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教学设计

19高山流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厚谊。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具准备:

《高山流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 回顾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

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吧。

(一) 学习知音难求部分

1、自读1-2自然段说说你对俞伯牙的了解。

2、理解“琴艺高超、遗憾、始终”等词语的意思,从中谈体会。

3、学生汇报所得体会

4、老师总结

(二) 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勾一勾傍晚美景的句子。

2、学生勾画、汇报、朗读。

3、听音乐《高山流水》,边听边想象他们俩相遇时的动人场面,老师随音乐范读课文3-4自然段。

4、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钟子期听了这美妙的乐曲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自读课文5-7自然段画出描写钟子期语言、神态的句子。理解词语“啧啧赞叹、意味深长、按捺不住、一见如故”,体会“猛地、站、拉、说”感受俞伯牙当时激动的心情。

6、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汇报。

7、俞伯牙听了钟子期的两次赞叹之后的表情是怎样的?

8、抓住重点词、句子、体会并指导朗读。

9、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10、老师小结

(三) 学习痛失知音部分

1、抽一名学生读课文

2、品读遗言,谈体会

3、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如何?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读一读。(十分伤心、失声痛哭、噙着泪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抓住“站、叹、摔”体会伯牙悲痛的心情。

4、倾听俞伯牙吊唁钟子期的乐曲,感受痛失知音的悲伤心情。

5、老师小结

(四) 学习纪念知音部分

1、老师导读引出“纪念”知音并板书

2、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内容

3、体会题目内涵

4、老师小结

三、 总结延伸联系生活

1、相知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段段珍贵的友谊就在你我左右,在这里老师把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珍惜身边的友谊。

2、出示珍惜友谊的名言警句,学生齐读一遍

3、播放动画片成语故事《高山流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 总结全文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这就是友谊,这就是知己,这就是知音。让我们永远铭记《高山流水》的故事,让我们永远珍惜身边的友谊

五、 布置作业

以“友谊”为题写一写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

六、 板书设计

高山流水

巧遇

难求—知音—痛失

纪念

俞伯牙——————————钟子期

深厚情谊

教学反思:

本课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知道了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体会到了他们的深厚情谊,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交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体会人间最珍贵的友谊,让学生懂得了珍惜身边的友情。

19高山流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厚谊。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具准备:

《高山流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 回顾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

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吧。

(一) 学习知音难求部分

1、自读1-2自然段说说你对俞伯牙的了解。

2、理解“琴艺高超、遗憾、始终”等词语的意思,从中谈体会。

3、学生汇报所得体会

4、老师总结

(二) 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勾一勾傍晚美景的句子。

2、学生勾画、汇报、朗读。

3、听音乐《高山流水》,边听边想象他们俩相遇时的动人场面,老师随音乐范读课文3-4自然段。

4、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钟子期听了这美妙的乐曲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自读课文5-7自然段画出描写钟子期语言、神态的句子。理解词语“啧啧赞叹、意味深长、按捺不住、一见如故”,体会“猛地、站、拉、说”感受俞伯牙当时激动的心情。

6、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汇报。

7、俞伯牙听了钟子期的两次赞叹之后的表情是怎样的?

8、抓住重点词、句子、体会并指导朗读。

9、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10、老师小结

(三) 学习痛失知音部分

1、抽一名学生读课文

2、品读遗言,谈体会

3、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如何?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读一读。(十分伤心、失声痛哭、噙着泪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抓住“站、叹、摔”体会伯牙悲痛的心情。

4、倾听俞伯牙吊唁钟子期的乐曲,感受痛失知音的悲伤心情。

5、老师小结

(四) 学习纪念知音部分

1、老师导读引出“纪念”知音并板书

2、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内容

3、体会题目内涵

4、老师小结

三、 总结延伸联系生活

1、相知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段段珍贵的友谊就在你我左右,在这里老师把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珍惜身边的友谊。

2、出示珍惜友谊的名言警句,学生齐读一遍

3、播放动画片成语故事《高山流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 总结全文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这就是友谊,这就是知己,这就是知音。让我们永远铭记《高山流水》的故事,让我们永远珍惜身边的友谊

五、 布置作业

以“友谊”为题写一写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

六、 板书设计

高山流水

巧遇

难求—知音—痛失

纪念

俞伯牙——————————钟子期

深厚情谊

教学反思:

本课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知道了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体会到了他们的深厚情谊,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交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体会人间最珍贵的友谊,让学生懂得了珍惜身边的友情。


相关文章

  • 流水灯设计报告[1]
  • 目 录 前 言 ............................................................ 2 第一章 多功能流水灯的设计方案 ................................. ...查看


  •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高山流水]教学设计教案
  •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高山流水>教学设计 课文解析: <高山流水>是一篇文言文,在<吕氏春秋·本味篇>和<列子·汤问>中均有记载.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 ...查看


  • 流水线布局知识介绍
  • 流水线布局知识介绍 一.单一品种流水线组织设计的内容 单一品种流水线组织设计的一般内容有: ① 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 ② 组织工序同期化及工作地(设备)需要量: ③ 确定流水线的工人需要量,合理地配备人数: ④ 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 ⑤ ...查看


  • 单片机流水灯设计
  •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 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电气1001班 姓 名: 任晓亮 学 号: 201009010 指导教师: 李亚宁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 年 3 月 7 日 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 摘要 ...查看


  • [伯牙绝弦]课后教学问题分析
  • <伯牙绝弦>教学问题分析 一·设计理念: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学能力,且这篇本文古今字义差别不大,学生可以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意思.在教学时,老师采用以音乐激发学习兴趣:抓住 ...查看


  • 监理工程师---进度控制知识点
  • 第一章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概述 第一节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的概念 一.进度控制的概念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 二.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 1.业主因素:2.勘察设计因素:3.施工技术因素:4.自然环境因素:5.社会环境因素:6.组织管 ...查看


  • 23.[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
  • 23.<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文二则>中的其中一则.<伯牙善鼓琴>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查看


  • 微机原理流水灯的设计
  • ※※※※※※※※※ ※2008级学生微机原理 ※ ※ ※※※ 课程设计 ※※※※※ ※ ※ ※※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 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 专 业 指导教师 物理与电信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流水彩灯的设计 2010年 7 ...查看


  • 伯牙绝弦)
  •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优) 作者:周山秋 文章来源:会员收集 点击数:1134 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