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元”还是“糖原”
刘先柱(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444324)
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对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有不同和描述:2002年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第14面的叙述:“动物和人体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为糖元,糖元也是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糖元存在于细胞质中,肝脏和肌肉细胞含量较多,分别是肝糖元和肌糖元。而经2004年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31面的叙述是: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当细胞生命活动消耗了能量,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含量时,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便产生了疑问: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到底是该称“糖元”还是“糖原”?还是两种都可?为什么沿用了很长时间的称法:“糖元”在新课程教材改为“糖原”?
为此我查了一些高等学校的教科书:
1、由沈同和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二版上册的描述如下: 糖原是动物和细菌细胞内糖及其所反映的能源的一种贮存形式,其作用与淀粉在植物中的作用一样,故有“动物淀粉”之称。它完全由葡萄糖组成。在动物体内以肝脏和骨骼肌中储量最丰富,分别上它们湿重的5%和1%。在肝脏中当有效葡萄糖过量时,便转化为肝糖原贮存;为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肝糖原又可降解为葡萄糖。在体内酶促作用下的合成和分解可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细菌中糖原用于供能和供碳。干燥状态下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有甜味。与碘显棕红色。
2、由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合编,曾昭琼主编的《有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备糖,就像淀粉是植物的储备糖一样,所以又称“动物淀粉”。以肝脏和肌肉中含量最大,因而也叫糖肝。„„
3、由谷亨杰、吴泳、丁金昌编著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有机化学》:糖元是由许多葡萄糖组成的多糖,它是机体细胞储存糖的主要形式。人体各组织都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元,其中肝脏和肌肉储存的糖元较多,分别称为肝糖元和肌糖元(正常人储存肝糖元约100g,肌糖元约200g~400g)。糖元不仅储存能量,还可分解成葡萄糖调节血糖浓度。
综上所述:糖原和糖元所指为同一种物质: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只不过到底是用“糖原”还是“糖元”,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现行课改教材所述为“糖原”,且在各种文献资料中称为“糖原”的占主流,故我们最好称之为糖原。
“糖元”还是“糖原”
刘先柱(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444324)
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对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有不同和描述:2002年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第14面的叙述:“动物和人体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为糖元,糖元也是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糖元存在于细胞质中,肝脏和肌肉细胞含量较多,分别是肝糖元和肌糖元。而经2004年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31面的叙述是: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当细胞生命活动消耗了能量,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含量时,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便产生了疑问: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到底是该称“糖元”还是“糖原”?还是两种都可?为什么沿用了很长时间的称法:“糖元”在新课程教材改为“糖原”?
为此我查了一些高等学校的教科书:
1、由沈同和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二版上册的描述如下: 糖原是动物和细菌细胞内糖及其所反映的能源的一种贮存形式,其作用与淀粉在植物中的作用一样,故有“动物淀粉”之称。它完全由葡萄糖组成。在动物体内以肝脏和骨骼肌中储量最丰富,分别上它们湿重的5%和1%。在肝脏中当有效葡萄糖过量时,便转化为肝糖原贮存;为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肝糖原又可降解为葡萄糖。在体内酶促作用下的合成和分解可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细菌中糖原用于供能和供碳。干燥状态下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有甜味。与碘显棕红色。
2、由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合编,曾昭琼主编的《有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备糖,就像淀粉是植物的储备糖一样,所以又称“动物淀粉”。以肝脏和肌肉中含量最大,因而也叫糖肝。„„
3、由谷亨杰、吴泳、丁金昌编著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有机化学》:糖元是由许多葡萄糖组成的多糖,它是机体细胞储存糖的主要形式。人体各组织都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元,其中肝脏和肌肉储存的糖元较多,分别称为肝糖元和肌糖元(正常人储存肝糖元约100g,肌糖元约200g~400g)。糖元不仅储存能量,还可分解成葡萄糖调节血糖浓度。
综上所述:糖原和糖元所指为同一种物质: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只不过到底是用“糖原”还是“糖元”,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现行课改教材所述为“糖原”,且在各种文献资料中称为“糖原”的占主流,故我们最好称之为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