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11年下学期初中、小学音乐“三必”教学内容抽测
调 研 报 告
报告人:张波
为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益,根据株洲市2011年教研工作计划的要求,决定进行全市中小学生音乐教学 “三必”内容的抽测工作。我们一行三人,在程方老师的带领下,于9月26—29日,对城市四区各学校进行了抽测。抽测对象为株洲市城区2-6年级小学生、初二、初三学生。抽测内容为小学初中规定的必唱、必奏、必听的教学内容。采取的抽测形式各区随机抽取3所小学、1所初中学校进行测试,其中小学包括1所农村学校、含20个教学班以上的城市学校和不足20个教学班的城市学校三个层次,每所学校每项内容各抽一个年级。必唱、必奏内容的抽测以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抽测,每年级共抽三至五组学生;必听内容抽测五个学生,可来自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一人一曲多题。
通过为期四天的抽测工作,有一些体会和感受,就此整理成文,与大家共勉。
一、调研基本情况。
1、所有学校和音乐教师都对三必教学的抽测内容及其程序很清楚。
2、对于三必内容的抽测,每所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不同程度的准备工作。
3、通过抽测,很明显地看出,平时课堂教学工作扎实的教师,所任教的班级抽测优秀率明显就高。
4、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普遍较低,对音乐作品风格的把握不清晰,由此折射出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不够全面。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建议。
一、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的重视,直接关系到三必教学内容的落实。
1、在抽测的十二所学校中,有些学校在抽测的工作的中,是校长到主管校长和全体音乐教师全部到位,可见其对三必工作的重视程度。而有些学校,是等抽测工作组到达后,一切才开始手忙脚乱地准备。前后二者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三必教学内容的落实。
2、有部分学校,学生对抽到的三必曲目,表示“不会”或者是“不记得”,由此反映出平时课堂教学的扎实程度。
3、有的农村小学,到目前为止,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配备,所以,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就存在诸多的不规范,比如音准、节奏和音乐感受等方面的问题。
4、大部分音乐教师,对三必内容的教学是认真而细致的,对抽测结果也是上心而紧张的。有少部分音乐教师表现出来的是对抽测结果无所谓的态度。
二、区与区之间,小学与初中之间,校与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存在差异。
1、四个区相比较,必唱以芦淞区最好,在抽测的39名学生中,A 等的有12人,占30%,B 等的13人,占33%,C 等的11人,占28%,D 等的3人。(补充必奏和必听)
2、小学与初中相比较,小学对三必内容的落实更彻底。
3、校与校相比较,必唱以芦淞区的贺家土小学,荷塘区的荷塘小学,天元区的滨江小学的优秀率
最高。(补充必奏和必听)
4、相同学校的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存在差异。
三、相比之下,三必教学内容,以必唱内容的落实最好,然后是必听,必奏次之。
歌唱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张嘴就来,比较容易上手;而必听,对一些不太熟悉的作品,学生如果不用心听、记,难以把握其内涵;必奏就更不用说了,它是一门技术,光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后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练习。
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态度,是三必教学效果的最好体现。
1、有部分学生存在音准、节奏、音乐表现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排除有些学生自身的天赋不够,但是,是否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态度也有一定关联呢?
2、有些学生在抽到相应的内容,答复是“老师没教过”,对三必内容的落实和把握,音乐教师是否真正做到了呢?
五、在必唱内容上,小学生存在严重的用嗓不当现象,15%的学生声音嘶哑,无法正常在规定调上演唱,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敲响了警钟。
在抽测的152人中,有23人存在声音嘶哑,根本无法正常演唱,演唱的声音不自然,听觉上感觉不舒服,其比例达到15%。如果从小学开始,学生的嗓子就是这样的状态,那将给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不排除孩子们天生的嗓子有问题,但是,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对于孩子们的用嗓卫生,我们还是有责无旁贷的责任的。
音乐三必教学内容的抽测,虽然只是对部分学校和部分学生的抽查,却从侧面反映出了音乐教育、教学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通过此项工作,让我们也进一步明确了以后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充分坚定了坚持三必工作的决心。只有三必工作的常态化,才能更好地督促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落实和音乐教育工作的实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株洲市2011年下学期初中、小学音乐“三必”教学内容抽测
调 研 报 告
报告人:张波
为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益,根据株洲市2011年教研工作计划的要求,决定进行全市中小学生音乐教学 “三必”内容的抽测工作。我们一行三人,在程方老师的带领下,于9月26—29日,对城市四区各学校进行了抽测。抽测对象为株洲市城区2-6年级小学生、初二、初三学生。抽测内容为小学初中规定的必唱、必奏、必听的教学内容。采取的抽测形式各区随机抽取3所小学、1所初中学校进行测试,其中小学包括1所农村学校、含20个教学班以上的城市学校和不足20个教学班的城市学校三个层次,每所学校每项内容各抽一个年级。必唱、必奏内容的抽测以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抽测,每年级共抽三至五组学生;必听内容抽测五个学生,可来自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一人一曲多题。
通过为期四天的抽测工作,有一些体会和感受,就此整理成文,与大家共勉。
一、调研基本情况。
1、所有学校和音乐教师都对三必教学的抽测内容及其程序很清楚。
2、对于三必内容的抽测,每所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不同程度的准备工作。
3、通过抽测,很明显地看出,平时课堂教学工作扎实的教师,所任教的班级抽测优秀率明显就高。
4、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普遍较低,对音乐作品风格的把握不清晰,由此折射出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不够全面。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建议。
一、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的重视,直接关系到三必教学内容的落实。
1、在抽测的十二所学校中,有些学校在抽测的工作的中,是校长到主管校长和全体音乐教师全部到位,可见其对三必工作的重视程度。而有些学校,是等抽测工作组到达后,一切才开始手忙脚乱地准备。前后二者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三必教学内容的落实。
2、有部分学校,学生对抽到的三必曲目,表示“不会”或者是“不记得”,由此反映出平时课堂教学的扎实程度。
3、有的农村小学,到目前为止,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配备,所以,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就存在诸多的不规范,比如音准、节奏和音乐感受等方面的问题。
4、大部分音乐教师,对三必内容的教学是认真而细致的,对抽测结果也是上心而紧张的。有少部分音乐教师表现出来的是对抽测结果无所谓的态度。
二、区与区之间,小学与初中之间,校与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存在差异。
1、四个区相比较,必唱以芦淞区最好,在抽测的39名学生中,A 等的有12人,占30%,B 等的13人,占33%,C 等的11人,占28%,D 等的3人。(补充必奏和必听)
2、小学与初中相比较,小学对三必内容的落实更彻底。
3、校与校相比较,必唱以芦淞区的贺家土小学,荷塘区的荷塘小学,天元区的滨江小学的优秀率
最高。(补充必奏和必听)
4、相同学校的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存在差异。
三、相比之下,三必教学内容,以必唱内容的落实最好,然后是必听,必奏次之。
歌唱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张嘴就来,比较容易上手;而必听,对一些不太熟悉的作品,学生如果不用心听、记,难以把握其内涵;必奏就更不用说了,它是一门技术,光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后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练习。
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态度,是三必教学效果的最好体现。
1、有部分学生存在音准、节奏、音乐表现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排除有些学生自身的天赋不够,但是,是否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态度也有一定关联呢?
2、有些学生在抽到相应的内容,答复是“老师没教过”,对三必内容的落实和把握,音乐教师是否真正做到了呢?
五、在必唱内容上,小学生存在严重的用嗓不当现象,15%的学生声音嘶哑,无法正常在规定调上演唱,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敲响了警钟。
在抽测的152人中,有23人存在声音嘶哑,根本无法正常演唱,演唱的声音不自然,听觉上感觉不舒服,其比例达到15%。如果从小学开始,学生的嗓子就是这样的状态,那将给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不排除孩子们天生的嗓子有问题,但是,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对于孩子们的用嗓卫生,我们还是有责无旁贷的责任的。
音乐三必教学内容的抽测,虽然只是对部分学校和部分学生的抽查,却从侧面反映出了音乐教育、教学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通过此项工作,让我们也进一步明确了以后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充分坚定了坚持三必工作的决心。只有三必工作的常态化,才能更好地督促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落实和音乐教育工作的实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