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张翰传阅读答案
篇二:张翰传阅读答案
篇三:张翰传阅读答案
篇四:张翰传阅读答案
翰传
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③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翰有清才,善属文 (2)乃就循言谈
(3)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 (4)时人贵其旷达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
(2)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3.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4.第②段最能体现张翰辞官理由的话是(用原文回答) 。(2分)
5.首段张翰的“纵任不拘”,从全文看体现在哪几件事上?(3分)
[1]
篇五:张翰传阅读答案
张翰传
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③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翰有清才,善属文 (2)乃就循言谈
(3)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 (4)时人贵其旷达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
(2)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19.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20.第②段最能体现张翰辞官理由的话是(用原文回答) 。(2分)
21.首段张翰的“纵任不拘”,从全文看体现在哪几件事上?(3分)
【参考答案】
17.(4分)(1)连缀,写 (2)接近,靠近 (3)召,征召 (4)意动用法,以„„为贵
18.(5分)(1)不久齐王冏兵败,人们都认为张翰懂得分辨形势灵活应对。
(2)您只能任随心意舒适自得一时,难道不为过世后的声名考虑吗?
19.(2分)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
20.(2分)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21.(3分)(1)与素不相识的贺循交谈甚投。
(2) 与贺循同载入洛不告家人。
(3) 不得适志,辞官而归。
(4) 不求功名,心性旷达。
(5) 母过世,哀伤的表现超过礼制规定。
推荐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内容为网上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部分
篇一:张翰传阅读答案
篇二:张翰传阅读答案
篇三:张翰传阅读答案
篇四:张翰传阅读答案
翰传
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③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翰有清才,善属文 (2)乃就循言谈
(3)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 (4)时人贵其旷达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
(2)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3.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4.第②段最能体现张翰辞官理由的话是(用原文回答) 。(2分)
5.首段张翰的“纵任不拘”,从全文看体现在哪几件事上?(3分)
[1]
篇五:张翰传阅读答案
张翰传
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③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翰有清才,善属文 (2)乃就循言谈
(3)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 (4)时人贵其旷达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
(2)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19.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20.第②段最能体现张翰辞官理由的话是(用原文回答) 。(2分)
21.首段张翰的“纵任不拘”,从全文看体现在哪几件事上?(3分)
【参考答案】
17.(4分)(1)连缀,写 (2)接近,靠近 (3)召,征召 (4)意动用法,以„„为贵
18.(5分)(1)不久齐王冏兵败,人们都认为张翰懂得分辨形势灵活应对。
(2)您只能任随心意舒适自得一时,难道不为过世后的声名考虑吗?
19.(2分)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
20.(2分)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21.(3分)(1)与素不相识的贺循交谈甚投。
(2) 与贺循同载入洛不告家人。
(3) 不得适志,辞官而归。
(4) 不求功名,心性旷达。
(5) 母过世,哀伤的表现超过礼制规定。
推荐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内容为网上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