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案例

平常心平常态,助孩子健康成长

湖北省钟祥市承天路小学 乔慧

教学内容:平常心平常态,助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目的:

1、通过讨论交流使家长明白拥有平常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帮助家长明确家长明白‚平常心‛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帮助家长摆正对孩子的心态

教学方法:运用典型事例进行说服,让家长明理进而践行 教学重、难点:引导家长们对待孩子应该怎样拥有平常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情导入

导入:平平淡淡才是真。对于孩子,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对待他们,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成长中的压力,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摒弃作为父母的私心和欲望,顺其自然,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父母,退一步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课件展示一封女儿写给父母的信。(信件大意:女儿感激父母对她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感受到家长对其的要求过于高标准,尤其是父母对学习成绩的追求让其倍感压力很大。孩子对学习有焦虑恐慌情绪)

二、把脉问诊,寻求原因

1、家长讨论:此事件中谁对谁错?

2、角色体验:生活中你对孩子的要求多吗?有的要求是否过多、过高?

3、生理探究:阅读文章《父母儿女平常心》(片段)

一些患者一旦从医院康复回归家庭后,处在‚高情感‛环境中的患者复发率达十分之六,而处于‚低情感‛境遇中的病人复发率只有十分之一、十分之二。何谓‚高情感‛呢?主要是指人们对病人过分关注,过分的迁就,以及时时处处的‚监视‛,或者是采取了相反的过激态度:过分地斥责、歧视与讨厌他们,使他们时时意识到自己是个病人而受到刺激导致旧病复发。‚低情感‛则相反,是一种以平常心待平常人的态度,在相当的幅度内不干涉他的自由。平等相处,既关怀他又不显得过分,对他有要求而不给他过分压力。显而易见,处在‚低情感‛环境下的病人更容易减缓心理压力,调适失衡的心态,修复受创的心灵,更有利于心理健康。作者认为,这个理论和实践同样适用于家长们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培养。父母过分的关注子女,动辄象老和尚念经说教评理摆谱比喻,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让孩子见了你就害怕,甚至讨厌、恐惧,反倒更容易引发子女的逆反心理。

三、反思自我,对症下药

1、家长问卷:你对孩子的期望有哪些?

2、家长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对待孩子持有平常心的?

3、典型发言: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一定要有平常心,但往往一般的家庭很难做到。很多的家庭,父母总是对孩子有太高的期许。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高的期许既有可能是动力,也有可能是灾难。

有过一个电影,叫《黑天鹅》,女主角的妈妈曾经是个失败的芭

蕾舞演员,她把这种期待投射在女儿身上。女儿一直背负着这个单亲妈妈的极高期待,追求完美,也因此变得特别敏感。最后女主角获得了领舞的机会,但也因为敏感而出现幻觉,在她达到完美的时候死了。在这个故事里,就显现了家庭教育的某些问题。就一般意义而言,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越高,孩子的成功率也就越高,但同时也意味着,孩子将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就具体的个人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承受较大压力,父母的高期待值与其成功率可能是正比关系,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则会走向反面。

有些孩子思维发展相对于同龄的孩子可能会有些迟缓,或者理解力相对比较低。对他们而言,父母的高期待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他们只有焦虑,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有的父母觉得人家孩子什么都会,你怎么就不会呢?变成你不会就没理由了。这时候,我提醒父母要有平常心:孩子在这时候往往更容易感到无助、孤单和失败,他们心里更期待父母的鼓励与帮助,父母要在这时候就给他们一些指导与提醒,这样的帮助不仅会减轻他的无助和孤单感,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进步。

华人世界里最伟大的建筑家之一贝聿铭,出生于苏州的一个银行家家庭,家境非常殷实。他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是顺其自然,择其长项发展。在贝聿铭还未决定将来以什么专业为终身职业的时候,父母让他先到美国去游学一下,先去看看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在游学的过程中,贝聿铭发现自己对建筑专业很感兴趣,最终做出了学习建筑的决定,这一选择使他在建筑领域内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四、心态导航,一路顺畅

1、教师心声:‚老师,你不知道,我家孩子的成绩不够好啦!‛遇到这样的父母,我总是笑着说:‚等一下!先跟我说他哪里好,再说他哪里不好,我超想知道你家孩子哪里表现最好,快!快!快!告诉我……‛

家长可能觉得我这个老师很不可思议,我心里其实想的是纪伯伦在《先知》一书里的一段话:‚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慕所产生的。他们经你而生,但并不是你创造的。‛我真正想跟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说的是:‚孩子并不是你的。‛但我无法突兀的说出这段话,于是我选择引开注意力,试着陪父母以远一点的距离去‚欣赏‛他们的孩子。

父母说孩子不够好的心是沉重的,我了解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有些父母试图以爱之名雕刻正在成长的孩子,埋首舞动双手说‚都是为孩子好‛,却没时间聆听雕刀之下孩子鲜血淋漓的哭泣。

当哭泣化做周记上的文字时,孩子哀伤地说:‚为什么爸妈见了面只问我分数,却不问我好不好?‛孩子愤怒地说:‚怎么做你们才满意?考差了,你说我‘不努力’;进步了,你说‘不够好’;考好了,你说‘应该的’……我可从来没有嫌 弃过你们薪水不够多,不能为我买最好的球鞋,住像样的别墅,为什么你们总嫌弃我‘不够好’?‛ 孩子说:‚老师,我真的真的尽力了!但他们不相信!‛说这番话的孩子面容是阴郁的,那是来自家庭的支持被切断的阴郁。 急着把孩子赶到功名路上的父母,因为急,所以没时间和孩子

‚对谈‛。‚问候‛免了吧!‚杂事‛省了吧!……我们忘了,孩子会长大,如果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感受过对谈带来的温暖,当我们年老时,要他如何愿意‚浪费‛一段时间,陪我们坐在晚风里,来一段无益于任何经济利益的闲谈?这些被我们以分数喂养长大的孩子,将来会不会对年老的我们说:‚你看,人家王永庆过世前都还能创造每年多少亿的营业额,你才七十多岁,就只能坐在这边打瞌睡,无所事事,你实在‘不够好’!‛

2、观点总结:总之,对孩子,家长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拥有一颗平常心,就能去除虚荣心,就不会盲目攀比。拥有一颗平常心,家长就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享受育儿的过程,并让我们的心灵更宁静,个性更完善,由此让孩子更受益。

板书设计:

平常心 平常态 助孩子健康成长

平常心平常态,助孩子健康成长

湖北省钟祥市承天路小学 乔慧

教学内容:平常心平常态,助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目的:

1、通过讨论交流使家长明白拥有平常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帮助家长明确家长明白‚平常心‛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帮助家长摆正对孩子的心态

教学方法:运用典型事例进行说服,让家长明理进而践行 教学重、难点:引导家长们对待孩子应该怎样拥有平常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情导入

导入:平平淡淡才是真。对于孩子,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对待他们,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成长中的压力,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摒弃作为父母的私心和欲望,顺其自然,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父母,退一步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课件展示一封女儿写给父母的信。(信件大意:女儿感激父母对她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感受到家长对其的要求过于高标准,尤其是父母对学习成绩的追求让其倍感压力很大。孩子对学习有焦虑恐慌情绪)

二、把脉问诊,寻求原因

1、家长讨论:此事件中谁对谁错?

2、角色体验:生活中你对孩子的要求多吗?有的要求是否过多、过高?

3、生理探究:阅读文章《父母儿女平常心》(片段)

一些患者一旦从医院康复回归家庭后,处在‚高情感‛环境中的患者复发率达十分之六,而处于‚低情感‛境遇中的病人复发率只有十分之一、十分之二。何谓‚高情感‛呢?主要是指人们对病人过分关注,过分的迁就,以及时时处处的‚监视‛,或者是采取了相反的过激态度:过分地斥责、歧视与讨厌他们,使他们时时意识到自己是个病人而受到刺激导致旧病复发。‚低情感‛则相反,是一种以平常心待平常人的态度,在相当的幅度内不干涉他的自由。平等相处,既关怀他又不显得过分,对他有要求而不给他过分压力。显而易见,处在‚低情感‛环境下的病人更容易减缓心理压力,调适失衡的心态,修复受创的心灵,更有利于心理健康。作者认为,这个理论和实践同样适用于家长们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培养。父母过分的关注子女,动辄象老和尚念经说教评理摆谱比喻,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让孩子见了你就害怕,甚至讨厌、恐惧,反倒更容易引发子女的逆反心理。

三、反思自我,对症下药

1、家长问卷:你对孩子的期望有哪些?

2、家长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对待孩子持有平常心的?

3、典型发言: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一定要有平常心,但往往一般的家庭很难做到。很多的家庭,父母总是对孩子有太高的期许。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高的期许既有可能是动力,也有可能是灾难。

有过一个电影,叫《黑天鹅》,女主角的妈妈曾经是个失败的芭

蕾舞演员,她把这种期待投射在女儿身上。女儿一直背负着这个单亲妈妈的极高期待,追求完美,也因此变得特别敏感。最后女主角获得了领舞的机会,但也因为敏感而出现幻觉,在她达到完美的时候死了。在这个故事里,就显现了家庭教育的某些问题。就一般意义而言,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越高,孩子的成功率也就越高,但同时也意味着,孩子将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就具体的个人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承受较大压力,父母的高期待值与其成功率可能是正比关系,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则会走向反面。

有些孩子思维发展相对于同龄的孩子可能会有些迟缓,或者理解力相对比较低。对他们而言,父母的高期待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他们只有焦虑,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有的父母觉得人家孩子什么都会,你怎么就不会呢?变成你不会就没理由了。这时候,我提醒父母要有平常心:孩子在这时候往往更容易感到无助、孤单和失败,他们心里更期待父母的鼓励与帮助,父母要在这时候就给他们一些指导与提醒,这样的帮助不仅会减轻他的无助和孤单感,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进步。

华人世界里最伟大的建筑家之一贝聿铭,出生于苏州的一个银行家家庭,家境非常殷实。他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是顺其自然,择其长项发展。在贝聿铭还未决定将来以什么专业为终身职业的时候,父母让他先到美国去游学一下,先去看看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在游学的过程中,贝聿铭发现自己对建筑专业很感兴趣,最终做出了学习建筑的决定,这一选择使他在建筑领域内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四、心态导航,一路顺畅

1、教师心声:‚老师,你不知道,我家孩子的成绩不够好啦!‛遇到这样的父母,我总是笑着说:‚等一下!先跟我说他哪里好,再说他哪里不好,我超想知道你家孩子哪里表现最好,快!快!快!告诉我……‛

家长可能觉得我这个老师很不可思议,我心里其实想的是纪伯伦在《先知》一书里的一段话:‚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慕所产生的。他们经你而生,但并不是你创造的。‛我真正想跟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说的是:‚孩子并不是你的。‛但我无法突兀的说出这段话,于是我选择引开注意力,试着陪父母以远一点的距离去‚欣赏‛他们的孩子。

父母说孩子不够好的心是沉重的,我了解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有些父母试图以爱之名雕刻正在成长的孩子,埋首舞动双手说‚都是为孩子好‛,却没时间聆听雕刀之下孩子鲜血淋漓的哭泣。

当哭泣化做周记上的文字时,孩子哀伤地说:‚为什么爸妈见了面只问我分数,却不问我好不好?‛孩子愤怒地说:‚怎么做你们才满意?考差了,你说我‘不努力’;进步了,你说‘不够好’;考好了,你说‘应该的’……我可从来没有嫌 弃过你们薪水不够多,不能为我买最好的球鞋,住像样的别墅,为什么你们总嫌弃我‘不够好’?‛ 孩子说:‚老师,我真的真的尽力了!但他们不相信!‛说这番话的孩子面容是阴郁的,那是来自家庭的支持被切断的阴郁。 急着把孩子赶到功名路上的父母,因为急,所以没时间和孩子

‚对谈‛。‚问候‛免了吧!‚杂事‛省了吧!……我们忘了,孩子会长大,如果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感受过对谈带来的温暖,当我们年老时,要他如何愿意‚浪费‛一段时间,陪我们坐在晚风里,来一段无益于任何经济利益的闲谈?这些被我们以分数喂养长大的孩子,将来会不会对年老的我们说:‚你看,人家王永庆过世前都还能创造每年多少亿的营业额,你才七十多岁,就只能坐在这边打瞌睡,无所事事,你实在‘不够好’!‛

2、观点总结:总之,对孩子,家长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拥有一颗平常心,就能去除虚荣心,就不会盲目攀比。拥有一颗平常心,家长就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享受育儿的过程,并让我们的心灵更宁静,个性更完善,由此让孩子更受益。

板书设计:

平常心 平常态 助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指导
  • 教育管理案例设计与分析指导 目录 一.什么是教育管理案例研究 ................ 2 (一)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概念 ....................................................... ...查看


  •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及它的重要性
  •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及它的重要性>的研究方案 褚村学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案例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案例是教学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但怎样让教育教学案例真正发挥其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增产增 ...查看


  • 案例分析的方法
  • 案例分析是对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检验,在此,请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案例分析的基础知识. 主要是<民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l ...查看


  • 职业学校法律课中案例的选择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16期 浅谈职业学校法律课中案例的选择 □王 月 [摘 要]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对于感性认识占主要地位的学生来说法律知识比较抽象,因 而使用一系列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 ...查看


  • 基于案例的教师校本研修的行动研究
  • 基于案例的教师校本研修的行动研究 一. 研究的缘起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的途径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改革的前途如何,能否真正成为推动师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契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角色的转型.职业生活方式的变革和教 ...查看


  • 小学第二册[牵手两代]备课
  • 小学第二册牵手两代-家长课程 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南外女孩"闯"进哈佛.计算机"神童"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文科女生玩转数学--当这一个个富有神奇色彩的孩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面 ...查看


  • 2016年校园安全事故警示案例
  • 防微杜渐 警钟长鸣 (2016年以来的部分校园安全事故警示案例) 一.特异体质类 [案例1]四川南充市营山县初三女学生体育猝死 2016年10月20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涌泉学校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学生体育课后死亡.通过监控调查发现,死者是与全 ...查看


  • [心理咨询的理论应用与实践研究]目录
  • 目 录 第一章 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心理咨询实践应用 一.弗洛伊德理论观点及应用 (一)理论观点 1.关于心理结构 2.关于人格结构 3. 性欲与心理发展学说 4.关于心理动力 5.关于两种本能应对 6. 焦虑理论 7. 自我防御机制 (二)咨 ...查看


  • 班主任工作案例在年级管理中的运用
  • 2016年4月第10期 LEARNINGWEEKLY 学周刊 教学动态 Apr.2016 Vol.10 班主任工作案例在年级管理中的运用 李春辉 福建同安361100)(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摘班主任是班级直接领导者,因此,调动班主任的积极 ...查看


  • 有效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 有效的教学案例评析 (2011----2012学年度) 茂舍祖幼儿园教师 王映先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