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非营利组织所处环境及其影响

姓名

学号

班级

授课老师

简述非营利组织所处环境及相关问题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非营利组织也在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促进和完善的作用。但其自身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法律环境、资金环境、人文思想与认识、技术环境及人才缺失状况等。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环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组织和发展非营利组织,使非营利组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环境 问题 发展

非营利组织通过公平的竞争主体和公行的自律互律准则,在促进公益市场的透明化,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增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组织发展历程来看,非营利组织所涵盖的社会组织类型更为丰富,虽然目前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还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但是从发展的前景来看,非营利组织将成为众多的社会组织的主体之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清楚地了解非营利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前提。

一、 法律环境

法律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以及发挥其功能的条件之一,是必备的基础条件。现行法律为非营利组织活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但现行法律也存在很多问题,对非营利组织的保障不够到位、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政策环境不够完善等等。而且由于我国并无违宪审查制度,所以宪法规定在法律实践中没有直接的意义。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还有许多限制,不能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以同等国民待遇、法律地位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竞争。并且现行法律存在着如下问题:

1、 从大方面来说,现行法允许民间设立各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但是在所从事的领域上以及政治倾向上仍然有严格的限制。如:以从事政治活动或者宗教活动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事实上被禁止依照两个条例设立,而仅能根据政府的特许而成立。非营利组织的发起人或者负责人的政治倾向可以被作为不批准非营利组织成立或者撤销非营利组织的理由。

可以看出,在此情况下,法律也不是公平地对待每一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实则存在着“歧视”的现象。

2、 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所谓“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即由各级民政部门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此外非营利组织还受到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二者在管理领域上:业务主管单位单独负责指导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以及清算事宜,而民政部门则单独负责监督检查非营利组织的违法行为并进行行政处罚。非营利组织在这个方面所受限制是很大的,两个部门的活动要在能很好的链接的情况下才会使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得以顺利进展。 3、 在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上,社会团体的成立条件和程序更为复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了几个非常严格的条件,并且社会团体必须取得法人资格。在申请程序上,必须首先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筹备,经批准后向民政机关申请筹备,经批准后才可以开始筹备工作,包括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确定执行机构和负责人等,完成筹备工作后再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成立登记,经批准后再向民政部门申请正式的成立登记,最后经批准才能够

正式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条件与社会团体大致相当,成立程序上较为简单。

从其成立程序可以得出:经过多道程序的登记与审批,使得非营利组织的成立成为其重要阶段并且能否顺利成立取决于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合作,只要中间有一环出错都会影响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与运行。

可事实是:虽然我国经济改革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非营利组织的法制建设却相当缓慢,没有出台一个具有实质性进展的法律、法规,即法律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出现了滞后问题。

二、 资金环境

虽然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但是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还是有困难的。调查表明非营利组织中充足筹资的比例是相当之低的。肯尼斯·基尔申纳认为,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一定要通过广泛的宣传,赢得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私营部门合作,建立良好的税制结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及资金来源抵税或免税,才能自立。

另外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民众还不算富裕,企业与民众向非营利组织捐赠远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力。而且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支持也不够,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职能转移不到位,缺乏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尚未建立财政资助机制,劳动用工、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

最后是自创收入匮乏,且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落后,导致资金不足,财务混乱,这样一来致使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上出现困难,影响资金的筹集,难以以最好的最充足的服务为社会做出努力。

三、 人文思想与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中国大变化,但是对非营利组织的思维模式仍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思想上仍没有完全、全面的认识非营利组织。全社会还缺乏较强的从事社会服务的意识,也缺乏强烈的、能持久支持人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志愿精神,从事社会服务还没有成为一种正常的职业。因此,是否能正确的认识非营利组织是非营利组织能否健康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领导权普遍缺失。当一家企业的某一高层管理者离任时,通常由一位经过挑选的继任者来接替——该继任者至少最初会执行离任者的政策,政策的变化从本质上看将是逐步的和渐进式的。然而,在一家非营利组织中,特别是政府部门中,继任者通常会完全改变前任的政策,并很快建立新政策。此外,有时离任者竭力想办法使他们的继任者表现出无能,以便为他们官复原职铺平道路。这种领导权的普遍缺失致使组织领导者很难完成所肩负的管理任务。这也是人文思想与认识浅薄狭隘导致的。

另外,营利企业的中心目标是盈利,而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有很多目标——这些目标在服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对每一项活动所配给的资金量都是政治过程的函数。非营利组织存在是为百姓提供服务,其活动是无法用收入来衡量其活动的效率与有效性的。如被医疗救助队挽救的生命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另外,如果一家非营利组织获得了利润,那么,人们就可能推测这个组织要么没有提供充足的服务,要么向资源提供者索价过高或者课税过重。因此,对这类非营利组织必须用其他方法来评价它们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这也是思想认识上的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外部其他组织的发展现状

事业单位的改革将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国长期实行国家办事业的政策,带来了一些严重后果。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主张以“非营利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意见,已成为主流观点并进入政策规划领域,政府将鼓励民间创办社会事业,

部分政府不必要设立或无力供养的事业单位可转制为民间非营利组织。这样社会资源的整合,将有力地推动民间非营利事业的发展。

四、 人才缺失状况

对非营利组织发展而言,如何留住高素质并有特殊专长的人也是一个难题。相对于企业而言,非营利组织的工资一般都较低,成员即使做出很大的贡献,也很难得到企业常用的物质奖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随处都涨工资,但随处也都在涨物价,因此物质所得是很多应聘者考虑的一大因素。从而也导致了非营利组织的人才大量流失。

另外,人才的流失与思想观念是有必然联系的。这又要从人文思想与认识上论述了。如何使得成员具有高度的使命感也是非营利组织的一大难题。在过去,非营利组织的员工的工资及物质奖励是不能很高的,甚至是不受薪的,导致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参与者相当之少,激情与使命感也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但现在的观点变化了,正是因为他们的物质奖励很少,所以他们将从他们的成就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并且做出更大的贡献。对机构而言,应该相信每个成员都是有价值、有尊严、平等的个体,他们都是自己的领导者。对成员而言,进行非营利组织活动是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样,他们才能保持热情和创造力。

因此协调好利益关系、做好精神鼓励也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五、 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将提供更发达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工作平台。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飞跃性发展,电脑、电子邮件和传真机的大量使用,卫星联播、全球互联网的形成,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的普及,跨地区、跨国界的信息流动越来越通畅,越来越便捷。过去行政式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在许多领域的作用逐渐淡化,管理效果也越来越差,跟不上趟,而对以非正式、分散化、网络化为主要手段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则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工作手段。

非营利组织促进公民社会发展。非营利组织可以动员和组织有学识、有经验、有技能的有共同志向与抱负的人们,创造性地从事各项社会发展活动。在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非营利组织将越来越有立足地位,并且在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充分获知非营利组织所处环境之后将会对引导、改善非营利组织使之更好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约瑟夫·R·拉扎克,戈登·A·霍布,马丁·艾夫斯 《政府非盈利组织——会计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罗伯特·J.弗里曼,克雷格·D.肖尔德斯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葛云松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

王名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姓名

学号

班级

授课老师

简述非营利组织所处环境及相关问题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非营利组织也在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促进和完善的作用。但其自身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法律环境、资金环境、人文思想与认识、技术环境及人才缺失状况等。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环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组织和发展非营利组织,使非营利组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环境 问题 发展

非营利组织通过公平的竞争主体和公行的自律互律准则,在促进公益市场的透明化,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增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组织发展历程来看,非营利组织所涵盖的社会组织类型更为丰富,虽然目前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还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但是从发展的前景来看,非营利组织将成为众多的社会组织的主体之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清楚地了解非营利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前提。

一、 法律环境

法律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以及发挥其功能的条件之一,是必备的基础条件。现行法律为非营利组织活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但现行法律也存在很多问题,对非营利组织的保障不够到位、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政策环境不够完善等等。而且由于我国并无违宪审查制度,所以宪法规定在法律实践中没有直接的意义。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还有许多限制,不能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以同等国民待遇、法律地位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竞争。并且现行法律存在着如下问题:

1、 从大方面来说,现行法允许民间设立各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但是在所从事的领域上以及政治倾向上仍然有严格的限制。如:以从事政治活动或者宗教活动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事实上被禁止依照两个条例设立,而仅能根据政府的特许而成立。非营利组织的发起人或者负责人的政治倾向可以被作为不批准非营利组织成立或者撤销非营利组织的理由。

可以看出,在此情况下,法律也不是公平地对待每一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实则存在着“歧视”的现象。

2、 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所谓“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即由各级民政部门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此外非营利组织还受到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二者在管理领域上:业务主管单位单独负责指导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以及清算事宜,而民政部门则单独负责监督检查非营利组织的违法行为并进行行政处罚。非营利组织在这个方面所受限制是很大的,两个部门的活动要在能很好的链接的情况下才会使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得以顺利进展。 3、 在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上,社会团体的成立条件和程序更为复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了几个非常严格的条件,并且社会团体必须取得法人资格。在申请程序上,必须首先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筹备,经批准后向民政机关申请筹备,经批准后才可以开始筹备工作,包括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确定执行机构和负责人等,完成筹备工作后再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成立登记,经批准后再向民政部门申请正式的成立登记,最后经批准才能够

正式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条件与社会团体大致相当,成立程序上较为简单。

从其成立程序可以得出:经过多道程序的登记与审批,使得非营利组织的成立成为其重要阶段并且能否顺利成立取决于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合作,只要中间有一环出错都会影响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与运行。

可事实是:虽然我国经济改革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非营利组织的法制建设却相当缓慢,没有出台一个具有实质性进展的法律、法规,即法律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出现了滞后问题。

二、 资金环境

虽然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但是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还是有困难的。调查表明非营利组织中充足筹资的比例是相当之低的。肯尼斯·基尔申纳认为,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一定要通过广泛的宣传,赢得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私营部门合作,建立良好的税制结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及资金来源抵税或免税,才能自立。

另外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民众还不算富裕,企业与民众向非营利组织捐赠远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力。而且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支持也不够,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职能转移不到位,缺乏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尚未建立财政资助机制,劳动用工、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

最后是自创收入匮乏,且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落后,导致资金不足,财务混乱,这样一来致使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上出现困难,影响资金的筹集,难以以最好的最充足的服务为社会做出努力。

三、 人文思想与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中国大变化,但是对非营利组织的思维模式仍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思想上仍没有完全、全面的认识非营利组织。全社会还缺乏较强的从事社会服务的意识,也缺乏强烈的、能持久支持人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志愿精神,从事社会服务还没有成为一种正常的职业。因此,是否能正确的认识非营利组织是非营利组织能否健康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领导权普遍缺失。当一家企业的某一高层管理者离任时,通常由一位经过挑选的继任者来接替——该继任者至少最初会执行离任者的政策,政策的变化从本质上看将是逐步的和渐进式的。然而,在一家非营利组织中,特别是政府部门中,继任者通常会完全改变前任的政策,并很快建立新政策。此外,有时离任者竭力想办法使他们的继任者表现出无能,以便为他们官复原职铺平道路。这种领导权的普遍缺失致使组织领导者很难完成所肩负的管理任务。这也是人文思想与认识浅薄狭隘导致的。

另外,营利企业的中心目标是盈利,而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有很多目标——这些目标在服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对每一项活动所配给的资金量都是政治过程的函数。非营利组织存在是为百姓提供服务,其活动是无法用收入来衡量其活动的效率与有效性的。如被医疗救助队挽救的生命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另外,如果一家非营利组织获得了利润,那么,人们就可能推测这个组织要么没有提供充足的服务,要么向资源提供者索价过高或者课税过重。因此,对这类非营利组织必须用其他方法来评价它们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这也是思想认识上的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外部其他组织的发展现状

事业单位的改革将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国长期实行国家办事业的政策,带来了一些严重后果。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主张以“非营利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意见,已成为主流观点并进入政策规划领域,政府将鼓励民间创办社会事业,

部分政府不必要设立或无力供养的事业单位可转制为民间非营利组织。这样社会资源的整合,将有力地推动民间非营利事业的发展。

四、 人才缺失状况

对非营利组织发展而言,如何留住高素质并有特殊专长的人也是一个难题。相对于企业而言,非营利组织的工资一般都较低,成员即使做出很大的贡献,也很难得到企业常用的物质奖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随处都涨工资,但随处也都在涨物价,因此物质所得是很多应聘者考虑的一大因素。从而也导致了非营利组织的人才大量流失。

另外,人才的流失与思想观念是有必然联系的。这又要从人文思想与认识上论述了。如何使得成员具有高度的使命感也是非营利组织的一大难题。在过去,非营利组织的员工的工资及物质奖励是不能很高的,甚至是不受薪的,导致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参与者相当之少,激情与使命感也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但现在的观点变化了,正是因为他们的物质奖励很少,所以他们将从他们的成就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并且做出更大的贡献。对机构而言,应该相信每个成员都是有价值、有尊严、平等的个体,他们都是自己的领导者。对成员而言,进行非营利组织活动是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样,他们才能保持热情和创造力。

因此协调好利益关系、做好精神鼓励也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五、 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将提供更发达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工作平台。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飞跃性发展,电脑、电子邮件和传真机的大量使用,卫星联播、全球互联网的形成,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的普及,跨地区、跨国界的信息流动越来越通畅,越来越便捷。过去行政式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在许多领域的作用逐渐淡化,管理效果也越来越差,跟不上趟,而对以非正式、分散化、网络化为主要手段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则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工作手段。

非营利组织促进公民社会发展。非营利组织可以动员和组织有学识、有经验、有技能的有共同志向与抱负的人们,创造性地从事各项社会发展活动。在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非营利组织将越来越有立足地位,并且在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充分获知非营利组织所处环境之后将会对引导、改善非营利组织使之更好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约瑟夫·R·拉扎克,戈登·A·霍布,马丁·艾夫斯 《政府非盈利组织——会计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罗伯特·J.弗里曼,克雷格·D.肖尔德斯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葛云松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

王名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行政管理学复习
  • 名词解释 1.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旨在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一切社会组织. 2.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有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3. ...查看


  • 行政管理学小抄(已排好版可直接打印)
  • 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 ...查看


  • 同等学力人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复习
  • 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第3版) 公共基础部分: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公共管理的含义:P15 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并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 ...查看


  • 公共行政学简答
  •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之简答A 简答题: ※1.公共行政的特点? 答: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1)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公 ...查看


  • 2017春行政管理学考试试题
  • <行政管理学>考试指南(2017春行政管理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 B )上. A.<尚书> B.<钢鉴易知录> C.<礼记> D.<左传>2.公 ...查看


  • 复旦大学传播学真题:传播实务(学硕版)
  • 2013年复旦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传播实务 一.名词解释 1.政务微博 2.元芳体 3.公共传播 4.病毒式营销 二.简答 1.简述公共关系的工作定义和目标 2.简述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法CATI的优点和不足 3.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 ...查看


  • 行政管理题库 1
  • <公共行政学理论与方法>重点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论述题 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 答:公共行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 3.公共行政是 ...查看


  • 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案(郭岩旧版)
  • (旧版)第一讲 绪论 一.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管理学的原理.概念.基本原理.特点与职能:掌握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熟悉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熟悉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四. ...查看


  • 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 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 2.组织市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