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催生媒体新业态

新技术催生媒体新业态

年07月28日 11 版)

大数据也会“微笑”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蓁蓁

媒体行业也有产能过剩现象,不仅传统媒体如此,新媒体同样如此。而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却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未来,如何创新我们的内容。

在媒体行业走过的几百年历程中,一直是新技术与新内容相互结合。在今天和未来,借助大数据,媒体能实现与用户的直接连接,将重新构建决策、采访、编辑等体系;有了人工智能,记者可以主动抛弃简单重复的劳动,更加专注于创造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的工作;运用VR和AR等新一代互联网入口,可能对用户获取内容服务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无人机技术,可以使人站在另外的角度观察、反思自己;有了云计算,所有媒体都可以专心创造新内容。

在这个媒体行业转型的时代,人民日报把所有的同行视为合作伙伴。从2014年开始,人民日报开始建设全媒体平台的中央厨房,现在已经为中国2000多家媒体提供服务:一是运营服务,提供B2B的内容交换平台;二是技术服务,合作开发了各种技术工具放到云上,供媒体同行轻松方便使用。三是资本服务,在中国资本市场整合大量资金,注资到合作伙伴。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推动的媒体转型,但媒体行业不需要担心,技术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载体。大数据也会“微笑”,公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会改变,新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会改变,媒体对人类的关怀不会改变。

打通信息丝绸之路

中兴通信执行副总裁 樊庆峰

全球正在迈向信息化时代,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水平已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石。

新技术为新媒体变革赋能。从信息产生到传播再到获取,新技术将为新媒体构建快速创新的能力,实现更加精准的传输,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网速跟发达国家相差较远,以大流量为代表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制约了新媒体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继续提升网络技术,加快建设信息丝绸之路。

中兴通讯涉足通讯行业30多年,在全球有20个研发中心,产品和方案涉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讯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积累了丰富的信息通讯技术建设与服务经验。中兴通讯有能力、有信心、有经验为畅通信息丝绸之路贡献力量。

中兴通讯不断创新,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上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兴通讯基于云计算构建的数据中心、云平台等,为媒体提供了新动力。

新技术催生了新的生态,并将为新媒体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基础。摆脱技术渠道局限,媒体可以构建自己的发布渠道,制作传播内容,并获得相应的价值回报。VR技术将给全球新媒体带来颠覆性的科技变革。今年5月,中兴通讯发布VR头盔,这是进入VR市场的第一步,同时实现无线的VR人机交互功能,推动VR终端为新媒体带来更大的发展。

创新撬动媒体转型

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 孟 樸

从报纸、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科学技术在推动媒体行业发展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媒体内容数字化,引领着新媒体快速发展。

移动技术和智能手机重新定义了新闻报道。智能手机改变了内容的采集和制作方式,记者能够在事件发生时近乎实时地记录、编辑和发布新闻,开启了新闻的移动时代。不少普通民众成为“公民记者”,越来越多的内容由用户生产,被全球各地的新闻机构采用。智能手机还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及信息的方式,让人随时随地获取新闻和推送消息。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在未来新一轮技术革新里,智能手机将以全新的技术和功能重新定义移动体验,实现更加强劲的连接、计算和多媒体处理。

现实和虚拟的结合,可以更立体化地呈现内容,为人们带来焕然一新的阅读体验。这些创新技术将为媒体带来重要影响,推动新闻内容发展转型。

我们已经快速进入移动物联网时代,消费者生活更加高效有趣。物联网将使传播介质得到延伸和扩展,可穿戴设备使人们能够立即获得信息资讯,无人机可以进入人类难以到达的地带。万物互联的技术催生新型服务,连接新的行业和设备,满足新的用户体验,加速产业转型。

让用户体验更“炫酷”

雅虎公司副总裁 苏岩亚·布姆卡

用户需求到底是什么?其实有时候技术并不能解决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公司运营中一直在考虑:技术给我们带来什么新变化。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最大的需求是希望获得一些视觉效果和分享。分享什么样的信息?通过什么模式分享?答案是一定要非常“炫酷”,这样才能吸引年轻人。这也是新闻生产的新方式。

现在诞生了VR、AR、无人机等很多新的技术,单一技术不可能各行其道,必须相互合作、相互依赖。我们现在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把这些数据加以利用,让消费者无缝地融合到新媒体中。

在新技术行业有一种说法叫做“软件定义一切,数据驱动未来,算法统治世界”,我认为,虽然算法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纸媒不会被取代

金融时报亚洲区主编 吉密欧·安德里尼

虽然新技术带来了媒体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准确性、真实性、公正性。我们现在讲到技术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可以说,新技术并没有像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具有颠覆性。

说到报纸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多人说传统媒体、平面媒体将会被移动媒体、新媒体取代。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发行量,虽然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是目前已经稳定了。我觉得并不是报纸被淘汰了,而是它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了,未来它可能成为一个奢侈产品,我们不会在所谓的城镇、农村买到报纸,它会存在于像伦敦、北京这种大城市中,可能一份《金融时报》就要花25美元才能买到,这将会成为一种不一般的体验。一份报纸不仅仅是一个人阅读了就扔掉了,而是会分享给自己的亲人朋友,10个人、20个人共读一份报纸。所以我预测,纸媒的角色定位会发生变化。

技术和内容有机结合

财新传媒副总裁 黄志敏

数据新闻是当前关注的热点。我认为,数据新闻是一个重要技术,但它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新闻表现方式。3年前,财新传媒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组建了一支10多人的团队,包括记者、编辑,也有设计师、技术人员,新闻生产流程和逻辑遵循互联网的规律,实际操作的成果让人满意,在3年里获得了4个亚洲新闻奖,还拿到了国际最佳数据新闻网站提名。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财新传媒通过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把技术和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把我们的内容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媒体冲击最大的技术,很可能是机器人写稿。目前虽然有机器人写稿的尝试,但还比较粗浅,接近于填模版。机器人写稿应该能达到根据需要将长文或多篇素材

改写为指定字数的短文,并可以改进文风,如果再配合机器翻译,内容的生产成本将大大下降。这对行业是好事,但因为对编辑的需求下降,会给从业者造成比较大的难题。

数据挖掘是核心竞争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祝华新

舆情监测的核心竞争力是数据挖掘。这一技术是基于社交媒体平台非结构化的数据,尽可能占有更多的数据样本,进行更精准的语义分析。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08年成立,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人民网正把舆情研究往新媒体智库的层次上提升,这要求不仅重视社交媒体的数据,还要重视其他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非文化信息类的数据。比如像同程网这样在线旅行社的数据,再如像滴滴、uber移动出行的数据,可以勾勒出转型期社会不同人群的画像。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智库,核心竞争力就是尽可能利用精准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不同数据平台的交叉分析。

传统的新闻采写,需要加入舆情数据挖掘。通过挖掘数据为新闻事件提供更多参照,把新闻个案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图景之中。

VR+新闻就有现场感

唔哩首席执行官 钱 奕

唔哩是面向90后的个性化推荐的阅读客户端,由人民网和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发起成立。我们主要是通过技术驱动结合人工编辑,汇总全网符合90后用户喜欢的内容,并通过个性化匹配,定向推送。唔哩的迅速成长,离不开技术的推动。从内容传播分析看,90后用户更偏爱视频内容。

视频内容是随着技术创新成长起来的,我们认为直播是视频的1.0时代, VR才是视频的2.0时代。因为直播给人带来的是实时、互动的感受,而VR会带来沉浸式的体验。VR的直播内容非常适合音乐、体育、现场报道。VR和新闻结合,就是现场的感觉。AR在一些游戏中得到成功运用,不少用户已经习惯。

AR起到增强现实感受的作用,未来AR将结合LBS,比如我们走到演播大厅,智能眼镜、智能手机会根据场景提供一些实时的深入体验链接、报道,这样会更好地体现传媒的价值。

别忽视传统媒体发展

联合国公共信息部新闻与媒体司司长 姜 华

我们一直非常支持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现在视频直播媒体成为行业佼佼者,不管是在联合国总部开会,还是在193个成员国的会议室中,基本上每次开会都是使用这种直播技术,因为所有观众都要看到直播而不是转录的会议内容。

但在与媒体的讨论中,他们建议我们在重视新媒体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媒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新媒体发展水平差距大。比如在一些非洲国家,我亲身体验到媒体新技术不是差几年,而是落后了很多年。因此,在那些新媒体技术尚未发展起来的国家,不要忽视甚至忘记传统媒体的发展。这个话题已经成为我们每次会议需要辩论的议题。

在未来几年,希望新技术能给我们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也希望在关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探讨中,联合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站上新媒体的“风口”

南非时代传媒集团新闻业务执行总裁 安德鲁·吉尔

在南非主要的城市和地区中,新媒体技术发展不快,通讯、宽带等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我们正在加快发展宽带业务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在南非、肯尼亚等地,新媒体、新技术涌现出不少商机,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新媒体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事实上,新媒体、新技术能够推动国家跨越式发展。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宽带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上网速度和服务。

新媒体发展正处于一个“风口”,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应更多地为消费者考虑,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满意度。

移动互联为新闻提速

印度教徒报集团董事 拉维·纳拉斯姆汗

在新媒体技术方面,印度和欧洲、美国的想法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大概是3%,而我们的新闻发行收入每年增长率仍有5%—10%,对新技术运营的紧迫性还没那么强烈。但是传统媒体被新媒体赶超的趋势不会改变,所以我们非常关注新技术,积极使用新技术,比如说我们升级了新闻室,增加了在线服务、直播服务,希望新技术能够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推动力。

说到新技术的应用,我举个例子,在我们国家的选举中,计算选票的过程和选举结果会通过网络直播,速度能提高5倍左右。对于读者来说,有了互联网之后,只要一点击就能读到这些信息。在此之前,传统媒体的做法就是记者实时去采访,然后做报道。从这个角度来讲,像大数据、VR等技术能成为潜在的发展因素和推动因素。我认为其中真正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就是移动设备和互联网,他们会加快新闻的传播速度。

新技术催生媒体新业态

年07月28日 11 版)

大数据也会“微笑”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蓁蓁

媒体行业也有产能过剩现象,不仅传统媒体如此,新媒体同样如此。而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却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未来,如何创新我们的内容。

在媒体行业走过的几百年历程中,一直是新技术与新内容相互结合。在今天和未来,借助大数据,媒体能实现与用户的直接连接,将重新构建决策、采访、编辑等体系;有了人工智能,记者可以主动抛弃简单重复的劳动,更加专注于创造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的工作;运用VR和AR等新一代互联网入口,可能对用户获取内容服务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无人机技术,可以使人站在另外的角度观察、反思自己;有了云计算,所有媒体都可以专心创造新内容。

在这个媒体行业转型的时代,人民日报把所有的同行视为合作伙伴。从2014年开始,人民日报开始建设全媒体平台的中央厨房,现在已经为中国2000多家媒体提供服务:一是运营服务,提供B2B的内容交换平台;二是技术服务,合作开发了各种技术工具放到云上,供媒体同行轻松方便使用。三是资本服务,在中国资本市场整合大量资金,注资到合作伙伴。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推动的媒体转型,但媒体行业不需要担心,技术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载体。大数据也会“微笑”,公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会改变,新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会改变,媒体对人类的关怀不会改变。

打通信息丝绸之路

中兴通信执行副总裁 樊庆峰

全球正在迈向信息化时代,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水平已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石。

新技术为新媒体变革赋能。从信息产生到传播再到获取,新技术将为新媒体构建快速创新的能力,实现更加精准的传输,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网速跟发达国家相差较远,以大流量为代表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制约了新媒体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继续提升网络技术,加快建设信息丝绸之路。

中兴通讯涉足通讯行业30多年,在全球有20个研发中心,产品和方案涉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讯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积累了丰富的信息通讯技术建设与服务经验。中兴通讯有能力、有信心、有经验为畅通信息丝绸之路贡献力量。

中兴通讯不断创新,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上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兴通讯基于云计算构建的数据中心、云平台等,为媒体提供了新动力。

新技术催生了新的生态,并将为新媒体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基础。摆脱技术渠道局限,媒体可以构建自己的发布渠道,制作传播内容,并获得相应的价值回报。VR技术将给全球新媒体带来颠覆性的科技变革。今年5月,中兴通讯发布VR头盔,这是进入VR市场的第一步,同时实现无线的VR人机交互功能,推动VR终端为新媒体带来更大的发展。

创新撬动媒体转型

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 孟 樸

从报纸、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科学技术在推动媒体行业发展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媒体内容数字化,引领着新媒体快速发展。

移动技术和智能手机重新定义了新闻报道。智能手机改变了内容的采集和制作方式,记者能够在事件发生时近乎实时地记录、编辑和发布新闻,开启了新闻的移动时代。不少普通民众成为“公民记者”,越来越多的内容由用户生产,被全球各地的新闻机构采用。智能手机还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及信息的方式,让人随时随地获取新闻和推送消息。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在未来新一轮技术革新里,智能手机将以全新的技术和功能重新定义移动体验,实现更加强劲的连接、计算和多媒体处理。

现实和虚拟的结合,可以更立体化地呈现内容,为人们带来焕然一新的阅读体验。这些创新技术将为媒体带来重要影响,推动新闻内容发展转型。

我们已经快速进入移动物联网时代,消费者生活更加高效有趣。物联网将使传播介质得到延伸和扩展,可穿戴设备使人们能够立即获得信息资讯,无人机可以进入人类难以到达的地带。万物互联的技术催生新型服务,连接新的行业和设备,满足新的用户体验,加速产业转型。

让用户体验更“炫酷”

雅虎公司副总裁 苏岩亚·布姆卡

用户需求到底是什么?其实有时候技术并不能解决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公司运营中一直在考虑:技术给我们带来什么新变化。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最大的需求是希望获得一些视觉效果和分享。分享什么样的信息?通过什么模式分享?答案是一定要非常“炫酷”,这样才能吸引年轻人。这也是新闻生产的新方式。

现在诞生了VR、AR、无人机等很多新的技术,单一技术不可能各行其道,必须相互合作、相互依赖。我们现在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把这些数据加以利用,让消费者无缝地融合到新媒体中。

在新技术行业有一种说法叫做“软件定义一切,数据驱动未来,算法统治世界”,我认为,虽然算法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纸媒不会被取代

金融时报亚洲区主编 吉密欧·安德里尼

虽然新技术带来了媒体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准确性、真实性、公正性。我们现在讲到技术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可以说,新技术并没有像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具有颠覆性。

说到报纸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多人说传统媒体、平面媒体将会被移动媒体、新媒体取代。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发行量,虽然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是目前已经稳定了。我觉得并不是报纸被淘汰了,而是它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了,未来它可能成为一个奢侈产品,我们不会在所谓的城镇、农村买到报纸,它会存在于像伦敦、北京这种大城市中,可能一份《金融时报》就要花25美元才能买到,这将会成为一种不一般的体验。一份报纸不仅仅是一个人阅读了就扔掉了,而是会分享给自己的亲人朋友,10个人、20个人共读一份报纸。所以我预测,纸媒的角色定位会发生变化。

技术和内容有机结合

财新传媒副总裁 黄志敏

数据新闻是当前关注的热点。我认为,数据新闻是一个重要技术,但它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新闻表现方式。3年前,财新传媒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组建了一支10多人的团队,包括记者、编辑,也有设计师、技术人员,新闻生产流程和逻辑遵循互联网的规律,实际操作的成果让人满意,在3年里获得了4个亚洲新闻奖,还拿到了国际最佳数据新闻网站提名。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财新传媒通过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把技术和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把我们的内容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媒体冲击最大的技术,很可能是机器人写稿。目前虽然有机器人写稿的尝试,但还比较粗浅,接近于填模版。机器人写稿应该能达到根据需要将长文或多篇素材

改写为指定字数的短文,并可以改进文风,如果再配合机器翻译,内容的生产成本将大大下降。这对行业是好事,但因为对编辑的需求下降,会给从业者造成比较大的难题。

数据挖掘是核心竞争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祝华新

舆情监测的核心竞争力是数据挖掘。这一技术是基于社交媒体平台非结构化的数据,尽可能占有更多的数据样本,进行更精准的语义分析。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08年成立,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人民网正把舆情研究往新媒体智库的层次上提升,这要求不仅重视社交媒体的数据,还要重视其他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非文化信息类的数据。比如像同程网这样在线旅行社的数据,再如像滴滴、uber移动出行的数据,可以勾勒出转型期社会不同人群的画像。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智库,核心竞争力就是尽可能利用精准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不同数据平台的交叉分析。

传统的新闻采写,需要加入舆情数据挖掘。通过挖掘数据为新闻事件提供更多参照,把新闻个案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图景之中。

VR+新闻就有现场感

唔哩首席执行官 钱 奕

唔哩是面向90后的个性化推荐的阅读客户端,由人民网和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发起成立。我们主要是通过技术驱动结合人工编辑,汇总全网符合90后用户喜欢的内容,并通过个性化匹配,定向推送。唔哩的迅速成长,离不开技术的推动。从内容传播分析看,90后用户更偏爱视频内容。

视频内容是随着技术创新成长起来的,我们认为直播是视频的1.0时代, VR才是视频的2.0时代。因为直播给人带来的是实时、互动的感受,而VR会带来沉浸式的体验。VR的直播内容非常适合音乐、体育、现场报道。VR和新闻结合,就是现场的感觉。AR在一些游戏中得到成功运用,不少用户已经习惯。

AR起到增强现实感受的作用,未来AR将结合LBS,比如我们走到演播大厅,智能眼镜、智能手机会根据场景提供一些实时的深入体验链接、报道,这样会更好地体现传媒的价值。

别忽视传统媒体发展

联合国公共信息部新闻与媒体司司长 姜 华

我们一直非常支持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现在视频直播媒体成为行业佼佼者,不管是在联合国总部开会,还是在193个成员国的会议室中,基本上每次开会都是使用这种直播技术,因为所有观众都要看到直播而不是转录的会议内容。

但在与媒体的讨论中,他们建议我们在重视新媒体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媒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新媒体发展水平差距大。比如在一些非洲国家,我亲身体验到媒体新技术不是差几年,而是落后了很多年。因此,在那些新媒体技术尚未发展起来的国家,不要忽视甚至忘记传统媒体的发展。这个话题已经成为我们每次会议需要辩论的议题。

在未来几年,希望新技术能给我们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也希望在关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探讨中,联合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站上新媒体的“风口”

南非时代传媒集团新闻业务执行总裁 安德鲁·吉尔

在南非主要的城市和地区中,新媒体技术发展不快,通讯、宽带等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我们正在加快发展宽带业务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在南非、肯尼亚等地,新媒体、新技术涌现出不少商机,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新媒体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事实上,新媒体、新技术能够推动国家跨越式发展。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宽带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上网速度和服务。

新媒体发展正处于一个“风口”,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应更多地为消费者考虑,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满意度。

移动互联为新闻提速

印度教徒报集团董事 拉维·纳拉斯姆汗

在新媒体技术方面,印度和欧洲、美国的想法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大概是3%,而我们的新闻发行收入每年增长率仍有5%—10%,对新技术运营的紧迫性还没那么强烈。但是传统媒体被新媒体赶超的趋势不会改变,所以我们非常关注新技术,积极使用新技术,比如说我们升级了新闻室,增加了在线服务、直播服务,希望新技术能够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推动力。

说到新技术的应用,我举个例子,在我们国家的选举中,计算选票的过程和选举结果会通过网络直播,速度能提高5倍左右。对于读者来说,有了互联网之后,只要一点击就能读到这些信息。在此之前,传统媒体的做法就是记者实时去采访,然后做报道。从这个角度来讲,像大数据、VR等技术能成为潜在的发展因素和推动因素。我认为其中真正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就是移动设备和互联网,他们会加快新闻的传播速度。


相关文章

  • 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
  • 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15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 ...查看


  • 跨界融合_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 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研究 跨界融合: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李凤亮 宗祖盼 摘 要 跨界融合作为当前文化产业领域最主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对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其融合的形态突出表现为跨门类融合.跨要素 ...查看


  •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 文化视野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 ...查看


  • 什么是三新统计
  • "三新"是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包括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 ...查看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信部规[2016]4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部直属单 ...查看


  • 2015年开发区创新发展趋势解读-产业新区
  • 王春阳:2015年开发区创新发展趋势解读 2015年1月16日,由人民日报社国际金融报主办,搜狐焦点产业新区.云投搜索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开发区创 新发展年会(CDI)"在上海举行,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副处 ...查看


  • 美国文化产业的印象与借鉴
  • 作者简介:�蒋宏宾(1966- ),男,江苏溧阳人,经济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现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公共管理. 摘 要:当今世界,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巅峰.美国文化产业强盛背后有其深层次原 ...查看


  •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
  •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在产生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既为发展 ...查看


  • 互联网资料
  • 一.互联网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