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的防化与通风
郭春信 (025-84873811-8069)
人防工程的战时功能:三防。
(一) 什么是三防
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
1、原子武器(5种杀伤因素)
(1)冲击波:核爆高温火球猛烈膨胀,所产生的高速高压的的气浪。
(2)光辐射:从核爆高温火球中发出的强光和热。
(3)早期核辐:从核爆高温火球和烟云中最初十几秒钟内释放出的丙种射线和中子流。
削减程度 混凝土 土 壤
丙种射线 中子流 丙种射线 中子流
1/10 35cm 35cm 50cm 45cm
1/100 70cm 70cm 100cm 90cm
1/1000 105cm 100cm 150cm 140cm
(4)放射性沾染:核爆后的碎片、烟尘下落后对地面、水源、空气、人员物体污染。
(5)核电磁脉冲:是核爆后对空中电磁场的干扰现象,使通信中断和破坏。
2、化学武器: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的化学物资,称之为军用毒剂,装有军用毒剂的炮弹、火箭、导弹、地雷、洒布器统
称为化学武器(神经性、糜烂性、全身中毒性、窒息性、失能性、刺激性六种;又分为持久性和暂时性毒剂)
呈现状态:
(1)汽态:蒸汽
(2)气溶胶:
毒雾:(液滴与空气的混合物)
毒烟:(微粒与空气的混合物)
3、生物武器:战时用于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叫生物战剂。装有生物战剂的炸弹、导弹、洒布器等称为生物武器(失能性战剂和致死性战剂;又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核袭击
1、美国轰炸广岛
a 、1945.7.16日第一棵原子弹研制成功
b 、1945.8.6日、8.15分在广岛上空10530m 的高处投下第一枚原子弹距地666m 爆炸。
2、1945.8.7日10点58分第二棵原子弹在长崎上空爆炸。
3、轰炸结果(广岛)
A 、城市大火;
B 、毁坏面积12Km2,市区建筑有81%被毁;
C 、死亡71379人,伤68023人
4、a 受光辐射死亡占20~30%;b 、射线病死亡15~20%;
C、冲击波死亡50~60%
(三) 我国西北核试验情况
1、地爆实验
2、空爆实验
(四) 、人防工程就是战时具有三防功能的地下掩蔽所
1、防护结构:防冲击波、防光辐射、防早期核辐射、防放射性污染、防毒、防细菌;
2、口部密闭:防毒、防细菌、防放射性尘埃;
3、通风滤毒系统可以过滤:放射性灰尘、毒剂、细菌战剂。
(1)战时进、排风系统
a 战时进风系统原理图
b 战时排风系统原理图
(2)过滤吸收器的构造
滤毒器的构造原理
(3)三种通风方式
a 、清洁式通风:开阀门1、2、8、9, 关阀门3、4、5、6、7、10.
b 、隔绝式通风:开7、5关1、2、3、4、6、8、9、10 c 、滤毒式通风:开3、4、5、10关1、2、6、8、9
4、口部洗消
人防工程的防化与通风
郭春信 (025-84873811-8069)
人防工程的战时功能:三防。
(一) 什么是三防
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
1、原子武器(5种杀伤因素)
(1)冲击波:核爆高温火球猛烈膨胀,所产生的高速高压的的气浪。
(2)光辐射:从核爆高温火球中发出的强光和热。
(3)早期核辐:从核爆高温火球和烟云中最初十几秒钟内释放出的丙种射线和中子流。
削减程度 混凝土 土 壤
丙种射线 中子流 丙种射线 中子流
1/10 35cm 35cm 50cm 45cm
1/100 70cm 70cm 100cm 90cm
1/1000 105cm 100cm 150cm 140cm
(4)放射性沾染:核爆后的碎片、烟尘下落后对地面、水源、空气、人员物体污染。
(5)核电磁脉冲:是核爆后对空中电磁场的干扰现象,使通信中断和破坏。
2、化学武器: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的化学物资,称之为军用毒剂,装有军用毒剂的炮弹、火箭、导弹、地雷、洒布器统
称为化学武器(神经性、糜烂性、全身中毒性、窒息性、失能性、刺激性六种;又分为持久性和暂时性毒剂)
呈现状态:
(1)汽态:蒸汽
(2)气溶胶:
毒雾:(液滴与空气的混合物)
毒烟:(微粒与空气的混合物)
3、生物武器:战时用于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叫生物战剂。装有生物战剂的炸弹、导弹、洒布器等称为生物武器(失能性战剂和致死性战剂;又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核袭击
1、美国轰炸广岛
a 、1945.7.16日第一棵原子弹研制成功
b 、1945.8.6日、8.15分在广岛上空10530m 的高处投下第一枚原子弹距地666m 爆炸。
2、1945.8.7日10点58分第二棵原子弹在长崎上空爆炸。
3、轰炸结果(广岛)
A 、城市大火;
B 、毁坏面积12Km2,市区建筑有81%被毁;
C 、死亡71379人,伤68023人
4、a 受光辐射死亡占20~30%;b 、射线病死亡15~20%;
C、冲击波死亡50~60%
(三) 我国西北核试验情况
1、地爆实验
2、空爆实验
(四) 、人防工程就是战时具有三防功能的地下掩蔽所
1、防护结构:防冲击波、防光辐射、防早期核辐射、防放射性污染、防毒、防细菌;
2、口部密闭:防毒、防细菌、防放射性尘埃;
3、通风滤毒系统可以过滤:放射性灰尘、毒剂、细菌战剂。
(1)战时进、排风系统
a 战时进风系统原理图
b 战时排风系统原理图
(2)过滤吸收器的构造
滤毒器的构造原理
(3)三种通风方式
a 、清洁式通风:开阀门1、2、8、9, 关阀门3、4、5、6、7、10.
b 、隔绝式通风:开7、5关1、2、3、4、6、8、9、10 c 、滤毒式通风:开3、4、5、10关1、2、6、8、9
4、口部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