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随堂练习
王行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匍匐(fú) 囊胚(pī) 爪蟾(chán) 协调(tiáo)
B.执行(xíng) 空当(dàng) 率先(lǜ) 细胞(bāo)
C.牲畜(chù) 潜在(qián) 居然(jū) 频率(lǜ)
D.腺体(xiàn) 低估(gū) 两栖(xī) 濒临(b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
B.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鬼使神差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C.关于克隆的想象,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D.今年英国《自然》杂志公示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的成功试验。
B.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也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C.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使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D.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4.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中,作者有意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B.文章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克隆的含义、克隆的试验、克隆的动物名称、克隆的利与弊。
C.“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课文的说明对象是克隆技术,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第46期第2版《〈奇妙的克隆〉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C2.A3.D4.B
《奇妙的克隆》随堂练习
王行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匍匐(fú) 囊胚(pī) 爪蟾(chán) 协调(tiáo)
B.执行(xíng) 空当(dàng) 率先(lǜ) 细胞(bāo)
C.牲畜(chù) 潜在(qián) 居然(jū) 频率(lǜ)
D.腺体(xiàn) 低估(gū) 两栖(xī) 濒临(b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
B.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鬼使神差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C.关于克隆的想象,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D.今年英国《自然》杂志公示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的成功试验。
B.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也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C.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使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D.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4.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中,作者有意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B.文章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克隆的含义、克隆的试验、克隆的动物名称、克隆的利与弊。
C.“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课文的说明对象是克隆技术,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第46期第2版《〈奇妙的克隆〉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C2.A3.D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