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人间草木]:良辰美景终成忆 人间草木皆有情

花鸟虫鱼,乐趣无穷

据汪曾祺的儿子汪朗回忆:“在汪老看来,如果人们能够养成一些正常爱好,具备文明素养,懂得亲近自然,知道欣赏美,就不至于去搞打砸抢,去毁坏世间的美好事物”。这是汪老写这类“花鸟虫鱼”文章的初衷。

现如今,很难想象孩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然怀抱中。亲近大自然,捉蟋蟀、捕蜻蜓这样的场景早已一去不复返。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大点的孩子抱着个手机,或是玩游戏,或是看动画片,一旁的家长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家长是在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孩子,并没有真正将孩童天真烂漫的情怀发挥出来。汪老始终坚信,回归自然才能够将人性最质朴、本真的一面表现出来。因此,他并不赞同将孩子置于“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中:“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在孩童时期,如果缺少对大自然的观察,就难以培养起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这种好奇心和创造力都至关重要。此外,远离自然,也会少很多乐趣。汪老在书中提到的诸如磕头虫、独角牛、蝇虎之类的昆虫,不要说现如今的孩子不知道,与我同龄的多数人也并不知晓。没有仔细观察过,当然就没有作者内心深刻的体验和共鸣。

从这些文章中,能够深深体会到汪老的纯真情怀。他实在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在落寞至极的时候,哪怕在墙角处发现一颗小芋头,也能顿时激起心中的喜悦以及生活的勇气。

旅行见闻,触景生情

在这些游记类散文中,汪老始终不忘记录当时到访名胜古迹时的感悟和对历史人物的追问和慨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是贯穿始终的不变情怀。无论走到哪里,好像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逝去的光阴,流逝的景象,令人感慨万分、难以释怀。

北京胡同、乐山大佛、杜甫草堂这些令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的景点,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再也找不到过去记忆中的味道了。在《湘行二记》(岳阳楼记)中,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汪老评价范仲淹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充分彰显了千百年来这句话在历代知识分子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阅读此文,能够清晰感受到汪老作为旧时知识分子身上的书生意气。借助想象的翅膀,仿佛能够看到气势磅礴的岳阳楼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想必只有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实现完美结合,才能充分表现出它们的动人之处。

在《泰山片石》一文中,作者讲述了数次登泰山的感受。文中也清楚地阐明了汪老的人生态度,“我不是强者,无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与泰山的强势相比,汪老更倾向于恬静的自然之境,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对于这点,在汪老的水墨画中也能够真切感受到。水墨画的对象始终离不开花鸟虫鱼这些“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自然意象,却鲜有气势恢宏的“高大雄奇之山”。

旧人旧事,追忆往昔

汪老用大量篇幅为后人描绘了他眼中西南联大的“轮廓”和“模样”。在困境面前,联大人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怡然自得的洒脱情怀。这种乐观精神是值得后人谨记的。“跑警报”作为特殊时期的一项活动,竟也能平添诸多乐趣。

联大的老师各个又都是可爱至极的,沈从文先生、金岳霖先生、闻一多先生,无论是作为恭敬的师者还是作为和善的友邻,他们身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毋庸置疑,这种魅力缘于对智慧和知识的不懈追求。“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是彼时西南联大鉴别学生的标准,基于这样的学术氛围,又怎会担心中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会落后于西方强国?能够亲身经历这段历史,汪老是无比幸运的。汪老留下来的这些追忆,也为后人了解西南联大,走近民国文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平顶山市社会经济调查局 徐鹏飞)

花鸟虫鱼,乐趣无穷

据汪曾祺的儿子汪朗回忆:“在汪老看来,如果人们能够养成一些正常爱好,具备文明素养,懂得亲近自然,知道欣赏美,就不至于去搞打砸抢,去毁坏世间的美好事物”。这是汪老写这类“花鸟虫鱼”文章的初衷。

现如今,很难想象孩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然怀抱中。亲近大自然,捉蟋蟀、捕蜻蜓这样的场景早已一去不复返。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大点的孩子抱着个手机,或是玩游戏,或是看动画片,一旁的家长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家长是在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孩子,并没有真正将孩童天真烂漫的情怀发挥出来。汪老始终坚信,回归自然才能够将人性最质朴、本真的一面表现出来。因此,他并不赞同将孩子置于“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中:“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在孩童时期,如果缺少对大自然的观察,就难以培养起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这种好奇心和创造力都至关重要。此外,远离自然,也会少很多乐趣。汪老在书中提到的诸如磕头虫、独角牛、蝇虎之类的昆虫,不要说现如今的孩子不知道,与我同龄的多数人也并不知晓。没有仔细观察过,当然就没有作者内心深刻的体验和共鸣。

从这些文章中,能够深深体会到汪老的纯真情怀。他实在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在落寞至极的时候,哪怕在墙角处发现一颗小芋头,也能顿时激起心中的喜悦以及生活的勇气。

旅行见闻,触景生情

在这些游记类散文中,汪老始终不忘记录当时到访名胜古迹时的感悟和对历史人物的追问和慨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是贯穿始终的不变情怀。无论走到哪里,好像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逝去的光阴,流逝的景象,令人感慨万分、难以释怀。

北京胡同、乐山大佛、杜甫草堂这些令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的景点,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再也找不到过去记忆中的味道了。在《湘行二记》(岳阳楼记)中,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汪老评价范仲淹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充分彰显了千百年来这句话在历代知识分子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阅读此文,能够清晰感受到汪老作为旧时知识分子身上的书生意气。借助想象的翅膀,仿佛能够看到气势磅礴的岳阳楼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想必只有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实现完美结合,才能充分表现出它们的动人之处。

在《泰山片石》一文中,作者讲述了数次登泰山的感受。文中也清楚地阐明了汪老的人生态度,“我不是强者,无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与泰山的强势相比,汪老更倾向于恬静的自然之境,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对于这点,在汪老的水墨画中也能够真切感受到。水墨画的对象始终离不开花鸟虫鱼这些“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自然意象,却鲜有气势恢宏的“高大雄奇之山”。

旧人旧事,追忆往昔

汪老用大量篇幅为后人描绘了他眼中西南联大的“轮廓”和“模样”。在困境面前,联大人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怡然自得的洒脱情怀。这种乐观精神是值得后人谨记的。“跑警报”作为特殊时期的一项活动,竟也能平添诸多乐趣。

联大的老师各个又都是可爱至极的,沈从文先生、金岳霖先生、闻一多先生,无论是作为恭敬的师者还是作为和善的友邻,他们身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毋庸置疑,这种魅力缘于对智慧和知识的不懈追求。“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是彼时西南联大鉴别学生的标准,基于这样的学术氛围,又怎会担心中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会落后于西方强国?能够亲身经历这段历史,汪老是无比幸运的。汪老留下来的这些追忆,也为后人了解西南联大,走近民国文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平顶山市社会经济调查局 徐鹏飞)


相关文章

  • [人间草木]
  • 汪曾祺 著 现代出版社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的随笔体会,亦是细腻的生活.看花鸟看虫鱼,看的都是人生:谈食物谈故人,谈的都是情怀.平平淡淡的文字里面,流淌着一种叫作生活的东西,既简单又深刻.草木虫鱼在他的笔下,或考据缘由,或状写情 ...查看


  • 2015级七下语文暑假作业
  • 2015级七下语文暑假作业 一.阅读类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和<朝花夕拾>中的任意两部,读完后各写一篇读后感(共计两篇).每篇读后感不少于500字(包括阅读时间和你感受最深的内容以及读后 ...查看


  • 高中语文压轴阅读 诗歌
  • 槐花 汪曾祺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来了放蜂的人.蜂箱都放好了,他的 "家"也安顿下来.一个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里面打了两道土堰,上面架起几块木板,是床.床上一卷铺盖.地上排着油瓶.酱油 ...查看


  • "人间送小温":汪曾祺的北京
  • 1948年,汪曾祺初到北京,谋职于午门历史博物馆,家住在右掖门下,据说原来是锦衣卫值宿的所在.1950 年夏天,他又在东单三条.河泊厂住过一段时间.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四年后,汪曾祺终于回京,其间先后住进国会街五号.甘家口,将近 ...查看


  • 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_800字
  • --读汪曾祺后有感 手捧一本<汪曾祺短篇小说全集>,从图书馆借来的,边缘微微皱起,书页也有些发黄,看起来旧旧的,纸质也已经变脆,反倒是很有质感. 如果说沈从文的作品清新雅丽,如天边白云,那么汪曾祺怕就是人间最真实的红尘,似乎带了 ...查看


  • 推荐书目初中语文
  • 暑 假 七年级 1 作 业语文 一.<初中语文晨读晚练>晨读与晚练间隔开进行,并背诵. 二.每天坚持阅读名篇佳作,并摘抄或读书笔记200字以上.必读:<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查看


  • 北京高考必读书目
  • 分别有<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 ...查看


  • 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 日子像一个叙述平静的句子, 在尘世的书上茂密, 我和众生皆处在其中焚煮着属于自己的悲欢. 摊开手掌, 不求有人读懂其中所有, 只愿能够平安存在, 安静接受命运,不惊不喜. 这个世界,有许多美丽的花朵, 和花朵一样的女子. 她们, 在我们视线 ...查看


  • 无事此静坐 1
  • 基本资料 无事此静坐 作者: 汪曾祺著 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 页数: 定价: 36.5 装帧: ISAN: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性情中人 云水之文(代序)&季红真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老舍先生 沈从文和他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