现冲压工序,以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成品零件,冲床的最大吨位已经达
到____C_。
A 、20000KN B 、10000KN
C 、40000KN D 、30000KN
71、间隙的大小也影响模具的寿命,间隙越小,模具的寿命将。
A 、降低 B 、增加
C 、不受影响 D 、有所提高
72、当板料厚度m 放大。
A 、δ=3 mm B 、δ〈3mm
C 、δ〉3mm D 、δ=0mm
73、对冲裁件断面质量没有特殊要求时,可将系数m 放大倍。
A 、 1 B 、 1.5
C 、 2 D 、 0.5
74、在设计据间隙确定凸模尺寸,即用缩小凸模刃口尺寸来保证间隙值。
A 、零件 B 、落料模
C 、冲孔模 D 、模具
75、在下面的排样中,毛刺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尺寸不容易准确的是
A 、无搭边排样 B 、有搭边排样
C 、两个都不是 D 、两个都是
76、有搭边排样上在各个落料件之间均留有一定尺寸的搭边,以下不属于它的特点的是
A 、毛刺大 B 、冲裁件质量高
C 、尺寸准确 D 、材料消耗多
77、简单冲模上在冲床的冲程中完成一个工序的冲模。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78、
A 、简单模 B 、连续模
C 、复合模 D 、拉深模
79、复合模是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工序的模具,它最突出
的特点是模具中有 。
A 、一个凸模 B 、一个凹模
C 、一个凸凹模 D 、只有凹模
80、轧制前将坯料加热,然后将带有齿形的轧轮作这样坯料上的一部分金属受压形成齿谷,相邻部分的金属被轧轮齿部“反挤”而 ,
形成齿顶。
A 、径向、上升 B 、横向、上升
C 、径向、下降 D 、径向、下降
81、在下列电极材料中,电子逸出功最小的两个元素是A) K、Na B)Na 、W C)K 、Cu D)C 、Cu
82、铈钨极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其放射性比钍钨极A )严重 B )严重得多 C )轻微得多 D )略高些
83、原子产生电离需要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电离势,电离势很低的元素有
A) Ar、He B)K 、Na C)H2、O2 D)Li 、W
84、焊接电弧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维持电弧放电的电压较低,一般为 V 。
A )10—50 B )20—60 C )30—70 D )40—80
85、焊接电弧的产生是在焊条或焊丝拉离焊件表面时,由于而产生的大量电子,在电极间电场的作用下,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气体发生电离而开始放电。
A )热发射 B )强电场发射 C )热发射和强电场
D )热发射和质点撞击发射
86、焊接过程中弧长缩短时,电弧电压将A )升高 B )不变 C )降低 D )为零
87、焊接冶金过程是分区域连续进行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反应区有。
A )药皮反应区、熔滴反应区B )熔池反应区、熔滴反应区C )熔滴反应区D )熔池反应区
88、钨极氩弧和真空电子束焊的焊接冶金反应区有。
A )药皮反应区、熔池反应区B )熔池反应区、熔滴反应区C )熔滴反应区D )熔池反应区
89、用碱性焊条焊接时,焊接区内的气体生要是由组成。
A) CO B)CO2 C)CO 、CO2 D)CO 、H2
90、各种焊接方法都会使焊缝增氢,只是增氢的程度不同,使焊缝含氢量最低的焊接方法
是 。
A )用纤维素焊条焊接 B )用低氢型焊条焊接
C )CO2气体保护焊 D )埋弧焊
91、熔渣的熔点应
A )高于 B )稍高于 C )等于 D )稍低于
92、一般熔池的平均温度为℃
A ) B ) C ) D )
93、钢中的硫化物夹杂物主要是
A) MnS B)FeS C)MnS 、FeS D)Mns 、Fe2S
94、焊接热输入是指。
A )熔焊时由焊接能源输入给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热能 B )单位长度焊条产生的热量 C )单位体积焊条产生的热量D )1m 长焊缝需要的热量
95、焊条电弧时,焊接电源的种类应该根据选择。
A )焊条直径 B )焊件材料 C )焊条性质 D )焊件厚度
96、切削加工分为。
A 机械加工和钳工 B 机加工和机修
C 机床加工和手工加工 D 磨工和车
97、机器零件的主要表面组成有。
C 内表面、外表面、成形面 D 凸面、凹面、平面
98、在金属加工中,切削运动包括很多,但主要有。
A 工件转动和主轴转动 B 主轴运动和机床运动
C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D 机械运动和手动
99、机床的传动中,最常见的是
A 机械传动 B 液压传动 C 气动传动 D 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
100、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控机床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下对数控机床的理解错的是 。
A 开环数控机床主要特点是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精度比闭环的要高
B 闭环数控机床的优点在于定位精度高,速度快。
C 数控机床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微处理机的发展过程
D 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的使用还不很普遍,数控机床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101、与机械、电气传动相比下面不是液压传动的优点的是。
A 易于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B 便于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实现自动化
C 传动平稳,便于实现频繁的换向 D 传动比要比机械传动比稳定
102、车削是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以下对车削加工的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易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的位置精度,这是由于车削时,工件绕某一固定轴回转,各表面有同一的回转轴线,易于保证加工面间的同轴度。 A 直面、扭曲面、平面、曲面 B 外圆面、内圆面、平面、成形面
B 切削过程比较平稳
C 适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
D 车削使用的车刀比其它加工方法的刀具都要复杂
103、精整加工是生产中常用的精密加工,以下那一种加工方法为精整加工 A 铰孔 B 精镗 C 研磨 D 磨削
104、下面对抛光工艺的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抛光不但能减小表面粗糙度,而且保持或提高加工精度
B 抛光一般需要特殊的设备,工具和加工方法比较复杂,成本高
C 由于抛光轮是弹性的,能比较容易实现曲面的抛光
D 抛光主要是用于零件表面装饰加工,不是以提高精度为目的
105、在选择某一表面的加工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除了。
A 与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相适应
B 所选加工方法要与零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及产品的生产类型相适应
C 几种方法综合使用 D 尽可能使用先进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