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对自主的定义是“ 自
己做主”, 从心理学的眼光来看, 自主性是
个性的一个方面, 主要是指独立性和主动
性,既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
征。幼儿自主性具体指幼儿按自己的意愿,
带着自己的问题, 在自己的探索中解决问
题, 在自己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结果。
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的更高追求和
教育目标的重新选择, 自主性学习在竞争
日趋激烈的当代生存背景下已日益凸显
出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现代社
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它为人的发展和价
值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同时,
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不断变革的
社会, 每个人都时时面临选择和压力。在
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
性素质, 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机遇, 实
现人生的价值。幼儿在教育过程中, 不是
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一个
活生生的个体, 是一所“ 加工厂”, 他们在
接受知识的同时, 进行着适合自己的“ 加
工处理”, 并深化为自身的需要。培养幼儿
的自主性, 能使幼儿成为一个有主见、有
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向自己
挑战的人, 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 要培养能够适应
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 究竟具备哪些素质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
中, 何种素质更为关键?北京教育科学研
究院的副研究员冉乃彦认为:人的自主性
素质, 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自主性素质
的发展和培养,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自主
性素质有三个特征: 独立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 毫无疑问, 这三个特征是现代人最
重要的品质。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 具有
很大的潜力, 他们不是被捏出来的泥人,
或者是模子做出来的标准件,因此他们不
仅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也更能为社
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主性素质的核心,
是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 个人能在
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 支持幼儿自由选
择、计划活动, 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
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
相结合, 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
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园教育存在的现
状: 幼儿主动参与的自主活动并不多, 幼
儿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
和集体活动上, 幼儿做什么, 什么时候做,
甚至怎么做都由老师来决定,幼儿只是消
极地等待老师的安排, 其自主性受到了极
大的限制。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认为改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已迫在眉睫。
1 创设活动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 对于幼儿生理和
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 准备一个适宜的环
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
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
境, 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
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 才能开创一个教
育的新纪元。
1 . 1 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
发展的心理环境, 在那里, 幼儿能得到自然
发展, 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它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生气勃勃的、
愉快的环境,是容易为幼儿所接受的,幼儿
喜爱的环境。在那里,幼儿不再是知识被动
的接受者, 教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
知识的传授者, 幼儿和教师是一种新型的
伙伴关系,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
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 和幼儿一起
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只有这样,幼儿
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
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1 . 2 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因为只有
新奇、生动的环境, 才会使幼儿产生兴趣
“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 能打开注意
的水库并指引注意流下来。”孩子们会动用
各种感官参与其中,通过眼看、耳听、口尝、
手摸,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幼儿几乎对任
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 其实他们自己正
是构成动态环境的最活跃的因素。运动是
幼儿的一种本能, 它能满足幼儿身体发育
的需要,也是幼儿探索环境的主要手段。所
以, 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
季节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环境, 充分利用
场地及自然界所提供的沙、泥、石、水等动
植物创设水池、沙坑、饲养角等, 为幼儿提
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
选择,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
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2 观察、引导活动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在自主性活动中有着最真实的
自我表现。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
学的观察态度, 要以欣赏、忍耐、研究的
态度去观察幼儿, 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
态, 充分了解幼儿, 会解读幼儿的行为, 理
解幼儿的行为。观察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
儿学习的兴趣; 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应不同
层次的幼儿, 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幼儿
自主活动的进展如何, 从中了解幼儿的兴
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等,
以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如在区域活动
中当观察到大多孩子会拼四块、六块的拼
图了,且兴趣下降时,应及时投放八块、十
块的拼图, 使幼儿重新激起探索的兴趣;
观察到某个幼儿碰到困难, 活动无法进行
时,教师可适当给予语言、实物的指导, 引
导幼儿继续活动下去。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 教师应创造机会
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支持幼儿富
有个性的独特的表达,尊重幼儿的意愿,以
幼儿为主体,鼓励自主地探索,放手让幼儿
去玩,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求发展。当活
动器具展示在孩子面前时, 让孩子自己想
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可以
怎么玩, 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除了这样
玩, 还可以怎样玩”等, 在活动中给孩子充
分的自主和自由, 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到
成功的喜悦, 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加
深, 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主动性得到促进。
例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对玩轮胎
很感兴趣,我就启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幼
儿有的把轮胎当作小汽车, 滚动“汽车”向
前开、往后开、转弯、倒车, 还想出了打气、
修车; 有的幼儿几个人合作把轮胎连接起
来,练习走、爬,锻炼了平衡能力。还有的幼
儿利用轮胎做游戏,把它当作小动物的家,
做起了“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我看到孩子
们的创造很高兴, 我非常支持他们的想法
和创意,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
玩的幸福快乐。
我们还应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玩法。一
种材料在幼儿手中可以变出许多种玩的花
样,如玩圈,孩子们想出了:跳圈(单脚跳、
双脚跳、连续向前跳、左右侧跳等),滚圈,
原地转圈, 用圈当方向盘, 当乌龟的壳, 呼
啦圈,套圈⋯ .许许多多。可见幼儿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活动中,
教师启发,鼓励幼儿动脑筋,探索材料的更
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交流和互相学习,分享
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周玉平
(诸暨市实验幼儿园 浙江绍兴 311800)
摘 要:我园教育中发现,幼儿主动参与的自主活动不多,幼儿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和集体活动上,幼儿做什么,什么时候
做,甚至怎么做都由老师来决定,幼儿只是消极地等待老师的安排,其自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要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应
从“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性;观察、引导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在支持活动的进展中对幼儿的活动给予鼓
励、帮助和推进, 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这三方面着手, 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 幼儿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24-02__ 经验,合作游戏,体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不仅学习了各种新奇有趣的玩法,又
促进了同伴之间的交流、交往、合作, 发展
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提高了
交往能力,丰富了学习经验,主动地快乐地
获得了发展,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为幼儿
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积极的鼓励评价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
动力。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不仅是一个组
织者、观察者、参与者,更是一个支持者,教
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倾听幼儿
的想法、创意;欣赏、支持幼儿的探索、表达;
注重幼儿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等的发展,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表现自
己,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
平、经验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
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在自身原有的基础
上有所发展、提高。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
得到满足和成功的体验。每一个孩子都需
要得到鼓励, 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 样。即使孩子没有获得成功,这并不表示这 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 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只会使他因自信心受 到伤害而放弃努力。在鼓励环境下成长起 来的孩子,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会相信 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3 支持活动的进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处于辅助地位,
教师应对幼儿的活动给予鼓励、帮助和推 进。
3 . 1 材料的支持
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
以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裕的玩具和操作 物,支持幼儿活动的延伸,充分发挥幼儿的 自主性。当原有材料不能满足当前活动需 要时,可以适时增添材料;当幼儿对某些新 材料感到困惑时, 教师可以提示或示范材 料的玩法; 当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 范围内已玩尽, 教师可以提醒或展示材料 的多种玩法;当幼儿缺少材料时,教师可提 供替代物的选择和建议, 这样可以使幼儿 增加许多玩法以及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 幼儿活动的意识就会大大加强, 从而更好 地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
3.2 鼓励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孩子们成长于鼓
励他们自然、顺序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 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 他们将变成自我激 发者, 自我学习者。”由于幼儿特定的生理 和心理特点, 缺乏正确评价自身言行的能 力, 他们往往是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 自己的行为的。因而鼓励的环境对幼儿来 说显得特别重要。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至 高无上的权威,因此,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对 幼儿的自主性的发挥应给予及时的肯定, 从而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鼓励, 能使幼儿感受成功, 充满信心, 是幼 儿自主性得到充分培养的动力。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需要教师在活动
中不断地引导和帮助, 同时摆正幼儿与教 师在活动中的地位,给幼儿充分自主的权 利。只有这样,幼儿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发挥 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 版社.
[2] 顾士熙.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书籍出 版社.
[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 程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
[4] 阎水金.学前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 社.
[5]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
[6] 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浙江教 育出版社.
[7] 吕彩萍.幼儿园选择性教学策略的运用
[J].学前教育研究,2009(__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主的定义是“ 自
己做主”, 从心理学的眼光来看, 自主性是
个性的一个方面, 主要是指独立性和主动
性,既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
征。幼儿自主性具体指幼儿按自己的意愿,
带着自己的问题, 在自己的探索中解决问
题, 在自己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结果。
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的更高追求和
教育目标的重新选择, 自主性学习在竞争
日趋激烈的当代生存背景下已日益凸显
出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现代社
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它为人的发展和价
值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同时,
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不断变革的
社会, 每个人都时时面临选择和压力。在
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
性素质, 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机遇, 实
现人生的价值。幼儿在教育过程中, 不是
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一个
活生生的个体, 是一所“ 加工厂”, 他们在
接受知识的同时, 进行着适合自己的“ 加
工处理”, 并深化为自身的需要。培养幼儿
的自主性, 能使幼儿成为一个有主见、有
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向自己
挑战的人, 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 要培养能够适应
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 究竟具备哪些素质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
中, 何种素质更为关键?北京教育科学研
究院的副研究员冉乃彦认为:人的自主性
素质, 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自主性素质
的发展和培养,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自主
性素质有三个特征: 独立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 毫无疑问, 这三个特征是现代人最
重要的品质。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 具有
很大的潜力, 他们不是被捏出来的泥人,
或者是模子做出来的标准件,因此他们不
仅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也更能为社
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主性素质的核心,
是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 个人能在
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 支持幼儿自由选
择、计划活动, 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
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
相结合, 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
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园教育存在的现
状: 幼儿主动参与的自主活动并不多, 幼
儿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
和集体活动上, 幼儿做什么, 什么时候做,
甚至怎么做都由老师来决定,幼儿只是消
极地等待老师的安排, 其自主性受到了极
大的限制。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认为改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已迫在眉睫。
1 创设活动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 对于幼儿生理和
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 准备一个适宜的环
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
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
境, 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
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 才能开创一个教
育的新纪元。
1 . 1 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
发展的心理环境, 在那里, 幼儿能得到自然
发展, 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它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生气勃勃的、
愉快的环境,是容易为幼儿所接受的,幼儿
喜爱的环境。在那里,幼儿不再是知识被动
的接受者, 教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
知识的传授者, 幼儿和教师是一种新型的
伙伴关系,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
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 和幼儿一起
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只有这样,幼儿
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
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1 . 2 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因为只有
新奇、生动的环境, 才会使幼儿产生兴趣
“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 能打开注意
的水库并指引注意流下来。”孩子们会动用
各种感官参与其中,通过眼看、耳听、口尝、
手摸,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幼儿几乎对任
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 其实他们自己正
是构成动态环境的最活跃的因素。运动是
幼儿的一种本能, 它能满足幼儿身体发育
的需要,也是幼儿探索环境的主要手段。所
以, 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
季节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环境, 充分利用
场地及自然界所提供的沙、泥、石、水等动
植物创设水池、沙坑、饲养角等, 为幼儿提
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
选择,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
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2 观察、引导活动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在自主性活动中有着最真实的
自我表现。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
学的观察态度, 要以欣赏、忍耐、研究的
态度去观察幼儿, 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
态, 充分了解幼儿, 会解读幼儿的行为, 理
解幼儿的行为。观察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
儿学习的兴趣; 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应不同
层次的幼儿, 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幼儿
自主活动的进展如何, 从中了解幼儿的兴
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等,
以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如在区域活动
中当观察到大多孩子会拼四块、六块的拼
图了,且兴趣下降时,应及时投放八块、十
块的拼图, 使幼儿重新激起探索的兴趣;
观察到某个幼儿碰到困难, 活动无法进行
时,教师可适当给予语言、实物的指导, 引
导幼儿继续活动下去。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 教师应创造机会
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支持幼儿富
有个性的独特的表达,尊重幼儿的意愿,以
幼儿为主体,鼓励自主地探索,放手让幼儿
去玩,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求发展。当活
动器具展示在孩子面前时, 让孩子自己想
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可以
怎么玩, 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除了这样
玩, 还可以怎样玩”等, 在活动中给孩子充
分的自主和自由, 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到
成功的喜悦, 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加
深, 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主动性得到促进。
例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对玩轮胎
很感兴趣,我就启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幼
儿有的把轮胎当作小汽车, 滚动“汽车”向
前开、往后开、转弯、倒车, 还想出了打气、
修车; 有的幼儿几个人合作把轮胎连接起
来,练习走、爬,锻炼了平衡能力。还有的幼
儿利用轮胎做游戏,把它当作小动物的家,
做起了“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我看到孩子
们的创造很高兴, 我非常支持他们的想法
和创意,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
玩的幸福快乐。
我们还应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玩法。一
种材料在幼儿手中可以变出许多种玩的花
样,如玩圈,孩子们想出了:跳圈(单脚跳、
双脚跳、连续向前跳、左右侧跳等),滚圈,
原地转圈, 用圈当方向盘, 当乌龟的壳, 呼
啦圈,套圈⋯ .许许多多。可见幼儿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活动中,
教师启发,鼓励幼儿动脑筋,探索材料的更
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交流和互相学习,分享
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周玉平
(诸暨市实验幼儿园 浙江绍兴 311800)
摘 要:我园教育中发现,幼儿主动参与的自主活动不多,幼儿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和集体活动上,幼儿做什么,什么时候
做,甚至怎么做都由老师来决定,幼儿只是消极地等待老师的安排,其自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要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应
从“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性;观察、引导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在支持活动的进展中对幼儿的活动给予鼓
励、帮助和推进, 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这三方面着手, 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 幼儿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24-02__ 经验,合作游戏,体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不仅学习了各种新奇有趣的玩法,又
促进了同伴之间的交流、交往、合作, 发展
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提高了
交往能力,丰富了学习经验,主动地快乐地
获得了发展,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为幼儿
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积极的鼓励评价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
动力。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不仅是一个组
织者、观察者、参与者,更是一个支持者,教
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倾听幼儿
的想法、创意;欣赏、支持幼儿的探索、表达;
注重幼儿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等的发展,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表现自
己,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
平、经验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
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在自身原有的基础
上有所发展、提高。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
得到满足和成功的体验。每一个孩子都需
要得到鼓励, 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 样。即使孩子没有获得成功,这并不表示这 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 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只会使他因自信心受 到伤害而放弃努力。在鼓励环境下成长起 来的孩子,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会相信 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3 支持活动的进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处于辅助地位,
教师应对幼儿的活动给予鼓励、帮助和推 进。
3 . 1 材料的支持
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
以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裕的玩具和操作 物,支持幼儿活动的延伸,充分发挥幼儿的 自主性。当原有材料不能满足当前活动需 要时,可以适时增添材料;当幼儿对某些新 材料感到困惑时, 教师可以提示或示范材 料的玩法; 当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 范围内已玩尽, 教师可以提醒或展示材料 的多种玩法;当幼儿缺少材料时,教师可提 供替代物的选择和建议, 这样可以使幼儿 增加许多玩法以及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 幼儿活动的意识就会大大加强, 从而更好 地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
3.2 鼓励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孩子们成长于鼓
励他们自然、顺序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 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 他们将变成自我激 发者, 自我学习者。”由于幼儿特定的生理 和心理特点, 缺乏正确评价自身言行的能 力, 他们往往是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 自己的行为的。因而鼓励的环境对幼儿来 说显得特别重要。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至 高无上的权威,因此,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对 幼儿的自主性的发挥应给予及时的肯定, 从而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鼓励, 能使幼儿感受成功, 充满信心, 是幼 儿自主性得到充分培养的动力。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需要教师在活动
中不断地引导和帮助, 同时摆正幼儿与教 师在活动中的地位,给幼儿充分自主的权 利。只有这样,幼儿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发挥 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 版社.
[2] 顾士熙.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书籍出 版社.
[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 程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
[4] 阎水金.学前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 社.
[5]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
[6] 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浙江教 育出版社.
[7] 吕彩萍.幼儿园选择性教学策略的运用
[J].学前教育研究,2009(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