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读后感:生命必须繁衍

生命必须繁衍——“放开二孩”与历史发展相适应 ——读《历史的教训》后感

《历史的教训》是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思索了很多,使我深深意识到:如果不接受历史的教训,那么很多历史悲剧就会重演,人类走向美好的未来就会步履蹒跚。其中第三章“生物学与历史”让我感触良多,它提到“生命必须繁衍”,这也正与我国当前“放开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相吻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他各项建设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持续推移,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人们观念的深刻变化,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一些政策部分内容已越来越显示出一定的不合时宜性,很有必要在坚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性。特别是近30年来中国一直执行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很有调整的必要,以适应21世纪中国人民生育意愿的变化,以适应当今科学发展的时代,以适应如今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以适应目前中国正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的家庭美德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历史大潮的推动下,2015年10月29日,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有专家预测,未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差不多接近4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则可能接近5亿。当下中国60岁以上老年比例大约15%,老龄化程度在世界上还排不上号。但我国老龄化速度非常快,2050年时60岁以上老年比例约35%,前提还得是生育率过低得到部分解决。解决得更好些,可以降到30%左右,解决得不好有可能接近40%。老龄化虽不可逆转,但还有缓解空间。2050年时的老年人口,正好是现在20岁到60岁的,存活到那时候可能性很大。我们现在的人口金字塔上边少、中间特别鼓、下面又瘦,这些人口正是中部鼓胀出来那一大块,到那个时候都在老年,现在死亡风险下降、寿命延长,所以4.5亿人肯定打不住。这没法改变,问题是谁来支撑那时的老年人口,有多少劳动年龄人口。随着这一大块逐渐进入老年,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到2030年时这个问题就相当突出了,在2050年时将接近老龄化最高值。我们若能顺利渡过2030年到2070年这一段,中国的人口转变就基本胜利结束了。如果挺不过去,那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就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造

成很大困难,因为人口是社会的主体。因此,要进行生育政策的调整。今年生的小孩到2035年就是20岁,正好开始劳动了,假如要能多生一点,在2035年以后就有更多人处于青壮年,能来支撑老龄化,相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容易一些。

由此可见,中国“放开二孩”的政策改革是和历史发展相适应的,是吸取历史的教训,不断改革以适应历史潮流发展的。

生命必须繁衍——“放开二孩”与历史发展相适应 ——读《历史的教训》后感

《历史的教训》是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思索了很多,使我深深意识到:如果不接受历史的教训,那么很多历史悲剧就会重演,人类走向美好的未来就会步履蹒跚。其中第三章“生物学与历史”让我感触良多,它提到“生命必须繁衍”,这也正与我国当前“放开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相吻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他各项建设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持续推移,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人们观念的深刻变化,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一些政策部分内容已越来越显示出一定的不合时宜性,很有必要在坚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性。特别是近30年来中国一直执行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很有调整的必要,以适应21世纪中国人民生育意愿的变化,以适应当今科学发展的时代,以适应如今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以适应目前中国正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的家庭美德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历史大潮的推动下,2015年10月29日,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有专家预测,未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差不多接近4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则可能接近5亿。当下中国60岁以上老年比例大约15%,老龄化程度在世界上还排不上号。但我国老龄化速度非常快,2050年时60岁以上老年比例约35%,前提还得是生育率过低得到部分解决。解决得更好些,可以降到30%左右,解决得不好有可能接近40%。老龄化虽不可逆转,但还有缓解空间。2050年时的老年人口,正好是现在20岁到60岁的,存活到那时候可能性很大。我们现在的人口金字塔上边少、中间特别鼓、下面又瘦,这些人口正是中部鼓胀出来那一大块,到那个时候都在老年,现在死亡风险下降、寿命延长,所以4.5亿人肯定打不住。这没法改变,问题是谁来支撑那时的老年人口,有多少劳动年龄人口。随着这一大块逐渐进入老年,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到2030年时这个问题就相当突出了,在2050年时将接近老龄化最高值。我们若能顺利渡过2030年到2070年这一段,中国的人口转变就基本胜利结束了。如果挺不过去,那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就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造

成很大困难,因为人口是社会的主体。因此,要进行生育政策的调整。今年生的小孩到2035年就是20岁,正好开始劳动了,假如要能多生一点,在2035年以后就有更多人处于青壮年,能来支撑老龄化,相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容易一些。

由此可见,中国“放开二孩”的政策改革是和历史发展相适应的,是吸取历史的教训,不断改革以适应历史潮流发展的。


相关文章

  • 历史的教训读后感资料
  • 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 纵览人性改变国运的遗痕,洞察财富聚敛分流的轨迹,沉思道德塑造社会的力量--<历史的教训>让国人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l ...查看


  • 地球给人类的一封信600字
  • 地球给人类的一封信 亲爱的人类: 你们好! 自从我诞生于银河系,成为九大行星,唯一有山有水,鸟语花香的地方之后,一代代,一代代的生命在我的身上慢慢地繁衍下去-- 恐龙灭绝后,你们诞生在我身上,我真替你们开心,因为你们可以在我身上自由自在地生 ...查看


  • 读后感小片段练习集锦doc
  • 精彩的活着 --读<岛>有感 廖宇彬 有这样一个岛.它是正常人的地狱,也是麻风病人的天堂:它是无数人的终结地,也是无数人新的开始:有许多人从外面的世界走进这个小岛,但从没有人从这个小岛走出去过.没错,这个岛就是昔日的斯皮纳龙格. ...查看


  • 全球通史读后感 1
  • 这部书被称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部书之一",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在我国也有大批热情的读者,国内一家著名的读书网站上,读者有关此书的书评数以百计.书的版权页显示,这是自2005年以来,该书中文版的第二版第19次印刷.其受到 ...查看


  • 物种起源读后感
  • 历史记住一个人的方式并不是把他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而是他的作为.思考能闪耀历史的星空.我之所以读<物种起源>并不是我对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有特殊喜好,而是<物种起源>一书拥有十足的魅力.历史上从未有一本书受到如此激烈 ...查看


  •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 陕西在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2010年11月28日,在党支部成员带领下怀着格外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素有"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参观历时三个多小时,徘徊于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 ...查看


  •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1
  •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这篇文章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延安整风的基本著作.在这些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 ...查看


  •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及范文
  • 浙江人身边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及范文(一)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 ...查看


  • [再塑生命]读后感
  • 爱,一个陌生而又熟悉,平凡而又伟大的名词!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满着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察觉到这种爱的,即使它就在你的身边. 题记 爱,它无形,无私,无微不至地关照着我们,这就是爱,这就是爱的内涵.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中的莎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