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义利观和柏拉图的财富论

!

总第$%期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0.(*.12)3.45’--.*+*62+*726’*’8.63

!*’9!!!

孔子的义利观和柏拉图的财富论

魏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摘要

栋!但对于二者经济思想的研究仍有许多空白和薄弱环节!财富观的研究即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从财富观的角度对两位圣哲的经济思想作一比较!以期把握和印证中西古代经济思想的某些异同!进而理解人类的共同命运!收管窥蠡测之效#

关键词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孔子和柏拉图堪称中西文化的坐标式人物

一#义利差等观与等级财富观

高于物质利益

的观点#

在强调伦理道德即精神财富的同时

%饮食

()

男女

*

A9孔子的义利差等观

义利观念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已萌生

%利&对举的思想家#朱熹曾说$

!

%富而可求

+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与

%庶矣哉.&冉有说$

%富之#&冉有又%教之#&孔子认

由此可见他求富的决心#

%义

他的弟子冉有到卫国时

利之说

在儒家议题中

%既庶矣

%既富矣

义’利作为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

-,+

%之于天下也

义作为人的内在道德需要

(如利的需要)相比较中

%&

#

’%义以为质&

$

#与义相比

%见利思

%不义而富且贵

!9柏拉图的等级财富观

柏拉图与孔子一样

二性的#对利的追求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

#在义利关系中

放在首位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的立场上!竭力主张恢复社会的旧有秩序!他的财富观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因素

柏拉图以其所推崇的正义伦理为基础将财富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是精神财富!如知识$克制及其他各种德性%第二等是肉体财富!如健康等%第三等是物质财富

#

所形成的阶梯式政治等级制度移植到义利关系中

&君子’$

&小人’的称谓在西周早期已经出现!主要

&君子’是西周时期对奴隶主

&小人’则指奴隶制经济体系下的小

是一种政治地位的象征

&君子’$

因此!财富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下等财富是为上等财富而存在!获取物质财富是为了达到高尚的目的的手段

可见!在如何看待财富与道德关系这个问题上!柏拉图与孔子类似!他也主张人们可以追求财富!但这种追求应受到道德准则的节制

&德性不是来自物质财富!

#$!

&小人’两大阶层由于地位不同造成的经

&小人’阶层逐步发展起来!

济冲突在西周已有反映!到春秋时!随着井田制的衰亡!私有土地所有制的出现!

其中包括新兴的地主阶级$小农$小手工业者和商人

&天下无

道’的局面!力主恢复周礼!尊崇周王

&小人’调和进

伦理道德的成分!赋予&君子’以道德的新内涵!使君子成为一个技术化的道德规范

&君子明于义利!当趋而趋!

当避而避

&小人知利不知义’!除了&放于利而行!不知仁

义礼智为何物也

孔子的财富思想由义利对举到划分&君子’$

&小

人’这两种有着不同特性和内在本质的群体!其目的在

相反!财产以及其他一切物质财富都是来自德性

拉图承认&人人皆知财富是个巨大安慰!而且人人爱钱是因它所具有的有用性

#%!

所以!在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中!&个人财富不得低于某个最小

要求统治阶级财产公有的同时!并没有杜绝经济上活跃的阶级拥有私人财产

((不可缺少的家庭财产(((也不可超过某个最大量!量(

即家庭必需财物与其他财产之和不得超过最小拥有量价值的!倍

#&!

在柏拉图

看来!财富与贫困都有恶的后果

#’!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柏拉图提出的&和谐和秩序的原则’与孔子心目中的&道’与&义’!在细节上可能各有所指!不尽相同!但他们两人在强调对财富的追求应受某种道德规范的制约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二!

为了强化道德自律在物质财富获取中的规范作用!孔子将传统的伦理规范加以扩充和深化!把周初军事分封

孔子的义利观和柏拉图的财富论

于通过强化!君子喻于义

体生活

!这意味着两个上等阶级成员将没有私有住宅而

#%!

住在一起且共享膳食&他们不得拥有金银器物&$是剥夺理想国中统治者的私人财产&

*#+孔子的%均无贫$思想

也就

!

与孔子相似

在人格心理分析中

#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公食贡

#’&

!供

养者应有节制之德

柏拉图认为上述三个等级的人都应该安分

!和

守己(各尽其职

皂隶食职

了%均无贫$的分配理论&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谐一致$

#$!

就是说无论诸

侯或大夫都不必担心财富少而应忧虑财富分配不平均)不用担心人民太少

%均无贫$绝不

是在各阶级之间实行财富平均分配

*!+柏拉图的%公有制$思想

,理想国-成书于希腊城邦政治面临解体之际

柏拉图认为

%统治阶级如

果嗜好金钱与财产

#)&

这与孔子对仁德君子的向往可谓异曲同工

由此可以看出

!正

义$不过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孔子是古代思想家中最早提出统治阶级及为其服务的知识分子

由上可知

孔子和柏拉图的财富分配观却大相径庭&孔子主张按照封建等级实行阶梯式的财产占有

所以

从适于统治阶级生活的制度中清除掉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不得有任何财产!他们的生活资料由被统治的工人

#

实人生!具有务实的+世俗的特征!着眼于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及人际关系的协调$后者则重理性!具有超越性!附有某种宗教神学的色彩!并最终走向统治人们思想的宗教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说与埃及的宗教哲学相

#&!

结合由普罗提诺等人阐发形成了新柏拉图主义!统治了长达千年的整个中世纪$&

这种不同不仅反映了孔子和

柏拉图财富观的本质区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所在$二者的财富思想在中西历史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深远影响$,,,,,,,,,,,,,,,注释!

’(朱子文集)卷!

2(周礼-仪礼-花记)!岳麓出版社#$%$年版$

#葛扬!李晓蓉!西方经济学说史

#漆光瑛!蔡中兴%外国经济学说史新编

同时他还认为在%一个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国

#$!

家!必须妇女公有!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这样

就%既无私人之房屋

#%!

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柏拉图在第一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

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意味着在全社会而不是在某一集团中实行共同劳动

总的说来!孔子的%均无贫&和柏拉图的%公有制&思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重直觉!切近于时代与现

#(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经济思想的成$-长

#柏拉图%理想国

7,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经济思想的成长6-

#(论语-季氏)$.!

#(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3!

#!

,,论柏拉图和孔子的#杨晓林%理想国

政治理想

(经济思想的成

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月第#版!第#*页$

(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校!凡夫

!

总第$%期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0.(*.12)3.45’--.*+*62+*726’*’8.63

!*’9!!!

孔子的义利观和柏拉图的财富论

魏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摘要

栋!但对于二者经济思想的研究仍有许多空白和薄弱环节!财富观的研究即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从财富观的角度对两位圣哲的经济思想作一比较!以期把握和印证中西古代经济思想的某些异同!进而理解人类的共同命运!收管窥蠡测之效#

关键词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孔子和柏拉图堪称中西文化的坐标式人物

一#义利差等观与等级财富观

高于物质利益

的观点#

在强调伦理道德即精神财富的同时

%饮食

()

男女

*

A9孔子的义利差等观

义利观念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已萌生

%利&对举的思想家#朱熹曾说$

!

%富而可求

+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与

%庶矣哉.&冉有说$

%富之#&冉有又%教之#&孔子认

由此可见他求富的决心#

%义

他的弟子冉有到卫国时

利之说

在儒家议题中

%既庶矣

%既富矣

义’利作为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

-,+

%之于天下也

义作为人的内在道德需要

(如利的需要)相比较中

%&

#

’%义以为质&

$

#与义相比

%见利思

%不义而富且贵

!9柏拉图的等级财富观

柏拉图与孔子一样

二性的#对利的追求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

#在义利关系中

放在首位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的立场上!竭力主张恢复社会的旧有秩序!他的财富观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因素

柏拉图以其所推崇的正义伦理为基础将财富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是精神财富!如知识$克制及其他各种德性%第二等是肉体财富!如健康等%第三等是物质财富

#

所形成的阶梯式政治等级制度移植到义利关系中

&君子’$

&小人’的称谓在西周早期已经出现!主要

&君子’是西周时期对奴隶主

&小人’则指奴隶制经济体系下的小

是一种政治地位的象征

&君子’$

因此!财富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下等财富是为上等财富而存在!获取物质财富是为了达到高尚的目的的手段

可见!在如何看待财富与道德关系这个问题上!柏拉图与孔子类似!他也主张人们可以追求财富!但这种追求应受到道德准则的节制

&德性不是来自物质财富!

#$!

&小人’两大阶层由于地位不同造成的经

&小人’阶层逐步发展起来!

济冲突在西周已有反映!到春秋时!随着井田制的衰亡!私有土地所有制的出现!

其中包括新兴的地主阶级$小农$小手工业者和商人

&天下无

道’的局面!力主恢复周礼!尊崇周王

&小人’调和进

伦理道德的成分!赋予&君子’以道德的新内涵!使君子成为一个技术化的道德规范

&君子明于义利!当趋而趋!

当避而避

&小人知利不知义’!除了&放于利而行!不知仁

义礼智为何物也

孔子的财富思想由义利对举到划分&君子’$

&小

人’这两种有着不同特性和内在本质的群体!其目的在

相反!财产以及其他一切物质财富都是来自德性

拉图承认&人人皆知财富是个巨大安慰!而且人人爱钱是因它所具有的有用性

#%!

所以!在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中!&个人财富不得低于某个最小

要求统治阶级财产公有的同时!并没有杜绝经济上活跃的阶级拥有私人财产

((不可缺少的家庭财产(((也不可超过某个最大量!量(

即家庭必需财物与其他财产之和不得超过最小拥有量价值的!倍

#&!

在柏拉图

看来!财富与贫困都有恶的后果

#’!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柏拉图提出的&和谐和秩序的原则’与孔子心目中的&道’与&义’!在细节上可能各有所指!不尽相同!但他们两人在强调对财富的追求应受某种道德规范的制约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二!

为了强化道德自律在物质财富获取中的规范作用!孔子将传统的伦理规范加以扩充和深化!把周初军事分封

孔子的义利观和柏拉图的财富论

于通过强化!君子喻于义

体生活

!这意味着两个上等阶级成员将没有私有住宅而

#%!

住在一起且共享膳食&他们不得拥有金银器物&$是剥夺理想国中统治者的私人财产&

*#+孔子的%均无贫$思想

也就

!

与孔子相似

在人格心理分析中

#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公食贡

#’&

!供

养者应有节制之德

柏拉图认为上述三个等级的人都应该安分

!和

守己(各尽其职

皂隶食职

了%均无贫$的分配理论&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谐一致$

#$!

就是说无论诸

侯或大夫都不必担心财富少而应忧虑财富分配不平均)不用担心人民太少

%均无贫$绝不

是在各阶级之间实行财富平均分配

*!+柏拉图的%公有制$思想

,理想国-成书于希腊城邦政治面临解体之际

柏拉图认为

%统治阶级如

果嗜好金钱与财产

#)&

这与孔子对仁德君子的向往可谓异曲同工

由此可以看出

!正

义$不过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孔子是古代思想家中最早提出统治阶级及为其服务的知识分子

由上可知

孔子和柏拉图的财富分配观却大相径庭&孔子主张按照封建等级实行阶梯式的财产占有

所以

从适于统治阶级生活的制度中清除掉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不得有任何财产!他们的生活资料由被统治的工人

#

实人生!具有务实的+世俗的特征!着眼于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及人际关系的协调$后者则重理性!具有超越性!附有某种宗教神学的色彩!并最终走向统治人们思想的宗教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说与埃及的宗教哲学相

#&!

结合由普罗提诺等人阐发形成了新柏拉图主义!统治了长达千年的整个中世纪$&

这种不同不仅反映了孔子和

柏拉图财富观的本质区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所在$二者的财富思想在中西历史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深远影响$,,,,,,,,,,,,,,,注释!

’(朱子文集)卷!

2(周礼-仪礼-花记)!岳麓出版社#$%$年版$

#葛扬!李晓蓉!西方经济学说史

#漆光瑛!蔡中兴%外国经济学说史新编

同时他还认为在%一个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国

#$!

家!必须妇女公有!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这样

就%既无私人之房屋

#%!

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柏拉图在第一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

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意味着在全社会而不是在某一集团中实行共同劳动

总的说来!孔子的%均无贫&和柏拉图的%公有制&思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重直觉!切近于时代与现

#(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经济思想的成$-长

#柏拉图%理想国

7,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经济思想的成长6-

#(论语-季氏)$.!

#(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3!

#!

,,论柏拉图和孔子的#杨晓林%理想国

政治理想

(经济思想的成

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月第#版!第#*页$

(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校!凡夫


相关文章

  • 两种个人主义:西方与儒家
  • 作者:陈乔见 来源:<原道>第十四辑 本站发布时间:2008-1-8 3:48:01 阅读量:261次 [摘  要]柏拉图的灵魂三元结构(理性.激情.欲望)奠定了西方对"自我"和"个人"理 ...查看


  • 仁者为何应当爱人
  • 作者:陈嘉明 哲学分析 2011年11期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11)03-0037-08 作为一种人文主义,孔子最经典的.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话语是"仁者爱人".① 不过, ...查看


  • 见利思义--孔子的义利观
  • 见 利 思 义--孔子的义利观 □王恩来 谈到孔子的义利观,人们极易想到的,是他"罕言利"的态度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评论.尽管孔子对义利关系的认识还有许多,但有了这两条记录,余者就大多被遮蔽 ...查看


  • 见利思义,不失人格
  • 精选范文:见利思义,不失人格(共2篇)见利思义,指得就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它 出自<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利,是 人之所欲.人要生存,要解决衣食住行,就不 ...查看


  • 孔子君子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文章摘要]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他眼中:君子是仁爱之人.重义轻利.以礼立身.博学好问.诚实信用和全面发展之人.孔子君子观重自我修养,重正当利益,重礼仪廉耻,重提升学识,重诚信做人,重全面发展.孔子君子观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学习 ...查看


  • 辩题:人类社会发展应该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
  • 开场.社会的发展,只是说利益重要的话,的确会让人联想到很多不择手段,勾心斗角的事情,在一般人人的思维惯性中,都是默认诚信的重要性."重利"了是否就是说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呢?"重义"是否就说可以不顾利 ...查看


  • 现代企业家应该树立的义利观
  • 现代企业家应该树立的义利观 在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树立一个正确的义利观显得尤为重要, 义以生利.见利思义.以义为上正是现代企业家应该牢记在心!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良好的素质修养表现在:企业家应具有高尚的道德 情操,要把自己个人的利益与整个企业和 ...查看


  • 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变导学案
  • 1.社会热点和时事焦点:三十多年的改革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会高速运转的发展阶段,即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 无论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在经受着巨大的变革,在改革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价值领域也同样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在社 ...查看


  • 辩题 道义与利益一辩稿
  •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影响更大 我方的观点是: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影响更大. 首先让我们明确辩题中关键词的定义. 我方认为,所谓道义是指道德与正义,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正义是指对是非.善恶做出的肯定判断.而利益指的是益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