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三 化 学
考试说明:
1.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班级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3. 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4. 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卷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a:40 Cl:35.5 N:14 K:39 Mn:55 Mg:24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
的选项填入答题卷的空格内。)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米酿成醋 B .空气液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B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和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含有氧气21%,含有其他气体和杂质1% 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
3.近一段时间,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屡屡发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矿井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少量的H 2、CO 、CO 2、SO 2等气体。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安全措施正确有效的是 ( ) A .进矿井时先点火检查是否有瓦斯
B .将矿井内的氧气抽掉,避免瓦斯与氧气接触而发生爆炸 C .矿井内做好通风工作,并严禁烟火 D .戴呼吸面具
4.已知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原子核内有12个电子 B .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C .镁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 D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5.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OH + CO2→ Li 2CO 3 + X。则X 的化学式为 A.H 2 B. H2O 2 C.O 2 D. H2O
6.测定水样中磷的含量时,需要用到钼酸铵的化学式(NH 4)2MoO 4,已知NH 4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
,则
C .矿石粉碎 D .酒精挥发
Mo 的化合价是
A.+7 B.+6 C.+4 D.+1
7.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8.下列图示实验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9. 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0.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化合价;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③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11.“神六一飞冲天、谱写中国航天新章”,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标志
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用的是长征Ⅱ(F )型火箭,该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 8N 2],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 2O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宇宙仓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上难做过滤实验 B .偏二甲肼由碳原子、氢分子、氮分子组成
C .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 .四氧化二氮组成元素氮、氧的质量比为1∶2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
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
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 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④①②⑤⑥
13.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收集的
是:
A. 甲烷 B. 二氧化硫 C. 氨气 D. 氯化氢 14.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A B
C D
针筒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共20分)
15. (5分)有下列九种物质,请分类:
①蒸馏水 ②空气 ③液氧 ④水银 ⑤干冰 ⑥氧化镁 ⑦石灰水 ⑧红磷 ⑨高锰酸钾 (1)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写序号) (2)属于单质的有 (填写化学式) (3)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写化学式) 16. (3分)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 (2)+2价的锌元素_________;
(3)碳酸根离子_________; 17.(2分)东莞松山湖是东莞一大亮点,荡漾在风光秀美的湖面上令你心旷神怡。
⑴水的净化有多种方式,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除去水中的异味。
⑵有些游人随意将用过的废电池投入湖中,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可使600t 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为了避免湖水受到污染,防止废电池造成的危害,作为一名中
学生,你应该怎样做 (写一条)。
18. (4分)请运用你在初中学过的化学 知识和技能,解决下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每个问题对应横线上写出你所选用的物质或方法):
(1)暖水瓶中出现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可加入____________除去; (2)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在冰箱中放入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湿的衣服干得更快,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学校的自来水浇灌校园内的花草时,要将一硬质塑料管与胶皮管相连接,塑
料管不易插入胶皮管,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
19. (6分)2005年 11月13日,中国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泄漏的苯造成松花江严重污染,不但导致了一些地方的社会恐慌和水危机,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国际后果和影响。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 6H 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苯的物理性质有: ⑵苯的化学性质有: ⑶苯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三、(本题共2小题,共计15分)
20.(7分)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
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 识正在日趋增强(右图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 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请回答: (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至少答3种):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一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 。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请你举出一个在使用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例子: 。
(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 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5)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备氢气是各国正在努力研究的课题。目前科学家巳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的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02纳米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
21. (8分)A ~J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D 、E 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 、B 为黑色
固体,C 是红色金属单质,F 为气体。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J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3分)
22.(10分)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1)用镊子夹取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到酒精棉花球燃烧,蘸有
水的棉花球不燃烧;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2)在平滑的实验桌上点燃两支小蜡烛,再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尽可能使玻璃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到罩有烧杯的小蜡烛很快熄灭,而另一支则依然正常燃烧,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3)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点燃,发现木条首先燃烧,煤则较难点燃,你知道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4)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蜡烛火焰是因为
和
;用嘴吹熄
,用酒精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道理是 。
23.(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 2、CO 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⑴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⑵甲同学要用KMnO 4固体来制取O 2, 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填 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O 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⑶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 装置中反应,制取CO 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
⑷C 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 丙同学用C 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 ,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6分))苏丹红一号(C 16H 12N 2O )、苏丹红二号(C 18H 16N 2O )都是工业合成的红色染色剂,它能造
成人体内肝脏细胞的DNA 突变,显现癌症的特性,目前多数国家都已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试计算:
⑴苏丹红一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苏丹红一号中C 、H 、N 、O 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苏丹红一号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24.5 g氯酸
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 小莉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 的计算方法。
⑴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⑵若要计算31.6g 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氧气质量,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 方法解答吗?把能用的解法和过程写出来。
初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5. (5分)(1)②⑦ ;(2)③④⑧ (3)①⑤⑥
第1小题,漏一个不
给分,全对给1分 。第2、3小题对2个给1分,全对给2分。
16. (3分)(1)3P 2O 5;(2) (3)CO 32- ;
17.(2分)吸附;①不乱扔旧电池;②将废旧电池投入指定的垃圾箱;③探究治理废旧电池造成危害
的方法;④建立防治废旧电池污染的研究机构 18. (4分)⑴盐酸(或食醋、醋酸、稀硫酸等) ;⑵活性炭(或木炭、烧焦的面包或馒头等) ;⑶晾在太阳
晒着的地方(或通风的地方、用电吹风吹干、用火烤等) ;⑷将硬质塑料管的插入端用水润湿后插入。 19. (6分)⑴苯是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80.1℃,熔点5.5℃
⑵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 ⑶2C 6H 6+15O 2 12CO 2+ 6H2O(每空2分)
20.(7分)⑴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
⑵C+O2 CO 2;⑶干电池;⑷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5)催化剂 2H 2O O 2 ↑ + 2H2↑ 分解反应 (每空1分)
21. (8分)(1)A : _C ; C :Cu ; D :CO 2; J :CaCO 3 。
2Fe +3CO(3)CO +Ca(OH)= CaCO+HO (2)3CO+FeO 高温
2
3
2
2
2
3
2
22.(10分)(每空1分)(1)燃烧与物质性质有关 ; 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2)燃烧与O 2有关;燃烧必须有O 2;(3)燃烧与温度有关 ; 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4)与O 2(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降低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隔绝空气灭火 23.(13分)⑴烧杯(1分), 锥形瓶(1分);⑵A (1分);2KMnO 42MnO 4+MnO2+O2↑(2分);移出
导管(1分),停止加热(1分)。⑶产生的CO 2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使石蕊试液变红(1分)。若多答:“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不扣分。若答:产生的CO 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不给分。 ⑷(2分);用止水夹(或弹簧夹) 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向漏斗中加注适量的水,若长颈漏斗内的
水面高出锥形瓶内的水面,并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O 2 或O 2(1分);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为CO 2;若木条复燃,则为O 2 (2分)。 24.(6分)⑴248 (2分) ⑵48∶3∶7∶4 (2分) ⑶11.3%(2分)
25.(8分)⑴都正确 (2分) ⑵不能(或能用小莉的解法)„„„(2分)
解:设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316
32
31.6g x X=(32×31.6)/316=3.2 g
答:可产生氧气3.2g
„„„(1分) }
} „„„(1分) } „„„(2分)
初 三 化 学
考试说明:
1.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班级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3. 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4. 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卷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a:40 Cl:35.5 N:14 K:39 Mn:55 Mg:24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
的选项填入答题卷的空格内。)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米酿成醋 B .空气液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B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和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含有氧气21%,含有其他气体和杂质1% 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
3.近一段时间,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屡屡发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矿井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少量的H 2、CO 、CO 2、SO 2等气体。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安全措施正确有效的是 ( ) A .进矿井时先点火检查是否有瓦斯
B .将矿井内的氧气抽掉,避免瓦斯与氧气接触而发生爆炸 C .矿井内做好通风工作,并严禁烟火 D .戴呼吸面具
4.已知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原子核内有12个电子 B .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C .镁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 D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5.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OH + CO2→ Li 2CO 3 + X。则X 的化学式为 A.H 2 B. H2O 2 C.O 2 D. H2O
6.测定水样中磷的含量时,需要用到钼酸铵的化学式(NH 4)2MoO 4,已知NH 4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
,则
C .矿石粉碎 D .酒精挥发
Mo 的化合价是
A.+7 B.+6 C.+4 D.+1
7.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8.下列图示实验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9. 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0.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化合价;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③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11.“神六一飞冲天、谱写中国航天新章”,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标志
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用的是长征Ⅱ(F )型火箭,该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 8N 2],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 2O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宇宙仓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上难做过滤实验 B .偏二甲肼由碳原子、氢分子、氮分子组成
C .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 .四氧化二氮组成元素氮、氧的质量比为1∶2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
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
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 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④①②⑤⑥
13.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收集的
是:
A. 甲烷 B. 二氧化硫 C. 氨气 D. 氯化氢 14.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A B
C D
针筒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共20分)
15. (5分)有下列九种物质,请分类:
①蒸馏水 ②空气 ③液氧 ④水银 ⑤干冰 ⑥氧化镁 ⑦石灰水 ⑧红磷 ⑨高锰酸钾 (1)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写序号) (2)属于单质的有 (填写化学式) (3)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写化学式) 16. (3分)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 (2)+2价的锌元素_________;
(3)碳酸根离子_________; 17.(2分)东莞松山湖是东莞一大亮点,荡漾在风光秀美的湖面上令你心旷神怡。
⑴水的净化有多种方式,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除去水中的异味。
⑵有些游人随意将用过的废电池投入湖中,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可使600t 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为了避免湖水受到污染,防止废电池造成的危害,作为一名中
学生,你应该怎样做 (写一条)。
18. (4分)请运用你在初中学过的化学 知识和技能,解决下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每个问题对应横线上写出你所选用的物质或方法):
(1)暖水瓶中出现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可加入____________除去; (2)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在冰箱中放入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湿的衣服干得更快,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学校的自来水浇灌校园内的花草时,要将一硬质塑料管与胶皮管相连接,塑
料管不易插入胶皮管,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
19. (6分)2005年 11月13日,中国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泄漏的苯造成松花江严重污染,不但导致了一些地方的社会恐慌和水危机,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国际后果和影响。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 6H 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苯的物理性质有: ⑵苯的化学性质有: ⑶苯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三、(本题共2小题,共计15分)
20.(7分)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
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 识正在日趋增强(右图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 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请回答: (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至少答3种):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一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 。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请你举出一个在使用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例子: 。
(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 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5)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备氢气是各国正在努力研究的课题。目前科学家巳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的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02纳米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
21. (8分)A ~J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D 、E 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 、B 为黑色
固体,C 是红色金属单质,F 为气体。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J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3分)
22.(10分)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1)用镊子夹取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到酒精棉花球燃烧,蘸有
水的棉花球不燃烧;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2)在平滑的实验桌上点燃两支小蜡烛,再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尽可能使玻璃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到罩有烧杯的小蜡烛很快熄灭,而另一支则依然正常燃烧,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3)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点燃,发现木条首先燃烧,煤则较难点燃,你知道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的结论是 。 (4)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蜡烛火焰是因为
和
;用嘴吹熄
,用酒精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道理是 。
23.(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 2、CO 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⑴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⑵甲同学要用KMnO 4固体来制取O 2, 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填 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O 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⑶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 装置中反应,制取CO 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
⑷C 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 丙同学用C 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 ,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6分))苏丹红一号(C 16H 12N 2O )、苏丹红二号(C 18H 16N 2O )都是工业合成的红色染色剂,它能造
成人体内肝脏细胞的DNA 突变,显现癌症的特性,目前多数国家都已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试计算:
⑴苏丹红一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苏丹红一号中C 、H 、N 、O 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苏丹红一号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24.5 g氯酸
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 小莉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 的计算方法。
⑴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⑵若要计算31.6g 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氧气质量,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 方法解答吗?把能用的解法和过程写出来。
初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5. (5分)(1)②⑦ ;(2)③④⑧ (3)①⑤⑥
第1小题,漏一个不
给分,全对给1分 。第2、3小题对2个给1分,全对给2分。
16. (3分)(1)3P 2O 5;(2) (3)CO 32- ;
17.(2分)吸附;①不乱扔旧电池;②将废旧电池投入指定的垃圾箱;③探究治理废旧电池造成危害
的方法;④建立防治废旧电池污染的研究机构 18. (4分)⑴盐酸(或食醋、醋酸、稀硫酸等) ;⑵活性炭(或木炭、烧焦的面包或馒头等) ;⑶晾在太阳
晒着的地方(或通风的地方、用电吹风吹干、用火烤等) ;⑷将硬质塑料管的插入端用水润湿后插入。 19. (6分)⑴苯是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80.1℃,熔点5.5℃
⑵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 ⑶2C 6H 6+15O 2 12CO 2+ 6H2O(每空2分)
20.(7分)⑴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
⑵C+O2 CO 2;⑶干电池;⑷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5)催化剂 2H 2O O 2 ↑ + 2H2↑ 分解反应 (每空1分)
21. (8分)(1)A : _C ; C :Cu ; D :CO 2; J :CaCO 3 。
2Fe +3CO(3)CO +Ca(OH)= CaCO+HO (2)3CO+FeO 高温
2
3
2
2
2
3
2
22.(10分)(每空1分)(1)燃烧与物质性质有关 ; 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2)燃烧与O 2有关;燃烧必须有O 2;(3)燃烧与温度有关 ; 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4)与O 2(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降低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隔绝空气灭火 23.(13分)⑴烧杯(1分), 锥形瓶(1分);⑵A (1分);2KMnO 42MnO 4+MnO2+O2↑(2分);移出
导管(1分),停止加热(1分)。⑶产生的CO 2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使石蕊试液变红(1分)。若多答:“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不扣分。若答:产生的CO 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不给分。 ⑷(2分);用止水夹(或弹簧夹) 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向漏斗中加注适量的水,若长颈漏斗内的
水面高出锥形瓶内的水面,并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O 2 或O 2(1分);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为CO 2;若木条复燃,则为O 2 (2分)。 24.(6分)⑴248 (2分) ⑵48∶3∶7∶4 (2分) ⑶11.3%(2分)
25.(8分)⑴都正确 (2分) ⑵不能(或能用小莉的解法)„„„(2分)
解:设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316
32
31.6g x X=(32×31.6)/316=3.2 g
答:可产生氧气3.2g
„„„(1分) }
} „„„(1分)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