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记忆的特点研究
【摘要】:情绪记忆是情绪和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对个体的成长、行为、知觉、信念、目标, 甚至自我和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相关性。有关情绪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Ribot,Ribot 于1894年提出了情绪记忆, 由于受到主流心理学流派的排挤, 情绪记忆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 直至伴随热认知研究的兴起, 情绪记忆研究才重新焕发生机, 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情绪加工在注意阶段的特点及机制, 情绪记忆的研究相对较少, 况且已有研究往往重视负性情绪记忆的研究, 忽略了正性情绪记忆, 研究的视野也主要置于情绪唤醒上, 忽视了情绪效价的作用。本文操控情绪的唤醒和效价, 借助生物反馈仪、眼动仪, 采用记忆研究的再认范式和记得/知道范式, 对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巩固阶段和提取阶段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证部分包括三个系列研究:研究一, 采用一个实验(实验1) 进行情绪图片的选择,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四个行为实验(实验2a 、实验2b 、实验3a 、实验3b) 和一个眼动实验(实验4), 考察了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的特点。实验1为情绪图片的选择, 实验通过主观报告和生理指标来评估情绪图片是否真实的诱发了情绪, 结果选择了210张情绪图片, 包括正性、负性和中性三个类别。正性和负性图片唤醒程度相同, 均高于中性图片的唤醒程度, 体现在主观报告和皮电指标上; 三类图片有不同的效价, 体现在主观报告、心率和肌电指标上。实验2a, 在时间紧迫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比较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 考察
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 较之中性记忆, 分散注意极大的削弱了情绪记忆的成绩, 说明情绪记忆具有高注意依存性的特点; 启示唤醒和效价对记忆起作用是需要一定的编码时间或注意资源的。实验2b, 在时间充裕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比较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 考察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 较之中性记忆, 负性情绪记忆具有较低的注意依存性, 而正性情绪记忆具有较高的注意依存性, 说明在编码时间相对充沛时, 较少的外部注意就能调节情绪记忆的成绩, 而正性情绪记忆需要更多的注意来排除错误记忆的干扰。实验3a, 在时间紧迫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操控场景类型、记忆类型, 比较各类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 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 三种注意程度下边缘记忆的差异不显著, 中心记忆成绩随注意负荷的增加而提高, 但是集中注意和轻度分散注意下差异不大, 说明了中心记忆具有较低的注意依存性和注意强制性的特点。实验3b, 在时间充裕下编码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操控场景类型、记忆类型, 比较各类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 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显示, 在注意资源较少时, 唤醒提高了中心情绪记忆的成绩, 降低了边缘情绪记忆的成绩; 注意资源较为充沛时, 中心情绪记忆的优势逐渐消失, 而边缘情绪记忆成绩则提高了, 尤其表现在负性情绪上。提示中心负性记忆的低注意依存性和强辐射性。实验4, 在时间充裕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考察三类情绪图片在眼动指标上的特征, 结果发现注意为情绪记忆的增强效应提供了部分解释。研究二、采用两个实验分别考察情绪记忆、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遗忘特点。实验5, 操纵学
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的间隔时间, 来考察情绪记忆的特点, 结果发现, 正性情绪记忆的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再慢, 而负性情绪记忆则是先快后慢。实验6, 操纵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的间隔时间, 来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 中心负性记忆和边缘中性记忆较难遗忘; 情绪对细节情绪记忆的遗忘有减缓作用, 而对纯要义情绪记忆却有增强作用。研究三、采用记得/知道范式发现, 情绪提高了基于意识性的记得, 即负性正确记得d′的成绩好于正性和中性记得, 且三类情绪在反应偏向上差异不大。提示情绪记忆具有鲜活性的特点, 这一特点主要是获益于意识性加工。本文发现了情绪记忆的注意依存性、坚韧性和鲜活性等特点, 它们是记忆的加工阶段与情绪本身的唤醒和效价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关键词】:情绪记忆中性记忆生物反馈眼动记得/知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2.6
【目录】:中文摘要6-8ABSTRACT8-11第一章情绪记忆研究的崛起11-27第一节情绪记忆概念的提出及分类11-15第二节情绪记忆的理论模型15-27第二章情绪记忆的研究范式27-38第一节条件反射研究27-28第二节自然主义研究28-30第三节实验室研究30-38第三章情绪记忆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38-46第一节情绪加工和注意38-41第二节情绪记忆和巩固41-42第三节情绪记忆的提取42-43第四节启示和
研究方案43-46第四章研究一: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的特点46-79第一节情绪图片的选择46-49第二节情绪记忆和注意49-61第三节各类具体的情绪记忆和注意61-70第四节眼动实验70-79第五章研究二:情绪记忆的遗忘特点79-95第一节情绪记忆和巩固79-86第二节各类具体的情绪记忆和巩固86-95第六章研究三:情绪记忆在提取阶段的特点95-106第一节记得体验95-102第二节熟悉性体验102-106第七章总结106-114第一节综合讨论106-110第二节实验总结110-111第三节研究价值与创新111-113第四节研究不足与展望113-114附录114-115参考文献115-124后记12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情绪记忆的特点研究
【摘要】:情绪记忆是情绪和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对个体的成长、行为、知觉、信念、目标, 甚至自我和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相关性。有关情绪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Ribot,Ribot 于1894年提出了情绪记忆, 由于受到主流心理学流派的排挤, 情绪记忆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 直至伴随热认知研究的兴起, 情绪记忆研究才重新焕发生机, 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情绪加工在注意阶段的特点及机制, 情绪记忆的研究相对较少, 况且已有研究往往重视负性情绪记忆的研究, 忽略了正性情绪记忆, 研究的视野也主要置于情绪唤醒上, 忽视了情绪效价的作用。本文操控情绪的唤醒和效价, 借助生物反馈仪、眼动仪, 采用记忆研究的再认范式和记得/知道范式, 对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巩固阶段和提取阶段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证部分包括三个系列研究:研究一, 采用一个实验(实验1) 进行情绪图片的选择,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四个行为实验(实验2a 、实验2b 、实验3a 、实验3b) 和一个眼动实验(实验4), 考察了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的特点。实验1为情绪图片的选择, 实验通过主观报告和生理指标来评估情绪图片是否真实的诱发了情绪, 结果选择了210张情绪图片, 包括正性、负性和中性三个类别。正性和负性图片唤醒程度相同, 均高于中性图片的唤醒程度, 体现在主观报告和皮电指标上; 三类图片有不同的效价, 体现在主观报告、心率和肌电指标上。实验2a, 在时间紧迫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比较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 考察
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 较之中性记忆, 分散注意极大的削弱了情绪记忆的成绩, 说明情绪记忆具有高注意依存性的特点; 启示唤醒和效价对记忆起作用是需要一定的编码时间或注意资源的。实验2b, 在时间充裕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比较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 考察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 较之中性记忆, 负性情绪记忆具有较低的注意依存性, 而正性情绪记忆具有较高的注意依存性, 说明在编码时间相对充沛时, 较少的外部注意就能调节情绪记忆的成绩, 而正性情绪记忆需要更多的注意来排除错误记忆的干扰。实验3a, 在时间紧迫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操控场景类型、记忆类型, 比较各类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 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 三种注意程度下边缘记忆的差异不显著, 中心记忆成绩随注意负荷的增加而提高, 但是集中注意和轻度分散注意下差异不大, 说明了中心记忆具有较低的注意依存性和注意强制性的特点。实验3b, 在时间充裕下编码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操控场景类型、记忆类型, 比较各类正性、负性和中性记忆的成绩, 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显示, 在注意资源较少时, 唤醒提高了中心情绪记忆的成绩, 降低了边缘情绪记忆的成绩; 注意资源较为充沛时, 中心情绪记忆的优势逐渐消失, 而边缘情绪记忆成绩则提高了, 尤其表现在负性情绪上。提示中心负性记忆的低注意依存性和强辐射性。实验4, 在时间充裕编码下设置了三种注意程度, 考察三类情绪图片在眼动指标上的特征, 结果发现注意为情绪记忆的增强效应提供了部分解释。研究二、采用两个实验分别考察情绪记忆、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遗忘特点。实验5, 操纵学
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的间隔时间, 来考察情绪记忆的特点, 结果发现, 正性情绪记忆的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再慢, 而负性情绪记忆则是先快后慢。实验6, 操纵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的间隔时间, 来考察中心和边缘情绪记忆的特点。结果发现, 中心负性记忆和边缘中性记忆较难遗忘; 情绪对细节情绪记忆的遗忘有减缓作用, 而对纯要义情绪记忆却有增强作用。研究三、采用记得/知道范式发现, 情绪提高了基于意识性的记得, 即负性正确记得d′的成绩好于正性和中性记得, 且三类情绪在反应偏向上差异不大。提示情绪记忆具有鲜活性的特点, 这一特点主要是获益于意识性加工。本文发现了情绪记忆的注意依存性、坚韧性和鲜活性等特点, 它们是记忆的加工阶段与情绪本身的唤醒和效价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关键词】:情绪记忆中性记忆生物反馈眼动记得/知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2.6
【目录】:中文摘要6-8ABSTRACT8-11第一章情绪记忆研究的崛起11-27第一节情绪记忆概念的提出及分类11-15第二节情绪记忆的理论模型15-27第二章情绪记忆的研究范式27-38第一节条件反射研究27-28第二节自然主义研究28-30第三节实验室研究30-38第三章情绪记忆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38-46第一节情绪加工和注意38-41第二节情绪记忆和巩固41-42第三节情绪记忆的提取42-43第四节启示和
研究方案43-46第四章研究一: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的特点46-79第一节情绪图片的选择46-49第二节情绪记忆和注意49-61第三节各类具体的情绪记忆和注意61-70第四节眼动实验70-79第五章研究二:情绪记忆的遗忘特点79-95第一节情绪记忆和巩固79-86第二节各类具体的情绪记忆和巩固86-95第六章研究三:情绪记忆在提取阶段的特点95-106第一节记得体验95-102第二节熟悉性体验102-106第七章总结106-114第一节综合讨论106-110第二节实验总结110-111第三节研究价值与创新111-113第四节研究不足与展望113-114附录114-115参考文献115-124后记12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