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VS麦克阿瑟_朝鲜战场名将对决

中国国防报/2010年/11月/30日/第021版

战争档案

彭德怀VS 麦克阿瑟:朝鲜战场名将对决

王天成 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员

编者按:解放军出版社新书《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作者王天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情报参谋,又是战后资深军史专家,依据他战时对美军情况的了解和战后工作中掌握的中、美、苏解密档案与史料,并依据其工作伙伴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的回忆与口述、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作战科长孟照辉、情报处长李世奇等人的回忆,在书中真实记录了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进行的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同时解密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惨败与垮台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内幕。

战场是两军对垒之地,也是双方长官对决的舞台。本期特选书中一些片段,讲述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不同的作战风格,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结果。

麦克阿瑟篇

麦克阿瑟妄图用成吉思汗兵法征服全朝鲜。

1950年11月22日之后,麦克阿瑟继续大举北进。他如此轻敌,以至于志愿军甚至仅靠收听美国、日本、韩国的广播,就可以大致知道哪支敌军进到何方,目的地是何处。而中国的保密工作成效之好,甚至直到李奇微从汉城撤退时,写字条贴在他的办公室墙上,说向中共司令员致敬。麦克阿瑟的回忆录,仍然认为率军入朝作战的是林彪!

麦克阿瑟极端崇拜成吉思汗,重视研究和运用成吉思汗的兵法,要用蒙古战术征服全朝鲜和亚洲大陆。1930~1935年,麦克阿瑟在美国这段裁军与不安宁期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他在1935年6月30日作的《参谋长报告书》中是这样宣传成吉思汗的,他说:“如果成吉思汗经历的历次战役能真实地详载史册,那么当代军人仍拥有极其丰富的宝藏,从中挖掘出宝贵的知识,并借以建立一支可供未来运用的陆军。这位旷世领袖的丰功伟业,使大部分历代名将黯然失色,这是以证明他对陆军提出的各种基本条件,确实是经得起检验的。”他继续写道:“成吉思汗坚持在作战中讲求速度,这是同时代的任何其他军队所不能想象的。他的军队装备是亚洲技术水平能够生产的最锋利的攻防武器,然而又决不使军队负荷过重,以致影响其机动性。他统率的大军实施迅速而秘密的远距离机动,旌旗所指,常使敌人惊慌失措,望风披靡。他指挥师涉渡大川,攀越崇山峻岭,屠城、掠地、灭国,摧毁全部文明。他所统辖的部队在战场上迅速而巧妙地机动,曾无数次地击败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我们可根据这些概念建立一支如同七世纪前震惊世界的蒙古大军一样的军队。”

在朝鲜战场,麦克阿瑟对他的助手说:“我一直在收集和研究他的兵法,现在正在实用。我要用他的兵法作为可怕和快速的军刀,在整个朝鲜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现在是横扫北朝鲜人民军的时候,10天前我已向北朝鲜广播,让他们放下武器并停止抵抗。”

麦克阿瑟迷信美军的海空军优势和美陆军的武器装备优势,轻视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在发动“感恩节攻势”首次遭到志愿军迎头痛击后,麦克阿瑟自信入朝作战的中国军队不可能超过3万人。冰雪地下有10万中国军队就肯定会被美国空军发现。他甚至亲自乘飞机到鸭绿江下游上空侦察,未发现任何中国军队行踪。

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个军事指挥官会像麦克阿瑟那样,在进攻前把自己的进攻计划向媒体记者公开,把进攻路线、规模、兵力、时间、目标,像公布旅游计划一样张贴出来。美国报刊说,大肆宣扬这次进攻,“显然是一种最奇特的打仗方式”。但无人能阻止他。

1950年11月24日,麦克阿瑟在东京发表第12号新闻公报,介绍朝鲜战争形势和他准备在

年底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公布了他的“圣诞节攻势计划”,称将赶在鸭绿江冰封之前占领全朝鲜,发动结束朝鲜战争的最后攻势,承诺让美国士兵回家过圣诞节。

志愿军在暗处,对手在明处。此时美国新闻机构报道向北进军只是战争胜利的扫尾,根本不注意保密,在电台中公开宣传“联合国军”某部于某日将向何处前进。志愿军侦察机关主要靠听美国的电台广播,就可以大致知道敌军下一步的行动。笔者在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处就同战友担任过收听、翻译、整理、报告美国电台广播消息的任务,以向首长汇报,为首长及时判断敌军动向起到了情报保障作用。

彭德怀篇

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彭总床头常放两本书,一本是《麦克阿瑟》,一本是《麦克阿瑟的两栖登陆作战》,他常说,要摸透敌军首领的脾气秉性,作战特点,就有把握对付他。他擅长两栖登陆,缺乏指挥大兵团地面作战经验,又狂妄自大,好出风头,这对我们有利。

彭德怀断然下令:“电令各军,再主动后撤十几公里,放弃一切形式的阻击、反击,大步后撤,注意,不要露出破绽! ”

彭德怀自信地说:“按我的估计,麦克阿瑟一定会来的。大鱼会上钩的! 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已经批准了我们的方案,现在要坚决诱敌北上。”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50年后回忆,1950年11月4日彭总夜不能眠,他在国内熟练运用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传统战法,这次是在国外对付麦克阿瑟,他思索着麦克阿瑟是否会真的上钩?

彭德怀如何对麦克阿瑟了如指掌,料敌如神,成为第一个打败美军的中国将军?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彭德怀摸透了对手麦克阿瑟的脾气秉性,掌握他的行动规则。彭德怀在朝鲜战场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入朝作战后,彭德怀让他找有关麦克阿瑟的材料。杨凤安为他准备了《麦克阿瑟》和《麦克阿瑟的两栖登陆作战》,彭总把这两本书放在枕头下面,睡觉前经常翻阅。这两本书是总参印发的敌情资料。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处也有这样的资料。

他向他的助手邓华、洪学智副司令说,要打胜仗,首先要摸透对手的脾气秉性,掌握他的指挥特点和行动规律。他说:“我们的对手麦克阿瑟是美国称为军事天才的名将,他一生功勋卓著,取得过最辉煌成就,赢得过美国最耀眼的荣誉。他出身将门,以最优成绩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又是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从事教育改革使西点军校在面临垮台时而获新生。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征战欧洲,作为‘彩虹师’参谋长在法国成为美军最年轻准将。二战期间,他出任西南太平洋盟军最高司令对日本作战,成功指挥56次两栖登陆,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又晋升为美陆军五星上将。特别是朝鲜内战爆发后,他积极促成美国对朝鲜内战进行干涉、急切地调兵遣将发动一系列攻势。他在美国军政高层众多反对情况下力主登陆仁川,取得极大成功,引来十足赞誉。他极力反对美国统帅高层拟在‘三八线’止步恢复战前态势,并判定中国不会出兵。他缺乏指挥大兵团地面作战经验,在不知敌情的情况下冒险北进。他一生爱慕虚荣,以战刀追求荣誉,狂妄自大,唯我独尊,好出风头,爱受颂扬。他的仁川登陆成功,胜利冲昏了头脑,过低估计我军实力。这对我们有利,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我们要用传统战法战胜敌人。”

1950年10月25日,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在西线战场处处主动。温玉成、袁升平指挥的第40军两战两捷,南朝鲜第6师、第8师的两个营在温井、两水洞被我歼灭,南朝鲜第6师大部被歼于古场洞、柳良洞地区。志愿军第39军对云山之敌美骑兵第1师展开猛烈进攻,以“王牌对王牌”。战斗进入短兵相接的巷战,志愿军冲入街内,用爆破筒炸毁敌人当做活动堡垒的重型坦克,用刺刀、手榴弹消灭依托房屋顽抗的敌人。

美国兵从未遇到过如此神速的猛扑,如此果敢的拼杀,一个个像患上了“惊吓症”,拼命逃跑,均未得逞。云山战斗,歼灭美骑兵第1师8团大部及南朝鲜军第1师12团一部,毙伤俘敌共2000多人,其中美军1800多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火炮117门。

彭总在战役总结会上说:“我们志愿军入朝第一次战役,胜利了! 此役共歼敌1.58万人。我们

没有飞机,缺少坦克大炮,我们有近战、夜战的法宝,一样可以打胜仗! ”

这时,麦克阿瑟仍自信入朝作战的中国出兵是象征性的,这既证明他们有帮助共产党邻国的意思,又可在无损他们面子的情况下撤出朝鲜。于是决定发起结束朝鲜战争的最后攻势。

彭德怀准确地抓住了麦克阿瑟的错误估计和恃强骄狂心理,决定“诱敌人更放胆冒进”,采取诱敌深入方针。毛主席同意彭总的作战部署。彭总指挥志愿军有计划地后撤,先主动示弱,诱敌进入预设战场,然后断敌退路,关门打狗,围歼骄兵。麦克阿瑟被仁川的胜利冲昏头脑,把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后有计划的撤退看成是怯战撤退。就这样,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清川江地区设置罗网,表演了“姜太公钓鱼”的战法,取得了歼灭“联合国军”3.6万人的伟大胜利。麦克阿瑟惊呼遇到全新的战争,难于驾驭新局势,率军溃退“三八线”以南。志愿军解放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此战役扭转了朝鲜战局,为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国防报/2010年/11月/30日/第021版

战争档案

彭德怀VS 麦克阿瑟:朝鲜战场名将对决

王天成 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员

编者按:解放军出版社新书《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作者王天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情报参谋,又是战后资深军史专家,依据他战时对美军情况的了解和战后工作中掌握的中、美、苏解密档案与史料,并依据其工作伙伴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的回忆与口述、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作战科长孟照辉、情报处长李世奇等人的回忆,在书中真实记录了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进行的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同时解密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惨败与垮台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内幕。

战场是两军对垒之地,也是双方长官对决的舞台。本期特选书中一些片段,讲述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不同的作战风格,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结果。

麦克阿瑟篇

麦克阿瑟妄图用成吉思汗兵法征服全朝鲜。

1950年11月22日之后,麦克阿瑟继续大举北进。他如此轻敌,以至于志愿军甚至仅靠收听美国、日本、韩国的广播,就可以大致知道哪支敌军进到何方,目的地是何处。而中国的保密工作成效之好,甚至直到李奇微从汉城撤退时,写字条贴在他的办公室墙上,说向中共司令员致敬。麦克阿瑟的回忆录,仍然认为率军入朝作战的是林彪!

麦克阿瑟极端崇拜成吉思汗,重视研究和运用成吉思汗的兵法,要用蒙古战术征服全朝鲜和亚洲大陆。1930~1935年,麦克阿瑟在美国这段裁军与不安宁期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他在1935年6月30日作的《参谋长报告书》中是这样宣传成吉思汗的,他说:“如果成吉思汗经历的历次战役能真实地详载史册,那么当代军人仍拥有极其丰富的宝藏,从中挖掘出宝贵的知识,并借以建立一支可供未来运用的陆军。这位旷世领袖的丰功伟业,使大部分历代名将黯然失色,这是以证明他对陆军提出的各种基本条件,确实是经得起检验的。”他继续写道:“成吉思汗坚持在作战中讲求速度,这是同时代的任何其他军队所不能想象的。他的军队装备是亚洲技术水平能够生产的最锋利的攻防武器,然而又决不使军队负荷过重,以致影响其机动性。他统率的大军实施迅速而秘密的远距离机动,旌旗所指,常使敌人惊慌失措,望风披靡。他指挥师涉渡大川,攀越崇山峻岭,屠城、掠地、灭国,摧毁全部文明。他所统辖的部队在战场上迅速而巧妙地机动,曾无数次地击败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我们可根据这些概念建立一支如同七世纪前震惊世界的蒙古大军一样的军队。”

在朝鲜战场,麦克阿瑟对他的助手说:“我一直在收集和研究他的兵法,现在正在实用。我要用他的兵法作为可怕和快速的军刀,在整个朝鲜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现在是横扫北朝鲜人民军的时候,10天前我已向北朝鲜广播,让他们放下武器并停止抵抗。”

麦克阿瑟迷信美军的海空军优势和美陆军的武器装备优势,轻视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在发动“感恩节攻势”首次遭到志愿军迎头痛击后,麦克阿瑟自信入朝作战的中国军队不可能超过3万人。冰雪地下有10万中国军队就肯定会被美国空军发现。他甚至亲自乘飞机到鸭绿江下游上空侦察,未发现任何中国军队行踪。

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个军事指挥官会像麦克阿瑟那样,在进攻前把自己的进攻计划向媒体记者公开,把进攻路线、规模、兵力、时间、目标,像公布旅游计划一样张贴出来。美国报刊说,大肆宣扬这次进攻,“显然是一种最奇特的打仗方式”。但无人能阻止他。

1950年11月24日,麦克阿瑟在东京发表第12号新闻公报,介绍朝鲜战争形势和他准备在

年底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公布了他的“圣诞节攻势计划”,称将赶在鸭绿江冰封之前占领全朝鲜,发动结束朝鲜战争的最后攻势,承诺让美国士兵回家过圣诞节。

志愿军在暗处,对手在明处。此时美国新闻机构报道向北进军只是战争胜利的扫尾,根本不注意保密,在电台中公开宣传“联合国军”某部于某日将向何处前进。志愿军侦察机关主要靠听美国的电台广播,就可以大致知道敌军下一步的行动。笔者在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处就同战友担任过收听、翻译、整理、报告美国电台广播消息的任务,以向首长汇报,为首长及时判断敌军动向起到了情报保障作用。

彭德怀篇

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彭总床头常放两本书,一本是《麦克阿瑟》,一本是《麦克阿瑟的两栖登陆作战》,他常说,要摸透敌军首领的脾气秉性,作战特点,就有把握对付他。他擅长两栖登陆,缺乏指挥大兵团地面作战经验,又狂妄自大,好出风头,这对我们有利。

彭德怀断然下令:“电令各军,再主动后撤十几公里,放弃一切形式的阻击、反击,大步后撤,注意,不要露出破绽! ”

彭德怀自信地说:“按我的估计,麦克阿瑟一定会来的。大鱼会上钩的! 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已经批准了我们的方案,现在要坚决诱敌北上。”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50年后回忆,1950年11月4日彭总夜不能眠,他在国内熟练运用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传统战法,这次是在国外对付麦克阿瑟,他思索着麦克阿瑟是否会真的上钩?

彭德怀如何对麦克阿瑟了如指掌,料敌如神,成为第一个打败美军的中国将军?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彭德怀摸透了对手麦克阿瑟的脾气秉性,掌握他的行动规则。彭德怀在朝鲜战场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入朝作战后,彭德怀让他找有关麦克阿瑟的材料。杨凤安为他准备了《麦克阿瑟》和《麦克阿瑟的两栖登陆作战》,彭总把这两本书放在枕头下面,睡觉前经常翻阅。这两本书是总参印发的敌情资料。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处也有这样的资料。

他向他的助手邓华、洪学智副司令说,要打胜仗,首先要摸透对手的脾气秉性,掌握他的指挥特点和行动规律。他说:“我们的对手麦克阿瑟是美国称为军事天才的名将,他一生功勋卓著,取得过最辉煌成就,赢得过美国最耀眼的荣誉。他出身将门,以最优成绩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又是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从事教育改革使西点军校在面临垮台时而获新生。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征战欧洲,作为‘彩虹师’参谋长在法国成为美军最年轻准将。二战期间,他出任西南太平洋盟军最高司令对日本作战,成功指挥56次两栖登陆,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又晋升为美陆军五星上将。特别是朝鲜内战爆发后,他积极促成美国对朝鲜内战进行干涉、急切地调兵遣将发动一系列攻势。他在美国军政高层众多反对情况下力主登陆仁川,取得极大成功,引来十足赞誉。他极力反对美国统帅高层拟在‘三八线’止步恢复战前态势,并判定中国不会出兵。他缺乏指挥大兵团地面作战经验,在不知敌情的情况下冒险北进。他一生爱慕虚荣,以战刀追求荣誉,狂妄自大,唯我独尊,好出风头,爱受颂扬。他的仁川登陆成功,胜利冲昏了头脑,过低估计我军实力。这对我们有利,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我们要用传统战法战胜敌人。”

1950年10月25日,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在西线战场处处主动。温玉成、袁升平指挥的第40军两战两捷,南朝鲜第6师、第8师的两个营在温井、两水洞被我歼灭,南朝鲜第6师大部被歼于古场洞、柳良洞地区。志愿军第39军对云山之敌美骑兵第1师展开猛烈进攻,以“王牌对王牌”。战斗进入短兵相接的巷战,志愿军冲入街内,用爆破筒炸毁敌人当做活动堡垒的重型坦克,用刺刀、手榴弹消灭依托房屋顽抗的敌人。

美国兵从未遇到过如此神速的猛扑,如此果敢的拼杀,一个个像患上了“惊吓症”,拼命逃跑,均未得逞。云山战斗,歼灭美骑兵第1师8团大部及南朝鲜军第1师12团一部,毙伤俘敌共2000多人,其中美军1800多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火炮117门。

彭总在战役总结会上说:“我们志愿军入朝第一次战役,胜利了! 此役共歼敌1.58万人。我们

没有飞机,缺少坦克大炮,我们有近战、夜战的法宝,一样可以打胜仗! ”

这时,麦克阿瑟仍自信入朝作战的中国出兵是象征性的,这既证明他们有帮助共产党邻国的意思,又可在无损他们面子的情况下撤出朝鲜。于是决定发起结束朝鲜战争的最后攻势。

彭德怀准确地抓住了麦克阿瑟的错误估计和恃强骄狂心理,决定“诱敌人更放胆冒进”,采取诱敌深入方针。毛主席同意彭总的作战部署。彭总指挥志愿军有计划地后撤,先主动示弱,诱敌进入预设战场,然后断敌退路,关门打狗,围歼骄兵。麦克阿瑟被仁川的胜利冲昏头脑,把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后有计划的撤退看成是怯战撤退。就这样,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清川江地区设置罗网,表演了“姜太公钓鱼”的战法,取得了歼灭“联合国军”3.6万人的伟大胜利。麦克阿瑟惊呼遇到全新的战争,难于驾驭新局势,率军溃退“三八线”以南。志愿军解放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此战役扭转了朝鲜战局,为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世界目光审视朝鲜战争: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 世界目光审视朝鲜战争: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2010-07-20 10:09 新华网 朝鲜战争各方损失统计:中国牺牲18万志愿军 长津湖战役:中美军人都不愿回忆的一场血战 林彪的"出而不战":或是抗美援朝最佳方略 美杂志刊 ...查看


  • 陈少铭:美国在新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判断与决策
  • 摘要:在中情局影响下,美国政府认定在苏联没有直接介入朝鲜战争意愿的情况下,作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一部分,新中国不会大规模出兵朝鲜,从而作出了军事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的决策,逐渐把新中国逼到墙角.为维护国家安全,新中国艰难地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策. ...查看


  • 朝鲜战争的真相
  • 除中国和朝鲜之外,世界各国称之为"韩战".长期以来国内的自说自话,让我们愚昧无知.先看看各国对那场战争的记叙与评论吧. 美国·教科书名:<世界历史>(第五版) 课文题目:朝鲜战争是中国的不幸 作者:威廉·杜伊 ...查看


  • 解放军十大铁血阻击之七:松骨峰阻击战
  • 作者:光亭 摘要: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对手是武器装备优势更为明显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那么在防御作战特别是在阻击战中,所遇到的困难自然也就更大了,战斗也因此更为残酷.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在朝鲜北部一处偏僻山 ...查看


  • 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朝鲜战争
  • 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朝鲜战争(2009-07-13 19:17:40) 标签:军事 历史 联合国军 志愿军 杜鲁门 美国  分类:热点透视 战争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立即出兵干涉.26日,美国总 ...查看


  • 朝鲜战争四
  • 朝鲜战争四 朝鲜战争转自维基百科 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拉德利 朝鲜战争是一场北朝鲜与南朝鲜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而美国.苏联与中国三个大国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战争于 ...查看


  • 毛岸英死亡真实内幕,竟是因为一个人的阴谋
  • 毛岸英,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1950年,28岁的毛岸英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但入朝一个月零3天就牺牲了.牺牲原因众说纷纭,"美军谋杀"说是相对靠谱的一个版本.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不 ...查看


  • [原创]我心目中的二战十大名将 - 一.二战史 - 铁血社区
  • 铁血网首页 社区 军事 图片 小说 公社 警察 军品行 游戏 | 新手指南 网站地图 用户名: 密码: 1天 1周 1月 1年 欢迎您: 博客 公社 好友 经济 设置 帮助 军事 | 海军 | 尖端 | 警察 | 中国史 | 二战 | 社会 ...查看


  • 英雄气魄垂千古 国际精神召万民
  •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日子里,作为志愿军的老兵,我们深深怀念敬爱的司令员彭德怀同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不朽功勋和军事指挥的卓越才能. 受任于危急之际 一九五○年十月,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刚满周岁的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