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表象训练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运动表象训练方法在教学实践的运用与研究,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照和比较,得出:运用表象训练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了课堂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技术动作的较快形成。提倡教师在排球教学中合理运用运动表象训练方法,使课堂教学实践更科学、更实用。   关键词:运动表象训练;排球教学;中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45-01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人体动作的变化,大都采用加大练习次数的做法,以为练多了,就能掌握动作技巧。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主要原因是脑中缺乏正确的动作表象和对动作要领的正确理解。相反地,这种单调、枯燥的重复教学方法,直接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再现。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诱导下,通过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动作或运动情景而唤起运动感觉的方法和过程。同时,把运动表象的训练运用到排球教学中去,它避免了以前的那种单纯靠加大练习的量来提高动作技术的枯燥重复的做法,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减轻,学习的自主性得到锻炼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显著提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中随机抽取水平基本相同的男生60名,分在两班,每班30人,分组运用运动表象训练法和常规教学训练法进行教学。时间为28学时。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阅读了与排球技术和动作表象训练方面的大量书籍资料.还查找了大量的近期的国家级的体育期刊。为本文深入研究运动表象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调查访问法:本人请教了在中学排球教学方面比较有权威性的教师以及县进修学校的体育教研员,并与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充分了解了目前中学排球教学现状。   数据统计法:将实验的结果和调查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和测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进行了统计,并对技评成绩进行了检验,如表1所示   表1:技术考核指标(百分制)对照表   2、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统计分析   从表1可见实验组的平均技术指标比对照组要高。除垫球外其它各指标经T值检验P值都小于0.05其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该实验中,实验组采用表象训练法比对照组更能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效果明显。通过运动动作表象的心理训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视和内感受,用脑中正确地动作表象,去控制支配人体,以完成技术动作,所以教学效果比较好。   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应用表象训练就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对照组的一般性练习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般练习不能在头脑中及时建立起正确的神经联系,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在大脑中尽快形成动作概念。因此,也不能更快掌握技术动作。   3、表象训练法理论分析与应用   运动表象是指练习者有意识地在头脑中通过表象呈现出各种动作形象的过程,它反映了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特征。如身体的位置、动作力量、幅度、方向和速度等。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到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或者回忆起曾经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而且在思维的参与下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某些没有经历过的、甚至现实中尚未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   运动表象的形成是从视觉表象开始的,然后在空间时间和力理要素上发生变化并逐渐完善,最后使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相结合,形成视动综合表象。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掌握动作首先是从建立视觉表象开始,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在头脑中建立起该动作的视觉表象,随着教师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视觉控制成分逐渐减少,动觉控制成分逐渐增加,表象的明解性,稳定性都相应地得到改善,使动作表象明晰性更加明确。通过教师对动作要领的深入讲解分析和学生的反复练习,学生的视觉表象各要素不仅更加完善,而且也逐渐加入了一些力量要素,并逐步形成清晰准确的动动表象,直至形成动作自动化。   4、表象训练法能够促进排球技术动作的较快形成   一般的训练教学中,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常规技术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讲解示范后,队员没有对技术动作图像进行强化,最初形成的视觉表象是不明晰的动摇表象,马上转入练习,这对形成正确、清晰的排球技术动作图像是不利的。在排球训练中,采用讲解、示范后,运用表象训练对刚刚建立的排球技术图像在大脑中反复描述。使技术动作在大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然后再转入正常的练习。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明显比不采用表象训练掌握得要快要好。   三、结论与建议   运用动作表象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和训练效果比较理想,且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有好处,实施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同步发展,符合当今:树立健康第一,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中采用运动表象训练是提高运动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教学效果有显著意义。   排球教学中,运用运动表象训练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排球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借鉴表象教学法,它不但适合排球教学,也适合其他项目的教学,特别在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中运用效果更显著。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运动表象训练方法在教学实践的运用与研究,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照和比较,得出:运用表象训练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了课堂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技术动作的较快形成。提倡教师在排球教学中合理运用运动表象训练方法,使课堂教学实践更科学、更实用。   关键词:运动表象训练;排球教学;中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45-01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人体动作的变化,大都采用加大练习次数的做法,以为练多了,就能掌握动作技巧。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主要原因是脑中缺乏正确的动作表象和对动作要领的正确理解。相反地,这种单调、枯燥的重复教学方法,直接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再现。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诱导下,通过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动作或运动情景而唤起运动感觉的方法和过程。同时,把运动表象的训练运用到排球教学中去,它避免了以前的那种单纯靠加大练习的量来提高动作技术的枯燥重复的做法,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减轻,学习的自主性得到锻炼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显著提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中随机抽取水平基本相同的男生60名,分在两班,每班30人,分组运用运动表象训练法和常规教学训练法进行教学。时间为28学时。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阅读了与排球技术和动作表象训练方面的大量书籍资料.还查找了大量的近期的国家级的体育期刊。为本文深入研究运动表象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调查访问法:本人请教了在中学排球教学方面比较有权威性的教师以及县进修学校的体育教研员,并与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充分了解了目前中学排球教学现状。   数据统计法:将实验的结果和调查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和测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进行了统计,并对技评成绩进行了检验,如表1所示   表1:技术考核指标(百分制)对照表   2、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统计分析   从表1可见实验组的平均技术指标比对照组要高。除垫球外其它各指标经T值检验P值都小于0.05其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该实验中,实验组采用表象训练法比对照组更能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效果明显。通过运动动作表象的心理训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视和内感受,用脑中正确地动作表象,去控制支配人体,以完成技术动作,所以教学效果比较好。   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应用表象训练就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对照组的一般性练习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般练习不能在头脑中及时建立起正确的神经联系,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在大脑中尽快形成动作概念。因此,也不能更快掌握技术动作。   3、表象训练法理论分析与应用   运动表象是指练习者有意识地在头脑中通过表象呈现出各种动作形象的过程,它反映了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特征。如身体的位置、动作力量、幅度、方向和速度等。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到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或者回忆起曾经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而且在思维的参与下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某些没有经历过的、甚至现实中尚未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   运动表象的形成是从视觉表象开始的,然后在空间时间和力理要素上发生变化并逐渐完善,最后使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相结合,形成视动综合表象。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掌握动作首先是从建立视觉表象开始,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在头脑中建立起该动作的视觉表象,随着教师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视觉控制成分逐渐减少,动觉控制成分逐渐增加,表象的明解性,稳定性都相应地得到改善,使动作表象明晰性更加明确。通过教师对动作要领的深入讲解分析和学生的反复练习,学生的视觉表象各要素不仅更加完善,而且也逐渐加入了一些力量要素,并逐步形成清晰准确的动动表象,直至形成动作自动化。   4、表象训练法能够促进排球技术动作的较快形成   一般的训练教学中,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常规技术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讲解示范后,队员没有对技术动作图像进行强化,最初形成的视觉表象是不明晰的动摇表象,马上转入练习,这对形成正确、清晰的排球技术动作图像是不利的。在排球训练中,采用讲解、示范后,运用表象训练对刚刚建立的排球技术图像在大脑中反复描述。使技术动作在大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然后再转入正常的练习。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明显比不采用表象训练掌握得要快要好。   三、结论与建议   运用动作表象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和训练效果比较理想,且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有好处,实施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同步发展,符合当今:树立健康第一,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中采用运动表象训练是提高运动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教学效果有显著意义。   排球教学中,运用运动表象训练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排球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借鉴表象教学法,它不但适合排球教学,也适合其他项目的教学,特别在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中运用效果更显著。


相关文章

  • 公共体育排球选修课表象训练法论文
  • 公共体育排球选修课表象训练法论文 摘要:表象训练是一种心理训练,为了增加学生在表象练习过程中头脑里的动作表象清晰度,应注意练习的时机,尽量使学生情绪稳定,身心放松.注意力高度集中. 1. 前言 表象训练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已近百年的历史,随着表 ...查看


  • 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排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 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排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摘 要:为了提高排球正面垫球教学效果,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技术教学.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正面垫球技术教学,能起到良好促进效果,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表象训练法 排球正面垫球 教学 ...查看


  •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指南 1.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生理学分析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 有氧耐力减肥机制的研究 不同体质群体的运动处方 运动性疲劳的再研究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研究 运动性损伤防治与 ...查看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长跑对减肥的作用研究 浅谈陈氏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 对中国武术套路发展的思考 对中学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研究 武术套路规则变化对武术训练及比赛的影响研究 残疾人排球的发展现状 ...查看


  • (真正版)体育课听课心得体会
  • 体育课听课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有幸在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观摩了各位老师的体育课活动.对于这次活动我很期待,希望能多吸取一些新的经验,更好的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教学奠定基础.下面浅谈一下对听课的一点体会: 第一,能做到像其他学科一样,能从细微处入 ...查看


  • 脚内侧传球说课1
  • 脚内侧传球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水平(四)球类教材的一项学习内容.主教材为脚内侧传球.根据本次课内容我改变了以往单调枯燥的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想,以有球的队列作为本课的开始,并针对小学生喜动.兴趣易激发的心理特征设计多种新颖的教法 ...查看


  •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题库
  • 一.填空题 1.体育教材教法主要阐明教材的意义.教学任务.基本动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等,重点是动作方法.要点.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保护与帮助.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和教学指导等. 2. 体育教材教法研究对象是是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 ...查看


  • 体育活动中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
  • 体育活动中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 作者:许红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3期 一.小学生运动协调能力的基本原则 运动协调能力内容应该全面反映所有影响被评价对象状况的各项要素.各指标必须有机配合, 形成体系, 相 ...查看


  • 最新体育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大全试题
  • 体育教师职称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课程: 2.健康: 3.新兴运动类项目: 4.运动量: 5.体格: 6.体能(体适能): 7.水平目标: 8.运动负荷: 9.终身体育: 10.运动技能: 11.体育教学: 12.身体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