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安全检测线项目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机动车安全检测线项目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扬尘

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是扬尘,不同施工阶段产生扬尘的环节较多,且大多数排放源扬尘排放的持续时间较长。为防止和减少施工期间废气和扬尘的污染,施工单位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区域采取围墙隔离,建筑物外用塑料纱布在四周做围屏;

(2)在建筑材料的装卸、堆放拌和过程中防止粉尘外逸,加强施工区的规范管理,建筑材料(砂、石)的堆放采取防尘抑尘措施;

(3)施工期间泥尘量大,进出施工现场车辆将使地面起尘,对运输车辆进出的道路洒水清扫,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地面扬尘,并尽量减缓行驶车速;

(4)运输沙、石、水泥、土方等建材的车辆实行封闭运输,以免车辆颠簸撒漏。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清洗车厢。 本项目对扬尘严格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后,其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实现达标排放。

(2)废气

该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燃油废气,其产生量较小,属间断性、分散性排放,基本可不考虑其影响。此外,装饰工程产生的扬尘,具有量小、点多、面广的特点,主要影响装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应采取配戴防毒面罩和口罩等,并保证装修空间的通风良好性。

环评建议:在施工装修期,涂料及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及放射性元素氡,优先采用已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和产品,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及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限值要求。

采取以上防护措施后,周界外扬尘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可减轻工程建设对施工区域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产生施工人员生活废水1.0m 3/d。建设单位在利用场地内已修建的预处理池用于集中收集处理该部分废水,处理后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期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建设单位在建筑施工现场开挖修建临时废水储存池,对施工废水进行隔油、沉淀除渣处理后循环使用,严格做到不外排。

因此,本项目施工废水均不直接排入地表水环境,故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噪声昼间将对50m 范围内,夜间将对200m 范围内造成噪声污染。由本项目外环境关系图可看出,本项目拟建地北面有3户待拆迁农户,西面有已建企业,周边其他位置均为农田和空地。

为降低施工噪声对外界的影响,环评建议需增设的噪声控制措施:

(1)环评建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在结构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外部采用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3)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应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如选择液压机械取代燃油机械等,并及时维修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

(4)加强施工噪声管理,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将对高噪声的机械设备采用降噪措施。同时加强高噪声设备的维修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减少设备在非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加强车辆管理,控制车辆噪声,减轻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时至凌晨7时必须禁止使用强噪声施工机

械和倾倒砂卵石料,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并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以避免噪声扰民。

(6)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如有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在高噪作业前及连续施工时及时公告施工时间,以取周围住户的谅解,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缩短施工周期。

(7)装卸、搬运钢管、模板等严禁抛掷,木工房使用前应完全封闭。

(8)严禁中、高考期间施工。

施工期噪声影响是暂时性的,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后可减至最低,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包括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本项目工程开挖方量约2000m 3,全部用于厂区内的回填和绿化,无弃土产生。

本项目施工工地内其他堆放水泥、砂石等土堆、料堆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进行了遮盖。建筑垃圾转运时,应选择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运输路线,运输车上路前加强车体、车胎冲洗,装载适宜,严禁超载,防止沿路抛洒以及道路扬尘,建筑垃圾适当洒水,检验合格后方可上路,并使用密闭车体运输。由于转运车采用密闭车体,车辆出工地前对车体及车胎清洗干净后上路,并控制车速,因此在转运过程中对沿线的扬尘污染影响很小。

工地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0kg/d,由市政环卫部门集中收集送往城市垃圾填埋场。

施工期只要建设单位对固体废弃物采取有围栏覆盖措施的堆放场地和设施,分类存放,加强管理,及时清运,则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在施工场地内临时集中堆放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如遇降雨则易造成少量水土流失。针对这一情况,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在建设场地中央设置土方、建渣等临时堆放区域,在施工场地场界处修建临时围墙,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等,严禁将建渣随意弃置堆放,同时注意降低堆存坡度,另外要求及时夯实回填土,硬化施工道路,并在施工场地内修建排水沟,在排水沟出口位置修建沉淀池,促使雨水澄

清后外排。在严格执行以上措施后,水土流失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将可降低至可接受程度,并且随着施工结束,该类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作业影响是暂时的,在施工结束后,影响区域的各环境要素基本都可以得到恢复。只要施工单位认真制定和严格落实工程施工期应该采取的环保对策措施,则施工建设活动对外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消除或有效控制。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检测线产生的机动车噪声和排风扇等设备噪声。

根据前面工程分析,建设单位在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布置噪声源、厂房隔声降噪,并对高产噪设备采取减振、吸声、隔声等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后,均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加之本项目所在区域声学环境质量良好。本项目夜间不生产,故本项目营运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检测站内车辆行驶产生的尾气。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可知,本项目日检测车辆约67辆次;车辆产生的尾气

。根据计算,主要含有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 2)和碳氢化合物(HC )

本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中CO 约为4.026 t/a,NO 2约为0.032t/a,HC 约为0.2480. t/a。为了减轻车辆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次环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对进入站内车辆的管理,设置明显的交通指示标志,最大限度的减少车辆在站内的怠速或低速行驶时间,从而减少尾气的产生量;②场地内四周设置大面积的绿化,种植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相结合的种植方式,从而有效的对场地内产生的尾气进行吸附,避免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外排废水为生活废水和地面清洁废水,其中生活废水包括员工、驾驶员等产生的卫生间冲洗废水和洗手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经预处理池(依托场内已建成预处理池1个,容积约50m 3)处理,经预处理池处理处理后的生活废水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根据调查,项目所在地区域市政污水管管网已经建成,可与新津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岷江,新津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新津工业园区A 区和新津县城。

综上,本项目废水经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通过新津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岷江,本项目废水的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运营期固废来源

本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以及预处理池污泥。

(2)固废处置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预处理池污泥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运往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综上,本项目各种固体废物均经妥善、有效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降雨或废水排放等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因此,包气带是联接地面污染物与地下含水层的主要通道和过渡带,既是污染物媒介体,又是污染物的净化场所和防护层。地下水能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一般说来,土壤粒细而紧密,渗透性差,则污染慢;反之,颗粒大松散,渗透性能良好则污染重。

(1)水文地质概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水文地质图 成都幅(1:200000)》,项目所在地

+fgl 包气带岩(土)层属于新生界第四系中下更新统(Q 1gl )砾石空隙含水层,富+3

水程度极弱,土壤类型属于姜石黄泥水稻土,为黏性土层,岩(土)层单层厚度>1m ,渗透系数<10-7cm/s。地下水埋藏类型以潜水为主,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控制影响,则比较容易受到污染。一般旱季水位下降,雨季地下水位回升,自年初至五、六月份,由于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地下水呈连续下降状态。七月份后,随雨季的到来,地下水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水位迅速回升,九月份以后转入降落期延伸到年底。

(2)包气带及深层地下水上覆地层防污性能

包气带即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带,是地下含水层的天然保护层,是地表污染物质进入含水层的垂直过渡带。污染物质进入包气带便与周围介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作用,其作用时间越长越充分,包气带净化能力越强。包气带岩土对污染物质吸附能力大小与岩石颗粒大小及比表面积有关,通常粘性土大于砂性土。姜石黄泥水稻土,为黏性土层,因此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强。

(3)污染途径

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所经过路径称为地下水污染途径,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情况,本项目可能对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为预处理池、危废暂存间污水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4)影响分析

①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污染物迁移穿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造成。项目场地为黄泥水稻土,为黏性土层,包气带防污性能强,说明浅层地下水不太容易受到污染。若废水或废液发生渗漏,污染物不会很快穿过包气带进入浅层地下水,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很小。

②对深层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判断深层地下水是否会受到污染影响,通常分析深层地下水含水组上覆地层的防污性能和有无与浅层地下水的水利联系。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区内第Ⅱ含水组顶板为分布比较稳定且厚度较大的粘土隔水层,所以垂直渗入补给条件较差,与浅层地下水水利联系不密切。因此,深层地下水不会受到项目下渗污水的污染影响。

(5)地下水污染预防措施

防渗材料拟选取HDPE 土工膜和防渗混凝土结合型防渗材料,根据不同分区采用一种材料单独使用或多种材料结合使用的方法。预处理池为重点防治区,采用HDPE 土工膜和防渗混凝土结合型防渗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检测车间、生活垃圾贮存设施为一般防治区,采用防渗混凝土,渗透系数≤10-7cm/s。

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环境管理的前提下,

可有效控制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6、交通影响分析

在本项目总体方案中,共设置1个机动车出入口,可以满足车辆进出的需求。 项目机动车出入口临新邛公路设置,根据《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的相关要求,“开设机动车出入口宜远离路口”,项目机动车出入口距最近路口的距离为430米。因此项目机动车出入口的位置完全满足了远离路口的要求。项目年检测机动车数量约20000辆,平均每天67辆,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车流量增加不明显,因此,项目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影响不显著。

综上所述,虽然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交通路有一定增量,但由于规划年项目周边的交通条件较好,因此项目对区域交通影响不大。

三、环保措施及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6万元,占总投资的8.67%。环保措施及投资见表1-1。

表1-1 环境保护投资一览表

机动车安全检测线项目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扬尘

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是扬尘,不同施工阶段产生扬尘的环节较多,且大多数排放源扬尘排放的持续时间较长。为防止和减少施工期间废气和扬尘的污染,施工单位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区域采取围墙隔离,建筑物外用塑料纱布在四周做围屏;

(2)在建筑材料的装卸、堆放拌和过程中防止粉尘外逸,加强施工区的规范管理,建筑材料(砂、石)的堆放采取防尘抑尘措施;

(3)施工期间泥尘量大,进出施工现场车辆将使地面起尘,对运输车辆进出的道路洒水清扫,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地面扬尘,并尽量减缓行驶车速;

(4)运输沙、石、水泥、土方等建材的车辆实行封闭运输,以免车辆颠簸撒漏。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清洗车厢。 本项目对扬尘严格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后,其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实现达标排放。

(2)废气

该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燃油废气,其产生量较小,属间断性、分散性排放,基本可不考虑其影响。此外,装饰工程产生的扬尘,具有量小、点多、面广的特点,主要影响装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应采取配戴防毒面罩和口罩等,并保证装修空间的通风良好性。

环评建议:在施工装修期,涂料及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及放射性元素氡,优先采用已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和产品,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及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限值要求。

采取以上防护措施后,周界外扬尘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可减轻工程建设对施工区域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产生施工人员生活废水1.0m 3/d。建设单位在利用场地内已修建的预处理池用于集中收集处理该部分废水,处理后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期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建设单位在建筑施工现场开挖修建临时废水储存池,对施工废水进行隔油、沉淀除渣处理后循环使用,严格做到不外排。

因此,本项目施工废水均不直接排入地表水环境,故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噪声昼间将对50m 范围内,夜间将对200m 范围内造成噪声污染。由本项目外环境关系图可看出,本项目拟建地北面有3户待拆迁农户,西面有已建企业,周边其他位置均为农田和空地。

为降低施工噪声对外界的影响,环评建议需增设的噪声控制措施:

(1)环评建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在结构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外部采用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3)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应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如选择液压机械取代燃油机械等,并及时维修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

(4)加强施工噪声管理,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将对高噪声的机械设备采用降噪措施。同时加强高噪声设备的维修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减少设备在非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加强车辆管理,控制车辆噪声,减轻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时至凌晨7时必须禁止使用强噪声施工机

械和倾倒砂卵石料,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并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以避免噪声扰民。

(6)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如有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在高噪作业前及连续施工时及时公告施工时间,以取周围住户的谅解,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缩短施工周期。

(7)装卸、搬运钢管、模板等严禁抛掷,木工房使用前应完全封闭。

(8)严禁中、高考期间施工。

施工期噪声影响是暂时性的,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后可减至最低,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包括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本项目工程开挖方量约2000m 3,全部用于厂区内的回填和绿化,无弃土产生。

本项目施工工地内其他堆放水泥、砂石等土堆、料堆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进行了遮盖。建筑垃圾转运时,应选择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运输路线,运输车上路前加强车体、车胎冲洗,装载适宜,严禁超载,防止沿路抛洒以及道路扬尘,建筑垃圾适当洒水,检验合格后方可上路,并使用密闭车体运输。由于转运车采用密闭车体,车辆出工地前对车体及车胎清洗干净后上路,并控制车速,因此在转运过程中对沿线的扬尘污染影响很小。

工地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0kg/d,由市政环卫部门集中收集送往城市垃圾填埋场。

施工期只要建设单位对固体废弃物采取有围栏覆盖措施的堆放场地和设施,分类存放,加强管理,及时清运,则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在施工场地内临时集中堆放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如遇降雨则易造成少量水土流失。针对这一情况,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在建设场地中央设置土方、建渣等临时堆放区域,在施工场地场界处修建临时围墙,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等,严禁将建渣随意弃置堆放,同时注意降低堆存坡度,另外要求及时夯实回填土,硬化施工道路,并在施工场地内修建排水沟,在排水沟出口位置修建沉淀池,促使雨水澄

清后外排。在严格执行以上措施后,水土流失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将可降低至可接受程度,并且随着施工结束,该类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作业影响是暂时的,在施工结束后,影响区域的各环境要素基本都可以得到恢复。只要施工单位认真制定和严格落实工程施工期应该采取的环保对策措施,则施工建设活动对外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消除或有效控制。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检测线产生的机动车噪声和排风扇等设备噪声。

根据前面工程分析,建设单位在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布置噪声源、厂房隔声降噪,并对高产噪设备采取减振、吸声、隔声等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后,均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加之本项目所在区域声学环境质量良好。本项目夜间不生产,故本项目营运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检测站内车辆行驶产生的尾气。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可知,本项目日检测车辆约67辆次;车辆产生的尾气

。根据计算,主要含有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 2)和碳氢化合物(HC )

本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中CO 约为4.026 t/a,NO 2约为0.032t/a,HC 约为0.2480. t/a。为了减轻车辆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次环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对进入站内车辆的管理,设置明显的交通指示标志,最大限度的减少车辆在站内的怠速或低速行驶时间,从而减少尾气的产生量;②场地内四周设置大面积的绿化,种植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相结合的种植方式,从而有效的对场地内产生的尾气进行吸附,避免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外排废水为生活废水和地面清洁废水,其中生活废水包括员工、驾驶员等产生的卫生间冲洗废水和洗手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经预处理池(依托场内已建成预处理池1个,容积约50m 3)处理,经预处理池处理处理后的生活废水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根据调查,项目所在地区域市政污水管管网已经建成,可与新津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岷江,新津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新津工业园区A 区和新津县城。

综上,本项目废水经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通过新津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岷江,本项目废水的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运营期固废来源

本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以及预处理池污泥。

(2)固废处置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预处理池污泥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运往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综上,本项目各种固体废物均经妥善、有效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降雨或废水排放等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因此,包气带是联接地面污染物与地下含水层的主要通道和过渡带,既是污染物媒介体,又是污染物的净化场所和防护层。地下水能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一般说来,土壤粒细而紧密,渗透性差,则污染慢;反之,颗粒大松散,渗透性能良好则污染重。

(1)水文地质概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水文地质图 成都幅(1:200000)》,项目所在地

+fgl 包气带岩(土)层属于新生界第四系中下更新统(Q 1gl )砾石空隙含水层,富+3

水程度极弱,土壤类型属于姜石黄泥水稻土,为黏性土层,岩(土)层单层厚度>1m ,渗透系数<10-7cm/s。地下水埋藏类型以潜水为主,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控制影响,则比较容易受到污染。一般旱季水位下降,雨季地下水位回升,自年初至五、六月份,由于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地下水呈连续下降状态。七月份后,随雨季的到来,地下水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水位迅速回升,九月份以后转入降落期延伸到年底。

(2)包气带及深层地下水上覆地层防污性能

包气带即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带,是地下含水层的天然保护层,是地表污染物质进入含水层的垂直过渡带。污染物质进入包气带便与周围介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作用,其作用时间越长越充分,包气带净化能力越强。包气带岩土对污染物质吸附能力大小与岩石颗粒大小及比表面积有关,通常粘性土大于砂性土。姜石黄泥水稻土,为黏性土层,因此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强。

(3)污染途径

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所经过路径称为地下水污染途径,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情况,本项目可能对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为预处理池、危废暂存间污水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4)影响分析

①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污染物迁移穿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造成。项目场地为黄泥水稻土,为黏性土层,包气带防污性能强,说明浅层地下水不太容易受到污染。若废水或废液发生渗漏,污染物不会很快穿过包气带进入浅层地下水,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很小。

②对深层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判断深层地下水是否会受到污染影响,通常分析深层地下水含水组上覆地层的防污性能和有无与浅层地下水的水利联系。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区内第Ⅱ含水组顶板为分布比较稳定且厚度较大的粘土隔水层,所以垂直渗入补给条件较差,与浅层地下水水利联系不密切。因此,深层地下水不会受到项目下渗污水的污染影响。

(5)地下水污染预防措施

防渗材料拟选取HDPE 土工膜和防渗混凝土结合型防渗材料,根据不同分区采用一种材料单独使用或多种材料结合使用的方法。预处理池为重点防治区,采用HDPE 土工膜和防渗混凝土结合型防渗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检测车间、生活垃圾贮存设施为一般防治区,采用防渗混凝土,渗透系数≤10-7cm/s。

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环境管理的前提下,

可有效控制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6、交通影响分析

在本项目总体方案中,共设置1个机动车出入口,可以满足车辆进出的需求。 项目机动车出入口临新邛公路设置,根据《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的相关要求,“开设机动车出入口宜远离路口”,项目机动车出入口距最近路口的距离为430米。因此项目机动车出入口的位置完全满足了远离路口的要求。项目年检测机动车数量约20000辆,平均每天67辆,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车流量增加不明显,因此,项目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影响不显著。

综上所述,虽然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交通路有一定增量,但由于规划年项目周边的交通条件较好,因此项目对区域交通影响不大。

三、环保措施及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6万元,占总投资的8.67%。环保措施及投资见表1-1。

表1-1 环境保护投资一览表


相关文章

  • 2014版机动车辆检测质量手册
  • 机动车辆检测站质量手册 编制: 审核: 批准: 福建龙洲漳平分公司检测站 颁布日期:2014-1-11 实施日期:2014-1-11 目 录 批准 质量手册修订记录 1 公正性声明 2 服务承诺.质量方针及目标 3 术语 管理要求 4 组织 ...查看


  • 质量信誉考核表 1
  • 附件 2 山西省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质量信誉考核表 年度 综检站名称 负 地 责 人 址 填报日期 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监制 单位名称 主管单位 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总人数 检测站基本 情况 技术人员数 工程师人数 助工以上人数 ...查看


  • 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标准
  • ICS 43.180 R 16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 XXXX-XXXX 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标准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motor vehicle maintenanc ...查看


  • 工程项目管理重点考试资料
  • 一.概述 1.工程管理包括的范畴及其核心任务 工程管理包括的范畴:①涉及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前期策划与管理,项目实施期项目管理,项目使用期设施管理.②涉及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单位的管理,包括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 ...查看


  •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市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环境保护基础与形势. 1 第一节 环境保护基础. 1 第二节 环境形势. 3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 5 第一节 指导思想. 5 第二节 基本原则. 6 ...查看


  • 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 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4年7月25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治大气污染,改善本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查看


  • 机动车检测岗位职责
  • 机动车检测线岗位职责 1.经理 1.1对本公司的各类检验业务工作全面负责. 1.2贯彻与产品质量检验有关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条例和制度. 1.3制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主持本公司的管理评审工作. 1.4组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查看


  • 路基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 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K0+000~K4+500) 路 基 工 程 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关岭项目部 二O一二年十一月三日 目录 一.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查看


  •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 阿合奇县彦鑫汽修厂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一.为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加强全厂职工的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制定如下制度. 一.质量管理机构 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由XXX负责. 二.质量机构职责 (一)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