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焊接应力热处理工艺守则

1总则

1.1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压力容器及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

1.2本守则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要求,具体实施应按图纸设计的要求和专业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2要求 2.1人员及职责

2.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2.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2.1.3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2.2 设备及装置

2.2.1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2.2.2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2.2.3 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2.2.4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2.2.5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应当连续记录;

2.2.6炉外加热时,热电偶的布置应满足工艺标准的要求; 2.2.7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焊后热处理方法 3.1炉内热处理

3.1.1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 3.1.2 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

3.1.3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对薄壁大直径容器,内部应加支撑。卧式容器底部应放鞍式支座,支座间距不大于2米且底部应垫平。

3.1.4有密封面和有高精度螺孔的部位应加以保护,可用机油和石墨粉膏剂涂于被保护面,然后用石棉布包扎。

3.2分段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对于超出炉子长度需要分段热处理的大件,其重复加热长度应不小于1.5米;露在炉外靠近炉门处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保温长度不得小于1米。 3.3炉外热处理

产品整体炉外热处理热处理时,在满足2.2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a) 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

b)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 3.4局部热处理

3.4.1 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

3.4.2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的2倍(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δs的6倍。

3.4.3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4热处理工艺规范

4.1工件装炉温度和出炉温度应低于400℃。但对厚度差较大、结构复杂、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残余应力值要求较低的被加热件,其入炉或出炉时的炉内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0℃。 4.2 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0/δs)℃/h,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

4.3 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 4.4 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 4.5 升温保温期间,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4.6 炉温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δs)℃/h,且不得超过260℃/h,最小可为50℃/h.

4.7 焊件按出炉温度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 4.8 常用钢号推荐的焊后热处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见表1

表1常用钢号焊后热处理规范

V加 —— 加热速度(℃/h) V冷 —— 冷却速度 (℃/h)

δS — 焊接接头处钢材的较大厚度(mm)

4.9当碳素钢、强度型低合金钢焊后热处理温度低于表1规定温度的下限值时,最短保温时间按表2进行。

表2焊后热处理温度低于规定值的保温时间

4.10不同钢号相焊时,焊后热处理规范按温度较高的钢号执行,但温度不应超过两者任一钢号的下临界点AC1。

4.11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相焊时,应按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规范执行。 4.12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钢,在焊后热处理时应注意防止产生再热裂纹。 5质量记录

热处理温度—时间曲线自动记录 热处理原始记录

1总则

1.1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压力容器及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

1.2本守则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要求,具体实施应按图纸设计的要求和专业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2要求 2.1人员及职责

2.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2.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2.1.3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2.2 设备及装置

2.2.1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2.2.2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2.2.3 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2.2.4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2.2.5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应当连续记录;

2.2.6炉外加热时,热电偶的布置应满足工艺标准的要求; 2.2.7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焊后热处理方法 3.1炉内热处理

3.1.1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 3.1.2 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

3.1.3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对薄壁大直径容器,内部应加支撑。卧式容器底部应放鞍式支座,支座间距不大于2米且底部应垫平。

3.1.4有密封面和有高精度螺孔的部位应加以保护,可用机油和石墨粉膏剂涂于被保护面,然后用石棉布包扎。

3.2分段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对于超出炉子长度需要分段热处理的大件,其重复加热长度应不小于1.5米;露在炉外靠近炉门处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保温长度不得小于1米。 3.3炉外热处理

产品整体炉外热处理热处理时,在满足2.2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a) 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

b)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 3.4局部热处理

3.4.1 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

3.4.2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的2倍(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δs的6倍。

3.4.3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4热处理工艺规范

4.1工件装炉温度和出炉温度应低于400℃。但对厚度差较大、结构复杂、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残余应力值要求较低的被加热件,其入炉或出炉时的炉内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0℃。 4.2 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0/δs)℃/h,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

4.3 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 4.4 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 4.5 升温保温期间,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4.6 炉温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δs)℃/h,且不得超过260℃/h,最小可为50℃/h.

4.7 焊件按出炉温度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 4.8 常用钢号推荐的焊后热处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见表1

表1常用钢号焊后热处理规范

V加 —— 加热速度(℃/h) V冷 —— 冷却速度 (℃/h)

δS — 焊接接头处钢材的较大厚度(mm)

4.9当碳素钢、强度型低合金钢焊后热处理温度低于表1规定温度的下限值时,最短保温时间按表2进行。

表2焊后热处理温度低于规定值的保温时间

4.10不同钢号相焊时,焊后热处理规范按温度较高的钢号执行,但温度不应超过两者任一钢号的下临界点AC1。

4.11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相焊时,应按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规范执行。 4.12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钢,在焊后热处理时应注意防止产生再热裂纹。 5质量记录

热处理温度—时间曲线自动记录 热处理原始记录


相关文章

  •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 2.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 ...查看


  • 焊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试卷正文
  •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焊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焊工 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3.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4.请仔 ...查看


  • 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
  • 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金属)--时效处理 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金属)--时效处理 金属工件(铸件.锻件.焊接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值高者(单位为Pa)在屈服极限附近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大多数表现出很大的有害作用:如降低构件 ...查看


  • 机械应力消除法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45卷第9期 2009年9月 机 械 工 程 学 报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 45 No.9 Sep. 2009 DOI :10.3901/JME.2009.09.291 机械应力消除 ...查看


  •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复习资料 1
  •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1. 1区分以下名词的含义: 逐层凝固P8与顺序凝固P14 糊状凝固P8与同时凝固P15 液态收缩 与凝固收缩P11 缩孔与缩松P12 逐层凝固: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在恒温下结晶的,铸件凝固时其凝固区宽度接近于零,随着 ...查看


  •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复习题
  • 材料复习题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2.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最小速度. 3.淬硬性: 是指钢在淬火时所能获得的最高硬度,淬硬性大小主要决定于马氏体的含碳量.马氏体含碳 量越高则淬硬性 ...查看


  • H型钢焊接工艺
  • 前 言 目前许多大跨度的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鸟巢.世博会中国馆.厂房等一些大型的公用建筑基本上都是钢结构建筑.这种结构坚固耐久,建造迅速,易于改建,便于拆除,是住宅建筑和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型建材的发展和应用,符 ...查看


  • 3疲劳脆断
  • 第三章 焊接结构强度的基本理论 焊接结构在使用中,除结构强度不够时会导致破坏外,还有其他形式的破坏,如疲劳破坏.脆性断裂等,这些破坏也是焊接结构常见的破坏形式.本章主要介绍焊接结构的疲劳破坏.脆性断裂产生的原因,以及提高疲劳强度和防止脆性断 ...查看


  •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1 什么是焊接性?试述碳钢的焊接性. 焊接性是指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成按规定设计要求的构件,并满足预定服役要求的能力.焊接性受材料.焊接方法.构件类型及使用要求四个因素的影响. 碳钢是以铁元素为基础的,铁碳合金,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