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美环境,育合格人才
本溪市溪湖区刘学科
巍巍卧云藏古刹,悠悠杯溪淌清泉,不与浩瀚比大海,但于小巧显神奇。这就是世界最小的内陆湖——本溪湖,它以自己拥有两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向世人展示着独特和秀美的神韵,在这古老富饶的土地上,坐落着一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校——溪湖区河西小学。学校布局精致典雅,整个校园被青山绿水环抱,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生机勃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本溪湖畔,绽放着奇葩异彩。
本溪市溪湖区河西小学始建于1958年,现校舍于1997年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4877平方米,50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和艰苦创业。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192人。溪湖老城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了河西小学灿烂的文明之花。
几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绿色环保校园”的创建,坚持“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先后获得“辽宁省科研先进单位”、“本溪市绿色学校”、“本溪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溪湖区德育先进学校”、“溪湖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在基本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和教育化目标后,借创建省“环境友好型学校”活动的启动,学校办学将向更高层次迈进。
近年,在溪湖区政府和溪湖区教育局及溪湖区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河西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环保教育并逐年加大环境改造力度,先后实现了操场的硬覆盖,教学楼内的粉刷装修,自来水和污水的排放
管道的改造,新建了水洗厕所。校园所有可绿化的土地均已全部绿化,经过改造后的校园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优雅。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在文化建设中突出绿色环境文明。
良好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达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效果。学校在现有条件下,以品德养成、绿色文明、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着力优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绿色文明知识展现在“墙壁、走廊、宣传栏、广播站”等校园文化的载体上,使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在长期的浸润中,由“爱我校园”到“爱我城市”“爱我自然”,学生的精神面貌为之振作,行为习惯因之改变,绝大多数同学能做到随手检拾废纸、随手关闭电灯、随手关闭水龙头。
二、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学校开展全方位教育和管理改革,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作为点,其他学科作为面,以点带面,将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融入人文内涵,整合为绿色文明知识,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环保的认识。依据《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要求,各学科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科学知识:英语课上,老师介绍国外的环保理念;语文课上,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环境,陶冶性情;科学课老师讲述全球十大环境污染„„
三、在实践活动拓展中加强环境教育。
学校定期把专项环境教育列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一齐动手,将回收的易拉罐、纸皮、塑料片、发泡棉等做成手工艺品。定期召开环境教育方面的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教育,师生齐动手,爱护花草树木,维护环境卫生,以实际行动实践环境保护。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和养成环保习惯,在常规管理中,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注重环保细节管理。通过制度保障,加强检查、评比等措施,规范学生的绿色环保文明行为,改变乱扔垃圾、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惯,使之逐渐养成绿色文明习惯。加大校园卫生检查,实行校园分担区制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活动垃圾清理包干、参加义务劳动等,增强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受。
为强化学生头脑中的资源价值观、环境伦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等绿色文明意识,学校始终重视引导学生深入到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中,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如鼓励学生到社区进行义务清扫;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到素质教育基地参观各种农作物,认识各种植物,亲近大自然等。
创优美环境,育合格人才已成为河西小学师生员工的共识,在环境友好学校的创建工作中,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创建中学习,在创建中提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升办学理念,争创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在创建省环境友好型学校过程中,河西小学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希望的晨曦!谱写河西小学发展的新篇章!
本溪市溪湖区河西小学
2011年11月
创建辽宁省环境友好型学校视频
材料解说词
本溪市溪湖区河西小学
2011年11月
溪湖区河西小学档案材料
创建辽宁省环境友好型学校
申报材料
本溪市溪湖区河西小学
2011年11月
省环境友好型学校
申报材料档案目录
创优美环境,育合格人才
本溪市溪湖区刘学科
巍巍卧云藏古刹,悠悠杯溪淌清泉,不与浩瀚比大海,但于小巧显神奇。这就是世界最小的内陆湖——本溪湖,它以自己拥有两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向世人展示着独特和秀美的神韵,在这古老富饶的土地上,坐落着一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校——溪湖区河西小学。学校布局精致典雅,整个校园被青山绿水环抱,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生机勃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本溪湖畔,绽放着奇葩异彩。
本溪市溪湖区河西小学始建于1958年,现校舍于1997年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4877平方米,50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和艰苦创业。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192人。溪湖老城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了河西小学灿烂的文明之花。
几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绿色环保校园”的创建,坚持“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先后获得“辽宁省科研先进单位”、“本溪市绿色学校”、“本溪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溪湖区德育先进学校”、“溪湖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在基本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和教育化目标后,借创建省“环境友好型学校”活动的启动,学校办学将向更高层次迈进。
近年,在溪湖区政府和溪湖区教育局及溪湖区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河西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环保教育并逐年加大环境改造力度,先后实现了操场的硬覆盖,教学楼内的粉刷装修,自来水和污水的排放
管道的改造,新建了水洗厕所。校园所有可绿化的土地均已全部绿化,经过改造后的校园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优雅。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在文化建设中突出绿色环境文明。
良好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达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效果。学校在现有条件下,以品德养成、绿色文明、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着力优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绿色文明知识展现在“墙壁、走廊、宣传栏、广播站”等校园文化的载体上,使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在长期的浸润中,由“爱我校园”到“爱我城市”“爱我自然”,学生的精神面貌为之振作,行为习惯因之改变,绝大多数同学能做到随手检拾废纸、随手关闭电灯、随手关闭水龙头。
二、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学校开展全方位教育和管理改革,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作为点,其他学科作为面,以点带面,将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融入人文内涵,整合为绿色文明知识,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环保的认识。依据《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要求,各学科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科学知识:英语课上,老师介绍国外的环保理念;语文课上,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环境,陶冶性情;科学课老师讲述全球十大环境污染„„
三、在实践活动拓展中加强环境教育。
学校定期把专项环境教育列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一齐动手,将回收的易拉罐、纸皮、塑料片、发泡棉等做成手工艺品。定期召开环境教育方面的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教育,师生齐动手,爱护花草树木,维护环境卫生,以实际行动实践环境保护。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和养成环保习惯,在常规管理中,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注重环保细节管理。通过制度保障,加强检查、评比等措施,规范学生的绿色环保文明行为,改变乱扔垃圾、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惯,使之逐渐养成绿色文明习惯。加大校园卫生检查,实行校园分担区制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活动垃圾清理包干、参加义务劳动等,增强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受。
为强化学生头脑中的资源价值观、环境伦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等绿色文明意识,学校始终重视引导学生深入到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中,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如鼓励学生到社区进行义务清扫;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到素质教育基地参观各种农作物,认识各种植物,亲近大自然等。
创优美环境,育合格人才已成为河西小学师生员工的共识,在环境友好学校的创建工作中,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创建中学习,在创建中提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升办学理念,争创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在创建省环境友好型学校过程中,河西小学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希望的晨曦!谱写河西小学发展的新篇章!
本溪市溪湖区河西小学
2011年11月
创建辽宁省环境友好型学校视频
材料解说词
本溪市溪湖区河西小学
2011年11月
溪湖区河西小学档案材料
创建辽宁省环境友好型学校
申报材料
本溪市溪湖区河西小学
2011年11月
省环境友好型学校
申报材料档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