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抓住文章“借物喻人”体裁特点,以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初步理解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教学重点:
1. 以读为主线,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开篇读——抓住主要人物
1.要求:请大家读一篇文章,打开课本126页,看看谁能通过这次读书,读出这篇文章写的是谁?
2.操作: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肖复兴 叶圣陶
4.交流:遇到哪个字不会读,可以查字典、或向他人请教,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请同桌帮忙帮忙。
5.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意在激励、提示有效的读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读书学会读书。
二、 二次读——了解主要事情
1. 要求: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重点写谁,做了什么事?
2. 操作:学生自由通读全文,读完后,用笔画、圈相关文段,归纳“谁 做了什么事”
3. 汇报:学生汇报:谁 做什么?老师板书。
4. 评价:从“带着思考去读书,读书效果就会好”的角度评价学生的读书行为及效果。
三、 三次读——了解主要内容
1.要求:让学生默读课文,提示学生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人物,二是事情,读完后,老师再提问。
2.操作: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后,教师提问:谁能用老师板书的内容连起来说一句话?
3.汇报:学生汇报。
4.评价:依然重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让学生谈谈怎么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四次读——推敲文眼,读“爬山虎”文段
1. 疑问:文中,主要写的是叶圣陶修改我的作文,请我到他家做客,为什么课文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题目?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爬山虎”?
2. 操作:学生找出相关文段,读读。个别读。
3. 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并在指导学生朗读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才能读得正确、流利。
五、 五次读——读写生字词
1. 要求:板书“会读、会记、会写、会用”的生字词学习目标。通过与同桌合作,自学生字词。
2. 操作:先自己读生字,读给同学听,落实“会读”。同桌互相交流怎么识记生字,落实“会记”。选一两个“最拿手”的字来写,写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写得最漂亮的字”,并请两个同学上黑板来写,落实“会写”。结合课文,在小组里说说一两个自己能理解的词语,落实“会用”。
3. 汇报:以“A”组点名“B”中某个同学的形式来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情况。
4. 评价:从学习方式、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六次读——让“爬山虎”与叶老融通
1. 要求:集体朗读课文,再次检查读书效果。朗读时关注两个地方,一是叶老说的、做的、想的句段,二是描写爬山虎的句段,想想,爬山虎与叶老有什么联系?
2. 操作:学生朗读,教师适时提示叶老说的、做的、想的句段和描写爬山虎句段。
3. 问题预设:下节课,让我们再深入研读课文,让“我”带着我们,走近叶老,体会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板书:
26 片绿绿的爬山虎
人 肖复兴 叶圣陶
事 写 获 修改
做客 邀请
物 爬山虎
第二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3.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我从我的思考、设计与课堂实践效果三方面来反思。
(一)我的思考:
1.阅读课堂教学,我们“有效”的面,是面向个别学生、少数学生、还是全班学生?是某个教学环节的参与,还是全程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即课改的理念“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2.如何落实“有效”的面?重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扮好自己的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习行为上——“听、说、读、写、思”)
3.课堂上的学习行为,最终的落脚点在哪?对行为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学习方式,合适、有效的学习方式,才可能带来学习效果的“有效”)
(二)我的设计:
三个教学内容,一是初读课文、二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是生字新词教学。这节课,教学重点是如何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确定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三、四年级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这样表述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这样来理解这个目标要求。首先“能初步把握”是一个目标,要求不高。从“能”字来看,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初步形成这种能力。
2.教学策略:确定了“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这个教学内容,明确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目标,我采取的,就是分解问题、分步解决、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教学策略,把如何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分解成三个问题“课文写什么人?”“课文分别写了这些人的哪些事?”“这些人中,谁是主要人物,这些事中,哪些是主要事情?”
3.教学方法:让学生有目标、有层次、充分地读书,所以就有开篇读——找出人物,二次读——找出事情,三次读——确定主要人物、主要事情,四次读——推敲“文眼”,选读“爬山虎”的文段。让学生“读书”就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把“大”内容,分解成几个“小”内容,让学生逐步感知,然后根据同学们读出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4.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具体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上,我设计的学习方式主要有:1.读书,每一次读书,只提一个要求,只解决一个问题。2.交流,每一次交流,必先有前面读书思考作准备,全班学生必须处于“倾听”状态。最为明显的,就是让学生在小组里,用板书的内容说一句话,然后才全班交流。在小组里先交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全班交流,有“倾听”的保证,也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3.让学生以“读、听、说、思”为主的学习方式。
5.具体措施:要保证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或者说保证学生学习更有效,我首先认定:课堂有秩序、教学步骤明确,教学目标要循序渐进。所以,我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约定,课前与学生“三约定”,一是学会倾听,二是要真诚,三是小组合作。上课时,如果发现学生不注意听或听得不专心,我就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约定”,以此提示,学生很快进入状态。2.任务驱动,每一次小的教学内容,都让学生明确,就是让学生清楚要做什么,就是前面提到的如“每一次读书,只提一个要求,只解决一个问题”。3.激励机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比如在分小组学习生字这一环节,就让某小组的人来点名让某个小组某个人来或读、或讲、或写。4.评价推动,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老师就针对学生有效的学习状态、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评价,以推动下一个教学任务。5.方法助动,交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读、记、写、用”,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三)实践效果思考:
怎样的课堂才“有效”?我们不是专家,我们也没有掌握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估系统,我从这几方面考虑,请大家给予评价。
1.教与学的用时,是老师教的用时多,还是学生学的用时多。
2.教与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是重视老师的“教”,还是重在如何提供机会给学生“学”。
3.教与学的精彩,是老师上得精彩,还是学生学得精彩,比如学生的发言,是不是透露出他读书的“得”。
4.教与学的状态,是老师教筋疲力尽,还是轻松从容;是学生学得疲倦困顿,还是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这些主要是从教学现象来看的,我们可以透过这些现象,推测其效果,回归我们的课程标准,再看其质量,则我的这些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是否让教学“有效”。
人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抓住文章“借物喻人”体裁特点,以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初步理解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教学重点:
1. 以读为主线,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开篇读——抓住主要人物
1.要求:请大家读一篇文章,打开课本126页,看看谁能通过这次读书,读出这篇文章写的是谁?
2.操作: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肖复兴 叶圣陶
4.交流:遇到哪个字不会读,可以查字典、或向他人请教,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请同桌帮忙帮忙。
5.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意在激励、提示有效的读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读书学会读书。
二、 二次读——了解主要事情
1. 要求: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重点写谁,做了什么事?
2. 操作:学生自由通读全文,读完后,用笔画、圈相关文段,归纳“谁 做了什么事”
3. 汇报:学生汇报:谁 做什么?老师板书。
4. 评价:从“带着思考去读书,读书效果就会好”的角度评价学生的读书行为及效果。
三、 三次读——了解主要内容
1.要求:让学生默读课文,提示学生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人物,二是事情,读完后,老师再提问。
2.操作: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后,教师提问:谁能用老师板书的内容连起来说一句话?
3.汇报:学生汇报。
4.评价:依然重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让学生谈谈怎么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四次读——推敲文眼,读“爬山虎”文段
1. 疑问:文中,主要写的是叶圣陶修改我的作文,请我到他家做客,为什么课文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题目?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爬山虎”?
2. 操作:学生找出相关文段,读读。个别读。
3. 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并在指导学生朗读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才能读得正确、流利。
五、 五次读——读写生字词
1. 要求:板书“会读、会记、会写、会用”的生字词学习目标。通过与同桌合作,自学生字词。
2. 操作:先自己读生字,读给同学听,落实“会读”。同桌互相交流怎么识记生字,落实“会记”。选一两个“最拿手”的字来写,写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写得最漂亮的字”,并请两个同学上黑板来写,落实“会写”。结合课文,在小组里说说一两个自己能理解的词语,落实“会用”。
3. 汇报:以“A”组点名“B”中某个同学的形式来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情况。
4. 评价:从学习方式、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六次读——让“爬山虎”与叶老融通
1. 要求:集体朗读课文,再次检查读书效果。朗读时关注两个地方,一是叶老说的、做的、想的句段,二是描写爬山虎的句段,想想,爬山虎与叶老有什么联系?
2. 操作:学生朗读,教师适时提示叶老说的、做的、想的句段和描写爬山虎句段。
3. 问题预设:下节课,让我们再深入研读课文,让“我”带着我们,走近叶老,体会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板书:
26 片绿绿的爬山虎
人 肖复兴 叶圣陶
事 写 获 修改
做客 邀请
物 爬山虎
第二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3.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我从我的思考、设计与课堂实践效果三方面来反思。
(一)我的思考:
1.阅读课堂教学,我们“有效”的面,是面向个别学生、少数学生、还是全班学生?是某个教学环节的参与,还是全程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即课改的理念“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2.如何落实“有效”的面?重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扮好自己的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习行为上——“听、说、读、写、思”)
3.课堂上的学习行为,最终的落脚点在哪?对行为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学习方式,合适、有效的学习方式,才可能带来学习效果的“有效”)
(二)我的设计:
三个教学内容,一是初读课文、二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是生字新词教学。这节课,教学重点是如何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确定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三、四年级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这样表述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这样来理解这个目标要求。首先“能初步把握”是一个目标,要求不高。从“能”字来看,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初步形成这种能力。
2.教学策略:确定了“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这个教学内容,明确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目标,我采取的,就是分解问题、分步解决、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教学策略,把如何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分解成三个问题“课文写什么人?”“课文分别写了这些人的哪些事?”“这些人中,谁是主要人物,这些事中,哪些是主要事情?”
3.教学方法:让学生有目标、有层次、充分地读书,所以就有开篇读——找出人物,二次读——找出事情,三次读——确定主要人物、主要事情,四次读——推敲“文眼”,选读“爬山虎”的文段。让学生“读书”就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把“大”内容,分解成几个“小”内容,让学生逐步感知,然后根据同学们读出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4.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具体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上,我设计的学习方式主要有:1.读书,每一次读书,只提一个要求,只解决一个问题。2.交流,每一次交流,必先有前面读书思考作准备,全班学生必须处于“倾听”状态。最为明显的,就是让学生在小组里,用板书的内容说一句话,然后才全班交流。在小组里先交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全班交流,有“倾听”的保证,也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3.让学生以“读、听、说、思”为主的学习方式。
5.具体措施:要保证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或者说保证学生学习更有效,我首先认定:课堂有秩序、教学步骤明确,教学目标要循序渐进。所以,我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约定,课前与学生“三约定”,一是学会倾听,二是要真诚,三是小组合作。上课时,如果发现学生不注意听或听得不专心,我就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约定”,以此提示,学生很快进入状态。2.任务驱动,每一次小的教学内容,都让学生明确,就是让学生清楚要做什么,就是前面提到的如“每一次读书,只提一个要求,只解决一个问题”。3.激励机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比如在分小组学习生字这一环节,就让某小组的人来点名让某个小组某个人来或读、或讲、或写。4.评价推动,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老师就针对学生有效的学习状态、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评价,以推动下一个教学任务。5.方法助动,交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读、记、写、用”,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三)实践效果思考:
怎样的课堂才“有效”?我们不是专家,我们也没有掌握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估系统,我从这几方面考虑,请大家给予评价。
1.教与学的用时,是老师教的用时多,还是学生学的用时多。
2.教与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是重视老师的“教”,还是重在如何提供机会给学生“学”。
3.教与学的精彩,是老师上得精彩,还是学生学得精彩,比如学生的发言,是不是透露出他读书的“得”。
4.教与学的状态,是老师教筋疲力尽,还是轻松从容;是学生学得疲倦困顿,还是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这些主要是从教学现象来看的,我们可以透过这些现象,推测其效果,回归我们的课程标准,再看其质量,则我的这些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是否让教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