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安全技术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2014—2016年将是公司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2014-2016年安全技术发展规划》,提出2014—2016年公司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以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高安全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方针,坚持“ 差错等于事故,放松就是隐患”的安全理念,实施科技兴安,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二)发展方针
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科技兴安”,装备、管理和培训并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立足防范、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
二、总体目标
未来3年,公司安全生产状况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建立起现代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形成以公司及所属煤业公司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为主体、以公司及矿井各职能部门管理为辅助、以企业制度为标准、以开放式终身安全教育为手段、
以安全信息网络服务为窗口,真正建立起安全技术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分类目标:
(一)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减少轻伤事故。
(二)职业卫生检查目标
1.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检测率100%,检测合格率达100%。
2. 有毒有害岗位职工健康监护体检率达100%。
3.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经营项目“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审查验收率达100%。
4. 劳动防护用品按照标准100%发放、正确使用。
(三)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建设培训教育目标
1. 到2014年下半年,公司所属各煤业公司各类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基本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2. 特种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培训目标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上岗率达到100%,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
3. 全员培训教育率达100%。
(四)安全投入目标
1. 严格按照国家煤炭安全费用、维简费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30元/吨煤安全费、8.5元/吨煤维检费标准提取、使用和管理煤炭安全费用和维简费,技改矿井安全费用按需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2. 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3. 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将安全生产目标奖励基金足额纳入财务预算。
(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目标: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和消除。
1. 建立完整的矿井消防系统,把防灭火工作落到实处。
2014年5月份起 所属各煤业公司必须建立完善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的建设、
设施、设备的 配备,完善矿井消防系统。 建立完善防灭火各种制度。
2. 加强防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增强矿井防治水综合能力。
3. 加强通风、防瓦斯工程建设,有效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4.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改进支护形式和材料,有效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据相关文件精神, 公司将于2014年起要求各矿进行采煤工作面支护装备升级改造,淘汰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形式,选用悬移支架或综采支架,编制方案,进行审查。达到生产条件时,升级后的支架必须安装到位,投入使用。
5. 加强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建设,完善六大系统,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自2014年起,所有复工复产推进的的生产矿井在达到生产条件时,必须逐步建立完善六大系统,生产矿井避难硐室务必于2014年6月份之前建立完善;技改矿井在避险硐室必须与其他技改工程“三同时”,确保技改工程竣工验收顺利通过。
6. 加强地质、水文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2014年6月份起至年底, 公司协调组织各矿按规定进行一次煤矿地质报告修编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编制工作,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技术指导。
三、主要任务
建立六大体系:即建立以分级负责、考核科学、制约有力为主线的安全责任体系;以立足防范、规范管理、质量标准化为支撑的标准体系;以高效务实、依法治矿、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体系;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以信息准确、渠道畅通、反应快捷的信息化网络体系;以反应迅速、措施得当,救援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作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六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人员、装备、经费等到位,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机制、安全目标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完善各煤业公司、科队、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完不成指标任务的,一票否决,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完成任务的进行奖励。
(三)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1、安全技术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矿安全、机电、生产技术、通风、地测防止水调度等职能部门,选招德才兼备的煤矿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充实到公司、煤矿安全技术管理部门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2、安全技术管理方式和手段创新
提高安全技术管理队伍的质量和水平,用科学的制度、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安全技术管理队伍,进一步规范内部制度。
(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建立以煤矿自身为责任主体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救援保障系统。
(五)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机制
公司安检部、 所属各煤业公司安全科应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辨识和检查,凡列入重大事故隐患的,督促所在单位制订整改计划、方案,期限整改。
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列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备案。
(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对安全产品、安全设备及设施等实行准入制度,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七)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费用、维简费提取制度,按标准提取安全费用、维简费和交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依法全部用于安全生产,不断提高防范事故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八)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
五、一般情况下,本规划每半年修订一次,遇到重大情况时,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修订。
六、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014-2016年安全技术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2014—2016年将是公司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2014-2016年安全技术发展规划》,提出2014—2016年公司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以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高安全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方针,坚持“ 差错等于事故,放松就是隐患”的安全理念,实施科技兴安,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二)发展方针
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科技兴安”,装备、管理和培训并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立足防范、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
二、总体目标
未来3年,公司安全生产状况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建立起现代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形成以公司及所属煤业公司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为主体、以公司及矿井各职能部门管理为辅助、以企业制度为标准、以开放式终身安全教育为手段、
以安全信息网络服务为窗口,真正建立起安全技术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分类目标:
(一)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减少轻伤事故。
(二)职业卫生检查目标
1.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检测率100%,检测合格率达100%。
2. 有毒有害岗位职工健康监护体检率达100%。
3.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经营项目“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审查验收率达100%。
4. 劳动防护用品按照标准100%发放、正确使用。
(三)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建设培训教育目标
1. 到2014年下半年,公司所属各煤业公司各类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基本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2. 特种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培训目标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上岗率达到100%,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
3. 全员培训教育率达100%。
(四)安全投入目标
1. 严格按照国家煤炭安全费用、维简费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30元/吨煤安全费、8.5元/吨煤维检费标准提取、使用和管理煤炭安全费用和维简费,技改矿井安全费用按需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2. 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3. 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将安全生产目标奖励基金足额纳入财务预算。
(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目标: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和消除。
1. 建立完整的矿井消防系统,把防灭火工作落到实处。
2014年5月份起 所属各煤业公司必须建立完善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的建设、
设施、设备的 配备,完善矿井消防系统。 建立完善防灭火各种制度。
2. 加强防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增强矿井防治水综合能力。
3. 加强通风、防瓦斯工程建设,有效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4.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改进支护形式和材料,有效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据相关文件精神, 公司将于2014年起要求各矿进行采煤工作面支护装备升级改造,淘汰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形式,选用悬移支架或综采支架,编制方案,进行审查。达到生产条件时,升级后的支架必须安装到位,投入使用。
5. 加强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建设,完善六大系统,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自2014年起,所有复工复产推进的的生产矿井在达到生产条件时,必须逐步建立完善六大系统,生产矿井避难硐室务必于2014年6月份之前建立完善;技改矿井在避险硐室必须与其他技改工程“三同时”,确保技改工程竣工验收顺利通过。
6. 加强地质、水文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2014年6月份起至年底, 公司协调组织各矿按规定进行一次煤矿地质报告修编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编制工作,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技术指导。
三、主要任务
建立六大体系:即建立以分级负责、考核科学、制约有力为主线的安全责任体系;以立足防范、规范管理、质量标准化为支撑的标准体系;以高效务实、依法治矿、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体系;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以信息准确、渠道畅通、反应快捷的信息化网络体系;以反应迅速、措施得当,救援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作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六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人员、装备、经费等到位,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机制、安全目标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完善各煤业公司、科队、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完不成指标任务的,一票否决,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完成任务的进行奖励。
(三)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1、安全技术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矿安全、机电、生产技术、通风、地测防止水调度等职能部门,选招德才兼备的煤矿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充实到公司、煤矿安全技术管理部门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2、安全技术管理方式和手段创新
提高安全技术管理队伍的质量和水平,用科学的制度、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安全技术管理队伍,进一步规范内部制度。
(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建立以煤矿自身为责任主体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救援保障系统。
(五)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机制
公司安检部、 所属各煤业公司安全科应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辨识和检查,凡列入重大事故隐患的,督促所在单位制订整改计划、方案,期限整改。
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列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备案。
(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对安全产品、安全设备及设施等实行准入制度,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七)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费用、维简费提取制度,按标准提取安全费用、维简费和交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依法全部用于安全生产,不断提高防范事故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八)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
五、一般情况下,本规划每半年修订一次,遇到重大情况时,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修订。
六、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