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

公共产品:也称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P16)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P21)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P144)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建立事业单位,通过全面负责事业单位的运行,向社会提供一定形式的事业产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运行管理体制。(P11)

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P26)

准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 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通过所具有的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P28)

公共事业管理: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P35)

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准公共产品可以如何划分?(P21-23)

基本特点:1.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

2. 外部性。准公共产品的外部性是指外部收益。例如交通的发展不仅使那些乘车人节约了时间,获了

内部收益,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使整个社会获得了收益,这就是外部收益。

分类:具有非排他性且非竞争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

具有非竞争性且非排他性不充分地准公共产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不充分地准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P42-48)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这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

区别:A 、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或者一般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 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B 、从政府的职能来看,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 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 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C 、从管理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的并用, 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广泛应用。

(2)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管理主体上有联系

区别:A 、从管理对象和范围来看,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均广于公共事业管理B 、从管理主体来 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则是公共组织乃至特定企 业C 、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3)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A 、目的不同;B 、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C 、管理的性质不同;D 、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E 、 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F 、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G 、绩效评估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 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 和。(P59) 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P74)

第一,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影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外部的政治组织环境,即它通过组织体系的合理化和有效的权力分配状态与机制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第二,政治关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政治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在特定政治制度下的政治实体以一定的法定程序来形成的。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这种权力对公共事业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公共事业管理者所拥有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决策的权力,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同时也体现在执行者调动、

处置相关事务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权力一旦形成,其权力的管理范围和强度也就相应确定。 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P76-78)

经济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成分和经济体制因素,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和作用。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能力、水平和效率。

②经济成分:一定的经济成分决定了特定的社会利益结构,这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向和决策。一定的经济成分构成决定着政府相应的经济职能、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政策,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③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体系、经济利益关系、经济调节体系和经济组织体系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它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的形态特征、制度特征、行为特征和运行。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指在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承担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组合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P90)

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共产品的提供即公共产品的交换和消费,是公共产品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的过程。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三种提供模式。(P101)

公共提供:是指公共产品有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的需要。(P102)

私人提供或者市场提供:指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单位的经费。(P102)

混合提供:是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指对涉及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发展,即关系到全社会公共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管理,管理效果具有宏观性。(P107)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它主要涉及公共事业领域内各类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与提供,是指对这些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质量和提供这些公共事业产品的组织的直接监督管理。(P111)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的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总和。(P114)

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无论是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改革实践,还是从新的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组合运行为机理来看,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a. 多元构成。 b.政府主导和统筹。 c.以市场为基础。 d.法制化与规范化。 政府:就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P118)

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社会生活诸事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通俗的说,就是政府干什么。(P119) 为什么说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P122-125)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因为:

第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趋势,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因为:

a .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能否认识以及对公共事业产品可能有的生产和提供方式的认识和把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历史还是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现实,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府的组织程度都是基础的和决定性的。

b. 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也就是哪些事务可以以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管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即通过制定的基本政策而确立的管理目标,是为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服务,或说涉及并满足到多大范围群体的共同利益,则是由公共组织中的政府决定的。 c. 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政府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决定了整个管理体制的构成的法律法规等,以及整个管理运行的规则,都必须由政府制定.

d.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34)

a. 组织性,也称正规性 b.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 c.非营利性 d.自治性 e.自愿性 f.非政治性 g.非宗教性 谈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内容。(P159-160)

a. 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由于这类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难以走向市场,因此要正常运转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并有所发展,只能依靠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

b. 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如养老院、中小学校等,这类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它的首要目标是社会公益,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这一类事业单位,政府仍需要通过差额拨款进行资助,其经济上的收入应收支两条线。

c. 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如广播电视、刊物等。对这类单位总体上应使其企业化,让其自收自支,

在其转为企业化后,总体上仍需将其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刚性方法: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P184)

公共事业管理柔性方法:是指政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计划职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其必要性何在? 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通常可以如何划分? 各种计划有什么内容? (P163-164)

1. 公共事业管理计划职能就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而所谓计划,通常是指合理地选择和确定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办法。依此,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事业管理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必须做出的种种选择;二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舍去某些选择,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工作程序。

2. 必要性:①可以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使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②使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组织目标。③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④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控制。

3. 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主要有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形式。

4. 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计划。长期计划属于指导管理性计划的计划,主要由高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或高层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承担制定任务。短期计划是实施年限为一年或更短的计划。短期计划实际上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是长期计划所制定目标的具体的分解和体现,与社会公共事业关系最为密切。短期计划的承担者是中、低层管理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授权?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P165-168)

1.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2. 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A 、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B 、根据目标拟定出分目标或派生目标、政策和计划;C 、对实现目标所必需的管理工作加以确认和分类;D 、根据可用的人力物力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最优方法来划分各种管理工作;E 、授予各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执行这些管理工作所必要的职权;F 、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这些单位或部门上下左右联成一体。

3.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授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成为可能的重要途径。授权不是简单的交权或下放权力,它是一个由包括确定预期成果、委派任务、授予完成这些任务等所组成的完整的过程。

4.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1)根据公共事业的基本内容确定的组织形式:(2)根据地域确定的组织形式。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协调中的沟通?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169-170)

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沟通主要分为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两个方面。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公共政策的基本类别有哪些? (P175-176)

所谓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而做出的一个正式的决定或安排。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公共权力机关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大体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个层次。

公共产品:也称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P16)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P21)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P144)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建立事业单位,通过全面负责事业单位的运行,向社会提供一定形式的事业产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运行管理体制。(P11)

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P26)

准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 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通过所具有的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P28)

公共事业管理: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P35)

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准公共产品可以如何划分?(P21-23)

基本特点:1.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

2. 外部性。准公共产品的外部性是指外部收益。例如交通的发展不仅使那些乘车人节约了时间,获了

内部收益,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使整个社会获得了收益,这就是外部收益。

分类:具有非排他性且非竞争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

具有非竞争性且非排他性不充分地准公共产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不充分地准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P42-48)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这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

区别:A 、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或者一般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 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B 、从政府的职能来看,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 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 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C 、从管理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的并用, 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广泛应用。

(2)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管理主体上有联系

区别:A 、从管理对象和范围来看,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均广于公共事业管理B 、从管理主体来 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则是公共组织乃至特定企 业C 、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3)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A 、目的不同;B 、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C 、管理的性质不同;D 、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E 、 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F 、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G 、绩效评估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 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 和。(P59) 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P74)

第一,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影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外部的政治组织环境,即它通过组织体系的合理化和有效的权力分配状态与机制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第二,政治关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政治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在特定政治制度下的政治实体以一定的法定程序来形成的。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这种权力对公共事业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公共事业管理者所拥有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决策的权力,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同时也体现在执行者调动、

处置相关事务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权力一旦形成,其权力的管理范围和强度也就相应确定。 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P76-78)

经济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成分和经济体制因素,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和作用。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能力、水平和效率。

②经济成分:一定的经济成分决定了特定的社会利益结构,这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向和决策。一定的经济成分构成决定着政府相应的经济职能、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政策,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③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体系、经济利益关系、经济调节体系和经济组织体系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它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的形态特征、制度特征、行为特征和运行。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指在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承担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组合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P90)

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共产品的提供即公共产品的交换和消费,是公共产品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的过程。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三种提供模式。(P101)

公共提供:是指公共产品有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的需要。(P102)

私人提供或者市场提供:指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单位的经费。(P102)

混合提供:是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指对涉及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发展,即关系到全社会公共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管理,管理效果具有宏观性。(P107)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它主要涉及公共事业领域内各类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与提供,是指对这些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质量和提供这些公共事业产品的组织的直接监督管理。(P111)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的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总和。(P114)

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无论是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改革实践,还是从新的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组合运行为机理来看,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a. 多元构成。 b.政府主导和统筹。 c.以市场为基础。 d.法制化与规范化。 政府:就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P118)

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社会生活诸事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通俗的说,就是政府干什么。(P119) 为什么说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P122-125)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因为:

第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趋势,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因为:

a .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能否认识以及对公共事业产品可能有的生产和提供方式的认识和把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历史还是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现实,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府的组织程度都是基础的和决定性的。

b. 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也就是哪些事务可以以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管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即通过制定的基本政策而确立的管理目标,是为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服务,或说涉及并满足到多大范围群体的共同利益,则是由公共组织中的政府决定的。 c. 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政府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决定了整个管理体制的构成的法律法规等,以及整个管理运行的规则,都必须由政府制定.

d.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34)

a. 组织性,也称正规性 b.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 c.非营利性 d.自治性 e.自愿性 f.非政治性 g.非宗教性 谈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内容。(P159-160)

a. 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由于这类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难以走向市场,因此要正常运转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并有所发展,只能依靠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

b. 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如养老院、中小学校等,这类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它的首要目标是社会公益,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这一类事业单位,政府仍需要通过差额拨款进行资助,其经济上的收入应收支两条线。

c. 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如广播电视、刊物等。对这类单位总体上应使其企业化,让其自收自支,

在其转为企业化后,总体上仍需将其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刚性方法: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P184)

公共事业管理柔性方法:是指政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计划职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其必要性何在? 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通常可以如何划分? 各种计划有什么内容? (P163-164)

1. 公共事业管理计划职能就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而所谓计划,通常是指合理地选择和确定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办法。依此,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事业管理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必须做出的种种选择;二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舍去某些选择,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工作程序。

2. 必要性:①可以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使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②使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组织目标。③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④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控制。

3. 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主要有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形式。

4. 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计划。长期计划属于指导管理性计划的计划,主要由高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或高层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承担制定任务。短期计划是实施年限为一年或更短的计划。短期计划实际上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是长期计划所制定目标的具体的分解和体现,与社会公共事业关系最为密切。短期计划的承担者是中、低层管理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授权?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P165-168)

1. 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2. 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A 、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B 、根据目标拟定出分目标或派生目标、政策和计划;C 、对实现目标所必需的管理工作加以确认和分类;D 、根据可用的人力物力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最优方法来划分各种管理工作;E 、授予各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执行这些管理工作所必要的职权;F 、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这些单位或部门上下左右联成一体。

3.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授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成为可能的重要途径。授权不是简单的交权或下放权力,它是一个由包括确定预期成果、委派任务、授予完成这些任务等所组成的完整的过程。

4.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1)根据公共事业的基本内容确定的组织形式:(2)根据地域确定的组织形式。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协调中的沟通?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169-170)

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沟通主要分为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两个方面。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公共政策的基本类别有哪些? (P175-176)

所谓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而做出的一个正式的决定或安排。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公共权力机关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大体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个层次。


相关文章

  •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高职升本 <旅游学概论>2014年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职升本科"<旅游学概论>考试是为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而组织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科目 & ...查看


  • 2016[农村发展概论]期末复习题及满分答案
  • <农村发展概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农村发展概论简答题 1.简述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A.基本特征: 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 B.影 ...查看


  • 会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会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会展概论 课程代码: 使用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时数: 64学时 开课学期: 学年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教学目标 会展概论是会展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 ...查看


  • 行政管理经验
  • 报考厦门大学 行政管理的 经验之谈 复试结果出来了,一切终归尘埃落定了,既兴奋又感慨.经过马拉松式的奔跑,我非常荣幸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拿到了公费,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我的专业课拿了高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查看


  •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 ...查看


  •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复习题(单选)
  • <公共政策概论>单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是(政府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 ...查看


  •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题
  •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题 1.商品倾销:国内垄断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前提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的运动. 2.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或者是用 ...查看


  • 现代远程教育-企业管理概论复习题
  •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 第1题(回答正确) ()的管理原则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按产品.地区.顾客或营销渠道划分部门的形式是() A 直线制 B 职能制 C 超事业部制 √ D 事业部制 第2题(回答 ...查看


  •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吕帅红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体育是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运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技术训练,竞技比赛等形式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丰富文化生活的社会性活动. 2. 竞技体育:是指为了做大 ...查看


  • 档案学概论 复习题
  •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一. 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 清晰性 与 确定性 .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