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

前言

劳动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而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首要的和唯一能动的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农村劳动力占有的比重非常的大。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方面。例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工短缺的问题,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等。同时,劳动力的返流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与技术支持,加快了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然而,事物具有两面性,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例如,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了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及社会秩序混乱,城市公共资源紧张,污染加重等。对农业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劳动力转移导致务农人员大量减少,农村出现了大批量的闲置土地,直接影响了耕地质量及粮食产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必加以重视,对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才能够提高我省的总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发展。 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要素,其合理流动是经济发展中基本生产资源、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利用率大大提高,使劳动力自由流动成为可能,这有利的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来看,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劳动力的转移也充分体现了过度时期的特征,目前正在由传统的农业业向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转移,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由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这种转移的规模是很大的,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一种重要力量,因为我国的过渡时期将会很长,劳动力转移这种社会现象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对劳动力转移加以分析研究对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一、劳动力转移概述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劳动力从农业、农村向除农业、农村以外的行业或地区转移。其转移方式包括: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空间转移,即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劳动力转移研究比较成熟的有刘易斯、拉尼斯、托达罗、拉文斯坦等。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农业部门,另一元是城市工业部门,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的生产则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大,因此劳动力会从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结果是由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托达罗认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因,预期收入的差异是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如果预期的收入差异很大,则会发生转移。劳动力转移与现实的收入差异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拉尼斯-费景汉把劳动力转移分为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以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来界定。拉文斯坦则提出了推拉理论。他认为劳动力转移存在推力和拉力,例如原居住地生活水平低,医疗水平低,工资低等属于推力;而将要转入地较高的就业率、良好的医疗服务设施、较高的收入水平等属于拉力。

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劳动力转移成为经济发展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引起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蔡昉认为,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大量的农民劳动力获得了解放,这加速了非农产业特别是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的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些密集型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反过来又引发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陆学艺则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应该从立足点出发,应该加快农村建设。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城镇化建设,以就地吸引劳动力就业;陈吉元关于劳动力转移的观点主要有三个指出:首先,他认为应该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加以区别,分为行业转移以及地区转移。其次,他认为解决农业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与还换代,推动新产业的出现,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劳动力就业;温铁军的观点是应该坚持协调、统一、平衡的原则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应该关注城市的最大吸纳力与承受力。

二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述

(一)劳动力转移取得的成就

为了实现经济的整体平衡发展,山东省政府积极采取并落实各项政策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支持,使我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山东省农业迅速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12年,农业实现增加值约233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9个百分点;在牧业方面实现了增加值946亿元的新突破,与去年相比增长7.8个百分点;林业实现了增加值75亿元的新成绩,与去年相比增长4个百分点;在渔业上也取得了新成就,增加了771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总的产量达到4511万吨,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连续10年实现增产。

2.农民的收入增加

2012年,我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450元,与2011年相比提高了13.3%,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速要快0.3%。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44.9%,与去年相比增长7.7%;财产性收入占纯收入的2.7%,与去年相比增长4.5%;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46.3%,与去年相比增长19%;转移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6.1%,与去年相比增长28.5%。

图2 山东省2006—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

由图2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1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了增长的态势,除2009年,其余各年份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是分不开的。

3.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逆向流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了我省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2000年,全省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025.24万千瓦,到2010年,全省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1628.97万千瓦,2011年为12098.25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4.04%.,比2000年的7025.24万千瓦增长72.21%。

4.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我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非常大,劳动力自身的就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就业率,随着劳动力的不断转移以及我省采取的劳动力培训活动,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资金的到保障,一些成人学校、讲座等紧接着兴起,在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以及现实就业环境就业压力的要求下,一些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提高了劳动素质。

表4山东省四次人口普查各受教育层次人数

由表4可以看出,我省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低文化水平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小学、文盲以及半文盲的数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其中,文盲及半文盲的数量减少的最多,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文盲及半文盲的数量只占第三次的23.25%,文化水平达到小学的也有一定比例的降低。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比第三次人口普查多2529万人,高中水平则多出了约893万人,大学受教育人数与第三次人口普查多806万,在所有增加的人数中,大学人数增加的比例是最大的。

5.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向农村、农业以外的地区、行业转移,转移的劳动力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转出地非农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在转入地积累到一定的资本、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时会出现劳动力的逆流,即劳动力会回原居住地利用在转入地所学到的优势发展新的经营模式,同时,当这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积累了足够的资金时,他们会翻新旧房、开餐馆、发展特色旅游、养殖等,带动了农村建筑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发展。

(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山东是一个农业经济大省,同时,人口数量也庞大。近四年来我省劳动力转移总体来看呈现出可喜的局面。2009年末,大约有6081万城乡人员实现就业,约有106万城镇人员获得新就业,约有122万农村劳动力得到妥善安置。到2010年末,约有115万城镇人员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有130万农村闲置劳动力获得就业就会;到2011年末,约有119万个新的岗位发放给城镇人员,有136万农村劳动力成功实现转移;2012年末,有120万城镇人员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有137.4万农村劳动力的到工作机会。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自2009年到2012年,山东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呈现出的趋势是逐年增长的。但是与我省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相比,增长的数量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微不足道的。

表1山东省2000~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率

由表1可以看出,2000年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11.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从2000年的11.2%逐渐增加至17.9%;同时也可以看出,2002年劳动力转移率为10.3%,与2001年相比呈下降的趋势,从总体而言,2000年至2011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的趋势是逐年增长的;与留守农村劳动力比率相比,十几个百分点的转移率是很小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省目前已经实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数量在总体中的比重仍然是非常小的,农村仍然有很大比重的劳动力没有实现就业。我省目前的低水平、小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缓解促进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

(三)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10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数量达到2027.01万人,比去年增加126.04万人,增长6.6%;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约有一半,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从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新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约有93万人,新增加的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有26.4万人。 1.转移地经济相对发达

从统计数据来看,转移到省城济南就业的劳动力约占19%;转移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淄博市、临沂市等,占36.4%;转移到县级市如青州、临清等,占32.1%;转移到相对发达的小镇或其他地区12.6%。

图1 省内各市劳动力市内转移数量所占比重(%)

2. 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有差异

根据调查显示,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8年,较七年前提高了1.2年;在转移的劳动力中,受教育平均年限达到小学的比例下降了5.6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的比例提高了7.8个百分点;达到大专及以上的比例提高了7.2个百分点。转移的劳动力中,不同的性别在不同阶段的受教育水平比例也有很大的区别。女性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5年,男性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0.1年;其

中,女性从未上过学的比例为5.6%,男性为1.6%;受到小学教育的女性比例是17.9%,而男性是15.6%;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所占比例普遍低于男性。从劳动力是否跨省转移来看,在省内转移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8年,跨省转移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7年,跨省转移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省内转移的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表2 山东省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3. 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是务工及经商

根据统计显示,山东省劳动力转移原因中,追逐经济利益为首要目的。在调查的转移劳动力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务工经商,其所占比例约为67%;其他转移的原因所占比重相对都比较小,近几年来促使劳动力的转移原因改变不大,外出务工或经商是促使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机。从城镇的角度来看,城镇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原因比重差异不大。从转移的性别来看,因婚姻嫁娶发生转移的数量统计中,女性所占的比重明显高于男性。

表3全省不同原因转移人口所占比例

单位:%

4. 以第二产业为主要转入行业

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山东省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中,有65.1%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约有40%的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转移到建筑业的占15.%;大约有44%的劳动力转而从事第三产业,与去年相比大约降低了4个百分点。其中,在这些转移的劳动力中,大约有11%的劳动力转移到住宿、餐饮业,约有8%的劳动力从事交通运输业,约有10%的劳动力转移到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约有20%转移到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行业。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1.劳动力素质底下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制约劳动力能否再就业的关键因素,素质越高,其择业范围越光,就业的路越宽,还可以得到优厚的工资待遇。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劳动力数量庞,但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处于短缺状态。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每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49人,高中程度的人数为530人,而城镇分别为889人、2126人。2005年,在我国农业人口素质调查中,受教育程度达到半文盲和文盲劳动力占6.76%,达到小学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约占30%,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约占51.24%,高中文化水平的仅占9.15%,而中专文化水平的占2.63%,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0.11%,并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在农村,接受过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只占7.43%,有专门技术职称的比例为4.58%。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导致其在行业上的选择上会面临诸多限制,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简单劳动的行业。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倍率在上升,这表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高级市场的竞争压力要小于低级市场的竞争压力,从而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2.信息不对称

农村劳动力因为受到教育水平以及通讯工具等因素的限制,在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召不到人力资源,出现了用工短缺,例如民工荒;另一方面是大批的劳动力等待着就业机会,他们没有很多的就业信息来源,主

要靠亲戚、朋友等从中介绍。因为教育受限,农村劳动力中很大一部分不会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甚至有部分不会使用简单的手机来获取就业信息。

3.制度不健全

1958年,我国颁布了新的户口登记条例,这一制度与我国的体制不断出现矛盾。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割裂了城乡,阻碍了劳动力在城乡的自由流动,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使整个社会对这一部分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得不到应有的权益保障。首先就是保险体制不完善。农民工就业没有各种保险,而且从事各种脏活,累活,就业环境差,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再出现事故时,往往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户籍制度的约束,其子女无法在城市接受教育,出现了就学难的局面。因为传统户籍制度的实行,对农民工存在歧视。有些地方甚至专门成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只对农民工的孩子开放,这是对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的一种无形的歧视。

4.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各项制度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国家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特别是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目前来看,这种重视是不够的,依然存在许多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大量劳动力就不了业,而大量工作岗位召不到人。这是由于我国就业体系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造成的。许多偏远地区无法获取就业信息,这些地区甚至没有形成劳动力中介组织,不能合理、有序的对农村劳动力加以疏导就业。

三、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国内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这种形式下,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中获得一定优势。也只有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会有效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首先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政府以及劳动者本身都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努力实现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再就业;其次,要农村劳动者意识到法律的威力,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其法律意

识,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及技能得到提高。只有这样,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才会得到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会顺利进行。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

由于市场分割非常严重、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原因,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很低。要改善目前这种局面,首先,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完善劳动力转移机制,提高劳动力市场化水平,对其务工的就业环境加以改善,对其应有的合法利益加以保护,使农村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逐步消除就业歧视,破除本地人口与城市外来人口之间制度上的限制。其次,建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预警机制。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企业和政府要制定相关的预测机制,提高市场对劳动力供求的预测能力,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劳动力供需信息,制定相关对策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再次,要将提高劳动力供应作为目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一是宏观上要以工资指导线为途径,按企业的名义工资率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工资水平有序增长。此外,要加强对价格和工资的宏观调控,在具体的经济形势下,政府要通过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对物价、市场工资率进行管制;二是实行激励制收入政策。当企业的工资增长速度超过工资指导线时,对企业征收重税;当其低于工资指导线时,对企业给予减税激励。借鉴欧美国家减薪与裁员相互替代的经验,通过削减工资来减轻直接裁员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冲击。例如,西方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责任和公共形象,当面临裁员时,企业会与工会协商,以相同的比例(例如10%)通过降低工薪福利来代替裁员计划,倘若1年后企业的经营业绩仍没有改观,然后才会考虑裁员计划。充分利用媒体、舆论,提高宣传强度,通过政策推动和舆论引导,严肃社会保障执法,完善企业在雇佣工人和支付工资上的行为,增强企业对劳动者的保护意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健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市场上各产业、行业的竞争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产业结构的更新又对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劳动力培训费用资金的支持与投入力度,广泛开展一些通俗易懂的讲座、培训,并动员劳动者积极参加,从而使得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劳动技能得到改善。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根据托达罗理论,农村劳动力之所有出现转移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劳动力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是因为转出地没有充足的就业机会、收入

水平低下、没有好的医疗等社会保障,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地消化一部分多余的劳动力,应该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乡镇企业不需要劳动力离开原始居住地,这对劳动力来说在子女教育、住房、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是一大优势。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也能够有效的解决劳动力无法就业的难题。所以,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制度措施,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新的途径。

(四)加强制度创新

加强制度主创新,首先要对现行的户籍制度加以改革创新。户籍制度是否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协调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进而影响着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对社会现行的保障制度加以改革创新。劳动者权益侵害事件时有发生,要完善权力保障机制,当相关事项出现时及时维护当事人权利,同时追究责任人的义务。再次是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上普遍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要逐步完善农民工的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福利水平。最后是对现行的土地制度加以改革创新。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时会出现一种现状,即土地闲置,要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在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又能合理有序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充分利用劳动力。

只有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这些制度障碍加以改革创新,才能在根本上对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加以消除,使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权益的到应有的重视,消除全社会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从而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实现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

根据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大多数劳动力由偏远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转移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然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非常大,而主要的劳动力转入地—城市的数量级规模却是有限的,其能吸纳的劳动力总量与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数量相比差异很大,因此这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实现经济的总体发展,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加以重视,实现其就业就必须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地就业岗位,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政

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对一些有先天优势的城镇加以支持,使其充分利用其特色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吸引劳动力就业。

结论

在应对我省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要做好相关性工作。首先,要把握好我省农村劳动力人口众多的社会现实,积极做好剩余劳动力的引导工作,避免因就业及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社会性问题。其次,我省劳动力素质偏低,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务工人员改造社会的能力,既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有利于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再次,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发展成熟,尽管在其运行中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调节和维护,但现实的情况是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在经济调控上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性和灵活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更多地就业岗位。最后,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法律制度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引导、规范的作用,通过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创新,形成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改善教育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等。

尽管我省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就业市场及就业信息系统不完善,制度方面仍然不健全,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以及全省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秉龙、薛兴利 . 《农业经济学》[M].第二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蒋宝泉、尉海东 . 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J] .2012年

第9期

[3] 张艳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及对策思考 科技向导[J] .2013 年第02期

[4] 杨风、梁伟 .山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路径 .东岳论丛[J].2010(2)

[5] 邢雪平、王志彬 .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SWOT分析 农村经济与科技[J].2011年

第22卷第07期(总第273期)

[6] 山东省统计年鉴、统计信息网

[7] 田敏.论产业结构软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J]. 农村经济 ,2007(8):95-96.

[8] Ray Brooks,Tao Ran,China’S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and Challenges,China&

W0dd Economy,21-35,V01.12,No.1,2004

[9] Robe,s,K.D The Determinants of Job Choice by Rural Labor Migrants in

Shanghai,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2

[10]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44~51

[11]卢东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J]. 农业经济,2007(7):10-11.

[12]曹玉梅.“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新途径[J].新乡学院学报,2011,10

致 谢

本论文是在侯向丽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侯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侯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个可爱的同学们和尊敬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前言

劳动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而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首要的和唯一能动的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农村劳动力占有的比重非常的大。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方面。例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工短缺的问题,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等。同时,劳动力的返流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与技术支持,加快了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然而,事物具有两面性,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例如,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了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及社会秩序混乱,城市公共资源紧张,污染加重等。对农业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劳动力转移导致务农人员大量减少,农村出现了大批量的闲置土地,直接影响了耕地质量及粮食产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必加以重视,对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才能够提高我省的总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发展。 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要素,其合理流动是经济发展中基本生产资源、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利用率大大提高,使劳动力自由流动成为可能,这有利的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来看,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劳动力的转移也充分体现了过度时期的特征,目前正在由传统的农业业向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转移,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由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这种转移的规模是很大的,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一种重要力量,因为我国的过渡时期将会很长,劳动力转移这种社会现象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对劳动力转移加以分析研究对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一、劳动力转移概述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劳动力从农业、农村向除农业、农村以外的行业或地区转移。其转移方式包括: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空间转移,即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劳动力转移研究比较成熟的有刘易斯、拉尼斯、托达罗、拉文斯坦等。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农业部门,另一元是城市工业部门,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的生产则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大,因此劳动力会从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结果是由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托达罗认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因,预期收入的差异是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如果预期的收入差异很大,则会发生转移。劳动力转移与现实的收入差异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拉尼斯-费景汉把劳动力转移分为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以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来界定。拉文斯坦则提出了推拉理论。他认为劳动力转移存在推力和拉力,例如原居住地生活水平低,医疗水平低,工资低等属于推力;而将要转入地较高的就业率、良好的医疗服务设施、较高的收入水平等属于拉力。

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劳动力转移成为经济发展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引起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蔡昉认为,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大量的农民劳动力获得了解放,这加速了非农产业特别是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的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些密集型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反过来又引发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陆学艺则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应该从立足点出发,应该加快农村建设。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城镇化建设,以就地吸引劳动力就业;陈吉元关于劳动力转移的观点主要有三个指出:首先,他认为应该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加以区别,分为行业转移以及地区转移。其次,他认为解决农业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与还换代,推动新产业的出现,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劳动力就业;温铁军的观点是应该坚持协调、统一、平衡的原则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应该关注城市的最大吸纳力与承受力。

二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述

(一)劳动力转移取得的成就

为了实现经济的整体平衡发展,山东省政府积极采取并落实各项政策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支持,使我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山东省农业迅速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12年,农业实现增加值约233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9个百分点;在牧业方面实现了增加值946亿元的新突破,与去年相比增长7.8个百分点;林业实现了增加值75亿元的新成绩,与去年相比增长4个百分点;在渔业上也取得了新成就,增加了771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总的产量达到4511万吨,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连续10年实现增产。

2.农民的收入增加

2012年,我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450元,与2011年相比提高了13.3%,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速要快0.3%。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44.9%,与去年相比增长7.7%;财产性收入占纯收入的2.7%,与去年相比增长4.5%;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46.3%,与去年相比增长19%;转移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6.1%,与去年相比增长28.5%。

图2 山东省2006—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

由图2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1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了增长的态势,除2009年,其余各年份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是分不开的。

3.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逆向流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了我省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2000年,全省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025.24万千瓦,到2010年,全省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1628.97万千瓦,2011年为12098.25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4.04%.,比2000年的7025.24万千瓦增长72.21%。

4.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我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非常大,劳动力自身的就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就业率,随着劳动力的不断转移以及我省采取的劳动力培训活动,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资金的到保障,一些成人学校、讲座等紧接着兴起,在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以及现实就业环境就业压力的要求下,一些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提高了劳动素质。

表4山东省四次人口普查各受教育层次人数

由表4可以看出,我省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低文化水平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小学、文盲以及半文盲的数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其中,文盲及半文盲的数量减少的最多,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文盲及半文盲的数量只占第三次的23.25%,文化水平达到小学的也有一定比例的降低。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比第三次人口普查多2529万人,高中水平则多出了约893万人,大学受教育人数与第三次人口普查多806万,在所有增加的人数中,大学人数增加的比例是最大的。

5.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向农村、农业以外的地区、行业转移,转移的劳动力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转出地非农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在转入地积累到一定的资本、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时会出现劳动力的逆流,即劳动力会回原居住地利用在转入地所学到的优势发展新的经营模式,同时,当这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积累了足够的资金时,他们会翻新旧房、开餐馆、发展特色旅游、养殖等,带动了农村建筑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发展。

(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山东是一个农业经济大省,同时,人口数量也庞大。近四年来我省劳动力转移总体来看呈现出可喜的局面。2009年末,大约有6081万城乡人员实现就业,约有106万城镇人员获得新就业,约有122万农村劳动力得到妥善安置。到2010年末,约有115万城镇人员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有130万农村闲置劳动力获得就业就会;到2011年末,约有119万个新的岗位发放给城镇人员,有136万农村劳动力成功实现转移;2012年末,有120万城镇人员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有137.4万农村劳动力的到工作机会。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自2009年到2012年,山东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呈现出的趋势是逐年增长的。但是与我省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相比,增长的数量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微不足道的。

表1山东省2000~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率

由表1可以看出,2000年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11.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从2000年的11.2%逐渐增加至17.9%;同时也可以看出,2002年劳动力转移率为10.3%,与2001年相比呈下降的趋势,从总体而言,2000年至2011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的趋势是逐年增长的;与留守农村劳动力比率相比,十几个百分点的转移率是很小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省目前已经实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数量在总体中的比重仍然是非常小的,农村仍然有很大比重的劳动力没有实现就业。我省目前的低水平、小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缓解促进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

(三)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10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数量达到2027.01万人,比去年增加126.04万人,增长6.6%;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约有一半,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从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新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约有93万人,新增加的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有26.4万人。 1.转移地经济相对发达

从统计数据来看,转移到省城济南就业的劳动力约占19%;转移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淄博市、临沂市等,占36.4%;转移到县级市如青州、临清等,占32.1%;转移到相对发达的小镇或其他地区12.6%。

图1 省内各市劳动力市内转移数量所占比重(%)

2. 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有差异

根据调查显示,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8年,较七年前提高了1.2年;在转移的劳动力中,受教育平均年限达到小学的比例下降了5.6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的比例提高了7.8个百分点;达到大专及以上的比例提高了7.2个百分点。转移的劳动力中,不同的性别在不同阶段的受教育水平比例也有很大的区别。女性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5年,男性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0.1年;其

中,女性从未上过学的比例为5.6%,男性为1.6%;受到小学教育的女性比例是17.9%,而男性是15.6%;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所占比例普遍低于男性。从劳动力是否跨省转移来看,在省内转移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8年,跨省转移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7年,跨省转移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省内转移的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表2 山东省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3. 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是务工及经商

根据统计显示,山东省劳动力转移原因中,追逐经济利益为首要目的。在调查的转移劳动力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务工经商,其所占比例约为67%;其他转移的原因所占比重相对都比较小,近几年来促使劳动力的转移原因改变不大,外出务工或经商是促使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机。从城镇的角度来看,城镇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原因比重差异不大。从转移的性别来看,因婚姻嫁娶发生转移的数量统计中,女性所占的比重明显高于男性。

表3全省不同原因转移人口所占比例

单位:%

4. 以第二产业为主要转入行业

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山东省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中,有65.1%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约有40%的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转移到建筑业的占15.%;大约有44%的劳动力转而从事第三产业,与去年相比大约降低了4个百分点。其中,在这些转移的劳动力中,大约有11%的劳动力转移到住宿、餐饮业,约有8%的劳动力从事交通运输业,约有10%的劳动力转移到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约有20%转移到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行业。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1.劳动力素质底下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制约劳动力能否再就业的关键因素,素质越高,其择业范围越光,就业的路越宽,还可以得到优厚的工资待遇。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劳动力数量庞,但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处于短缺状态。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每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49人,高中程度的人数为530人,而城镇分别为889人、2126人。2005年,在我国农业人口素质调查中,受教育程度达到半文盲和文盲劳动力占6.76%,达到小学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约占30%,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约占51.24%,高中文化水平的仅占9.15%,而中专文化水平的占2.63%,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0.11%,并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在农村,接受过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只占7.43%,有专门技术职称的比例为4.58%。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导致其在行业上的选择上会面临诸多限制,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简单劳动的行业。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倍率在上升,这表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高级市场的竞争压力要小于低级市场的竞争压力,从而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2.信息不对称

农村劳动力因为受到教育水平以及通讯工具等因素的限制,在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召不到人力资源,出现了用工短缺,例如民工荒;另一方面是大批的劳动力等待着就业机会,他们没有很多的就业信息来源,主

要靠亲戚、朋友等从中介绍。因为教育受限,农村劳动力中很大一部分不会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甚至有部分不会使用简单的手机来获取就业信息。

3.制度不健全

1958年,我国颁布了新的户口登记条例,这一制度与我国的体制不断出现矛盾。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割裂了城乡,阻碍了劳动力在城乡的自由流动,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使整个社会对这一部分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得不到应有的权益保障。首先就是保险体制不完善。农民工就业没有各种保险,而且从事各种脏活,累活,就业环境差,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再出现事故时,往往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户籍制度的约束,其子女无法在城市接受教育,出现了就学难的局面。因为传统户籍制度的实行,对农民工存在歧视。有些地方甚至专门成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只对农民工的孩子开放,这是对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的一种无形的歧视。

4.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各项制度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国家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特别是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目前来看,这种重视是不够的,依然存在许多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大量劳动力就不了业,而大量工作岗位召不到人。这是由于我国就业体系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造成的。许多偏远地区无法获取就业信息,这些地区甚至没有形成劳动力中介组织,不能合理、有序的对农村劳动力加以疏导就业。

三、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国内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这种形式下,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中获得一定优势。也只有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会有效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首先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政府以及劳动者本身都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努力实现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再就业;其次,要农村劳动者意识到法律的威力,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其法律意

识,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及技能得到提高。只有这样,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才会得到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会顺利进行。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

由于市场分割非常严重、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原因,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很低。要改善目前这种局面,首先,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完善劳动力转移机制,提高劳动力市场化水平,对其务工的就业环境加以改善,对其应有的合法利益加以保护,使农村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逐步消除就业歧视,破除本地人口与城市外来人口之间制度上的限制。其次,建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预警机制。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企业和政府要制定相关的预测机制,提高市场对劳动力供求的预测能力,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劳动力供需信息,制定相关对策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再次,要将提高劳动力供应作为目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一是宏观上要以工资指导线为途径,按企业的名义工资率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工资水平有序增长。此外,要加强对价格和工资的宏观调控,在具体的经济形势下,政府要通过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对物价、市场工资率进行管制;二是实行激励制收入政策。当企业的工资增长速度超过工资指导线时,对企业征收重税;当其低于工资指导线时,对企业给予减税激励。借鉴欧美国家减薪与裁员相互替代的经验,通过削减工资来减轻直接裁员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冲击。例如,西方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责任和公共形象,当面临裁员时,企业会与工会协商,以相同的比例(例如10%)通过降低工薪福利来代替裁员计划,倘若1年后企业的经营业绩仍没有改观,然后才会考虑裁员计划。充分利用媒体、舆论,提高宣传强度,通过政策推动和舆论引导,严肃社会保障执法,完善企业在雇佣工人和支付工资上的行为,增强企业对劳动者的保护意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健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市场上各产业、行业的竞争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产业结构的更新又对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劳动力培训费用资金的支持与投入力度,广泛开展一些通俗易懂的讲座、培训,并动员劳动者积极参加,从而使得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劳动技能得到改善。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根据托达罗理论,农村劳动力之所有出现转移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劳动力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是因为转出地没有充足的就业机会、收入

水平低下、没有好的医疗等社会保障,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地消化一部分多余的劳动力,应该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乡镇企业不需要劳动力离开原始居住地,这对劳动力来说在子女教育、住房、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是一大优势。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也能够有效的解决劳动力无法就业的难题。所以,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制度措施,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新的途径。

(四)加强制度创新

加强制度主创新,首先要对现行的户籍制度加以改革创新。户籍制度是否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协调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进而影响着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对社会现行的保障制度加以改革创新。劳动者权益侵害事件时有发生,要完善权力保障机制,当相关事项出现时及时维护当事人权利,同时追究责任人的义务。再次是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上普遍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要逐步完善农民工的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福利水平。最后是对现行的土地制度加以改革创新。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时会出现一种现状,即土地闲置,要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在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又能合理有序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充分利用劳动力。

只有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这些制度障碍加以改革创新,才能在根本上对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加以消除,使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权益的到应有的重视,消除全社会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从而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实现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

根据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大多数劳动力由偏远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转移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然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非常大,而主要的劳动力转入地—城市的数量级规模却是有限的,其能吸纳的劳动力总量与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数量相比差异很大,因此这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实现经济的总体发展,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加以重视,实现其就业就必须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地就业岗位,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政

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对一些有先天优势的城镇加以支持,使其充分利用其特色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吸引劳动力就业。

结论

在应对我省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要做好相关性工作。首先,要把握好我省农村劳动力人口众多的社会现实,积极做好剩余劳动力的引导工作,避免因就业及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社会性问题。其次,我省劳动力素质偏低,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务工人员改造社会的能力,既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有利于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再次,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发展成熟,尽管在其运行中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调节和维护,但现实的情况是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在经济调控上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性和灵活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更多地就业岗位。最后,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法律制度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引导、规范的作用,通过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创新,形成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改善教育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等。

尽管我省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就业市场及就业信息系统不完善,制度方面仍然不健全,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以及全省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秉龙、薛兴利 . 《农业经济学》[M].第二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蒋宝泉、尉海东 . 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J] .2012年

第9期

[3] 张艳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及对策思考 科技向导[J] .2013 年第02期

[4] 杨风、梁伟 .山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路径 .东岳论丛[J].2010(2)

[5] 邢雪平、王志彬 .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SWOT分析 农村经济与科技[J].2011年

第22卷第07期(总第273期)

[6] 山东省统计年鉴、统计信息网

[7] 田敏.论产业结构软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J]. 农村经济 ,2007(8):95-96.

[8] Ray Brooks,Tao Ran,China’S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and Challenges,China&

W0dd Economy,21-35,V01.12,No.1,2004

[9] Robe,s,K.D The Determinants of Job Choice by Rural Labor Migrants in

Shanghai,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2

[10]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44~51

[11]卢东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J]. 农业经济,2007(7):10-11.

[12]曹玉梅.“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新途径[J].新乡学院学报,2011,10

致 谢

本论文是在侯向丽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侯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侯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个可爱的同学们和尊敬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相关文章

  • 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实证分析
  • 摘 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华东六省一市为样本,采集面板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对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与华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即职 ...查看


  • 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研究
  •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9期 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研究 吴静芬1,陈少婷1,郭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慧,一,张 浩1 528231) 510225:2.广东省公安民警培训中心.广东佛山 摘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quo ...查看


  •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10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 占俊英 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查看


  • 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问题研究
  • 摘要:当前,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无序转移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无序转移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么,如何避免无序转移就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从造成劳动力无序转移的原因入手,对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 ...查看


  •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 摘 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中 部地区"三农 "问题.推动"中部崛起"的一大关键.本文通过考察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 与现状.总结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查看


  •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年第3 期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 潘文卿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内容提要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 始的.那么迄今为止, 中 ...查看


  • 从"推拉理论"看产业转移
  • 摘 要: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推―拉"理论是研究人口流动的基础理论,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本文从" ...查看


  •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实证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京京 南京大学商学院 [摘 要]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次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现短期内第一产业劳动力相对过剩, 而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要发展第一产业就要加大固定 ...查看


  •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作 者: 贾茹 专 业: 准考证号:指导老师:成 绩:性 别: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完成时间: 经济学 [1**********]4 女 [***********] ××××××× 河南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