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七国之乱 · 吴王刘濞(下)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刘濞发动的七国之乱是一个极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其结果是失败的。但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刘濞在那个时间点选择发动叛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首先,他是有备而来——那可是长达十数年的准备,招兵买马、积钱累粮;而汉景帝和晁错那边,明知“削藩”会触怒各地藩王,但真打起仗来的时候,仍然跟没头苍蝇一样点兵点将。大军未动,刘濞就已经先赢了一招。

其次,晁错的《削藩策》已然把中央对付藩王的政策说得很明白了:中央就是要干死你们这些藩王,你们还想怎样?如此,就给了藩王小伙伴们一个团结一致的理由。如果不抱团造反,难道束手待毙吗?

既然准备充分、众志成城,岂有不动手的道理?

七国联盟

作为一个二十岁不到就在战场上拼杀的老军人,刘濞很清楚,将有实力的藩王团结起来,实现有效配合进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步。

既然这件事那么重要,刘濞自然早就开始暗中搞串联了。

胶西王刘昂在当时的藩王中有勇猛、强壮、好战的名声,周边的诸侯都十分害怕他。而胶西国位于齐鲁之地,与吴国进军长安是两个方向,在攻袭长安的战略上是一路非常重要的盟友。这哥们自然是刘濞重点拉拢的对象。

刘濞派出的说客是一名叫应高的中大夫。这位中大夫对刘昂说,现在的天子任用奸臣、听信谗言,所以才下达了削藩的指令。俗话说得好,吃完了米糠,接下来就是米粒了。现在的诏令虽然只是削一小块地,但长期来看,肯定不会是那么简单就能完事的。

胶西王刚因为私下卖爵的事情被削掉了六个县,应高的这番话正说到他的痛处,他一拍大腿,厉声问,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应高微微一笑,说,我们吴王跟大王所面临的是一样的问题,两国应当站在同一个阵线上。我们应该携手顺应天时,起兵为天下除去祸患。

刘昂早就对汉景帝心存不忿想造反了。但他现在还不确定吴王的立场,不想那么早露底。于是,刘昂故意假惺惺的装出一副很惶恐的神色,说,造反啊,我不敢啊。身为臣子,就算皇上将我们往绝路上逼,我们也只能忍气吞声尽忠效力啊。

应高听得很明白,刘昂不是不想造反,而是需要有一个名头,一来号召群雄,二来迷惑天下百姓。这一点应高在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手里早有了杀手锏——这便是刘濞和他的团队提出的口号:诛晁错、清君侧。

于是,应高不慌不忙,向刘昂答道,现在的问题是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蔽塞忠良,让藩王们难以为继。所以,我们这次起义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人哪!

刘昂点了点头,对应高的说法表示赞同。

应高见到刘昂已经露出了同意的神色,稍稍停顿了一下。现在,场面上的说法已经有了,接下来是幕后利益分配的问题了,而这才是具有决定性力量的关键因素。

应高清了清嗓子,两眼紧盯着刘昂,说,大王若果真能与吴王一起举事的话,那么肯定能夺取天下,届时吴王与大王两分之,不是很圆满的结果吗?

当皇帝!这条件开到了刘昂的心坎里头了,还有什么不答应的理由呢?应高成功复命,吴王为了以示郑重,同时也是怕刘昂反悔,特意跑到胶西,亲自与刘昂订下盟约。

强援已定,刘濞安心了不少,回到国内后,就开始下全国动员令。他说,我今年六十二,亲自带兵出征,而我的小儿子今年十四岁,也会身先士卒。因此,凡事本国年纪在十四岁到六十二岁之间的人,都要从军出征。倾国之力,一共动员了二十多万人的军队,对外号称五十万;同时,还动员了吴国境内闽越的部族武装一同参与,对外号称三十万。

汉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刘濞在广陵(今扬州)正式升起了反汉的大旗。除了胶西王刘卬,吴国的使者还跑遍了其他诸侯国,包括胶东、淄川、济南、赵、楚、淮南、衡山、庐江以及已故长沙王的嗣子,最终参与这次声势浩大的叛乱的一共有吴国、楚国、赵国、济南、淄川、胶西和胶东七个国家,史称七国之乱。

战争经过

由于准备充分(主要是钱多、封赏给力)、布置细致,联合国军在叛乱初期的进攻非常顺利。

刘濞原本的战略其实非常清晰,他一共布置了三个方向的进攻:第一路,是吴楚联军,从东南方进攻;第二路,是济南、淄川、胶西和胶东这四个原本从齐国分出来的小国,先合力平定齐地后,发兵向西进攻汉廷;第三路,则是赵国,由赵王刘遂出面联络匈奴,再合力从东北方向进犯关中。这三路大军如同一个三叉戟一样直插汉朝的腹心。

那个时候的汉景帝还比较嫩,一看到叛军三路大军就要杀奔过来了,顿时有点没了章法。几经踌躇、加上汉廷内部政治斗争,居然想出了一个“用晁错脑袋换和平”的方法来,天真的以为吴王刘濞等藩王真的只是冲着晁错而叛乱的。

但是,当前吴相袁盎千里迢迢拎着晁错血肉模糊的脑袋请求面见刘濞的时候,却吃了一个闭门羹。面对朝廷自以为是的幼稚想法,刘濞笑着说,我现在都已经是东蒂了,哪里还有接受别家天子使者拜见的道理呢?命人扣下袁盎,跟随自己一起叛乱。袁盎想法虽然天真了点,但逃跑的能力还是有的。趁着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他偷偷溜出了吴军营地,凭着自己的一双脚,徒步逃到梁国,得以回去向汉景帝复命。

亲手扼杀了和平谈判的可能后,刘濞却猛然发现一个重要问题:三路大军包围关中这个战略是挺好的,但实现起来的执行力却是有问题的。

首先是号称勇武过人的胶西王和他的小伙伴们。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们几个搞定齐国剩下的地区后,应当尽早来跟刘濞率领的吴楚大军汇合。但胶西王所谓的“勇猛强悍”实在是浪得虚名啊。胶西、胶东、淄川三王倾全力,围攻临淄,但花了整整三个月都没打下来——大家不要小看这三个月,因为七国之乱一共也就只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从七国之乱起兵开始,到中央军平定全国,这三国的军队连齐地都没出,光耗在临淄城下了!这几个哥们,绝对有资格荣膺西汉历史上“猪一样的队友”之荣誉称号。

而东北方的赵国呢,得到吴楚起义的消息后,立刻发兵到赵国西部边界,想等着吴楚联军一起杀进关中;同时出使匈奴,约定共同进击关中。不过,就在这等待的当口,由当年在平定诸吕之乱中立下大功的郦寄所带领的汉军反而先到了赵国。刘遂还没得到进攻的机会,就只得全力防守。不过,他好歹拖住汉军一支主力,比刘昂那拨人的价值略大点。

这么一看,三路大军最后能真正派上用场的,也就只有刘濞亲自率领的吴楚联军了。当然,这一路本来也是主力。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狐狸,刘濞出兵肯定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的——按最坏情况计,即便其他几路都变成啦啦队,只剩下摇旗呐喊的份儿,他刘濞这路凭借自己的力量也能杀到长安城下。这一路确实也比前两路的进展更加顺利,他们很快就攻入了长安东南的屏障梁国,并成功打下了梁国南面的棘壁。

汉景帝一看晁错的脑袋不起作用,只得硬着头皮派出军队出击。针对三路叛军,汉廷也派出了多路军队:太尉周亚夫出兵抵御吴楚联军,郦寄对付赵国,栾布进击齐地,此外,还另外安排了窦婴做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

梁王刘武是汉文帝的嫡次子,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是真正的手足,自然不可能加入到叛军阵营之中,只是一心效忠当朝天子。由于梁国处于关中和吴楚之间,因此在刘濞发兵后,成为了汉廷抵抗这支叛军的前锋主力——不得不佩服贾谊当年为汉文帝所做的打算,为平定七国之乱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当然,抵挡锋芒正盛的叛军,是很吃力的苦差事。在梁国棘壁失守后,刘武曾经向周亚夫告急,要求周亚夫迅速来到梁国协助抵御叛军,但周亚夫却觉得跑去梁国守城并不能取得任何军事上的先机,他的计划是想趁着吴楚联军跟梁军缠斗的时候,绕道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由于周亚夫没去帮忙,梁王又打了几个败仗,刘武很不高兴,这次直接找了汉景帝诉苦,要周亚夫赶紧调兵去帮他,但周亚夫这小子居然公然违抗皇帝的命令,死扛着不去。

刘武很气愤,知道是彻底指望不上周匹夫了,破口大骂他一场后,只得愤愤的以哀兵姿态全力防守。梁国在当时的诸侯国里头是大国,地方大,城防好,经济发达,所以是易守难攻的地儿。如今有了守土的决心,军队士气也上来了,逐步稳住了阵脚,跟吴楚联军进入到了僵持状态。

趁着西边两军相持的状态,周亚夫迅速带兵南下,夺取了泗水入淮之口——这是吴军从国内运送后勤补给的关键点——从而断绝了吴楚联军的补给线。

前面讲了,刘濞起兵的时候,号称自己带了五十万的吴国大军,加上三十万的部族军队,一共八十万人!虽然这里头有很大水分,但再怎么打折,三十万人也是有的。

三十万个人头,三十万张嘴巴,哪怕一天每人分配俩土豆当口粮,那估计也得吃掉十几万斤土豆啊。但如今补给线断了,而吴楚叛军选择的时候又是冬春之交,也没办法就地打劫粮食,这三十万人的大军就成了负担。

没辙,去打周亚夫呗!但周亚夫这个老匹夫早就盘算好了,无论如何都不应战。万般无奈之下,吴楚联军决定偷袭周亚夫营寨,并用了声东击西的办法——在营寨的东南面骚扰,然后将主力放置在西北面。却不想被周亚夫一眼看穿,将计就计,一战击溃吴楚联军。

尽管在淮河口吃了这个大败仗损失不小,但毕竟吴国还在,还有国土、人口、士兵、钱粮,好好整备,还有机会。刘濞向南逃到了丹徒(今镇江,在扬州南边),这边当时是东越的地盘。可正当刘濞平复心情,收揽散兵,蓄谋东山再起的时候,东越受汉廷诱惑,诱杀了刘濞,将他的脑袋送给了汉景帝。

刘濞一死,叛军立刻没了主心骨,齐地、赵国迅速被平定,而参与叛乱的藩王们也纷纷吞下了身死国除的结果,西汉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在景帝时期内基本实现了“安内”的目标,为汉武帝时代的对外扩张打下了基础。

复盘:刘濞有成功的可能吗?

我们如今研究西汉历史本身就有不少是YY的成分,不如干脆扯得远一点,讨论一下刘濞当年究竟有没有可能赢得七国之乱、成功篡位。

据《通鉴》上记载,不少人倾向于认为刘濞在军事上保守谨慎的决策风格,导致了他最终失败。刘濞发兵的时候,手下将领曾经几次提出很好的军事建议,却都未获得采纳。

第一次是他的大将军田禄伯建议分兵五万顺着长江、淮河向西,先兼并淮南、长沙,之后从武关(战国时期秦楚边界)进入关中,以为奇兵。刘濞没有同意。

第二次是一位年轻的将军提出建议,不要把重点放在攻城拔寨上,而是应当迅速长驱直入,占领洛阳的武库和敖仓的粮食,以图在中原地区获得先机。同样被刘濞否了。

从这两次事件来看,吴楚联军的军事策略确实趋于保守。不过诚如刘濞儿子刘驹所说的那样,如今是造反,吴军是叛军,如果让别人分兵略地,远离指挥中枢,如何能有效控制,让他们听命于己?况且当时毕竟不同于秦末那样的乱世,蒙眼举个牌子都能招来一大波造反的人;文景之治让百姓衣食富足、享受其中,为什么要跟着你去造反?

至于说长驱直入、孤军深悬,且不说能否顺利打下洛阳和敖仓,就算打下来了,周边都是未攻打下来的敌国据点,数十万大军的生存都是很大的问题。此计诚然确有奇兵的效果,但执行难度实在太大,很难说是个好计策。

当然,我们这只是纸上谈兵,瞎扯而已。不过,个人以为,刘濞倒是可以在外交策略上表现得更聪明一点。整个过程中,他至少错失了两次机会。

第一次是汉景帝送晁错人头来的时候。刘濞采取的是策略是置之不理,甚至都没有看好袁盎,使得他脱逃后向汉景帝复命,为汉廷中央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觉得刘濞当时大可以假意答应,为自己赢得资源和时间。送晁错人头来跟叛军求和这一招本是汉景帝自己的失策,这一举动的政治解读可以视为汉景帝向天下承认了自己是听信了晁错这个奸人的谗言才进行的削藩措施,因此特地送上“奸人”人头以表达自己道歉的诚意。既然汉景帝承认“削藩”是个错误,那么刘濞完全可以就此跟天子讨价还价,一来要求中央进一步扩大自己和其他藩王的封地,强化地方的实力,二来可以要求汉景帝保证不再任用晁错这样的“奸人”,再不考虑削藩的问题。如此一来,可以逐步颠倒中央和藩国的实力对比,慢慢蚕食中央的政治势力,届时或通过禅位、或通过军事暴动,夺取皇位应当不在话下。

第二次错失的机会则是没有善加利用梁王对周亚夫的憎恶。两次请求救援都遭到无情拒绝,梁王刘武当时对周亚夫可以说是抱着满满的恨意。如果刘濞能通过内奸让刘武去汉景帝面前狠狠参上一本,说周亚夫不与叛军力战,反而跟他们眉来眼去,私下里勾搭得火热,大有投靠叛军的嫌疑——以汉景帝的脾气,可能当下就会对周亚夫起杀心。一旦造成君臣嫌隙,或劝降,或强攻,吴军的成功几率都比死磕周亚夫营寨要大得多了。而如果能顺利搞定周亚夫,叛军自然能一鼓作气,直捣黄龙。

这么讲,其实刘濞还是有机会的。

不过,即便刘濞成功上位,恐怕他也无力抵抗中国历史大势。当时的大势是什么?经过汉初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后,中国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稳定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国实力势必成为每个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的选择。也就是说,即便刘濞真做了皇帝,他和他的子孙迟早也会考虑削藩的问题——要么像汉文帝一样使用推恩令,要么靠武力平定,灭掉这些藩国。大家想想,如果真是由一个藩王出身的天子来做这些事情,会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历史现象啊。

可惜,历史缺乏一点儿幽默感。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刘濞发动的七国之乱是一个极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其结果是失败的。但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刘濞在那个时间点选择发动叛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首先,他是有备而来——那可是长达十数年的准备,招兵买马、积钱累粮;而汉景帝和晁错那边,明知“削藩”会触怒各地藩王,但真打起仗来的时候,仍然跟没头苍蝇一样点兵点将。大军未动,刘濞就已经先赢了一招。

其次,晁错的《削藩策》已然把中央对付藩王的政策说得很明白了:中央就是要干死你们这些藩王,你们还想怎样?如此,就给了藩王小伙伴们一个团结一致的理由。如果不抱团造反,难道束手待毙吗?

既然准备充分、众志成城,岂有不动手的道理?

七国联盟

作为一个二十岁不到就在战场上拼杀的老军人,刘濞很清楚,将有实力的藩王团结起来,实现有效配合进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步。

既然这件事那么重要,刘濞自然早就开始暗中搞串联了。

胶西王刘昂在当时的藩王中有勇猛、强壮、好战的名声,周边的诸侯都十分害怕他。而胶西国位于齐鲁之地,与吴国进军长安是两个方向,在攻袭长安的战略上是一路非常重要的盟友。这哥们自然是刘濞重点拉拢的对象。

刘濞派出的说客是一名叫应高的中大夫。这位中大夫对刘昂说,现在的天子任用奸臣、听信谗言,所以才下达了削藩的指令。俗话说得好,吃完了米糠,接下来就是米粒了。现在的诏令虽然只是削一小块地,但长期来看,肯定不会是那么简单就能完事的。

胶西王刚因为私下卖爵的事情被削掉了六个县,应高的这番话正说到他的痛处,他一拍大腿,厉声问,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应高微微一笑,说,我们吴王跟大王所面临的是一样的问题,两国应当站在同一个阵线上。我们应该携手顺应天时,起兵为天下除去祸患。

刘昂早就对汉景帝心存不忿想造反了。但他现在还不确定吴王的立场,不想那么早露底。于是,刘昂故意假惺惺的装出一副很惶恐的神色,说,造反啊,我不敢啊。身为臣子,就算皇上将我们往绝路上逼,我们也只能忍气吞声尽忠效力啊。

应高听得很明白,刘昂不是不想造反,而是需要有一个名头,一来号召群雄,二来迷惑天下百姓。这一点应高在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手里早有了杀手锏——这便是刘濞和他的团队提出的口号:诛晁错、清君侧。

于是,应高不慌不忙,向刘昂答道,现在的问题是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蔽塞忠良,让藩王们难以为继。所以,我们这次起义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人哪!

刘昂点了点头,对应高的说法表示赞同。

应高见到刘昂已经露出了同意的神色,稍稍停顿了一下。现在,场面上的说法已经有了,接下来是幕后利益分配的问题了,而这才是具有决定性力量的关键因素。

应高清了清嗓子,两眼紧盯着刘昂,说,大王若果真能与吴王一起举事的话,那么肯定能夺取天下,届时吴王与大王两分之,不是很圆满的结果吗?

当皇帝!这条件开到了刘昂的心坎里头了,还有什么不答应的理由呢?应高成功复命,吴王为了以示郑重,同时也是怕刘昂反悔,特意跑到胶西,亲自与刘昂订下盟约。

强援已定,刘濞安心了不少,回到国内后,就开始下全国动员令。他说,我今年六十二,亲自带兵出征,而我的小儿子今年十四岁,也会身先士卒。因此,凡事本国年纪在十四岁到六十二岁之间的人,都要从军出征。倾国之力,一共动员了二十多万人的军队,对外号称五十万;同时,还动员了吴国境内闽越的部族武装一同参与,对外号称三十万。

汉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刘濞在广陵(今扬州)正式升起了反汉的大旗。除了胶西王刘卬,吴国的使者还跑遍了其他诸侯国,包括胶东、淄川、济南、赵、楚、淮南、衡山、庐江以及已故长沙王的嗣子,最终参与这次声势浩大的叛乱的一共有吴国、楚国、赵国、济南、淄川、胶西和胶东七个国家,史称七国之乱。

战争经过

由于准备充分(主要是钱多、封赏给力)、布置细致,联合国军在叛乱初期的进攻非常顺利。

刘濞原本的战略其实非常清晰,他一共布置了三个方向的进攻:第一路,是吴楚联军,从东南方进攻;第二路,是济南、淄川、胶西和胶东这四个原本从齐国分出来的小国,先合力平定齐地后,发兵向西进攻汉廷;第三路,则是赵国,由赵王刘遂出面联络匈奴,再合力从东北方向进犯关中。这三路大军如同一个三叉戟一样直插汉朝的腹心。

那个时候的汉景帝还比较嫩,一看到叛军三路大军就要杀奔过来了,顿时有点没了章法。几经踌躇、加上汉廷内部政治斗争,居然想出了一个“用晁错脑袋换和平”的方法来,天真的以为吴王刘濞等藩王真的只是冲着晁错而叛乱的。

但是,当前吴相袁盎千里迢迢拎着晁错血肉模糊的脑袋请求面见刘濞的时候,却吃了一个闭门羹。面对朝廷自以为是的幼稚想法,刘濞笑着说,我现在都已经是东蒂了,哪里还有接受别家天子使者拜见的道理呢?命人扣下袁盎,跟随自己一起叛乱。袁盎想法虽然天真了点,但逃跑的能力还是有的。趁着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他偷偷溜出了吴军营地,凭着自己的一双脚,徒步逃到梁国,得以回去向汉景帝复命。

亲手扼杀了和平谈判的可能后,刘濞却猛然发现一个重要问题:三路大军包围关中这个战略是挺好的,但实现起来的执行力却是有问题的。

首先是号称勇武过人的胶西王和他的小伙伴们。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们几个搞定齐国剩下的地区后,应当尽早来跟刘濞率领的吴楚大军汇合。但胶西王所谓的“勇猛强悍”实在是浪得虚名啊。胶西、胶东、淄川三王倾全力,围攻临淄,但花了整整三个月都没打下来——大家不要小看这三个月,因为七国之乱一共也就只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从七国之乱起兵开始,到中央军平定全国,这三国的军队连齐地都没出,光耗在临淄城下了!这几个哥们,绝对有资格荣膺西汉历史上“猪一样的队友”之荣誉称号。

而东北方的赵国呢,得到吴楚起义的消息后,立刻发兵到赵国西部边界,想等着吴楚联军一起杀进关中;同时出使匈奴,约定共同进击关中。不过,就在这等待的当口,由当年在平定诸吕之乱中立下大功的郦寄所带领的汉军反而先到了赵国。刘遂还没得到进攻的机会,就只得全力防守。不过,他好歹拖住汉军一支主力,比刘昂那拨人的价值略大点。

这么一看,三路大军最后能真正派上用场的,也就只有刘濞亲自率领的吴楚联军了。当然,这一路本来也是主力。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狐狸,刘濞出兵肯定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的——按最坏情况计,即便其他几路都变成啦啦队,只剩下摇旗呐喊的份儿,他刘濞这路凭借自己的力量也能杀到长安城下。这一路确实也比前两路的进展更加顺利,他们很快就攻入了长安东南的屏障梁国,并成功打下了梁国南面的棘壁。

汉景帝一看晁错的脑袋不起作用,只得硬着头皮派出军队出击。针对三路叛军,汉廷也派出了多路军队:太尉周亚夫出兵抵御吴楚联军,郦寄对付赵国,栾布进击齐地,此外,还另外安排了窦婴做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

梁王刘武是汉文帝的嫡次子,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是真正的手足,自然不可能加入到叛军阵营之中,只是一心效忠当朝天子。由于梁国处于关中和吴楚之间,因此在刘濞发兵后,成为了汉廷抵抗这支叛军的前锋主力——不得不佩服贾谊当年为汉文帝所做的打算,为平定七国之乱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当然,抵挡锋芒正盛的叛军,是很吃力的苦差事。在梁国棘壁失守后,刘武曾经向周亚夫告急,要求周亚夫迅速来到梁国协助抵御叛军,但周亚夫却觉得跑去梁国守城并不能取得任何军事上的先机,他的计划是想趁着吴楚联军跟梁军缠斗的时候,绕道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由于周亚夫没去帮忙,梁王又打了几个败仗,刘武很不高兴,这次直接找了汉景帝诉苦,要周亚夫赶紧调兵去帮他,但周亚夫这小子居然公然违抗皇帝的命令,死扛着不去。

刘武很气愤,知道是彻底指望不上周匹夫了,破口大骂他一场后,只得愤愤的以哀兵姿态全力防守。梁国在当时的诸侯国里头是大国,地方大,城防好,经济发达,所以是易守难攻的地儿。如今有了守土的决心,军队士气也上来了,逐步稳住了阵脚,跟吴楚联军进入到了僵持状态。

趁着西边两军相持的状态,周亚夫迅速带兵南下,夺取了泗水入淮之口——这是吴军从国内运送后勤补给的关键点——从而断绝了吴楚联军的补给线。

前面讲了,刘濞起兵的时候,号称自己带了五十万的吴国大军,加上三十万的部族军队,一共八十万人!虽然这里头有很大水分,但再怎么打折,三十万人也是有的。

三十万个人头,三十万张嘴巴,哪怕一天每人分配俩土豆当口粮,那估计也得吃掉十几万斤土豆啊。但如今补给线断了,而吴楚叛军选择的时候又是冬春之交,也没办法就地打劫粮食,这三十万人的大军就成了负担。

没辙,去打周亚夫呗!但周亚夫这个老匹夫早就盘算好了,无论如何都不应战。万般无奈之下,吴楚联军决定偷袭周亚夫营寨,并用了声东击西的办法——在营寨的东南面骚扰,然后将主力放置在西北面。却不想被周亚夫一眼看穿,将计就计,一战击溃吴楚联军。

尽管在淮河口吃了这个大败仗损失不小,但毕竟吴国还在,还有国土、人口、士兵、钱粮,好好整备,还有机会。刘濞向南逃到了丹徒(今镇江,在扬州南边),这边当时是东越的地盘。可正当刘濞平复心情,收揽散兵,蓄谋东山再起的时候,东越受汉廷诱惑,诱杀了刘濞,将他的脑袋送给了汉景帝。

刘濞一死,叛军立刻没了主心骨,齐地、赵国迅速被平定,而参与叛乱的藩王们也纷纷吞下了身死国除的结果,西汉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在景帝时期内基本实现了“安内”的目标,为汉武帝时代的对外扩张打下了基础。

复盘:刘濞有成功的可能吗?

我们如今研究西汉历史本身就有不少是YY的成分,不如干脆扯得远一点,讨论一下刘濞当年究竟有没有可能赢得七国之乱、成功篡位。

据《通鉴》上记载,不少人倾向于认为刘濞在军事上保守谨慎的决策风格,导致了他最终失败。刘濞发兵的时候,手下将领曾经几次提出很好的军事建议,却都未获得采纳。

第一次是他的大将军田禄伯建议分兵五万顺着长江、淮河向西,先兼并淮南、长沙,之后从武关(战国时期秦楚边界)进入关中,以为奇兵。刘濞没有同意。

第二次是一位年轻的将军提出建议,不要把重点放在攻城拔寨上,而是应当迅速长驱直入,占领洛阳的武库和敖仓的粮食,以图在中原地区获得先机。同样被刘濞否了。

从这两次事件来看,吴楚联军的军事策略确实趋于保守。不过诚如刘濞儿子刘驹所说的那样,如今是造反,吴军是叛军,如果让别人分兵略地,远离指挥中枢,如何能有效控制,让他们听命于己?况且当时毕竟不同于秦末那样的乱世,蒙眼举个牌子都能招来一大波造反的人;文景之治让百姓衣食富足、享受其中,为什么要跟着你去造反?

至于说长驱直入、孤军深悬,且不说能否顺利打下洛阳和敖仓,就算打下来了,周边都是未攻打下来的敌国据点,数十万大军的生存都是很大的问题。此计诚然确有奇兵的效果,但执行难度实在太大,很难说是个好计策。

当然,我们这只是纸上谈兵,瞎扯而已。不过,个人以为,刘濞倒是可以在外交策略上表现得更聪明一点。整个过程中,他至少错失了两次机会。

第一次是汉景帝送晁错人头来的时候。刘濞采取的是策略是置之不理,甚至都没有看好袁盎,使得他脱逃后向汉景帝复命,为汉廷中央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觉得刘濞当时大可以假意答应,为自己赢得资源和时间。送晁错人头来跟叛军求和这一招本是汉景帝自己的失策,这一举动的政治解读可以视为汉景帝向天下承认了自己是听信了晁错这个奸人的谗言才进行的削藩措施,因此特地送上“奸人”人头以表达自己道歉的诚意。既然汉景帝承认“削藩”是个错误,那么刘濞完全可以就此跟天子讨价还价,一来要求中央进一步扩大自己和其他藩王的封地,强化地方的实力,二来可以要求汉景帝保证不再任用晁错这样的“奸人”,再不考虑削藩的问题。如此一来,可以逐步颠倒中央和藩国的实力对比,慢慢蚕食中央的政治势力,届时或通过禅位、或通过军事暴动,夺取皇位应当不在话下。

第二次错失的机会则是没有善加利用梁王对周亚夫的憎恶。两次请求救援都遭到无情拒绝,梁王刘武当时对周亚夫可以说是抱着满满的恨意。如果刘濞能通过内奸让刘武去汉景帝面前狠狠参上一本,说周亚夫不与叛军力战,反而跟他们眉来眼去,私下里勾搭得火热,大有投靠叛军的嫌疑——以汉景帝的脾气,可能当下就会对周亚夫起杀心。一旦造成君臣嫌隙,或劝降,或强攻,吴军的成功几率都比死磕周亚夫营寨要大得多了。而如果能顺利搞定周亚夫,叛军自然能一鼓作气,直捣黄龙。

这么讲,其实刘濞还是有机会的。

不过,即便刘濞成功上位,恐怕他也无力抵抗中国历史大势。当时的大势是什么?经过汉初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后,中国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稳定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国实力势必成为每个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的选择。也就是说,即便刘濞真做了皇帝,他和他的子孙迟早也会考虑削藩的问题——要么像汉文帝一样使用推恩令,要么靠武力平定,灭掉这些藩国。大家想想,如果真是由一个藩王出身的天子来做这些事情,会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历史现象啊。

可惜,历史缺乏一点儿幽默感。


相关文章

  • 从削藩看汉景帝的有为而治
  • 从削藩看汉景帝的"有为"而治 摘 要:"文景之治"乃"黄老无为而治",这是史学界的一致共论.本文认为,从景帝削藩起,西汉治国方略已开始发生变化,削藩是景帝"有为" ...查看


  • [汉景帝悔杀晁错]
  • 晁错,颍川人,为人刚直而又严峻苛刻,他博才多学,善于分析,在汉文帝时期,他就官拜为太子家令,精心辅佐太子,并得到了太子的宠信.被称为太子的智囊. 在这个时期,晁错曾经多次上书文帝,就战争.充实边塞.农耕.爵位的封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 ...查看


  • 西汉如何平定七国之乱的
  • 西汉如何平定七国之乱的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 ...查看


  • 吴王刘濞传
  • 吴王刘濞是高帝哥哥刘仲的儿子. 高帝曾立刘仲为代王. 但匈奴围攻代地时,刘仲不能坚守,弃国辗转逃到洛阳,尔后前来归附天子. 天子不忍动用刑罚,便贬他为合阳侯. 他的儿子刘濞被封为沛侯. 黥布造反时,高祖亲自率兵前去讨伐. 年仅二十的刘濞以骑 ...查看


  • 我看历史--很多年前的感悟汉景帝刘启
  • 汉景帝刘启:"毒手佛心"的一代明君 看过很多的史书,在我的博客里我也发表了很多的历史评价,在这和大家分享一下:后世多数史学家认为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国家安宁,经济发展,人民比较幸福,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所 ...查看


  • 第14课西汉的兴盛
  • 第14课 西汉的兴盛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下列基础知识: ①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高祖至文景之治的政策措施.②汉武帝的大一统:经济措施:政治上"王国问题"的解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思想教育要求: ①通过讲述西汉 ...查看


  • 西汉的兴盛(三)
  • 西汉的兴盛(三) (一)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记住下列年代.事件.人物和概念.公元前2世纪 文景之治 汉武帝 董仲舒 "罢黜出百家,独尊儒术" 太学 2.基本能力: (1)分析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实行的原因. (2)综合 ...查看


  • 古代运用粮食武器妙计:烧粮仓与断粮道
  • 蒋高明 :古代运用粮食武器妙计:烧粮仓与断粮道 点击:14  作者:蒋高明    来源:生态家园  发布时间:2016-02-29 10:58:42 古代运用粮食武器妙计:烧粮仓与断粮道 中国历史上,关于粮食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以弱胜 ...查看


  • 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被逼的在狱中自杀
  • 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被逼的在狱中自杀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唐人写诗喜欢用"细柳营",就是从这里来的.据说:匈奴兵进犯的时候,朝廷任命周亚夫为将,汉文帝不放心前方战事,就亲自慰问.文帝的车驾到了细柳营,只见军士都手拿利刃,身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