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创意临时性建筑,简直太有才了

2014年临时性建筑席卷全球,这种临时性建筑集灵活性、便携性、移动性及生态环保等于一身,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趋势,这类项目通常被视作公众建筑,设计必须以人为衡量标准,与他们的居住者产生互动,同时可以真正地测试建筑创新和工程的极限。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欣赏一下2014年吸引眼球的众多临时建筑物。

纤维编织研究馆

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学院(ICD)院和建筑结构与结构设计学院(ITKE)设计完成了2013-2014年ICD/ITKE研究馆。该研究馆由纤维编织而成,是ICD/ITKE团队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全方位实验性项目之一。ICD/ITKE团队致力于探索数字化制造工艺,研究新颖高效的仿生设计策略。

团队在与生物学家合作研究甲虫壳体的基础上,推出轻量化预制穹顶。为简化研究过程,团队进行参数化建模并使用计算机仿真工具。展馆的建造引入两个大型同步KUMA机器人,它们负责将玻璃和碳纤维缠绕在薄质钢框架上。

蛇形艺廊

由智利建筑师Smiljan Radi?设计的第14个蛇形画廊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对外开放。该临时性建筑物占地514平方米,坐落在肯辛顿花园蛇形艺廊入口的外面。

这一半透明圆柱状的建筑物栖息于巨大的石头上。该建筑物设有一间公共咖啡厅,设计时就被定位成一个灵活的多功能社交场所。

拦鱼栅式建筑

受北极地区传统拦鱼栅的影响,Rintala Eggertsson建筑事务所在挪威北部的沙滩上安装了一系列的木质构造,作为SALT艺术节的功能框架。

倾斜的建筑形式主要用来展示艺术品以及举办音乐表演,而且能够灵活的服务于其它潜在的展览。

小立方体堆叠建筑

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完成了他在巴黎的第一个作品,这是一个小型的纪念装置,同时也是杜乐丽花园中一系列活动小屋的其中一部分。

项目的策划方FIAC是一个不仅着眼于室内展示,同时也关注公共创意项目的艺术组织。这个名为“许多小立方体”的雕塑由一系列漂浮的体量组成,藤本壮介表示,它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空间体验,摇曳的阴影和光线组成美妙的韵律,仿佛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间隙投下的光影”。

这些铝制立方体彼此之间仅仅通过一条边或一个角相互连接,看起来像是从周围景观之间升起,悬浮在半空中,形成了视觉上轻盈飘渺的建筑作品。

竹林展

“竹林展”已经在全世界搭建起来,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屋顶、罗马马可博物馆以及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

Doug Starn与Mike Starn兄弟在以色列博物馆的比利罗斯艺术花园,第九次完成了他们意义深远的作品。“竹林展”高16米,700多平米,邀请游客进入到精致的空中框架里,这是用10000根竹竿搭起来的,形成了一个路线蜿蜒曲折且亲密的复杂路径。

感应空间

今年二月,各建筑事务所通过特定场地的设施改造英国皇家美术院的主画廊。“感应空间”旨在探索建筑的必要元素,让沉浸在其中的来宾获得多重感官的体验。该项目自始至终适用于人的环境和尺度,与隈研吾、Lvaro Siza以及Pezo von Ellrichshausen合作完成。

bow-house

法国建筑师Stéphane Malka设计的小住宅建筑位于荷兰的海尔伦,它是由典型的脚手架框架支撑,靠在一面带有涂鸦的白色砖墙上。

虽然小屋本身结构是固定的,但其功能上是作为避难所,为可能路过的流浪汉提供临时的住处。

巴塞罗那身份馆

在建筑师Benedetta Tagliabue(EMBT建筑事务所)和Fundació EnricMiralles的组织下,一系列展馆因BCN re.set项目,围绕着巴塞罗那建立起来。

其中的一个设施是由中国的Urbanus工作室设计的,创建了一个多孔的竹结构建筑,重新诠释了古罗马和加泰罗尼亚拱顶的建筑形式。建筑事务所与拉萨尔的建筑学校合作,利用他们对当地文化的理解,来充实这个项目,最终构想和实现了对这个项目的承诺。

crest馆

Zaha Hadid在伦敦V&A博物馆的空地上设计的“crest”馆已经开放,之后将移送到迪拜,成为ME酒店的一部分,该酒店也是这位伊拉克裔女建筑师的作品。

“crest”馆的结构形式非常精密并且很薄。光滑的表面反射着周围的环境,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光影效果。该建筑被命名为“crest”,这个临时的设计是2014年伦敦设计节展览项目的一部分。

MoMA PS1的院子里的hy-fi

该项目建在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的院子里,由一个圆形的塔楼构成,塔楼是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有机砖块建成。

该项目是由The Living建筑事务所的首席建筑师David Benjamin设计,运用了首创的生物设计法,建筑完全是由有机物质构成,并结合了生物技术以及先进的计算机工程设计。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为作者所有)

2014年临时性建筑席卷全球,这种临时性建筑集灵活性、便携性、移动性及生态环保等于一身,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趋势,这类项目通常被视作公众建筑,设计必须以人为衡量标准,与他们的居住者产生互动,同时可以真正地测试建筑创新和工程的极限。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欣赏一下2014年吸引眼球的众多临时建筑物。

纤维编织研究馆

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学院(ICD)院和建筑结构与结构设计学院(ITKE)设计完成了2013-2014年ICD/ITKE研究馆。该研究馆由纤维编织而成,是ICD/ITKE团队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全方位实验性项目之一。ICD/ITKE团队致力于探索数字化制造工艺,研究新颖高效的仿生设计策略。

团队在与生物学家合作研究甲虫壳体的基础上,推出轻量化预制穹顶。为简化研究过程,团队进行参数化建模并使用计算机仿真工具。展馆的建造引入两个大型同步KUMA机器人,它们负责将玻璃和碳纤维缠绕在薄质钢框架上。

蛇形艺廊

由智利建筑师Smiljan Radi?设计的第14个蛇形画廊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对外开放。该临时性建筑物占地514平方米,坐落在肯辛顿花园蛇形艺廊入口的外面。

这一半透明圆柱状的建筑物栖息于巨大的石头上。该建筑物设有一间公共咖啡厅,设计时就被定位成一个灵活的多功能社交场所。

拦鱼栅式建筑

受北极地区传统拦鱼栅的影响,Rintala Eggertsson建筑事务所在挪威北部的沙滩上安装了一系列的木质构造,作为SALT艺术节的功能框架。

倾斜的建筑形式主要用来展示艺术品以及举办音乐表演,而且能够灵活的服务于其它潜在的展览。

小立方体堆叠建筑

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完成了他在巴黎的第一个作品,这是一个小型的纪念装置,同时也是杜乐丽花园中一系列活动小屋的其中一部分。

项目的策划方FIAC是一个不仅着眼于室内展示,同时也关注公共创意项目的艺术组织。这个名为“许多小立方体”的雕塑由一系列漂浮的体量组成,藤本壮介表示,它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空间体验,摇曳的阴影和光线组成美妙的韵律,仿佛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间隙投下的光影”。

这些铝制立方体彼此之间仅仅通过一条边或一个角相互连接,看起来像是从周围景观之间升起,悬浮在半空中,形成了视觉上轻盈飘渺的建筑作品。

竹林展

“竹林展”已经在全世界搭建起来,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屋顶、罗马马可博物馆以及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

Doug Starn与Mike Starn兄弟在以色列博物馆的比利罗斯艺术花园,第九次完成了他们意义深远的作品。“竹林展”高16米,700多平米,邀请游客进入到精致的空中框架里,这是用10000根竹竿搭起来的,形成了一个路线蜿蜒曲折且亲密的复杂路径。

感应空间

今年二月,各建筑事务所通过特定场地的设施改造英国皇家美术院的主画廊。“感应空间”旨在探索建筑的必要元素,让沉浸在其中的来宾获得多重感官的体验。该项目自始至终适用于人的环境和尺度,与隈研吾、Lvaro Siza以及Pezo von Ellrichshausen合作完成。

bow-house

法国建筑师Stéphane Malka设计的小住宅建筑位于荷兰的海尔伦,它是由典型的脚手架框架支撑,靠在一面带有涂鸦的白色砖墙上。

虽然小屋本身结构是固定的,但其功能上是作为避难所,为可能路过的流浪汉提供临时的住处。

巴塞罗那身份馆

在建筑师Benedetta Tagliabue(EMBT建筑事务所)和Fundació EnricMiralles的组织下,一系列展馆因BCN re.set项目,围绕着巴塞罗那建立起来。

其中的一个设施是由中国的Urbanus工作室设计的,创建了一个多孔的竹结构建筑,重新诠释了古罗马和加泰罗尼亚拱顶的建筑形式。建筑事务所与拉萨尔的建筑学校合作,利用他们对当地文化的理解,来充实这个项目,最终构想和实现了对这个项目的承诺。

crest馆

Zaha Hadid在伦敦V&A博物馆的空地上设计的“crest”馆已经开放,之后将移送到迪拜,成为ME酒店的一部分,该酒店也是这位伊拉克裔女建筑师的作品。

“crest”馆的结构形式非常精密并且很薄。光滑的表面反射着周围的环境,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光影效果。该建筑被命名为“crest”,这个临时的设计是2014年伦敦设计节展览项目的一部分。

MoMA PS1的院子里的hy-fi

该项目建在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的院子里,由一个圆形的塔楼构成,塔楼是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有机砖块建成。

该项目是由The Living建筑事务所的首席建筑师David Benjamin设计,运用了首创的生物设计法,建筑完全是由有机物质构成,并结合了生物技术以及先进的计算机工程设计。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为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集装箱原来可以如此性感!摇身一变亮瞎眼!集装箱神奇改造案例盘点~
  • 集装箱,装载货物的箱子.当集装箱遇上设计师,便成了一种撞击时尚潮流的建筑杰作. 改造集装箱 去年,美国<商业周刊>列举了最有可能改变我们未来10年生活方式的20项重要发明,集装箱房屋位列第19项.美国<商业周刊>说: ...查看


  • 阿尔伯特亲王的梦想
  • 1 21世纪对中国意义非凡.2008北京奥运已经翻过完美的一页,2010上海世博正悄然走来.可以预言,这届被定义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21世纪将是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时 ...查看


  • 上海"深坑酒店"全球独一无二的奇特工程,简直就是仙境!
  • 2014-10-24 10:57:06 2013年3月17日,世茂集团上海佘山"纳米魔幻城"所属"深坑酒店"入选美国国家地理"伟大工程巡礼"开机仪式举行.当日活动选择了工程现场-- ...查看


  • 2014最具潜力专业
  • 2014高考选专业:解码未来最具潜力的7大行业 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纺织.轻工.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这些行业都属于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工业产值和国家税收的主要贡 ...查看


  • 微工作:用你口袋里的手机赚外快
  • 标题: BBC - Future - Technology - Microwork: Making money from mobiles 来源:http://www.bbc.com 推荐者: celeron200 原文作者: Clark B ...查看


  • 跨界融合_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 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研究 跨界融合: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李凤亮 宗祖盼 摘 要 跨界融合作为当前文化产业领域最主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对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其融合的形态突出表现为跨门类融合.跨要素 ...查看


  • 现代奥运会场馆发展回顾与展望
  • 体育文化导刊 2014年4月 第4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4.Apr.2014 现代奥运会场馆发展回顾与展望 叶小瑜1 刘兵1 谢建华2 (1.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2.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 ...查看


  • 珠宝建筑学概论
  • 10 Corso Como上海空间周年庆嘉年华 沪上时尚设计概念地标10 Corso Como上海迎来开业一周年的庆典嘉年华.10 Corso Como上海开业一年间已成为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时尚人士购物.休闲.餐饮的理想去处.在周年庆典上,媒 ...查看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前景与未来趋势预测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前景与未来趋势预测 (一)发展前景预测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界各国政府都对这一产业的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