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获取知识的价值取向。在初三复习课上尤为如此,每一个复习阶段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改进复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复习内容做积极处理,调整复习思路。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俯视”考点
在复习课上,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纵观全局,“俯视”各个知识板块 , 找出各部分的联系。英语内容庞杂,因此,复习时尤其要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语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关键点。比如在复习语法知识时,关键不是语法规则,而是其用法。在复习语法时,我根据《中考说明》,以及研究试题总结出中考主要考查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归纳出形容词六大常考句型、三大易错点、形容词三级用法,并筛选整理出一些难度适中的中考真题,使学生从牢固基础知识到提升能力综合运用。
二、探寻规律
进行英语复习时,我们往往喜欢做“加法”,印发大量的材料和练习,强调学生多记多练;而学生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考虑用“减法”,精减内容,合并同类,探寻规律,以求高效。脑子里对知识有了高屋建瓴的清晰理解,无疑也就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要关注引导学生巩固语法基础知识,探寻考试规律,以求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在进行状语从句复习课教学时,以“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考点再现”为主要教学设计模式,以体验为设计主线,集中呈现大量的例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消化,领会区别所在,进而加以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这种教学设计方法符合新教材教学特点,有利于学生观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要求教师增加自己的知识,进行充分备课,思考怎样教好学生,让学生在情景英语中自然地使用语法。
任何语言形式只有通过体验和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只有通过实际运用,特别要通过在交际中去运用才能内化其规则,真正掌握,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也是基于这个理念,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
三、了解学生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复习课要高效,关键一点是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清楚学生的薄弱点,哪些能力欠缺,复习的节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等等。比如宾语从句复习课,要提高效率,准备工作必须做细,教师要对练习情况、每道题的答对率、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等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抓住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复习,这样的讲与练才有针对性,才会使学生有收获,同时让学生做好错题记录,方便以后使用。
四、激发潜能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往往处于沉睡的状态,特别是到了毕业班,作业、考试不断增多,学习压力在增大,不少学生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产生学习无力感。这时他们特别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所以,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更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课外,教师要不断和学生交流,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最佳结合。
五、培养能力,指导方法
在被动语态复习课上,我以课标、《中考说明》为依据确立复习重点,先测试学生被动语态的概念----用主动还是被动?指导学法:根据主语与谓语动词的关系;然后归类呈现重点要考查的三种情况: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总结规律,小结记忆,练习提高,强化运用语言知识,积累书面表达储备;从句子到篇章,具有语篇意识----把短文中的被动语态句子变成主动语态;游戏中展示能力----借助文字信息描述图片内容;中考实战演练落实知识与技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学习习惯和系统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六、洞悉中考
作为毕业班的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了解英语新课程标准,更要深刻分析中考试题,熟读细品《中考说明》,研究中考的命题思路,让学生做有价值的习题,争取短时高效。
七、融会贯通
复习课的最高境界是“通”,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到在纷繁复杂题目后的规律。学生每复习一个考点,老师要引导他们寻找出这一考点与其他考点的联系,使分散的考点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跟学生说要能将所学知识像串糖葫芦那样串起来,书要能越读越薄。
八、反思与调整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传授方法和指导方法,练习难易要适当,要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有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住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住20%;但所经历的事,我们能记住80%”。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曾这样说:“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和果酱”。所以在语法复习课教学设计中,还需要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各种学习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获取知识的价值取向。在初三复习课上尤为如此,每一个复习阶段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改进复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复习内容做积极处理,调整复习思路。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俯视”考点
在复习课上,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纵观全局,“俯视”各个知识板块 , 找出各部分的联系。英语内容庞杂,因此,复习时尤其要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语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关键点。比如在复习语法知识时,关键不是语法规则,而是其用法。在复习语法时,我根据《中考说明》,以及研究试题总结出中考主要考查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归纳出形容词六大常考句型、三大易错点、形容词三级用法,并筛选整理出一些难度适中的中考真题,使学生从牢固基础知识到提升能力综合运用。
二、探寻规律
进行英语复习时,我们往往喜欢做“加法”,印发大量的材料和练习,强调学生多记多练;而学生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考虑用“减法”,精减内容,合并同类,探寻规律,以求高效。脑子里对知识有了高屋建瓴的清晰理解,无疑也就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要关注引导学生巩固语法基础知识,探寻考试规律,以求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在进行状语从句复习课教学时,以“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考点再现”为主要教学设计模式,以体验为设计主线,集中呈现大量的例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消化,领会区别所在,进而加以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这种教学设计方法符合新教材教学特点,有利于学生观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要求教师增加自己的知识,进行充分备课,思考怎样教好学生,让学生在情景英语中自然地使用语法。
任何语言形式只有通过体验和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只有通过实际运用,特别要通过在交际中去运用才能内化其规则,真正掌握,语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也是基于这个理念,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
三、了解学生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复习课要高效,关键一点是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清楚学生的薄弱点,哪些能力欠缺,复习的节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等等。比如宾语从句复习课,要提高效率,准备工作必须做细,教师要对练习情况、每道题的答对率、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等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抓住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复习,这样的讲与练才有针对性,才会使学生有收获,同时让学生做好错题记录,方便以后使用。
四、激发潜能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往往处于沉睡的状态,特别是到了毕业班,作业、考试不断增多,学习压力在增大,不少学生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产生学习无力感。这时他们特别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所以,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更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课外,教师要不断和学生交流,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最佳结合。
五、培养能力,指导方法
在被动语态复习课上,我以课标、《中考说明》为依据确立复习重点,先测试学生被动语态的概念----用主动还是被动?指导学法:根据主语与谓语动词的关系;然后归类呈现重点要考查的三种情况: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总结规律,小结记忆,练习提高,强化运用语言知识,积累书面表达储备;从句子到篇章,具有语篇意识----把短文中的被动语态句子变成主动语态;游戏中展示能力----借助文字信息描述图片内容;中考实战演练落实知识与技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学习习惯和系统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六、洞悉中考
作为毕业班的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了解英语新课程标准,更要深刻分析中考试题,熟读细品《中考说明》,研究中考的命题思路,让学生做有价值的习题,争取短时高效。
七、融会贯通
复习课的最高境界是“通”,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到在纷繁复杂题目后的规律。学生每复习一个考点,老师要引导他们寻找出这一考点与其他考点的联系,使分散的考点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跟学生说要能将所学知识像串糖葫芦那样串起来,书要能越读越薄。
八、反思与调整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传授方法和指导方法,练习难易要适当,要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有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住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住20%;但所经历的事,我们能记住80%”。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曾这样说:“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和果酱”。所以在语法复习课教学设计中,还需要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各种学习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