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l 卷第 1 9 期 20 0 6年 1月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n lo n n B sn s olg o r a fHe a u iesC l e e
Vo. 1 No 1 9 .1
Jn 2 0 a. 0 6
勰觏
国0蠲 髓( ( ∞∞曾 @) )
买秀敏
[ 河南省新 乡市第十二 中学, 河南 新 乡 43 0 ] 50 0
摘 要: 方方的中篇小说《 树树皆秋色》 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 可以从
小说的结构分析看到一个情感错位与 失败 的悲剧 , 并揭 示其深 层意 蕴。小说 的表 层 主线是 一个错位 的情 感故 事,
小说的表层副线展 现 了理想主 叉者在世俗社会 的溃败与 逃 离, 小说 的深层 结构所 内涵的 文本 间性 中的意蕴正在 于 通过知识分子那种不 苟同于世俗 的孤独 , 来展 示知识分子所面对的亘古不 变的情感 困惑。 关键词 : 小说《 树树 皆秋 色》 表层结构 ; 深层 结构; 文本 间性 ; 中图分类号 : 4 . I 75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8— 9 8 20 ) l 0 2 0 lo 3 2 (0 6 0 一 15— 2 表面看来 ,华蓉早已将 “ 全部的爱情渴望灭掉了” ,并且 “ 皱
方方在上个 世纪 8 年代 以新 写实小说 的代表人物 的身 0
份走上 文坛 ,但 此后 她的创 作似乎 越来 越 远离新写 实 的平 民立场 ,而更 多 的是 一种 知识 分子 立场 的写作 ,她 是一 位
纹爬上眉头 ,白发混入青丝 , 冰霜压在心头再不溶化” 但她 , 的内心总是 “ 空空落落的” ,因此 ,老五的出现能轻 易地打破 了 她心中的沉寂而荡起层层涟漪 ,尽管只是 电话 中声音的传
递, 但老五已于不经意间走进了她的情感世界 ,拨动 了她的心 弦 ,这对于华蓉来说简直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爱情的滋润 使华蓉变得又年轻又漂亮 了,不仅梅芜发现 了她的变化 ,连在 成都开会时遇到 的钟瑛教授也发现 了她的 “ 不对劲儿” 。当华 蓉不能 自已地陷入情感的漩涡的时候 ,老五的 回应却没有与她 保持一致 。这是小说表层结构 中最重要的一个错位 。细读小 说 ,无论是在生活上提醒华蓉该如何照顾 自己,还是在论文涉 嫌抄袭事件 中,在网上发贴为她 澄清事实 ,及 时为她洗刷冤 屈 ,老五始终是把华蓉当作 “ f L 哥tJ ”来对待的 ,他与华蓉之 3 间的感情是友情而非爱情 。他并没有在情感 的定位 上误导华 蓉 ,是华蓉 自己误读 了这段感情 。 于是 , 陷
入情 网 中 的华 蓉不 再 满足 于 与老 五 的 电话联 系, 而想要与他见见 面 , 电话 联系 与见 面交谈 代表 的是两 种 不 同的交往方 式。众所 周知 , 我们 已经进 入到一个数字 化时
学者型作家 , 学渊 源与个 人学养 是 知识分 子题材 在她 笔 家
下更为驾轻就熟的重要原 因。她的 中篇小说 《 树树 皆秋色 》 (《 北京文学》2 0 03年第 1 1期) 是一部耐人 寻味 的知 识分
子题材小说 。
一
、
表层主线 :一个错位的情感故事
小说的主人 公 华蓉 是 高 校 的 中年女 博 导 ,单 身 未婚 ,
相貌中等偏上 ,情趣 高雅 ,并且 她 的父母 也都是 教 授。这
样一位条件不俗的知识女性却始终没有遇到合适 的伴侣, 她整天忙于科研 ,很少与外界交往。这样的女性似乎符合
我们通常所说的 “ 强人” 的特 征 ,但华 蓉的 内心并 不像 女 人们想象的那样 坚强 ,小 说展现 的正 是华 蓉 内心最 脆 弱的 层 面,于是 ,我们看 到一个 脆弱 敏感 的心灵 如何在 这个 纷 繁多变 的俗世 中遭遇一次猝不及 防的重创 。 故事是从一个 打错的电话开始 的,小说的男女主人公之间 的联系始终是凭借电话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实现的,电话将两个
年龄、身份迥异的男女联在一起, 但这种联系又是十分脆弱
的。一串数字,一根电话线 ,连接着两个素昧平生的人 ,从小 说开头到结尾 , 华蓉始终没见过老五的面。小说也从未正面描 写过老五 ,我们对老五 的认知完全依靠华蓉来获得,换言之,
代, 高科技手段使地 球变 成一个 小小 的村 落 , 与人之 间的 人
交往 变得更 为便捷 , 人际 交往 圈可以超越 空间的局 限而无限
扩展 , , 际手段也变得更为多 元了 。 谊不一定非 得在 同时 交 友 促膝谈 心中建 立 , 电话 、 电脑 网络 等都 能成 为传递 与维 系友 谊 的媒介 。而对于习惯传统交际方式 的人来说 , 数字化 这种
的交 际方 式却 多少给人一种虚幻之感 , 老五究竟是 什么样的 人?这是困扰华蓉 的一个 问题 , 而且她 相信 眼见 为实 , 只有 当老 五本人实实在在地 出现在 自己面前时 , 她才能 感到踏实 放心。对于现代交际方式 的践行者来 说 , 只要交往 的双方在
对于读者来说 ,我们只能通过华蓉这 面镜 子来 审视老 五,同
时,我们也无法确认华蓉真是一面丝毫不走样的平面镜。毕竟 像华蓉这样的知识女性的情感世界是有缺陷的 ,尽管在年轻时 华蓉不乏追求者 ,但事实上 ,她在爱情方面从未进入过角色 ,
用她的老同学王志强的话说是 “ 连
真正的情场都没有上去过” 。
收 稿 日期 :05—0 20 5—1 1
作者简介 : 买秀敏 (92 )女 , 17一 , 回族 , 河南新乡人 , 河南省新 乡市第 十二中学教 师。
・
15・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年第 1 06 期
解读方方的中篇小说 《 树树皆秋色》
轻娇嫩 的女博 士 ,人文学 院 的张宏教 授六 十岁 了,因为 又 出名又有钱 ,“ 门提 亲 的人排 起 了队” 上 ,最终一位 刚满三
十岁 的女博士捷 足先 髓 ,以先上 床后结 婚 的方式迅速 套牢
心灵上都得到 了一些情感的慰藉 , 又何必 一定要 去追究对 方 是谁 呢?况且 , 眼见也未必为实 。交往 方式 的错 位也是给华 蓉带来心灵重创的原因之一 。
二、表层副线 :理想主义者在 世俗社会的溃败与逃离
了张教授 。其实 这是 世俗社 会 司空见 惯 的事情 ,世故 的梅
芜早就深谙 其 中底 细 ,但华 蓉无 法接 受这 样 的事情 ,她认
华蓉 与老五之 间情感 纠葛是 小说 的主线 , 蓉 与 以梅 华
芜为代表 的周 围人 群 的价值错 位则 是作 品的副 线 ,这条 线
为把她放在这件 事情 中来 谈论 都是 对她 的侮辱 ,尽 管她无
意 与那位女博 士竞争 ,并 且她对 那长 着 “ 同子 弹头 的脑 如
袋 ” 的 张教 授 毫 无 兴 趣 。 丁是 ,对 于 梅 芜 与 王 志 强 出 自善 意 的 关 心 ,在 华 蓉 看
索同样贯 穿小 说 的始终 。华 蓉与梅芜 是 大学 同学 ,又是 同 事关系 , 但她们 却完全 是两 种人 ,梅芜 出身 低微 , 她 迅 但
速地 褪掉 了从 乡下带来 的一 身土气 。摇 身一 变而 成为一 个 优雅的女性 , “ 手投足都 给人以东方 女性美 的味道 ” 举 ,是 大学女生崇拜 的偶 像 ;但在 华蓉 眼里 ,梅 芜是个 “ 骨头 里 业已俗透 ”的女人 。梅 芜与华 蓉形成 一种 鲜 明的对 照。华 蓉从 心底里瞧不起 梅芜 ,她 对梅 芜那种 揭老 底式 的蔑视 甚 至包含着某种没落 贵族 面对暴 发户 的刻薄 与轻慢 ;但梅 芜 却是发 自内心 地怜惜 华蓉 ,因为在 大多数 人 眼里 ,梅芜 的 生活更令人羡慕 ,她是一个 比华蓉幸福得多 的女人 。 的确 ,华蓉是孤独 的 ,在学 子如 云 的大学 校 园中她 形 单影只 ,当接到 升职称 、批 博导 的喜讯 时 ,她 的庆 祝方 式 是独 自一人 “ 穿上 自己喜欢 的衣服 和鞋 ,把 自己带到学 校 后面的山上 。口袋里装着 C D机 ,耳机塞进 耳朵里 ,然后在 音乐 和树丛里 自由 自在地行 走。音乐 无 主题 ,是用来 为 华 蓉的思绪伴 奏 的,是思 想 的背景乐 。树 很密
集 ,在错 落 有
来竟会成为一种 不堪 忍 受 的侮 辱 。这 使华蓉 的 自尊心 受到 了极大 的打 击 ,为此 她不 惜 出言不逊 ,得罪 了多 年的 同学 兼 同事 梅芜 与王志 强 ,这是 一个 理想 主 义者 在 现代世 俗社
会 中的失败 。当对 老五 一 厢情 愿 的情 感最 终 无疾 而 终 时 ,
华蓉感 受到 的那 种肝 肠 寸断 的酸楚 与悲 凉 ,她 的精神 到 了 崩溃 的边缘 ,最 后 只得落 荒而逃 ,她更 换 了家 中的 电话 号 码 ,切断 了与老 五的联 系 。又 回到那 孤苦 清寂 之 中,独 自 面对生 活的压 力。 三 、深层 结构 :文本 间性 中的意蕴 小 说有一个 非 常富有 诗意 的题 目:树树 皆秋色 ,这 是 唐初诗 人王绩 的五律 《 野望》 中的句子。全诗如下 :
东皋薄暮望 ,徒倚欲何依 。
树 树 皆秋 色 , 山 山唯 落 晖 。 牧 人 驱 犊 返 ,猎 马 带 禽 归 。
致间 , 自 各 生长 ,彼 此独立 着分 享 阳光 和空 气 。有 时走 得 久了 , 华蓉会有 点恍惚 , 得 自己也就 是树 中之 一棵 。像 觉
它们 一样 ,很独 立 ,永不被 拥抱 。差 异也 只不 过 自己是 活 动着 的而已。通 常 的时候 ,山上没 人 。华蓉 还会 大声地 喊 上几 嗓 :我要 坚 强 呵 ,我 要 好 好地 生 活 呵。然 后 下 山 回 家” 。从 这里我们可 以看 出,貌似坚强的华蓉 的 内心是虚 弱 无力 的,没有爱 情 ,也 没 有友 情 。华 蓉 只能 以山 为丈 夫 、 以水 为情人 ,这是 一个遗 世独立 的女 人 ,在她 身 上没有 丝 毫的世俗气息 。她曾与老五有这样 一段对话 :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
诗 歌描写 了秋天 山野 宁静 、 和谐 的 自然 景致 , 诗人 面 但 对如此美 景 , 却无法 像 田园诗人 那样 得 到精神 上的慰藉 , 而 是备感苦 闷和怅 惘 , 皆因“ 相顾无 相识 ” 在 现实 中找不到一 , 个相知相识 的朋 友 , 诗人 只能去 追怀 伯夷 、 齐那样 的 隐逸 叔 之士 。小说 中华 蓉 已届 中年 , 业 有成 , 事 却总 是与爱情 失 之 交臂 , 身边 同学同事往来穿梭 , 却没有一 个能够 敞开 心扉 、 互
诉衷肠 的知 己 , 因此她很 少 与外 界交 往 , 以致“ 这个世 界上 ,
很少有 人牵挂华蓉 ” 她 的高雅脱俗 带 给她 的是更 多遗世 独 , 立 的凄清与孤寂 , 她所 追慕 的古 典生 活 与诗 意情感 , 今天 在 的现实 中是不可得 的。方方用“ 树树 皆秋 色” 为题 , 正是 在文 本间性 中透露 出小说 的深层意蕴。秋色 融入华 蓉的心 中, 一 种迟暮之感与忧 伤之 思萦 绕心 头。肇始 于一 个打 错 的
电话 的情感故事 只是一个偶 然 , 埋藏在小 说叙事深 处的是亘 古不 变的铁律 : 曲高必然 和寡 , 不肯 向世 俗低 头 的人是要 付 出代 价的 , 注定 他的一生要与孤独为伴 。但 这种不 苟 同于世俗 的 孤独必将成为文 明史上最 富诗意的一笔 。 每一个激变 中的时代 都会上演无数 错位 的情感 悲喜剧 , 这种错位是故事 中人 自身 无法超 越 的 ,古典 的生 活方式 与 的定格 。然而 ,跨越 时代 的 阻隔 ,每 一个 受到 自身 时代 挤 兑 的人都会找到 自己的隔世 知 己 ,这是 看似 悲凉 的现实 一
华蓉说, 你觉得我平常连人间气息都没闻过?老五说你
那虽然也是人 间, 没气 息。华蓉说 这话 怎么 讲?老 五说 , 但 人间气息就是要有些脏兮兮臭哄哄的味道 , 有人吵架有人 要 胡说 的声音 , 要屋子里一派凌乱 , 你有吗?华蓉 回答 不出来 。 华蓉那里是没有 。华 蓉有 的 只是 山上 的树 和鸟 。华蓉 看树 被风吹 , 听花开的声音 , 闻植 物的清香 , 被鸟 叫感动 。 其实 ,不仅华 蓉的生 活是 缺乏人 间气 息 的 ,她 的爱情 理想也是与世俗 生活无 涉的 ,她 “ 长 的时代 就是一 个女 生 人矜持的时代 ” ,她 一直 保 持 着少 女 时代 的 那 份矜 持 ,她
“ 觉得这世上总会有一个人被 自己等到。但生 活常常 比想像 残酷 ,这个人竟 是始终没来 ” 。世易时移 ,传统 的爱情 已经
芜与同样俗气 的王志强 夫 唱妇随 ;从 E本 回来 的学妹 刘雯 t 则认为 t“ 必要婚姻 ,但一定要找个男 人 同居 ,彼此 可 以 不 相互照应 。喜不喜欢都没关系 ,过得去就行 ” ,刘 雯在 自己 的方式 中获 得 了心 理平衡 。显而 易见 ,华 蓉轻 视梅 芜 ,也 无法与刘雯苟同 ,她是反世俗 功利 主义 的爱情 观 的。可 是 ,
成为久远的传说,婚恋的法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梅 情 感演绎固然诗 意盎 然 ,可注 定 只能成 为蓦 然 回首 中完 美
种 , 何尝 不是不幸 中的大幸 呢?《 但 删补唐诗 选脉笺释 会通
评林》中这样评价 《 野望》一诗: “ 《 读 野望》篇,固知
高 土胸 襟 ,超然物外 ,一腔隐情 ,千古 自有知 己” 。诗 文并 置 ,这 个评 价不是正暗合小说 主旨吗?
她面对 的现实却是气质 高雅 的女 博导 在婚姻 市场 上不 敌年
・
1 6-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l 卷第 1 9 期 20 0 6年 1月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n lo n n B sn s olg o r a fHe a u iesC l e e
Vo. 1 No 1 9 .1
Jn 2 0 a. 0 6
勰觏
国0蠲 髓( ( ∞∞曾 @) )
买秀敏
[ 河南省新 乡市第十二 中学, 河南 新 乡 43 0 ] 50 0
摘 要: 方方的中篇小说《 树树皆秋色》 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 可以从
小说的结构分析看到一个情感错位与 失败 的悲剧 , 并揭 示其深 层意 蕴。小说 的表 层 主线是 一个错位 的情 感故 事,
小说的表层副线展 现 了理想主 叉者在世俗社会 的溃败与 逃 离, 小说 的深层 结构所 内涵的 文本 间性 中的意蕴正在 于 通过知识分子那种不 苟同于世俗 的孤独 , 来展 示知识分子所面对的亘古不 变的情感 困惑。 关键词 : 小说《 树树 皆秋 色》 表层结构 ; 深层 结构; 文本 间性 ; 中图分类号 : 4 . I 75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8— 9 8 20 ) l 0 2 0 lo 3 2 (0 6 0 一 15— 2 表面看来 ,华蓉早已将 “ 全部的爱情渴望灭掉了” ,并且 “ 皱
方方在上个 世纪 8 年代 以新 写实小说 的代表人物 的身 0
份走上 文坛 ,但 此后 她的创 作似乎 越来 越 远离新写 实 的平 民立场 ,而更 多 的是 一种 知识 分子 立场 的写作 ,她 是一 位
纹爬上眉头 ,白发混入青丝 , 冰霜压在心头再不溶化” 但她 , 的内心总是 “ 空空落落的” ,因此 ,老五的出现能轻 易地打破 了 她心中的沉寂而荡起层层涟漪 ,尽管只是 电话 中声音的传
递, 但老五已于不经意间走进了她的情感世界 ,拨动 了她的心 弦 ,这对于华蓉来说简直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爱情的滋润 使华蓉变得又年轻又漂亮 了,不仅梅芜发现 了她的变化 ,连在 成都开会时遇到 的钟瑛教授也发现 了她的 “ 不对劲儿” 。当华 蓉不能 自已地陷入情感的漩涡的时候 ,老五的 回应却没有与她 保持一致 。这是小说表层结构 中最重要的一个错位 。细读小 说 ,无论是在生活上提醒华蓉该如何照顾 自己,还是在论文涉 嫌抄袭事件 中,在网上发贴为她 澄清事实 ,及 时为她洗刷冤 屈 ,老五始终是把华蓉当作 “ f L 哥tJ ”来对待的 ,他与华蓉之 3 间的感情是友情而非爱情 。他并没有在情感 的定位 上误导华 蓉 ,是华蓉 自己误读 了这段感情 。 于是 , 陷
入情 网 中 的华 蓉不 再 满足 于 与老 五 的 电话联 系, 而想要与他见见 面 , 电话 联系 与见 面交谈 代表 的是两 种 不 同的交往方 式。众所 周知 , 我们 已经进 入到一个数字 化时
学者型作家 , 学渊 源与个 人学养 是 知识分 子题材 在她 笔 家
下更为驾轻就熟的重要原 因。她的 中篇小说 《 树树 皆秋色 》 (《 北京文学》2 0 03年第 1 1期) 是一部耐人 寻味 的知 识分
子题材小说 。
一
、
表层主线 :一个错位的情感故事
小说的主人 公 华蓉 是 高 校 的 中年女 博 导 ,单 身 未婚 ,
相貌中等偏上 ,情趣 高雅 ,并且 她 的父母 也都是 教 授。这
样一位条件不俗的知识女性却始终没有遇到合适 的伴侣, 她整天忙于科研 ,很少与外界交往。这样的女性似乎符合
我们通常所说的 “ 强人” 的特 征 ,但华 蓉的 内心并 不像 女 人们想象的那样 坚强 ,小 说展现 的正 是华 蓉 内心最 脆 弱的 层 面,于是 ,我们看 到一个 脆弱 敏感 的心灵 如何在 这个 纷 繁多变 的俗世 中遭遇一次猝不及 防的重创 。 故事是从一个 打错的电话开始 的,小说的男女主人公之间 的联系始终是凭借电话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实现的,电话将两个
年龄、身份迥异的男女联在一起, 但这种联系又是十分脆弱
的。一串数字,一根电话线 ,连接着两个素昧平生的人 ,从小 说开头到结尾 , 华蓉始终没见过老五的面。小说也从未正面描 写过老五 ,我们对老五 的认知完全依靠华蓉来获得,换言之,
代, 高科技手段使地 球变 成一个 小小 的村 落 , 与人之 间的 人
交往 变得更 为便捷 , 人际 交往 圈可以超越 空间的局 限而无限
扩展 , , 际手段也变得更为多 元了 。 谊不一定非 得在 同时 交 友 促膝谈 心中建 立 , 电话 、 电脑 网络 等都 能成 为传递 与维 系友 谊 的媒介 。而对于习惯传统交际方式 的人来说 , 数字化 这种
的交 际方 式却 多少给人一种虚幻之感 , 老五究竟是 什么样的 人?这是困扰华蓉 的一个 问题 , 而且她 相信 眼见 为实 , 只有 当老 五本人实实在在地 出现在 自己面前时 , 她才能 感到踏实 放心。对于现代交际方式 的践行者来 说 , 只要交往 的双方在
对于读者来说 ,我们只能通过华蓉这 面镜 子来 审视老 五,同
时,我们也无法确认华蓉真是一面丝毫不走样的平面镜。毕竟 像华蓉这样的知识女性的情感世界是有缺陷的 ,尽管在年轻时 华蓉不乏追求者 ,但事实上 ,她在爱情方面从未进入过角色 ,
用她的老同学王志强的话说是 “ 连
真正的情场都没有上去过” 。
收 稿 日期 :05—0 20 5—1 1
作者简介 : 买秀敏 (92 )女 , 17一 , 回族 , 河南新乡人 , 河南省新 乡市第 十二中学教 师。
・
15・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年第 1 06 期
解读方方的中篇小说 《 树树皆秋色》
轻娇嫩 的女博 士 ,人文学 院 的张宏教 授六 十岁 了,因为 又 出名又有钱 ,“ 门提 亲 的人排 起 了队” 上 ,最终一位 刚满三
十岁 的女博士捷 足先 髓 ,以先上 床后结 婚 的方式迅速 套牢
心灵上都得到 了一些情感的慰藉 , 又何必 一定要 去追究对 方 是谁 呢?况且 , 眼见也未必为实 。交往 方式 的错 位也是给华 蓉带来心灵重创的原因之一 。
二、表层副线 :理想主义者在 世俗社会的溃败与逃离
了张教授 。其实 这是 世俗社 会 司空见 惯 的事情 ,世故 的梅
芜早就深谙 其 中底 细 ,但华 蓉无 法接 受这 样 的事情 ,她认
华蓉 与老五之 间情感 纠葛是 小说 的主线 , 蓉 与 以梅 华
芜为代表 的周 围人 群 的价值错 位则 是作 品的副 线 ,这条 线
为把她放在这件 事情 中来 谈论 都是 对她 的侮辱 ,尽 管她无
意 与那位女博 士竞争 ,并 且她对 那长 着 “ 同子 弹头 的脑 如
袋 ” 的 张教 授 毫 无 兴 趣 。 丁是 ,对 于 梅 芜 与 王 志 强 出 自善 意 的 关 心 ,在 华 蓉 看
索同样贯 穿小 说 的始终 。华 蓉与梅芜 是 大学 同学 ,又是 同 事关系 , 但她们 却完全 是两 种人 ,梅芜 出身 低微 , 她 迅 但
速地 褪掉 了从 乡下带来 的一 身土气 。摇 身一 变而 成为一 个 优雅的女性 , “ 手投足都 给人以东方 女性美 的味道 ” 举 ,是 大学女生崇拜 的偶 像 ;但在 华蓉 眼里 ,梅 芜是个 “ 骨头 里 业已俗透 ”的女人 。梅 芜与华 蓉形成 一种 鲜 明的对 照。华 蓉从 心底里瞧不起 梅芜 ,她 对梅 芜那种 揭老 底式 的蔑视 甚 至包含着某种没落 贵族 面对暴 发户 的刻薄 与轻慢 ;但梅 芜 却是发 自内心 地怜惜 华蓉 ,因为在 大多数 人 眼里 ,梅芜 的 生活更令人羡慕 ,她是一个 比华蓉幸福得多 的女人 。 的确 ,华蓉是孤独 的 ,在学 子如 云 的大学 校 园中她 形 单影只 ,当接到 升职称 、批 博导 的喜讯 时 ,她 的庆 祝方 式 是独 自一人 “ 穿上 自己喜欢 的衣服 和鞋 ,把 自己带到学 校 后面的山上 。口袋里装着 C D机 ,耳机塞进 耳朵里 ,然后在 音乐 和树丛里 自由 自在地行 走。音乐 无 主题 ,是用来 为 华 蓉的思绪伴 奏 的,是思 想 的背景乐 。树 很密
集 ,在错 落 有
来竟会成为一种 不堪 忍 受 的侮 辱 。这 使华蓉 的 自尊心 受到 了极大 的打 击 ,为此 她不 惜 出言不逊 ,得罪 了多 年的 同学 兼 同事 梅芜 与王志 强 ,这是 一个 理想 主 义者 在 现代世 俗社
会 中的失败 。当对 老五 一 厢情 愿 的情 感最 终 无疾 而 终 时 ,
华蓉感 受到 的那 种肝 肠 寸断 的酸楚 与悲 凉 ,她 的精神 到 了 崩溃 的边缘 ,最 后 只得落 荒而逃 ,她更 换 了家 中的 电话 号 码 ,切断 了与老 五的联 系 。又 回到那 孤苦 清寂 之 中,独 自 面对生 活的压 力。 三 、深层 结构 :文本 间性 中的意蕴 小 说有一个 非 常富有 诗意 的题 目:树树 皆秋色 ,这 是 唐初诗 人王绩 的五律 《 野望》 中的句子。全诗如下 :
东皋薄暮望 ,徒倚欲何依 。
树 树 皆秋 色 , 山 山唯 落 晖 。 牧 人 驱 犊 返 ,猎 马 带 禽 归 。
致间 , 自 各 生长 ,彼 此独立 着分 享 阳光 和空 气 。有 时走 得 久了 , 华蓉会有 点恍惚 , 得 自己也就 是树 中之 一棵 。像 觉
它们 一样 ,很独 立 ,永不被 拥抱 。差 异也 只不 过 自己是 活 动着 的而已。通 常 的时候 ,山上没 人 。华蓉 还会 大声地 喊 上几 嗓 :我要 坚 强 呵 ,我 要 好 好地 生 活 呵。然 后 下 山 回 家” 。从 这里我们可 以看 出,貌似坚强的华蓉 的 内心是虚 弱 无力 的,没有爱 情 ,也 没 有友 情 。华 蓉 只能 以山 为丈 夫 、 以水 为情人 ,这是 一个遗 世独立 的女 人 ,在她 身 上没有 丝 毫的世俗气息 。她曾与老五有这样 一段对话 :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
诗 歌描写 了秋天 山野 宁静 、 和谐 的 自然 景致 , 诗人 面 但 对如此美 景 , 却无法 像 田园诗人 那样 得 到精神 上的慰藉 , 而 是备感苦 闷和怅 惘 , 皆因“ 相顾无 相识 ” 在 现实 中找不到一 , 个相知相识 的朋 友 , 诗人 只能去 追怀 伯夷 、 齐那样 的 隐逸 叔 之士 。小说 中华 蓉 已届 中年 , 业 有成 , 事 却总 是与爱情 失 之 交臂 , 身边 同学同事往来穿梭 , 却没有一 个能够 敞开 心扉 、 互
诉衷肠 的知 己 , 因此她很 少 与外 界交 往 , 以致“ 这个世 界上 ,
很少有 人牵挂华蓉 ” 她 的高雅脱俗 带 给她 的是更 多遗世 独 , 立 的凄清与孤寂 , 她所 追慕 的古 典生 活 与诗 意情感 , 今天 在 的现实 中是不可得 的。方方用“ 树树 皆秋 色” 为题 , 正是 在文 本间性 中透露 出小说 的深层意蕴。秋色 融入华 蓉的心 中, 一 种迟暮之感与忧 伤之 思萦 绕心 头。肇始 于一 个打 错 的
电话 的情感故事 只是一个偶 然 , 埋藏在小 说叙事深 处的是亘 古不 变的铁律 : 曲高必然 和寡 , 不肯 向世 俗低 头 的人是要 付 出代 价的 , 注定 他的一生要与孤独为伴 。但 这种不 苟 同于世俗 的 孤独必将成为文 明史上最 富诗意的一笔 。 每一个激变 中的时代 都会上演无数 错位 的情感 悲喜剧 , 这种错位是故事 中人 自身 无法超 越 的 ,古典 的生 活方式 与 的定格 。然而 ,跨越 时代 的 阻隔 ,每 一个 受到 自身 时代 挤 兑 的人都会找到 自己的隔世 知 己 ,这是 看似 悲凉 的现实 一
华蓉说, 你觉得我平常连人间气息都没闻过?老五说你
那虽然也是人 间, 没气 息。华蓉说 这话 怎么 讲?老 五说 , 但 人间气息就是要有些脏兮兮臭哄哄的味道 , 有人吵架有人 要 胡说 的声音 , 要屋子里一派凌乱 , 你有吗?华蓉 回答 不出来 。 华蓉那里是没有 。华 蓉有 的 只是 山上 的树 和鸟 。华蓉 看树 被风吹 , 听花开的声音 , 闻植 物的清香 , 被鸟 叫感动 。 其实 ,不仅华 蓉的生 活是 缺乏人 间气 息 的 ,她 的爱情 理想也是与世俗 生活无 涉的 ,她 “ 长 的时代 就是一 个女 生 人矜持的时代 ” ,她 一直 保 持 着少 女 时代 的 那 份矜 持 ,她
“ 觉得这世上总会有一个人被 自己等到。但生 活常常 比想像 残酷 ,这个人竟 是始终没来 ” 。世易时移 ,传统 的爱情 已经
芜与同样俗气 的王志强 夫 唱妇随 ;从 E本 回来 的学妹 刘雯 t 则认为 t“ 必要婚姻 ,但一定要找个男 人 同居 ,彼此 可 以 不 相互照应 。喜不喜欢都没关系 ,过得去就行 ” ,刘 雯在 自己 的方式 中获 得 了心 理平衡 。显而 易见 ,华 蓉轻 视梅 芜 ,也 无法与刘雯苟同 ,她是反世俗 功利 主义 的爱情 观 的。可 是 ,
成为久远的传说,婚恋的法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梅 情 感演绎固然诗 意盎 然 ,可注 定 只能成 为蓦 然 回首 中完 美
种 , 何尝 不是不幸 中的大幸 呢?《 但 删补唐诗 选脉笺释 会通
评林》中这样评价 《 野望》一诗: “ 《 读 野望》篇,固知
高 土胸 襟 ,超然物外 ,一腔隐情 ,千古 自有知 己” 。诗 文并 置 ,这 个评 价不是正暗合小说 主旨吗?
她面对 的现实却是气质 高雅 的女 博导 在婚姻 市场 上不 敌年
・
1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