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镇康县烟草公司的烤烟种植主要分布在勐捧镇的岔沟村、包包寨村、流水村、新村。这些烟区的气候、地质以及海拔等条件非常适宜优质烤烟种植,但也同样存在有不利于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努力推动这些烟区的烤烟种植持续发展,以促进行业的持久、健康、安全、稳定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的目的。2009年烤烟种植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政府的推动与帮助下,烤烟烟区规划将近一步扩大,目前新烟区已在规划中,这将有利于促进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镇康烟区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浅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浅谈镇康烤烟种植的持续发展
镇康县零星种植烤烟已有多年的历史,过去群众种植烤烟只是为了制作自己吸用的土烟,大面积种植烤烟并把它当一项产业来做还没多少年。目前,由于烤烟见效快,经济效益较好,已成为烟区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烤烟种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山区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好坏,也是烟农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作为烤烟种植的主要烟区,依旧是管理粗放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然而,这些烟区的气候、地质以及海拔等条件却非常适宜优质烤烟种植,所以要努力推动这些烟区的烤烟种植持续发展,以促进行业的持久、健康、安全、稳定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的目的。
一、镇康近几年发展烤烟种植收到了明显的效益
(一)增加了烟区农民的收入
2009年镇康全县的烤烟种植烟区共2299亩,生产烤烟6035担,总产值395万元。烟农种植烟叶的亩均效益达到1736元以上,特别是种烟大户在烟草公司的科技服务、优惠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亩均效益达到2526元。综合比较来看,烤烟种植的亩均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使广大烟农从中
得到了实惠。
(二)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发展烤烟种植可以为县乡财政贡献税源,提高财政收入。2009年镇康全县发展烤烟种植创财政收入87万元,村组集体也通过烤烟种植得到已从公司的奖励,积累了集体财富。
(三)改善了烟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
围绕镇康的烤烟种植情况,在烟草公司的无偿资金扶持下,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目前,烟草公司在全县已建成蓄水池231个,管网103千米。水窖63个,烤房135座,其中卧式密集型烤房71座,机耕路6.2千米,大程度上改善了烟区的生产基础条件。
(四)促进了烟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烤烟种植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烟区农村公益事业“无钱办事、无人管事”问题。村组集体和烟农手里了钱,加上烟草公司的投入,烟区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改善,很多烟区村组解决了农民缺生产生活用水和行路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农民抗灾能力。烟区农民还购买了小型农机20多台,发电机45台,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五)烟区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烟区农民“学科技、比技术、比致富”蔚然成风,封建迷信活动基本杜绝,连续几年重大刑事案件在全县最低,社
会秩序稳定。此外,种烟村电视普及率达97%,农民摩托车占有率达70%,电话普及率达7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按新农村建设的指标要求,烟区较好于同样山区的非烟区。
二、目前烤烟种植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虽然通过几年来不断加强对烟区的建设,烟区各方面条件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少制约着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部分烟区生产条件薄弱
大部分烟区地处山区,生产基础条件建设不足,特别是水利设施不足,大多缺乏水利排灌条件,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有些地方连育苗用水、大田移栽的“定根水”都没有保障,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质量。雨季到来时,山洪暴发,常常造成烟田渍水影响根系发育,甚至导致烟株水淹致死。虽然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这种“靠天种植”的落后状况依然制约着烤烟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很多技术措施难以真正落实,烟叶生产的规范化、专业化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烤烟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二)烟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近年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多数外出打工,烟区亦不例外,据初略统计烟区有近70%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烟
农老龄化严重,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习惯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其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在2008年岔沟村就因为科学种植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烟叶不同程度受灾面积达170多亩。造成部分烟叶减产,甚至出现部分烟叶绝收。不难看出,烟农队伍的素质已成为了目前严重制约烟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烤烟种植技术传播的一线人员,烤烟技术员自我提升的意识不足,都限制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目前技术人员的结构:大专3人,中专6人,外聘技术人员4人。虽然今年新进入几名烟草专业本科大学生,但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暂时无法向烟农提供技术性帮助,因此,人才比例不对等的问题还是相当突出。此外,对烤烟种植技术员的管理却还是比较粗放,考核的指标也不是很科学,
(四)山区信息闭塞,烤烟种植应对措施滞后
由于山区条件限制,手机信息不通,电脑无法上网,导致信息较为闭塞,科技力量不足,有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山地烤烟种植应对措施研究尚欠缺,适合山地烟区烤烟种植特点的较为成熟的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制约山地烤烟种植发展的一些难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三、镇康县烟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浅析
(一)近年来,国家局加大烤烟种植面积的调控力度,
实现了“按需定产”的目标,烟叶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为农村、山区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镇康发展烤烟种植已有几年,烟农种植经验在不断提高,而且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土质、气候决定了其更合适发展烤烟种植。
(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断加强,烟区发展能力提高。烟田、烤房、烟水配套工程是烟草种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建立基本烟田保障制度,保证稳定高产的基本烟田,改善基本烤烟种植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烟农的生活和生活,使得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为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四)“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使种植烟叶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渠道,增加了广大烟农的种植信心。
(五)烟草公司推出“三个至上”政策: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烟农利益至上。也为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了一定的基础。
四、镇康烟区发展的出路之我见
加快镇康烟区的发展,就要积极推动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转变,解决农业资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提高烤烟种植产量与质量水平、增加和保障烟农收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烟叶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烟农在烤烟种植建设中的制药作用,依托科技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积
极开展以新型烤烟种植为组织模式的探索和建立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实现“三个至上”、提升烤烟种植的整体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烟区、促进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镇康烟区发展的建议
没有烟叶产业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烤烟种植的持续发展。所以,推进现代化烟草农业建设,尤其是作为烤烟种植主产区的农村、山区的现代化烟叶建设势在必行。
(一)优化产区布局,扩大种植规模
现代烟草农业的明显特征是“一基四化”,即基础设施完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可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化”是首当其冲的,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基础设施菜容易完善,集约化经营才有条件、专业化分工才有基础、信息化管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推进烟区现代化烟草农业建设,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优化产区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另外,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探索诸如专业合作社、种烟大户等有效的组织模式,将烟田集中到素质高、能力强的烟农手中,减小烟田的分数程度,扩大种植规模,以适应发展需要。
(二)加强与政府部门协作,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规模化生产时机械化作业的基础,是现实烟叶产业现代化的前提,而土地流转又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措施。所以,发展现代化烟草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推进“土地
合理化流转”,要再稳定烟农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要健全保障机制,要通过明文规定,合同约定,解除流转出土地的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能够按照流转协议或合同按期收回承包权,获取应有的流转费;二是要健全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乡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职能作用,以“政府引导、烟草支持、村委会组织、农民自愿、专业户承包”的模式,解决土地流转问题。
(三)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烟叶生产条件
基础设施是产业持续、健康、安全、稳定发展的保障,只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改善烟叶上产条件,保证产业的良好发展。但山地烟区恰恰存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标准化调制设施严重不足、交通条件不便等基础设施问题。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部分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抓住机会,以适宜产区、种烟大村(大组)为主要目标搞好烟水、烟路、烤房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烟叶生产条件,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打好基础。
(四)改变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信息管理
在优化产区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和完善解除设施的基础上,将原来有的分散经营逐渐转变为专业合作社或以种烟专业户为主的集约经营。并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对农业机械的扶持政策,积极引进适合农村、山区特定生产作业条件的农田
机械,成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提高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烤烟种植的劳动用工,将烟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复杂的生产工序中解放出来。同时,积极建立基础信息库,储备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为烟叶生产服务。
(五)加大烟农培训力度
由于留守烟农老龄化严重,并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习惯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其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对烤烟种植各技术环节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通常不能够严格按照烤烟种植的各个环节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导致烟叶生产质量不高,种植收益达不到预期目的,所以大部分烟农把烟叶种植当作副业而不是主业,只选择在不适合种植其他作物的地质上种植烟叶。
要想让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烟叶种植效益,而提高烤烟种植水平的最佳方式是提高他们的烤烟种植效益,包括烤烟种植水平和调制技术水平。这就要求这就需要加大对培训的投入,提高烟农文化素质。编一些有关烟叶生产经营的科技书籍无偿地发给烟农;办一些有关烤烟生产种植、烘烤知识的培训班;组织部分烟农到外地或者本地搞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特别要向烟农传授有关施肥配方、病虫害防治、烘烤技术等知识。使烟农能够使用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提高种烟收益,从而增加烤烟种
植规模。
(六)加强科技创新,探索研究生产应对措施
科学是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农村、山区的烤烟种植要创新必须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然后依托人才队伍实施全方位的创新体系建设,包括管理创新,实施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建立烟草种植和技术推广体系;学习创新,通过自我学习和借鉴打造学习型企业,在创新中逐渐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要提高现有烟技员的水平和增加烟技员的数量。就烟技员的数量来说,烟草部门所配备的烟技员与种烟的面积不成比例,应增大投入,按一定比例配备。另外,应强化现有烟技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知识不够全面和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做创新型人才,建创新型企业”是镇康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烟草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创新镇康烟草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次是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革新。要积极研究烤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制造适宜当地生产种植的种子、研究适宜当地生产种植的生产方式、研究土壤的改良措施、研究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运用,推进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合同管理,稳定烤烟种植规模
计划是鉴定合同的依据,合同是执行计划的保证。以合同为主线,严格按照合同组织烤烟种植,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收购。要按照国家印发的合同管理办法,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合同管理办法,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合同签订程序,健全合同档案,完善合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和责任,把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与奖惩体系,推进合同管理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把加强合同监督检查作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过程控制,确保严格执行,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烤烟种植必须按照上级下达的合同计划任务进行分工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合同管理必须按规定录入电脑,统一管理,按照“稳定规模、提升质量、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中提要求,组织好烤烟种植和收购工作。达到优化种植区域、优化种烟农户的目的。要根据烟农东风技术水平、投入能力、劳动状况、信用等级等情况,择优发展种烟农户。严格控制烟叶生产总量,提高烤烟烟叶质量。通过严格执行“双控”政策,保证烟叶产量不大起大落,确保农村、山区烟叶支柱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中国烟草行业已进入了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发展阶段,为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山地烟区应在“市场引导、计划种植、调整布局、主攻质量”的烟叶生产方针指导下,突出“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
的工作重点,推行“土地集约化、烟区生态化、烟农职业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企业化”的运行机制,探索适宜的生产组织模式,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突出自己的特色,推进当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保持产业的稳定、健康、安全、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提要
镇康县烟草公司的烤烟种植主要分布在勐捧镇的岔沟村、包包寨村、流水村、新村。这些烟区的气候、地质以及海拔等条件非常适宜优质烤烟种植,但也同样存在有不利于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努力推动这些烟区的烤烟种植持续发展,以促进行业的持久、健康、安全、稳定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的目的。2009年烤烟种植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政府的推动与帮助下,烤烟烟区规划将近一步扩大,目前新烟区已在规划中,这将有利于促进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镇康烟区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浅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浅谈镇康烤烟种植的持续发展
镇康县零星种植烤烟已有多年的历史,过去群众种植烤烟只是为了制作自己吸用的土烟,大面积种植烤烟并把它当一项产业来做还没多少年。目前,由于烤烟见效快,经济效益较好,已成为烟区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烤烟种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山区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好坏,也是烟农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作为烤烟种植的主要烟区,依旧是管理粗放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然而,这些烟区的气候、地质以及海拔等条件却非常适宜优质烤烟种植,所以要努力推动这些烟区的烤烟种植持续发展,以促进行业的持久、健康、安全、稳定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的目的。
一、镇康近几年发展烤烟种植收到了明显的效益
(一)增加了烟区农民的收入
2009年镇康全县的烤烟种植烟区共2299亩,生产烤烟6035担,总产值395万元。烟农种植烟叶的亩均效益达到1736元以上,特别是种烟大户在烟草公司的科技服务、优惠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亩均效益达到2526元。综合比较来看,烤烟种植的亩均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使广大烟农从中
得到了实惠。
(二)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发展烤烟种植可以为县乡财政贡献税源,提高财政收入。2009年镇康全县发展烤烟种植创财政收入87万元,村组集体也通过烤烟种植得到已从公司的奖励,积累了集体财富。
(三)改善了烟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
围绕镇康的烤烟种植情况,在烟草公司的无偿资金扶持下,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目前,烟草公司在全县已建成蓄水池231个,管网103千米。水窖63个,烤房135座,其中卧式密集型烤房71座,机耕路6.2千米,大程度上改善了烟区的生产基础条件。
(四)促进了烟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烤烟种植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烟区农村公益事业“无钱办事、无人管事”问题。村组集体和烟农手里了钱,加上烟草公司的投入,烟区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改善,很多烟区村组解决了农民缺生产生活用水和行路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农民抗灾能力。烟区农民还购买了小型农机20多台,发电机45台,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五)烟区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烟区农民“学科技、比技术、比致富”蔚然成风,封建迷信活动基本杜绝,连续几年重大刑事案件在全县最低,社
会秩序稳定。此外,种烟村电视普及率达97%,农民摩托车占有率达70%,电话普及率达7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按新农村建设的指标要求,烟区较好于同样山区的非烟区。
二、目前烤烟种植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虽然通过几年来不断加强对烟区的建设,烟区各方面条件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少制约着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部分烟区生产条件薄弱
大部分烟区地处山区,生产基础条件建设不足,特别是水利设施不足,大多缺乏水利排灌条件,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有些地方连育苗用水、大田移栽的“定根水”都没有保障,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质量。雨季到来时,山洪暴发,常常造成烟田渍水影响根系发育,甚至导致烟株水淹致死。虽然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这种“靠天种植”的落后状况依然制约着烤烟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很多技术措施难以真正落实,烟叶生产的规范化、专业化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烤烟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二)烟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近年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多数外出打工,烟区亦不例外,据初略统计烟区有近70%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烟
农老龄化严重,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习惯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其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在2008年岔沟村就因为科学种植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烟叶不同程度受灾面积达170多亩。造成部分烟叶减产,甚至出现部分烟叶绝收。不难看出,烟农队伍的素质已成为了目前严重制约烟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烤烟种植技术传播的一线人员,烤烟技术员自我提升的意识不足,都限制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目前技术人员的结构:大专3人,中专6人,外聘技术人员4人。虽然今年新进入几名烟草专业本科大学生,但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暂时无法向烟农提供技术性帮助,因此,人才比例不对等的问题还是相当突出。此外,对烤烟种植技术员的管理却还是比较粗放,考核的指标也不是很科学,
(四)山区信息闭塞,烤烟种植应对措施滞后
由于山区条件限制,手机信息不通,电脑无法上网,导致信息较为闭塞,科技力量不足,有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山地烤烟种植应对措施研究尚欠缺,适合山地烟区烤烟种植特点的较为成熟的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制约山地烤烟种植发展的一些难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三、镇康县烟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浅析
(一)近年来,国家局加大烤烟种植面积的调控力度,
实现了“按需定产”的目标,烟叶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为农村、山区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镇康发展烤烟种植已有几年,烟农种植经验在不断提高,而且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土质、气候决定了其更合适发展烤烟种植。
(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断加强,烟区发展能力提高。烟田、烤房、烟水配套工程是烟草种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建立基本烟田保障制度,保证稳定高产的基本烟田,改善基本烤烟种植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烟农的生活和生活,使得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为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四)“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使种植烟叶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渠道,增加了广大烟农的种植信心。
(五)烟草公司推出“三个至上”政策: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烟农利益至上。也为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了一定的基础。
四、镇康烟区发展的出路之我见
加快镇康烟区的发展,就要积极推动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转变,解决农业资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提高烤烟种植产量与质量水平、增加和保障烟农收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烟叶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烟农在烤烟种植建设中的制药作用,依托科技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积
极开展以新型烤烟种植为组织模式的探索和建立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实现“三个至上”、提升烤烟种植的整体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烟区、促进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镇康烟区发展的建议
没有烟叶产业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烤烟种植的持续发展。所以,推进现代化烟草农业建设,尤其是作为烤烟种植主产区的农村、山区的现代化烟叶建设势在必行。
(一)优化产区布局,扩大种植规模
现代烟草农业的明显特征是“一基四化”,即基础设施完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可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化”是首当其冲的,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基础设施菜容易完善,集约化经营才有条件、专业化分工才有基础、信息化管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推进烟区现代化烟草农业建设,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优化产区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另外,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探索诸如专业合作社、种烟大户等有效的组织模式,将烟田集中到素质高、能力强的烟农手中,减小烟田的分数程度,扩大种植规模,以适应发展需要。
(二)加强与政府部门协作,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规模化生产时机械化作业的基础,是现实烟叶产业现代化的前提,而土地流转又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措施。所以,发展现代化烟草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推进“土地
合理化流转”,要再稳定烟农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要健全保障机制,要通过明文规定,合同约定,解除流转出土地的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能够按照流转协议或合同按期收回承包权,获取应有的流转费;二是要健全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乡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职能作用,以“政府引导、烟草支持、村委会组织、农民自愿、专业户承包”的模式,解决土地流转问题。
(三)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烟叶生产条件
基础设施是产业持续、健康、安全、稳定发展的保障,只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改善烟叶上产条件,保证产业的良好发展。但山地烟区恰恰存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标准化调制设施严重不足、交通条件不便等基础设施问题。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部分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抓住机会,以适宜产区、种烟大村(大组)为主要目标搞好烟水、烟路、烤房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烟叶生产条件,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打好基础。
(四)改变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信息管理
在优化产区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和完善解除设施的基础上,将原来有的分散经营逐渐转变为专业合作社或以种烟专业户为主的集约经营。并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对农业机械的扶持政策,积极引进适合农村、山区特定生产作业条件的农田
机械,成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提高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烤烟种植的劳动用工,将烟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复杂的生产工序中解放出来。同时,积极建立基础信息库,储备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为烟叶生产服务。
(五)加大烟农培训力度
由于留守烟农老龄化严重,并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习惯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其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对烤烟种植各技术环节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通常不能够严格按照烤烟种植的各个环节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导致烟叶生产质量不高,种植收益达不到预期目的,所以大部分烟农把烟叶种植当作副业而不是主业,只选择在不适合种植其他作物的地质上种植烟叶。
要想让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烟叶种植效益,而提高烤烟种植水平的最佳方式是提高他们的烤烟种植效益,包括烤烟种植水平和调制技术水平。这就要求这就需要加大对培训的投入,提高烟农文化素质。编一些有关烟叶生产经营的科技书籍无偿地发给烟农;办一些有关烤烟生产种植、烘烤知识的培训班;组织部分烟农到外地或者本地搞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特别要向烟农传授有关施肥配方、病虫害防治、烘烤技术等知识。使烟农能够使用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提高种烟收益,从而增加烤烟种
植规模。
(六)加强科技创新,探索研究生产应对措施
科学是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农村、山区的烤烟种植要创新必须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然后依托人才队伍实施全方位的创新体系建设,包括管理创新,实施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建立烟草种植和技术推广体系;学习创新,通过自我学习和借鉴打造学习型企业,在创新中逐渐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要提高现有烟技员的水平和增加烟技员的数量。就烟技员的数量来说,烟草部门所配备的烟技员与种烟的面积不成比例,应增大投入,按一定比例配备。另外,应强化现有烟技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知识不够全面和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做创新型人才,建创新型企业”是镇康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烟草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创新镇康烟草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次是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革新。要积极研究烤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制造适宜当地生产种植的种子、研究适宜当地生产种植的生产方式、研究土壤的改良措施、研究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运用,推进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合同管理,稳定烤烟种植规模
计划是鉴定合同的依据,合同是执行计划的保证。以合同为主线,严格按照合同组织烤烟种植,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收购。要按照国家印发的合同管理办法,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合同管理办法,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合同签订程序,健全合同档案,完善合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和责任,把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与奖惩体系,推进合同管理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把加强合同监督检查作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过程控制,确保严格执行,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烤烟种植必须按照上级下达的合同计划任务进行分工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合同管理必须按规定录入电脑,统一管理,按照“稳定规模、提升质量、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中提要求,组织好烤烟种植和收购工作。达到优化种植区域、优化种烟农户的目的。要根据烟农东风技术水平、投入能力、劳动状况、信用等级等情况,择优发展种烟农户。严格控制烟叶生产总量,提高烤烟烟叶质量。通过严格执行“双控”政策,保证烟叶产量不大起大落,确保农村、山区烟叶支柱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中国烟草行业已进入了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发展阶段,为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山地烟区应在“市场引导、计划种植、调整布局、主攻质量”的烟叶生产方针指导下,突出“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
的工作重点,推行“土地集约化、烟区生态化、烟农职业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企业化”的运行机制,探索适宜的生产组织模式,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突出自己的特色,推进当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保持产业的稳定、健康、安全、和谐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