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3期总第l29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HLJForeignEconomicReiationS&Trade
No.3,2005SeriaiNo.l29
[经贸论坛]
对聂国贸鼻条佯题化内解释
杨珍增
[摘
要]贸易条件的变动和一国贸易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贸易条件的对比分析说
明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如何通过对贸易条件的考察来判断对外贸易利益变动!并简单分析了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不同阶段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贸易条件#国民福利#劳动生产率#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l002-2880(2005)03-00l2-02
变动情况9由于很难得到相应的数据9我们可以考虑用单要素贸易条件分析问题O从下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9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对于分析我们的问题来讲也是十分有效的O
贸易条件分析的目标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福利的相对变化趋势9国民福利是全体国民福利的总和O一国的企业和劳动者关心的不是其产品能够换回多少贸易相对国的生产要素9而是关心以本国货币表示的收入水平9国内消费需要支付本国货币9而进口他国商品时9只要汇率相对稳定9本币的拥有量就代表了相应的对外支付能力O我国l994年货币制度改革以来9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相当稳定9而且我国大部分贸易都是用美元结算的9所以这个条件对于对l994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分析是适用的O每单位生产要素所能换回的美元数量就代表了我国的福利水平9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恰恰表明了每单位生产要素换来福利的变化O
二!对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其解释
其中eP09ePl是基期为0和比较期为l的出口价格9因而ePl/eP0为出口价格指数9iP09iPl是两时期的进口价格9iPl/iP0为进口价格指数O
商品贸易条件在短期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考察一国贸易利益的相对变动趋势9但在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动则不能准确地反映贸易国国民福利的变动9因此有必要引入生产力因素使之能够应用于动态分析9这便是要素贸易条件分析O
据测算9l993-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l3%9其中同期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l4%9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了2%O同期9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全部呈恶化之势9尤其是对美\欧\日等发达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恶化程度较深O
以上数据采用商品贸易条件计算9人们往往据此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出口商品贸易条件恶化是由我国产业结构水平低下所致9因此9要改善贸易条件就必须提高产业结构水平O还有人认为出口公司的竞价出口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O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没有考虑到前期产业结构调整对贸易指数的影响9具体而言9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如下
一!贸易条件及其计量方法
贸易条件是同一市场中不同商品相交换的数量比率或相对价格比率O人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时期内9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9即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9该国的贸易条件便得到改善9福利亦随之增大9反之9则恶化或不利9福利减少O因此9贸易条件常用作衡量福利的指标9衡量福利的相对变动趋势O
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分析目的9将贸易条件发展为多种形式9其中主要有 商品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O单要素和双要素贸易条件O和收入贸易条件等O实证研究中采用不同的贸易条件形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O
l.商品贸易条件
商品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同进口价格指数之比O表示为
2.要素贸易条件
要素贸易条件分为单要素贸易条件OTTSO和双要素贸易条件OTTmOO分别表示为
l.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
商品贸易条件不包含生产力因素O单纯的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9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并
在上面的要素贸易条件中9F09Fl和F09Fl分别是两
e
e
i
i
不一定能得出我国产业结构亟须改善的结论O相反9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是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O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认为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源自中国从着重发展重工业向着重发展轻工业产品的政策转变9由于G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的成果9中国经济正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溶入世界经济O中国
个时期本国和外国出口产业的要素生产力O可见9单要素贸易条件表明本国单位要素通过贸易获得的报酬9双要素贸易条件表明本国单位要素通过贸易获得的以贸易相对国要素数量表示的报酬O
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涉及到国外要素生产力的
!!"!
杨珍增!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解释
的比较优势当然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O中国放弃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工业化政策9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9其结果是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给9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补充中国国内生产减少的部分)O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劳动密集型产品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的下降9进而引起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O!
费9拉动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O而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不一定降低我国出口部门从贸易当中获得的利益9这要看我国出口部门每一单位劳动通过贸易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发生变化O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出口部门的价格竞争问题O无论从国内贸易的角度还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9竞争都是有利的O大量企业进入到外贸行业9通过价格竞争可以促使企业提高效率9降低成本与费用9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9采用新技术9引进新的管理方式O产业结构的改造与升级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鼓励9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O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商品贸易条件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阶段9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O当一国的产业结构从一个较低层次向相对于贸易对象国家较高层次跳越的时候9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会大幅度提高9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会有所提升9贸易条件也会有所改善O当一国处于某一结构层次的深化阶段9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9劳动力成本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9企业的主要任务转化为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熟练程度9提高单位劳动的产量O这时9出口量大幅度提高9出口价格也要下降O若劳动生产率上升的幅度高于价格下降的幅度9商品贸易条件就会改善9反之则会恶化O
改革开放以来9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了很大调整9实现了由原有单一发展重工业向轻重工业均衡发展转变9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9由侧重东部沿海地区向东西部均衡发展转变O这种转变取得的成果正在不断的深化和强化9通过增长模式的转换9地区结构的转换9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9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出口产品成本9在这一过程中9制成品的商品贸易条件恶化是正常的O
当前我们正面临由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向资本\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变9如果这个目标得以实现9我国的贸易条件有望改善O由于经济结构转换的进程不能跨越9这种转换不能期望一蹴而就9应该充分考虑到国民经济的弹性和公众的承受能力9急功近利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O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2.我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成本下降,制
成品的出口价格相应下降
劳动生产率提高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9市场机制促进资源配置优化O改革开放以来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9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国家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直接控制逐步减少9金融体制改革也使资金的流动有了较大的自主权9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配置9减少了浪费9提高了生产效率O
第二9外商直接投资O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9资本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O近几年我国加快了吸引外资的步伐9大量资金流入O外商主要投资于制造业9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9提高了生产效率O
第三9技术引进O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9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9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9各种合成品和替代品替代了初级产品作为原材料9技术进步降低了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9生产规模的扩张也降低了单位成本O另一方面9技术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O一般认为技术含量提高将带来价格的上升9但是对大多数制成品的国际贸易来说9中国基本处于供应链的末端9不论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服装还是属于高技术产品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办公设备9中国由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9严重依赖外国的技术创新9赢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O即使是那些中国企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高技术产品9也大都属于这两类产品中的低端产品9无论从质量\性能\技术创新和外观设计都与发达国家甚至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经济体有较大的差距9因而出口产品价格处于低档位9与一般的制成品价格差异很小O这也是为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未伴随贸易条件好转的原因之一O
我国的改革开放还在进一步的深化之中9可以说中国基于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的贸易条件恶化态势还将继续下去O
另外9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潜在失业人员的存在也是出口产品成本下降的重要原因O城市下岗职工大量存在压低了工资率9至少抑制了工资率上升的幅度9而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则直接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成本O这也是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的表现O
可见9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并非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和升级9而是我国经济从抑制消费9着重发展重工业向重轻工业均衡发展9刺激消
[参考文献]
[1]赵玉敏.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国际贸易,2002,(7>.
[2]张觉力,王文龙.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及意义.经济问题探索,2002,(10>.
[3]钟怀宇.浅论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3>.
[4]李燕燕.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利益变化的影响.北方经贸,2002,(8>.
[5]张宗斌.自由贸易理论与中国贸易自由化.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7>.
[6]尹翔硕,徐建斌.论落后国家的贸易条件~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世界经济文汇,2002,(6>.
Thepapertriesto
Abstract:Thechangeofthetermsoftradeindicatesthechangeofthegainsfromtrade.
expiainhowtojudgethesechangesduringtheeconomicrestructureperiod,ofthetermsoftradeoneachstageinthisperiod.
andtriestoanaiysisthetendency
Keywords:trade;nationaiweifare;iaborproductivity;economicstructureadjustment
!!"!
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解释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杨珍增, Yang Zhenzeng天津财经大学
黑龙江对外经贸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2005(3)1次
参考文献(6条)
1.钟怀宇 浅论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1998(03)
2.张觉力;王文龙 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及意义[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2(10)3.赵玉敏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2002(07)
4.尹翔硕;徐建斌 论落后国家的贸易条件、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期刊论文]-世界经济文汇 2002(06)5.张宗斌 自由贸易理论与中国贸易自由化 1997(07)
6.李燕燕 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利益变化的影响[期刊论文]-北方经贸 2002(08)
引证文献(1条)
1.单颖 哈尔滨市扩大出口战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dwjm200503005.aspx
2005年第3期总第l29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HLJForeignEconomicReiationS&Trade
No.3,2005SeriaiNo.l29
[经贸论坛]
对聂国贸鼻条佯题化内解释
杨珍增
[摘
要]贸易条件的变动和一国贸易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贸易条件的对比分析说
明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如何通过对贸易条件的考察来判断对外贸易利益变动!并简单分析了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不同阶段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贸易条件#国民福利#劳动生产率#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l002-2880(2005)03-00l2-02
变动情况9由于很难得到相应的数据9我们可以考虑用单要素贸易条件分析问题O从下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9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对于分析我们的问题来讲也是十分有效的O
贸易条件分析的目标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福利的相对变化趋势9国民福利是全体国民福利的总和O一国的企业和劳动者关心的不是其产品能够换回多少贸易相对国的生产要素9而是关心以本国货币表示的收入水平9国内消费需要支付本国货币9而进口他国商品时9只要汇率相对稳定9本币的拥有量就代表了相应的对外支付能力O我国l994年货币制度改革以来9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相当稳定9而且我国大部分贸易都是用美元结算的9所以这个条件对于对l994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分析是适用的O每单位生产要素所能换回的美元数量就代表了我国的福利水平9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恰恰表明了每单位生产要素换来福利的变化O
二!对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其解释
其中eP09ePl是基期为0和比较期为l的出口价格9因而ePl/eP0为出口价格指数9iP09iPl是两时期的进口价格9iPl/iP0为进口价格指数O
商品贸易条件在短期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考察一国贸易利益的相对变动趋势9但在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动则不能准确地反映贸易国国民福利的变动9因此有必要引入生产力因素使之能够应用于动态分析9这便是要素贸易条件分析O
据测算9l993-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l3%9其中同期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l4%9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了2%O同期9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全部呈恶化之势9尤其是对美\欧\日等发达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恶化程度较深O
以上数据采用商品贸易条件计算9人们往往据此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出口商品贸易条件恶化是由我国产业结构水平低下所致9因此9要改善贸易条件就必须提高产业结构水平O还有人认为出口公司的竞价出口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O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没有考虑到前期产业结构调整对贸易指数的影响9具体而言9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如下
一!贸易条件及其计量方法
贸易条件是同一市场中不同商品相交换的数量比率或相对价格比率O人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时期内9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9即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9该国的贸易条件便得到改善9福利亦随之增大9反之9则恶化或不利9福利减少O因此9贸易条件常用作衡量福利的指标9衡量福利的相对变动趋势O
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分析目的9将贸易条件发展为多种形式9其中主要有 商品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O单要素和双要素贸易条件O和收入贸易条件等O实证研究中采用不同的贸易条件形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O
l.商品贸易条件
商品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同进口价格指数之比O表示为
2.要素贸易条件
要素贸易条件分为单要素贸易条件OTTSO和双要素贸易条件OTTmOO分别表示为
l.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
商品贸易条件不包含生产力因素O单纯的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9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并
在上面的要素贸易条件中9F09Fl和F09Fl分别是两
e
e
i
i
不一定能得出我国产业结构亟须改善的结论O相反9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是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O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认为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源自中国从着重发展重工业向着重发展轻工业产品的政策转变9由于G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的成果9中国经济正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溶入世界经济O中国
个时期本国和外国出口产业的要素生产力O可见9单要素贸易条件表明本国单位要素通过贸易获得的报酬9双要素贸易条件表明本国单位要素通过贸易获得的以贸易相对国要素数量表示的报酬O
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涉及到国外要素生产力的
!!"!
杨珍增!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解释
的比较优势当然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O中国放弃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工业化政策9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9其结果是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给9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补充中国国内生产减少的部分)O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劳动密集型产品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的下降9进而引起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O!
费9拉动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O而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不一定降低我国出口部门从贸易当中获得的利益9这要看我国出口部门每一单位劳动通过贸易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发生变化O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出口部门的价格竞争问题O无论从国内贸易的角度还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9竞争都是有利的O大量企业进入到外贸行业9通过价格竞争可以促使企业提高效率9降低成本与费用9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9采用新技术9引进新的管理方式O产业结构的改造与升级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鼓励9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O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商品贸易条件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阶段9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O当一国的产业结构从一个较低层次向相对于贸易对象国家较高层次跳越的时候9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会大幅度提高9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会有所提升9贸易条件也会有所改善O当一国处于某一结构层次的深化阶段9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9劳动力成本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9企业的主要任务转化为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熟练程度9提高单位劳动的产量O这时9出口量大幅度提高9出口价格也要下降O若劳动生产率上升的幅度高于价格下降的幅度9商品贸易条件就会改善9反之则会恶化O
改革开放以来9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了很大调整9实现了由原有单一发展重工业向轻重工业均衡发展转变9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9由侧重东部沿海地区向东西部均衡发展转变O这种转变取得的成果正在不断的深化和强化9通过增长模式的转换9地区结构的转换9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9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出口产品成本9在这一过程中9制成品的商品贸易条件恶化是正常的O
当前我们正面临由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向资本\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变9如果这个目标得以实现9我国的贸易条件有望改善O由于经济结构转换的进程不能跨越9这种转换不能期望一蹴而就9应该充分考虑到国民经济的弹性和公众的承受能力9急功近利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O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2.我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成本下降,制
成品的出口价格相应下降
劳动生产率提高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9市场机制促进资源配置优化O改革开放以来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9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国家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直接控制逐步减少9金融体制改革也使资金的流动有了较大的自主权9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配置9减少了浪费9提高了生产效率O
第二9外商直接投资O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9资本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O近几年我国加快了吸引外资的步伐9大量资金流入O外商主要投资于制造业9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9提高了生产效率O
第三9技术引进O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9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9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9各种合成品和替代品替代了初级产品作为原材料9技术进步降低了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9生产规模的扩张也降低了单位成本O另一方面9技术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O一般认为技术含量提高将带来价格的上升9但是对大多数制成品的国际贸易来说9中国基本处于供应链的末端9不论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服装还是属于高技术产品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办公设备9中国由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9严重依赖外国的技术创新9赢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O即使是那些中国企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高技术产品9也大都属于这两类产品中的低端产品9无论从质量\性能\技术创新和外观设计都与发达国家甚至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经济体有较大的差距9因而出口产品价格处于低档位9与一般的制成品价格差异很小O这也是为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未伴随贸易条件好转的原因之一O
我国的改革开放还在进一步的深化之中9可以说中国基于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的贸易条件恶化态势还将继续下去O
另外9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潜在失业人员的存在也是出口产品成本下降的重要原因O城市下岗职工大量存在压低了工资率9至少抑制了工资率上升的幅度9而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则直接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成本O这也是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的表现O
可见9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并非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和升级9而是我国经济从抑制消费9着重发展重工业向重轻工业均衡发展9刺激消
[参考文献]
[1]赵玉敏.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国际贸易,2002,(7>.
[2]张觉力,王文龙.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及意义.经济问题探索,2002,(10>.
[3]钟怀宇.浅论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3>.
[4]李燕燕.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利益变化的影响.北方经贸,2002,(8>.
[5]张宗斌.自由贸易理论与中国贸易自由化.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7>.
[6]尹翔硕,徐建斌.论落后国家的贸易条件~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世界经济文汇,2002,(6>.
Thepapertriesto
Abstract:Thechangeofthetermsoftradeindicatesthechangeofthegainsfromtrade.
expiainhowtojudgethesechangesduringtheeconomicrestructureperiod,ofthetermsoftradeoneachstageinthisperiod.
andtriestoanaiysisthetendency
Keywords:trade;nationaiweifare;iaborproductivity;economicstructureadjustment
!!"!
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解释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杨珍增, Yang Zhenzeng天津财经大学
黑龙江对外经贸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2005(3)1次
参考文献(6条)
1.钟怀宇 浅论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1998(03)
2.张觉力;王文龙 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及意义[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2(10)3.赵玉敏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2002(07)
4.尹翔硕;徐建斌 论落后国家的贸易条件、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期刊论文]-世界经济文汇 2002(06)5.张宗斌 自由贸易理论与中国贸易自由化 1997(07)
6.李燕燕 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利益变化的影响[期刊论文]-北方经贸 2002(08)
引证文献(1条)
1.单颖 哈尔滨市扩大出口战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dwjm200503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