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五百年,一半儿看《春秋左传》,一半儿读《战国策》。《春秋左传》前文已表不再赘述,《战国策》嘛,与其说是史书倒不如说是纵横语录。“舌客”们的尔虞我诈虽有悖儒家“主旋律”,却惟妙惟肖地记录了一个纵横捭阖的战国。咱就来看看这《战国七雄,纵横捭阖》。
先看文言:
再看详解:
五霸既灭,战国谋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春秋时小国林立,虽乱却总有个霸主,“尊王攘夷”是时代主题。可到了战国,权威无存,七雄并立,国际上就只凭实力说话。于是破旧立新、变革图强成为这二百四十年的大势。诸侯思变激发了诸子思辨,几乎与古希腊同时,战国上演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
《战国策.赵二》云“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七国中的秦、楚、燕是老队员,韩、赵、魏、田齐是新选手,而晋和姜齐两位周朝元老却out 了。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把“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作为战国时代的开篇。
“三家分晋”是公元前403年的头条。故事要从春秋初年说起——晋国的曲沃武公凭武力夺位,坏了宗法规矩。临死前告诫儿子晋献公:自家人要提防,外姓人更可靠。结果晋国公族被杀了个干净。谁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同姓公族凋敝,外姓“六卿”崛起。
到了春秋末期,赵、韩、魏、智四家权倾朝野,甚至可以废立国君。公元前455年,四家之首的智伯率韩、魏攻赵氏,引汾水围灌晋阳城。晋阳“沈灶产蛙,民无叛意”。《资治通鉴》记载智伯视察水情,得意道:“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此话一出可吓坏了旁边牵马驾车的魏桓子和韩康子,桓子肘了一下康子,康子碰了碰桓子的脚,二人会意:没准儿下一个被灌就是自家城池呀。站在一旁的谋士絺疵看出二子叛意,提醒智伯,智伯刚愎自用不听劝。于是剧情反转,韩、魏与赵襄子合谋,反灭智氏,共分其地。此战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智伯惨死,脑袋被赵襄子做成了酒壶。智家的死士豫让忠心不二,不惜自毁面容“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去刺杀赵襄子为主报仇。几次三番行刺未遂,倒是把赵襄子给感动了。于是把自己的衣服给豫让扎了几个窟窿,成全其一片忠心。
公元前438年晋哀公卒,晋地尽入三卿之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前375年,三家灭晋,战国七雄的历史格局形成了。
公元前379年齐国股权转让,田氏鸠占鹊巢,取代姜姓做了BOSS,史称田氏代齐。其中原委还要从陈完说起。陈完,陈厉公的儿子,避祸投奔了齐桓公,做了齐国“工正”管理工程建设,芝麻大点儿官。此后陈氏改为田氏,经历了四五代渐成齐国重臣。
据《左传》记载,齐景公时赋厚刑重,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田乞却很会收买人心,《田敬仲完世家》说他收赋税用小斗,发福利用大斗,老百姓得到实惠,于是“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彊,民思田氏”。就连齐国名臣晏婴都感慨到:“齐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矣。”
后来齐景公废长立幼政局不稳。田乞趁机政变,操控齐国朝政。又经田盘一代,齐国朝堂已尽入田氏囊中。齐康公即位后“淫於酒妇人,不听政”。被国相田和流放海岛,自生自灭。田和遂向天子申请成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是为田齐太公。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卒,姜齐绝祀,齐国股权转让完成。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历史的进步。晋与姜齐两个周朝元老都是保守势力,在战国这个大变局时代,对新形势的适应力不及秦楚等后发国家。所以在乱世春秋尚能勉强一霸,而在适者生存的战国时代就无法苟延残喘了。
东周五百年,一半儿看《春秋左传》,一半儿读《战国策》。《春秋左传》前文已表不再赘述,《战国策》嘛,与其说是史书倒不如说是纵横语录。“舌客”们的尔虞我诈虽有悖儒家“主旋律”,却惟妙惟肖地记录了一个纵横捭阖的战国。咱就来看看这《战国七雄,纵横捭阖》。
先看文言:
再看详解:
五霸既灭,战国谋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春秋时小国林立,虽乱却总有个霸主,“尊王攘夷”是时代主题。可到了战国,权威无存,七雄并立,国际上就只凭实力说话。于是破旧立新、变革图强成为这二百四十年的大势。诸侯思变激发了诸子思辨,几乎与古希腊同时,战国上演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
《战国策.赵二》云“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七国中的秦、楚、燕是老队员,韩、赵、魏、田齐是新选手,而晋和姜齐两位周朝元老却out 了。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把“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作为战国时代的开篇。
“三家分晋”是公元前403年的头条。故事要从春秋初年说起——晋国的曲沃武公凭武力夺位,坏了宗法规矩。临死前告诫儿子晋献公:自家人要提防,外姓人更可靠。结果晋国公族被杀了个干净。谁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同姓公族凋敝,外姓“六卿”崛起。
到了春秋末期,赵、韩、魏、智四家权倾朝野,甚至可以废立国君。公元前455年,四家之首的智伯率韩、魏攻赵氏,引汾水围灌晋阳城。晋阳“沈灶产蛙,民无叛意”。《资治通鉴》记载智伯视察水情,得意道:“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此话一出可吓坏了旁边牵马驾车的魏桓子和韩康子,桓子肘了一下康子,康子碰了碰桓子的脚,二人会意:没准儿下一个被灌就是自家城池呀。站在一旁的谋士絺疵看出二子叛意,提醒智伯,智伯刚愎自用不听劝。于是剧情反转,韩、魏与赵襄子合谋,反灭智氏,共分其地。此战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智伯惨死,脑袋被赵襄子做成了酒壶。智家的死士豫让忠心不二,不惜自毁面容“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去刺杀赵襄子为主报仇。几次三番行刺未遂,倒是把赵襄子给感动了。于是把自己的衣服给豫让扎了几个窟窿,成全其一片忠心。
公元前438年晋哀公卒,晋地尽入三卿之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前375年,三家灭晋,战国七雄的历史格局形成了。
公元前379年齐国股权转让,田氏鸠占鹊巢,取代姜姓做了BOSS,史称田氏代齐。其中原委还要从陈完说起。陈完,陈厉公的儿子,避祸投奔了齐桓公,做了齐国“工正”管理工程建设,芝麻大点儿官。此后陈氏改为田氏,经历了四五代渐成齐国重臣。
据《左传》记载,齐景公时赋厚刑重,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田乞却很会收买人心,《田敬仲完世家》说他收赋税用小斗,发福利用大斗,老百姓得到实惠,于是“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彊,民思田氏”。就连齐国名臣晏婴都感慨到:“齐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矣。”
后来齐景公废长立幼政局不稳。田乞趁机政变,操控齐国朝政。又经田盘一代,齐国朝堂已尽入田氏囊中。齐康公即位后“淫於酒妇人,不听政”。被国相田和流放海岛,自生自灭。田和遂向天子申请成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是为田齐太公。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卒,姜齐绝祀,齐国股权转让完成。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历史的进步。晋与姜齐两个周朝元老都是保守势力,在战国这个大变局时代,对新形势的适应力不及秦楚等后发国家。所以在乱世春秋尚能勉强一霸,而在适者生存的战国时代就无法苟延残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