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读后感 2

《苦难辉煌》读后感

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以50多万字的篇幅,生动再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挫折和磨难,却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不可能是天赐良机,而是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历经磨难、披荆斩棘,以其血肉之躯铺就了一条通向胜利和辉煌的道路,并最终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我感到,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这本书对我们年轻的人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苦难辉煌》描述的是我党我军早期的革命历史,通览全书,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生存和发展?从书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除了当时中国所处的独特环境外,正是那些历经革命血与火的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凭着那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力量,百折不挠,英勇斗争,使中国的红色政权能诞生于世界东方并不断发展壮大。书中描写的中国共产党人仰望星空,树立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不爱财,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播种,不收获,始终捍卫心中的主义,追求不变的信仰。那个时代,战争与革命风起云涌,梦想与道路错综交织,既

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最容易破灭的时代。据书中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出现的两次大的动摇和叛变都是在那个时期,一次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一次是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上至中共总书记向忠发、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和湘鄂赣边区总指挥兼红16军军长孔荷宠,下至领导身边的交通员,相继叛变,成千上万个革命者被杀害。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但真正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屈服。他们掩埋好同伴的尸首,擦干净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了。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光芒,不仅在我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辉煌的时候迸发出来,而且更是在共产党人最苦难、前途最艰险的时候迸发出来。历经磨难的理想信念,更加可贵、更加卓绝、更加伟大,也更加具有力量。

我们党建党已90多年,新中国建国已经60多年,改革开放也已经30多年,不管是曲折还是顺利,不同时期我党我军的革命建设实践,都是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发挥了根本性的支撑作用。像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但不可否认,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社会上出现了理想信念普遍弱化的问题,党内也出现了不少丧失理想信念的腐败分子,这是一个十分需要我们年轻党员提高认识,认清形势,保持头脑的清醒。

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基石,通过反复研读

该书,可以看到,书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正如作者介绍该书创作过程时所说的,中国革命太难投机了。正因为我党我军有一批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共产党人,就是这些真人,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真理,才使革命取得成功。所以,金一南把全书高度概括为四个字,即“真人、真理”。书中围绕中国仁人志士对救国图强、民族复兴的不同探索,围绕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日本昭和军阀、联共(布)与共产国际等的错综复杂斗争,对我们党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艰辛探索历程作出了精彩深刻的解读,在历史对比中勾画了中国革命依靠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取得胜利的生动场景。

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自明,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正确革命道路的毛泽东,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与非凡,毛泽东作为这个党的领袖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者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我觉得,讲得非常深刻、非常精辟。

无数历史和现实说明,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党的年轻成员,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要努力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地位观、权力观;再次,要大力改进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包括会风、文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艰苦奋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支撑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把精神力量来源归结为两大要素:苦难和胜利。我理解,苦难砥砺精神,让精神更加坚强;胜利饱满精神,让精神更加壮大。《苦难辉煌》描写的就是这样一部用苦难和胜利浇灌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壮丽史诗。读《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流血牺牲铸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等,都化作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是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典范。就像书中所说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不屈抗争和英勇献身。鲁迅先生用“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形容当时的中国社会,但1936年2月,当他看到红军到达陕北历程的消息后,他向中共中央发出贺电,特别写到:“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将来。”现在遥想起来,雪山草地之间,行走的是我们这样一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革命队伍,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艰险的自然环境,面对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他们不畏惧,不消沉,

不退缩,写下了人类史上壮丽的史诗!正像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金一南同志曾经在谈《苦难辉煌》一书时说,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斗争获得的一系列惊天动地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精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和探测到前所未识的时代宽度。

在当代中国,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不会有铺满鲜花的坦途,依然需要共产党人攻坚克难、踏平坎坷,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们都应该永远继承和发扬我党的艰苦奋斗精神,按照胡总书记要求,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永葆老红军的政治本色,特别是要保持一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克勤克俭、与时俱进的精神,居安思危、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苦难辉煌》读后感

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以50多万字的篇幅,生动再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挫折和磨难,却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不可能是天赐良机,而是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历经磨难、披荆斩棘,以其血肉之躯铺就了一条通向胜利和辉煌的道路,并最终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我感到,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这本书对我们年轻的人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苦难辉煌》描述的是我党我军早期的革命历史,通览全书,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生存和发展?从书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除了当时中国所处的独特环境外,正是那些历经革命血与火的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凭着那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力量,百折不挠,英勇斗争,使中国的红色政权能诞生于世界东方并不断发展壮大。书中描写的中国共产党人仰望星空,树立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不爱财,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播种,不收获,始终捍卫心中的主义,追求不变的信仰。那个时代,战争与革命风起云涌,梦想与道路错综交织,既

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最容易破灭的时代。据书中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出现的两次大的动摇和叛变都是在那个时期,一次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一次是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上至中共总书记向忠发、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和湘鄂赣边区总指挥兼红16军军长孔荷宠,下至领导身边的交通员,相继叛变,成千上万个革命者被杀害。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但真正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屈服。他们掩埋好同伴的尸首,擦干净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了。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光芒,不仅在我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辉煌的时候迸发出来,而且更是在共产党人最苦难、前途最艰险的时候迸发出来。历经磨难的理想信念,更加可贵、更加卓绝、更加伟大,也更加具有力量。

我们党建党已90多年,新中国建国已经60多年,改革开放也已经30多年,不管是曲折还是顺利,不同时期我党我军的革命建设实践,都是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发挥了根本性的支撑作用。像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但不可否认,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社会上出现了理想信念普遍弱化的问题,党内也出现了不少丧失理想信念的腐败分子,这是一个十分需要我们年轻党员提高认识,认清形势,保持头脑的清醒。

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基石,通过反复研读

该书,可以看到,书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正如作者介绍该书创作过程时所说的,中国革命太难投机了。正因为我党我军有一批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共产党人,就是这些真人,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真理,才使革命取得成功。所以,金一南把全书高度概括为四个字,即“真人、真理”。书中围绕中国仁人志士对救国图强、民族复兴的不同探索,围绕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日本昭和军阀、联共(布)与共产国际等的错综复杂斗争,对我们党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艰辛探索历程作出了精彩深刻的解读,在历史对比中勾画了中国革命依靠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取得胜利的生动场景。

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自明,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正确革命道路的毛泽东,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与非凡,毛泽东作为这个党的领袖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者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我觉得,讲得非常深刻、非常精辟。

无数历史和现实说明,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党的年轻成员,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要努力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地位观、权力观;再次,要大力改进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包括会风、文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艰苦奋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支撑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把精神力量来源归结为两大要素:苦难和胜利。我理解,苦难砥砺精神,让精神更加坚强;胜利饱满精神,让精神更加壮大。《苦难辉煌》描写的就是这样一部用苦难和胜利浇灌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壮丽史诗。读《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流血牺牲铸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等,都化作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是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典范。就像书中所说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不屈抗争和英勇献身。鲁迅先生用“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形容当时的中国社会,但1936年2月,当他看到红军到达陕北历程的消息后,他向中共中央发出贺电,特别写到:“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将来。”现在遥想起来,雪山草地之间,行走的是我们这样一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革命队伍,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艰险的自然环境,面对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他们不畏惧,不消沉,

不退缩,写下了人类史上壮丽的史诗!正像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金一南同志曾经在谈《苦难辉煌》一书时说,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斗争获得的一系列惊天动地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精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和探测到前所未识的时代宽度。

在当代中国,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不会有铺满鲜花的坦途,依然需要共产党人攻坚克难、踏平坎坷,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们都应该永远继承和发扬我党的艰苦奋斗精神,按照胡总书记要求,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永葆老红军的政治本色,特别是要保持一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克勤克俭、与时俱进的精神,居安思危、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信仰的力量---[苦难辉煌]读后感[苦难辉煌]读后感
  • 信仰的力量---<苦难辉煌>读后感信仰的力量------<苦难辉煌>读后感 董办党办徐文付 花了两个星期断断续续看完金一南所著的<苦难辉煌>.合上这五十多万字的书卷,眼前闪动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国民党 ...查看


  • [苦难辉煌]读后感
  • <苦难辉煌>读后感 --做民族脊梁,树民族栋梁 读<苦难辉煌>,就是在读中国的苦难史,读中国的辉煌历史.我们触摸的是厚重的中国历史,思考的是中国的未来.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 ...查看


  • 历史是必然的吗? --[苦难辉煌]读后感
  • 当我们学习历史教科书时,经常看到或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840年以来,从年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战胜利,到最后新中国成立,似乎被我们理解成为线性的发展必然趋势,从屈辱的苦难到自强不息的奋斗换来的辉 ...查看


  • 苦难辉煌读后感[1] 1
  • 精神之"苦难"铸造思想之"辉煌" -观<苦难辉煌>有感 在观看<苦难辉煌>纪录片时,将我带进了那样的一段历史,使自己真切地目睹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前所 ...查看


  • [苦难辉煌]读后感 1
  • <苦难辉煌>读后感:目标--生命的风帆 在生命的海洋中,一个人的生命就像一艘船,目标就是船的风帆.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人人都在追求人生辉煌.那么,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什么呢?答案是:目标.船不能失去风帆,航船失去风帆就会 ...查看


  • 信仰的天空----读后感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区民防办的顾玮,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苦难辉煌>读后感-------信仰的天空 历史竟然还可以如此书写! 那些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在作者的笔下经过重新链接,竟让人发现那些好 ...查看


  • 苦难成就辉煌
  • 苦难成就辉煌 --<像水一样柔韧>读后感 <像水一样柔韧:朴槿惠给女孩的建议>这本书让人们看到了更全面的朴槿惠,同时传授给广大女性重新认识自我,珍视自我,提升自我的方法.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对前途的深思 ...查看


  • [苦难辉煌]观后感
  • 苦<难辉>煌后观感一) (一岁月段,澜波阔震古壮烁:今 一种精,穿越历神史迪未来.启 十集二大历史文型纪献片录--苦<难辉>,以高煌度思的性.艺想术性观赏和,性多度.维视宽野全.式地再现了景1912年中共国产党成立到 ...查看


  • 教师筑梦中国观后感
  • 中学教师<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于6月30日――7月6日每晚20时30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该片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