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的自组织现象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命系统的自组织现象探究

作者:李丹 李润珍 李欢欢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11期

摘 要: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为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理论基础,基于系统科学的研究特点,文章从自组织理论的开放性、与外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着手研究生命系统的复杂性,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以及生命体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中“鞭毛”细菌的机理运行模式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反思,最终通过霍兰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来理解生命的本质。

关键词:系统科学;自组织;鞭毛细菌;隐秩序

1 绪论

无论是自然界、社会或是生命,冥冥之中都有一双“隐形的手”在控制着这些系统千差万别的组织、结构、性质以及性状等等。而这双“隐形的手”,我们称之为自组织。哈肯

(H.Haken)对其是这样定义的:“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1]自组织在现实世界中的产生是千差万别的,无论是在外形、结构、模式或是形态等方面,但是无论如何,都必定由普遍起作用的原理、规律支配着。

2 生命的真相

19世纪以前,科学家们醉心于将生命系统用精确的物理学及物理现象来解释,他们认为生命体就是有机体,而这些有机体按照精确的物理学定律实现颇有规则、颇有秩序的功能。这与当时科学界崇尚的用物理学来解释一切学科、系统的大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经典的牛顿力学研究的都是可逆的过程,即使这类过程的反演也是遵循着经典力学的定律,正如维纳在《控制论》所指出的:“天文历书顺读和倒读都是一样的”,维纳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成“回文”(palindrome),类似于一个句子倒过来仍能保持原来的含义。但是,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事物,他们都是不可逆的。

2.1 分岔可以带来多样性和创新之源吗?

普利高津以前,科学家们都是将各种系统局限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研究。而事实上,真正的封闭系统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它仅仅是为了科学家研究上的方便,与之相反,开放的系统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进化论”的角度说,自组织是一个系统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在遗传、变异、优胜劣汰的作用下,组织模式和运行结构等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适应周围环境能力的过程。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指出:“新陈代谢的本质就在于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活着时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命系统的自组织现象探究

作者:李丹 李润珍 李欢欢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11期

摘 要: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为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理论基础,基于系统科学的研究特点,文章从自组织理论的开放性、与外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着手研究生命系统的复杂性,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以及生命体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中“鞭毛”细菌的机理运行模式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反思,最终通过霍兰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来理解生命的本质。

关键词:系统科学;自组织;鞭毛细菌;隐秩序

1 绪论

无论是自然界、社会或是生命,冥冥之中都有一双“隐形的手”在控制着这些系统千差万别的组织、结构、性质以及性状等等。而这双“隐形的手”,我们称之为自组织。哈肯

(H.Haken)对其是这样定义的:“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1]自组织在现实世界中的产生是千差万别的,无论是在外形、结构、模式或是形态等方面,但是无论如何,都必定由普遍起作用的原理、规律支配着。

2 生命的真相

19世纪以前,科学家们醉心于将生命系统用精确的物理学及物理现象来解释,他们认为生命体就是有机体,而这些有机体按照精确的物理学定律实现颇有规则、颇有秩序的功能。这与当时科学界崇尚的用物理学来解释一切学科、系统的大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经典的牛顿力学研究的都是可逆的过程,即使这类过程的反演也是遵循着经典力学的定律,正如维纳在《控制论》所指出的:“天文历书顺读和倒读都是一样的”,维纳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成“回文”(palindrome),类似于一个句子倒过来仍能保持原来的含义。但是,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事物,他们都是不可逆的。

2.1 分岔可以带来多样性和创新之源吗?

普利高津以前,科学家们都是将各种系统局限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研究。而事实上,真正的封闭系统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它仅仅是为了科学家研究上的方便,与之相反,开放的系统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进化论”的角度说,自组织是一个系统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在遗传、变异、优胜劣汰的作用下,组织模式和运行结构等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适应周围环境能力的过程。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指出:“新陈代谢的本质就在于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活着时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2]


相关文章

  •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目录及教案
  • 书籍目录: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1单元 检测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 第3章 细胞 ...查看


  • 初中生物大纲
  • 初中生物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学科专业基础 一.生物界与生物学 1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 2掌握生物命名的二名法及生物的分类阶元.五界分类系统. 3熟悉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在所学课程中的地位,明确学习目的. 4了解生物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生物学的 ...查看


  •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计划
  •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计划一: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 ...查看


  • 六上科学教学计划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 1 ...查看


  • 独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拟订 2013年11月 目录 一.前言二.课程宗旨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5 (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5 (三)生物与环境11 (四)基因与遗传12 (五) ...查看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1]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思路概述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经循环系统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 ...查看


  • 种群数量的变动
  •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查看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简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 目录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 第2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 ...查看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赵占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三年.三年来,实验区不断扩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