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防安全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我国一直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当前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国防建设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结合我国国防支出的现状,通过对我国近20年相关数据的纵向比较,以及与其他国家国防支出情况的横向比较,具体分析近年来国防支出绝对规模增长、相对规模降低的成因。
【关键词】国防支出 国防建设 经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继续促进社会和谐,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国防建设上,就是要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并努力防止在过程中出现相互偏废现象,保证国防建设投入与国家经济承受力相协调。和平时期,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协调的侧重点是安全下的发展,二者协调的基本标志是本国经济在既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同时国家又处在基本没有或很少受到威胁的状态。①
1. 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和国防支出分别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国家财力和国防建设水平的重要数据,三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本文将针对1991年至2011年的数据,选取以下三个标准来衡量我国国防支出的规模:一是国防支出总量及其年增长率;二是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三是国防支出占GDP比重。
1.1数据变动关系及特征描述
下面具体分析1991年至2011年的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年增长率、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国防支出占GDP比重的情况,研究它们可能存在的一些关系和显著特征:
第一,从我国国防支出、财政支出及GDP的年增长率来看,如图1,20年间我国在这三方面的增长率有明显相似的周期特征,并且波峰和波谷都基本出现在同一年份或临近年份,即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时候,财政支出和国防支出增长率都相应较高,反之亦反,并且经济增长率达到最高时,财政支出和国防支出也达到最高。②
第二,图2的数据显示出,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基本呈负相关。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大幅上升时,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却逐步下降。这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经济发展背景来看,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前,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相对经济发展来说是明显不足的,在国防支出占GDP比重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国防支出增长相对较快,其占财政支出比重自然有所上升。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财政支出也大幅提高,年增长率也大幅超过GDP增速,而国防支出及GDP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比例,所以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必然呈现明显下降。
1.2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现状,分析国防支出变化趋势
1.2.1我国国防支出的总体水平在世界上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了国防支出,但增长幅度较小。我国国防支出的低水平,不仅反映在国防支出的绝对规模上,也反映在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上。1991年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我国国防支出的增长率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进入新世纪,美国、俄罗斯、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4%之间。以2011年世界国防支出为例,中国国防支出仅占GDP的1.24%,而美国为4.7%,俄罗斯为4.3%,印度也超过了2%。③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国防支出规模却不升反降,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与我国安全与发展的利益是相悖的。
1.2.2国防支出增长滞后于经济建设步伐。第一,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和财政支出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了国防支出,但这种增长是属于弥补国防基础薄弱的补偿性增长;第二,我国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与美国等一些大国相比,均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三,我国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发展战略思想,我国有限的军事力量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1.2.3国防支出持续增长的可行空间大。国防支出虽然受经济因素的约束,但也取决于国际政治环境、军事战略方针等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国防支出相对规模大幅下滑,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始终低于同类型收入国家的平均支出水平。那么,在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多少为宜呢?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2011)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中国国防费占GDP的比重应当保持在2.6%—2.8%之间比较合适,目前中国公开军费占GDP的比重为1.4%左右。④我们可以简单,我国合理的国防支出存在1.2—1.4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如果考虑到每年GDP的增长,可行的增长空间将更大。
2. 我国国防支出现状的成因分析
2.1我国国防支出总量增长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绝对规模稳定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安全形势,同时这也是对长期以来国防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一种补偿性增长。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少将(2011)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军费即使在今后几年保持百分之几十的增长,也未脱离补偿性投入。⑤
从国内民生角度来讲,我国关注民生,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而解放军广大官兵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国家适当提高其生活水平。近年来,为了改善官兵生活条件,弥补物价上涨带来的缺口,我国军队平均工资全面上涨,但是军队待遇偏低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解决。与此同时,我国国防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大量军事人才,为了保留人才,适当提高物质待遇是必要的。
从部队的作战、训练方面来讲,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事体制改革的推进,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武器装备的更新与研发,同时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且价格昂贵。另外,部队作战、训练方面所发生的费用也会大幅增多。首先是部队训练的器材、装备采购,其次是官兵各种职业津贴,诸如航海补助、飞行补助、特殊危险专业补助等其它相关费用也会不断增多。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人李肇星(2011)表示,中国新增军费主要用于适当增加装备建设、军事训练和人才培养经费,加大基层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适当提高与官兵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费保障标准和调整军队津贴、补贴标准等。⑥ 从军队参与国内抢险救灾和支援经济社会建设方面来讲,军队的支出也是相当大的。从2008年以来,我国不断面临着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以及其它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派出了大量的人员和装备投入到抢险救灾行动当中去。
中国一贯主张控制国防经费的规模,按照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协调的方针,合理安排国防费用。但国防支出绝对规模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也与国际安全环境出现的新挑战,国家利益拓展对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新需要,中国周边地区安全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有关。
当前,国际安全环境总体稳定,但是局部地区动荡。我国地处东亚的中心,陆地及海上邻国众多,是世界上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目前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沿陆海边疆地区,“台独”、“藏独”、“疆独”分子在国际反华势力支持下活动猖獗,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二是中国与印、韩、日及东南亚部分海上邻国存在领土、领海争端,己成潜在威胁,如近期我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南海问题、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三是朝鲜南北方关系紧张、阿富汗内战仍在进行、印巴克什米尔冲突不断等等。如果处置不慎,这些不稳定因素发生连锁反应,就有可能使中国顾此失彼。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需要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增无减,我国近来国防支出的一部分必须用在海外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及维持和平上。索马里海盗依然活动猖獗,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至今,中国已经向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派出了第十一批护航舰艇编队,这些舰艇编队在海外执行任务所需经费是在国内正常经费的数倍,有些项目甚至是数十倍。另一方面,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我国将尽一切力量,协助撤离滞留利比亚的中方人员,这些也是军费开支的新方面。
2.2我国国防支出占GDP及财政支出比重较低的原因
评价一个国家国防支出的高低,主要不是看绝对值,而要看相对值,看国防支出分摊到每个军人身上的含金量,看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看国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这几方面,中国都是很低的。
首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特别是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在基本满足军队建设的同时,政府将主要的财政收入用于经济建设,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建设,使得国防支出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其次,国防支出占GDP及财政支出比重较低,还与我国积极防御战略的一贯性有关。我国国土四周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国的国防需求比大多数的国家都要大,相对于美国来说,美国的两大洋以及加拿大、墨西哥都对它不构成任何威胁,所有的军费都可以用在对外方面。而中国,从朝鲜半岛到巴基斯坦、阿富汗,我们需要国防军队去保卫的领土非常多,而我们现在只能完成部分国防任务。特别要指出一点,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防军队中没有一分钱是用来支付战争费用的,相比美国大量的国防费用用于支付战争,我们的增长则是军队在“练内功”的过程。中国坚定奉行和平发展政策,适当增加军费只为提高自身的防卫作战能力,并不以军事扩张或侵略他国为目的。所以,我国的国防支出主要针对维护国家安全以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相对于美国大量用于战争的国防支出,在两国GDP总量都较大的情况下,中国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也是情理之中。
结论
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本文通过我国近20年相关数据的纵向比较,以及与其他国家国防支出情况的横向比较,对我国国防支出现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但是文中对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只做了初步的探讨,还有很多的研究需要完善,并且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和资料的有限性等原因,还有许多考虑不周、阐述不明的地方,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得以补充、完善。
注释:
①郝万禄,孙兆斌,黄薇.基于财政资源配置视角的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01).
② 刘飞.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和国防费增长研究[J].财税纵横,2012,(01):59-61.
③维基百科.SIPRI军事开支数据库[DB/OL]. ,2011-3-5.
⑥ 李肇星.中国的国防费是透明的,不存在隐性军费[N/OL]. ,2012-3-4.
参考文献:
[1]郝万禄,孙兆斌,黄薇.基于财政资源配置视角的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01).
[2]刘飞.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和国防费增长研究[J].财税纵横,2012,(01):59-61.
[3]维基百科.SIPRI军事开支数据库[DB/OL].,2011-3-5.
[6]李肇星.中国的国防费是透明的,不存在隐性军费[N/OL]. ,2012-3-4.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2009级财政学专业学生)
【摘 要】国防安全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我国一直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当前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国防建设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结合我国国防支出的现状,通过对我国近20年相关数据的纵向比较,以及与其他国家国防支出情况的横向比较,具体分析近年来国防支出绝对规模增长、相对规模降低的成因。
【关键词】国防支出 国防建设 经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继续促进社会和谐,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国防建设上,就是要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并努力防止在过程中出现相互偏废现象,保证国防建设投入与国家经济承受力相协调。和平时期,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协调的侧重点是安全下的发展,二者协调的基本标志是本国经济在既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同时国家又处在基本没有或很少受到威胁的状态。①
1. 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和国防支出分别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国家财力和国防建设水平的重要数据,三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本文将针对1991年至2011年的数据,选取以下三个标准来衡量我国国防支出的规模:一是国防支出总量及其年增长率;二是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三是国防支出占GDP比重。
1.1数据变动关系及特征描述
下面具体分析1991年至2011年的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年增长率、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国防支出占GDP比重的情况,研究它们可能存在的一些关系和显著特征:
第一,从我国国防支出、财政支出及GDP的年增长率来看,如图1,20年间我国在这三方面的增长率有明显相似的周期特征,并且波峰和波谷都基本出现在同一年份或临近年份,即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时候,财政支出和国防支出增长率都相应较高,反之亦反,并且经济增长率达到最高时,财政支出和国防支出也达到最高。②
第二,图2的数据显示出,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基本呈负相关。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大幅上升时,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却逐步下降。这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经济发展背景来看,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前,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相对经济发展来说是明显不足的,在国防支出占GDP比重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国防支出增长相对较快,其占财政支出比重自然有所上升。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财政支出也大幅提高,年增长率也大幅超过GDP增速,而国防支出及GDP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比例,所以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必然呈现明显下降。
1.2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现状,分析国防支出变化趋势
1.2.1我国国防支出的总体水平在世界上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了国防支出,但增长幅度较小。我国国防支出的低水平,不仅反映在国防支出的绝对规模上,也反映在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上。1991年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我国国防支出的增长率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进入新世纪,美国、俄罗斯、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4%之间。以2011年世界国防支出为例,中国国防支出仅占GDP的1.24%,而美国为4.7%,俄罗斯为4.3%,印度也超过了2%。③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国防支出规模却不升反降,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与我国安全与发展的利益是相悖的。
1.2.2国防支出增长滞后于经济建设步伐。第一,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和财政支出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了国防支出,但这种增长是属于弥补国防基础薄弱的补偿性增长;第二,我国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与美国等一些大国相比,均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三,我国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发展战略思想,我国有限的军事力量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1.2.3国防支出持续增长的可行空间大。国防支出虽然受经济因素的约束,但也取决于国际政治环境、军事战略方针等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国防支出相对规模大幅下滑,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始终低于同类型收入国家的平均支出水平。那么,在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多少为宜呢?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2011)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中国国防费占GDP的比重应当保持在2.6%—2.8%之间比较合适,目前中国公开军费占GDP的比重为1.4%左右。④我们可以简单,我国合理的国防支出存在1.2—1.4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如果考虑到每年GDP的增长,可行的增长空间将更大。
2. 我国国防支出现状的成因分析
2.1我国国防支出总量增长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绝对规模稳定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安全形势,同时这也是对长期以来国防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一种补偿性增长。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少将(2011)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军费即使在今后几年保持百分之几十的增长,也未脱离补偿性投入。⑤
从国内民生角度来讲,我国关注民生,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而解放军广大官兵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国家适当提高其生活水平。近年来,为了改善官兵生活条件,弥补物价上涨带来的缺口,我国军队平均工资全面上涨,但是军队待遇偏低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解决。与此同时,我国国防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大量军事人才,为了保留人才,适当提高物质待遇是必要的。
从部队的作战、训练方面来讲,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事体制改革的推进,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武器装备的更新与研发,同时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且价格昂贵。另外,部队作战、训练方面所发生的费用也会大幅增多。首先是部队训练的器材、装备采购,其次是官兵各种职业津贴,诸如航海补助、飞行补助、特殊危险专业补助等其它相关费用也会不断增多。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人李肇星(2011)表示,中国新增军费主要用于适当增加装备建设、军事训练和人才培养经费,加大基层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适当提高与官兵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费保障标准和调整军队津贴、补贴标准等。⑥ 从军队参与国内抢险救灾和支援经济社会建设方面来讲,军队的支出也是相当大的。从2008年以来,我国不断面临着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以及其它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派出了大量的人员和装备投入到抢险救灾行动当中去。
中国一贯主张控制国防经费的规模,按照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协调的方针,合理安排国防费用。但国防支出绝对规模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也与国际安全环境出现的新挑战,国家利益拓展对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新需要,中国周边地区安全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有关。
当前,国际安全环境总体稳定,但是局部地区动荡。我国地处东亚的中心,陆地及海上邻国众多,是世界上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目前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沿陆海边疆地区,“台独”、“藏独”、“疆独”分子在国际反华势力支持下活动猖獗,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二是中国与印、韩、日及东南亚部分海上邻国存在领土、领海争端,己成潜在威胁,如近期我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南海问题、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三是朝鲜南北方关系紧张、阿富汗内战仍在进行、印巴克什米尔冲突不断等等。如果处置不慎,这些不稳定因素发生连锁反应,就有可能使中国顾此失彼。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需要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增无减,我国近来国防支出的一部分必须用在海外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及维持和平上。索马里海盗依然活动猖獗,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至今,中国已经向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派出了第十一批护航舰艇编队,这些舰艇编队在海外执行任务所需经费是在国内正常经费的数倍,有些项目甚至是数十倍。另一方面,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我国将尽一切力量,协助撤离滞留利比亚的中方人员,这些也是军费开支的新方面。
2.2我国国防支出占GDP及财政支出比重较低的原因
评价一个国家国防支出的高低,主要不是看绝对值,而要看相对值,看国防支出分摊到每个军人身上的含金量,看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看国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这几方面,中国都是很低的。
首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特别是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在基本满足军队建设的同时,政府将主要的财政收入用于经济建设,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建设,使得国防支出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其次,国防支出占GDP及财政支出比重较低,还与我国积极防御战略的一贯性有关。我国国土四周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国的国防需求比大多数的国家都要大,相对于美国来说,美国的两大洋以及加拿大、墨西哥都对它不构成任何威胁,所有的军费都可以用在对外方面。而中国,从朝鲜半岛到巴基斯坦、阿富汗,我们需要国防军队去保卫的领土非常多,而我们现在只能完成部分国防任务。特别要指出一点,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防军队中没有一分钱是用来支付战争费用的,相比美国大量的国防费用用于支付战争,我们的增长则是军队在“练内功”的过程。中国坚定奉行和平发展政策,适当增加军费只为提高自身的防卫作战能力,并不以军事扩张或侵略他国为目的。所以,我国的国防支出主要针对维护国家安全以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相对于美国大量用于战争的国防支出,在两国GDP总量都较大的情况下,中国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也是情理之中。
结论
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本文通过我国近20年相关数据的纵向比较,以及与其他国家国防支出情况的横向比较,对我国国防支出现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但是文中对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只做了初步的探讨,还有很多的研究需要完善,并且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和资料的有限性等原因,还有许多考虑不周、阐述不明的地方,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得以补充、完善。
注释:
①郝万禄,孙兆斌,黄薇.基于财政资源配置视角的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01).
② 刘飞.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和国防费增长研究[J].财税纵横,2012,(01):59-61.
③维基百科.SIPRI军事开支数据库[DB/OL]. ,2011-3-5.
⑥ 李肇星.中国的国防费是透明的,不存在隐性军费[N/OL]. ,2012-3-4.
参考文献:
[1]郝万禄,孙兆斌,黄薇.基于财政资源配置视角的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01).
[2]刘飞.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和国防费增长研究[J].财税纵横,2012,(01):59-61.
[3]维基百科.SIPRI军事开支数据库[DB/OL].,2011-3-5.
[6]李肇星.中国的国防费是透明的,不存在隐性军费[N/OL]. ,2012-3-4.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2009级财政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