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水污染治理措施

城镇水污染治理措施

作者:余瑶瑶

来源:《房地产导刊》2014年第12期

【摘 要】 我国水污染经过30多年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是在污染出现以后,甚至到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时候,政府才会重视污染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但只能是治标不能治本。本文分析了国内城镇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城镇 污水处理 高排放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经济发展上,对环境的关注普遍较低,国内城镇水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城镇水污染不但破坏了城镇的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还会阻碍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放慢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因此,城镇水污染问题必须得到重视,要尽快治理城镇的水污染现象。国内城镇水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2 国内城镇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往往是采用耗费资源、污染严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但是城镇地区受到经济、技术水平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及时的转变,人们的观念也比较陈旧,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还采用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浪费,还增加了工业污染物,很多高耗水、高排污的企业使水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2.2对水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不足

水污染治理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城镇地区的经济水平远低于城市,目前城镇水污染治理还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政府拨款也使得水污染治理的融资渠道单一,容易造成资金短缺的现象。由于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使得水污染治理企业的资金不足,经验动力和投资效益比较低,水污染治理效果受到直接影响,同时,水污染治理对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近几年来水污染治理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资金的短缺,对水污染治理技术设备、管理运行的投资不够,使得水污染不能长期得到治理,缺乏完善的治理体系等,资金的缺乏也使得污水治理企业不能引进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使污水处理效率低下。

2.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城镇水污染治理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监督,还需要国家的大力监管,具体来说,水污染治理的监督机制应该包括监督机构、监督依据、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目前城镇水污染治理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城镇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有些城镇水污染监管部门并没有制定详细的监管措施,对水污染的监管也是松一阵紧一阵,没有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监管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监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管部门也没有正确履行职责,使得高耗水、高排放的企业更加肆无忌惮,把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严重威胁到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2.4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水污染治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目前国家对水污染现象已经有了相当的重视,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生产者的行为,但是国家对水污染的治理主要采取强制性的规范来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忽视了对人们环保意识的培养,缺乏关于水污染治理的约束政策和激励机制。

3 小城镇水污染治理措施

3.1 制订合理的行业污染排放标准

这方面我国可以学习美国。美国的《水污染法》对于水环境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面的规定多偏重于对标准本身的技术方面的描述,这些标准遵循技术强制原则,根据污染物类型的不同,新污染源以及现有污染源的不同,依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技术规定了宽严程度不同的排放标准。并且强调对新源和有害污染物的控制。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于环境质量受到诸如污染源数量、种类、分布、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环境背景及环境容量的诸多因素的制约,排放标准不仅要规定排放数量、速度和浓度限值,还应包括达标计划及措施。依靠最佳实用技术使环境标准与技术相联系,从而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法规、环境标准和科学技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2 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造成所处环境的日益恶化。政府每年又拿出大笔资金来消除污染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陷入了“经济发展一环境污染一环境治理一经济再发展一环境再污染一环境再治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

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目标之一。这会带来中国水环境保护局面的整体改观。

3.3 建立政府考核机制,把水污染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目标

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盲目的投资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行业,忽视了水污染治理是地方政府应该履行的基本职责,没有充分重视水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甚至违法违规审批、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导致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只有把水环境的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把水环境污染与政府的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把水环境的治理和地方政府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切切实实的把水环境治理、水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切切实实的落实好上级政府关于水环境的各项政策。

3.4 建立引起水污染的惩罚机制

一些企业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肆意排放各种废水、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政府行政部门就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

对于蓄意排放污染物、污水,逃避行政监管的企业,要加重处罚力度,采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其负责对所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使其明白导致污染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杜绝其肆意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对于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采用加重税收等手段限制其排放规模,并要求其采取有力的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5 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政府部门需要转换观念,明确认识到国家法律赋予公众参与环保的权利,政府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积极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化,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加强环境决策民主化,让群众参与决策,让公众监督决策;推动实行环境公益诉讼,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掌握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法律武器;政府应加强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关系,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小城镇污水治理不仅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上述几种处理工艺有其一定的优势,但也同时存在不足之处,应根据小城镇污水的特性、收集方式、排放水体状况、设计用地等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最大可能地确保处理效果.并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利于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和小城镇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常温厌氧处理、高效低耗的好氧处理技术、生物化学结合处理以及生态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将是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点。

城镇水污染治理措施

作者:余瑶瑶

来源:《房地产导刊》2014年第12期

【摘 要】 我国水污染经过30多年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是在污染出现以后,甚至到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时候,政府才会重视污染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但只能是治标不能治本。本文分析了国内城镇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城镇 污水处理 高排放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经济发展上,对环境的关注普遍较低,国内城镇水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城镇水污染不但破坏了城镇的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还会阻碍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放慢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因此,城镇水污染问题必须得到重视,要尽快治理城镇的水污染现象。国内城镇水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2 国内城镇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往往是采用耗费资源、污染严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但是城镇地区受到经济、技术水平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及时的转变,人们的观念也比较陈旧,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还采用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浪费,还增加了工业污染物,很多高耗水、高排污的企业使水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2.2对水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不足

水污染治理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城镇地区的经济水平远低于城市,目前城镇水污染治理还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政府拨款也使得水污染治理的融资渠道单一,容易造成资金短缺的现象。由于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使得水污染治理企业的资金不足,经验动力和投资效益比较低,水污染治理效果受到直接影响,同时,水污染治理对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近几年来水污染治理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资金的短缺,对水污染治理技术设备、管理运行的投资不够,使得水污染不能长期得到治理,缺乏完善的治理体系等,资金的缺乏也使得污水治理企业不能引进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使污水处理效率低下。

2.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城镇水污染治理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监督,还需要国家的大力监管,具体来说,水污染治理的监督机制应该包括监督机构、监督依据、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目前城镇水污染治理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城镇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有些城镇水污染监管部门并没有制定详细的监管措施,对水污染的监管也是松一阵紧一阵,没有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监管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监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管部门也没有正确履行职责,使得高耗水、高排放的企业更加肆无忌惮,把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严重威胁到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2.4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水污染治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目前国家对水污染现象已经有了相当的重视,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生产者的行为,但是国家对水污染的治理主要采取强制性的规范来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忽视了对人们环保意识的培养,缺乏关于水污染治理的约束政策和激励机制。

3 小城镇水污染治理措施

3.1 制订合理的行业污染排放标准

这方面我国可以学习美国。美国的《水污染法》对于水环境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面的规定多偏重于对标准本身的技术方面的描述,这些标准遵循技术强制原则,根据污染物类型的不同,新污染源以及现有污染源的不同,依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技术规定了宽严程度不同的排放标准。并且强调对新源和有害污染物的控制。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于环境质量受到诸如污染源数量、种类、分布、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环境背景及环境容量的诸多因素的制约,排放标准不仅要规定排放数量、速度和浓度限值,还应包括达标计划及措施。依靠最佳实用技术使环境标准与技术相联系,从而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法规、环境标准和科学技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2 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造成所处环境的日益恶化。政府每年又拿出大笔资金来消除污染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陷入了“经济发展一环境污染一环境治理一经济再发展一环境再污染一环境再治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

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目标之一。这会带来中国水环境保护局面的整体改观。

3.3 建立政府考核机制,把水污染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目标

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盲目的投资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行业,忽视了水污染治理是地方政府应该履行的基本职责,没有充分重视水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甚至违法违规审批、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导致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只有把水环境的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把水环境污染与政府的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把水环境的治理和地方政府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切切实实的把水环境治理、水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切切实实的落实好上级政府关于水环境的各项政策。

3.4 建立引起水污染的惩罚机制

一些企业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肆意排放各种废水、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政府行政部门就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

对于蓄意排放污染物、污水,逃避行政监管的企业,要加重处罚力度,采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其负责对所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使其明白导致污染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杜绝其肆意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对于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采用加重税收等手段限制其排放规模,并要求其采取有力的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5 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政府部门需要转换观念,明确认识到国家法律赋予公众参与环保的权利,政府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积极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化,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加强环境决策民主化,让群众参与决策,让公众监督决策;推动实行环境公益诉讼,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掌握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法律武器;政府应加强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关系,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小城镇污水治理不仅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上述几种处理工艺有其一定的优势,但也同时存在不足之处,应根据小城镇污水的特性、收集方式、排放水体状况、设计用地等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最大可能地确保处理效果.并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利于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和小城镇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常温厌氧处理、高效低耗的好氧处理技术、生物化学结合处理以及生态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将是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点。


相关文章

  • 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 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第三章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公布和水源保护区划定 第四章 城镇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第五章 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 第六章 城镇饮用水水源水污染事故应急处 ...查看


  •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
  •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2013-1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41号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已经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3年10 ...查看


  •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1994年9月22日无锡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制定 1994年12月30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 根据1997年5月28日无锡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 ...查看


  • 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 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8年9月19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g ...查看


  • 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 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2011年10月26日合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 2011年12月28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批准 2012年1月6日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公布 自 ...查看


  •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目录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 ...查看


  •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 附件五: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06-2010年) 1 目 录 第一章 水环境状况---------------------------1 第一条 社会经济状况------------------------1 第二条 " ...查看


  • 太湖水污染治理
  • 太湖水污染治理 太湖蓝藻事件,对于当时无锡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太湖的水质情况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媒体,公众的广泛关注. 计划分区 计划范围按水系分布和行政区界划分为2 个规划区.7个控制区.23个控制单元. 两个规划区分别为江苏省 ...查看


  • 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保保护十二五规划
  • 重庆市"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一.工作回顾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