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的稗闻野史里,流传着沈周夜游西湖偶遇杭州名妓云小小的故事,且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
沈周的两次杭州之行
2016-01-15
叶梓
一趟远门,是去西湖之畔的杭州游逛
明成化七年(1471),沈周已经是一个45岁的中年男人。作为画家,他已经是苏州吴中一带颇有名气的画家;作为父亲,他圆满地完成了儿女们的嫁娶大事,最让他欣慰的是长子沈云鸿很有出息,出落得能够独撑门面了。如此平静的中年生活里,沈周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出趟远门,去西湖之畔的杭州游逛一番。
沈周出生于诗书之家,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多年来他一直秉承的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虽然身在江南,而且家境殷实,但辞亲远游的机会并不多,即使出门,最远也不过苏州以北的虞山一带。这一年的沈周,为什么突然萌生了杭州之游的念想呢——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至少可以替他找到以下可圈可点的缘由:一,杭嘉湖平原一带的苏州与杭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苏杭之美比肩而论,那么,对于一个出生、成长于苏州的人,至少应该到杭州走一走,才不负一个真正的江南人;二,数年前与杭州诗人刘邦彦有诗信往还,“每羡好诗如好画,不须相见即相知”的句子就是沈周写给刘邦彦的倾慕之词,当然,沈周亦因刘邦彦的和诗对杭州的湖光山色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三,沈周自幼就跟随父亲常常出游于苏州一带的寺庙,与僧侣打交道甚多,杭州是南方的佛教圣地,寺院众多,中年的沈周自然也心向往之。
也许,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吧。
当沈周把这个想法告诉他的朋友刘珏和史鉴时,他们欣然同意。这里稍稍介绍一下刘珏和史鉴吧。刘珏,字廷美,号完庵,苏州人,正统三年(1438)中举人,授刑部主事,迁山西按察司佥事,年五十弃官归乡,卒年六十三;史鉴,字明古,号西村,苏州人,平生好读书和收藏,家藏古书甚多,皆能诵读和研究,有《西村集》八卷行世——明正德年间,吴中高士中首推沈周,史鉴次之。
出行的日期很快确定下来,但此事被沈周弟弟沈召知晓,亦要求前往,沈周只好应允。
一次旅行,风雅的运河行
他们行走的路线,是顺京杭大运河乘船而下。
这条水路,是彼时连接这两座南方富庶城市的主要线路。他们坐船向南,经吴江、同里、南麻、黎里,过嘉兴、湖州、余杭,最后到达杭州。据史鉴的《西村十记》载,此行“行逾嘉兴,历石门、道崇德,始望见有山隐隐出天际,人指云:‘临平山也。’又行余五十里,乃至山下。”此处之山,即临平山也。其后,“自临平指西南行,将六十里至杭。山皆在城西,舟不得至其处。命家僮持橐自山后先往。”
看来,这一趟他们走得也不容易。
而且,船过嘉兴时风雪交加,不得不停泊待晴。好在古人懂风雅,可以在船上悠然自得地作诗写画。据史料载,刘珏为沈召作《临安山色图》,自题诗曰:“山空鸟自啼,树暗云未散。当年马上看,今日图中见。完庵诗书画。”史鉴和诗一首,曰:“山光凝暮云,风来忽吹散。借问在山人,何如出山见。”沈周亦诗兴勃发,题诗一首并跋曰:“云来溪光合,月出竹影散。何必到西湖,始与山相见。刘佥宪挈予三人游临安,阻雪于檇李。佥宪为继南弟作小景短吟,种种可羡。湖山之胜,恍在目前,尚何待于南游哉?史明古偕予和之,聊遣客怀尔。辛卯二月已酉灯下沈周书。”
这真是一趟风雅的旅行。
多年以后,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沈周一行走过的这条水路开辟了航运,名为“苏杭班”。“苏杭班”因航行在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之上,也因往来于两个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之间而名闻天下,但后来随着高速路网的形成和铁路的大提速,水运优势渐失,航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苏杭班”“也正式停航。尽管如此,苏杭两城上了年纪的人都对它有清晰的记忆:从苏州南门轮船码头上船,经京杭大运河至杭州卖鱼桥——后来,停靠的地点改到了武林门码头,除了停靠地点的变化外,另一变化是船只从刚开始的手摇木制船改成内燃机船。
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在一篇名为《苏杭班》的散文里,深情回忆了这条水运线路的前尘往事:他们零零星星地穿过候船大厅,走到码头上,他们走上码头后也许会四处看一看的,但是码头上没有什么好看的,甚至有一点败落的景象,有一点萧条的样子,石缝里有几根野草长着的,也有几个烟头,但是不多,所以看上去也不脏,不脏的地方可能会有一点意境的……
这大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杭班”的码头景象了。
一个传说,沈周夜遇名妓云小小
话说沈周一行抵达杭州后,老朋友刘邦彦恰好不在,他们就在史鉴朋友诸中的陪同下开始杭州之游。
《西村十记》是这样记叙的:客皆肩舆入市,访刘邦彦。他出不遇,投剌而去。入北关门,至洪福桥,饭诸立夫家。
他们第一天游玩的宝石山。
之后,刘邦彦闻讯赶到,陪他们一起游玩。数日下来,沈周一行在杭州的游踪颇为广泛,参寥泉、葛岭、灵隐寺、虎跑泉,几乎西湖一带的著名景点他们都玩了个遍,这也有沈周写下的诗歌为证。在世人看来,沈周因画名而彪炳史册,实际上沈周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诗人,一生留下了上千首诗作,仅描写杭州的诗作就有《至保叔寺》、《谒后坟》等十几首。细读这些诗作,既能佐证他在杭州的行踪,亦能看出他对杭州山水的一片深情。
当然,他们游玩次数最多的,非西湖莫属。
据《西村十记》云,此行他们住在宝石山,“湖之胜尽在几席下,然犹以未即其中为恨,故连为三游焉。”彼时的西湖,“日光漏云影中,乍明乍灭。群山净洗,绝无尘上气,空翠如滴。众壑奔流,水色弥漫,湖若加广。草木亦津津然,有喜色焉。遥望云气出山腹,如白浪在大海中,汹涌不定。”
这是史鉴在《西村十记》里描述的西湖,亦是他们一行勾连数日的一幅美景。多年已去,今天的西湖,亦然是杭州的一张城市名片,更是纷至沓来的游客们不可忽略的一处景点。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熙熙攘攘的游客也让人难觅西湖的幽静之趣。
在苏州的稗闻野史里,流传着沈周夜游西湖偶遇杭州名妓云小小的故事,且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但我查遍杭州史志,并无云小小的记载,也许只是一段逸闻罢了。
大概一个月后,他们结束了这次杭州之行。
一段记忆,一生中步履最远的出行
成化二十年(1484)初夏,沈周再次踏上前往杭州的路。
这一次,同游者是史鉴、汝泰。第一次陪他同行的弟弟沈召与刘珏于成化八年(1472)相继病逝。第二次到杭州,慕沈周画名前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这既与沈周在江南一带的声名大振有关,亦与吴门画派的日渐形成有关。刘邦彦专门写过一首诗,记录了这一情景:“送纸敲门索画频,僧楼无处避红尘。东归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化身。”甚至还有人寄信索画。张岱在《快园道古》里就记载了这段轶事:
越僧某索画于沈石田,寄一绝云:“寄将一幅剡溪藤,江上青山画几层。笔到断崖泉落处,石边添个看云僧。”石田欣然画其意答之。
画债太重,以至于沈周一行不能从容游玩。后来,在刘邦彦的帮助下,总算在灵隐寺安安静静地待了几天。
这一次,他也不忘去老朋友刘邦彦的竹东别墅坐坐。刘邦彦的竹东别墅,在史籍里已经语焉不详,但从古诗词里仍能见得一鳞半爪。此行沈周写过一首《立夏日山中游遍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多多少少可以窥见竹东别墅的风貌:“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烂漫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夏花烂漫,竹林蔽日,竹东别墅真是一处可居可隐的雅致之地。
与第一次杭州之行不同的是,沈周结束这次旅行后,很快又去了一趟浙中,沿着富春江一带漫游。弘治八年(1495),69岁的沈周在《浙中揽胜图》的长卷题跋里有过回忆。沈周在富春江上领略了黄公望隐居过的青山绿水,又赴建德登严子陵钓台,还去了天台山访问隋代名刹国清寺,此行可谓悦目赏心,收获颇丰。
这可能是沈周一生中步履最远的一次出行了。
一份答卷,寻山问水的艺术探索
沈周的两次杭州之行,自然给他的创作带来不少灵感。
在沈周与杭州有关的画作里,比较重要的作品有《飞来峰》、《仿大痴道人灵隐山图卷》、《冷泉亭图》:
《飞来峰》,纸本,着色,纵160.8厘米,横35.2厘米,现藏上海文物商店。明人张丑《真迹日录》卷三著录云:“又见启南《飞来峰图》,纯法黄鹤山樵,乃是早年同刘廷美、史明古同游武林时作,二公有题咏,名迹也。”
《灵隐图卷》是沈周为灵隐寺的庵主详上人所作,画上题诗曰:“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犹在冷泉间。酒随游客无虚日,云伴诗僧住好山。松阁夜谈灯火寂,竹床春卧鸟声间。佛前不作逃禅计,丘壑宜人久未还。”诗后有跋:刘公佥宪、史君明古,偕予及继南弟为湖山之游,至飞来峰,不忍去者累日。夜宿详上人所,索纸墨图此,以为兹山写真,因系以诗云。成化辛卯春仲望日,长洲沈周。”
《冷泉亭图》系沈周第二次游杭州后所作。
话说这一次沈周在灵隐冷泉亭赏景,见此处春水清澈,溪流淙淙,可止可安,可登可涉,令人畅神舒心,返朴归真。沈周借着酒兴作《冷泉亭图》,同行者刘邦彦、汝泰、史鉴纷纷题咏。其中刘邦彦题曰:“三月十八日,石田、西村二君招予游西山。予与汝其通先行,憩冷泉亭以俟。少焉,二君至,予诗适成。诸君继作,石田仍写图,留为山中故事,俾予录于上,蒹葭倚玉,愧不称也。”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之行让沈周与杭州的僧侣、画家的交往更加紧密了。其中,成化八年(1472),灵隐寺僧祥公(悔庵)访问苏州,临别之际,沈周作《灵隐旧游图》相赠。此画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除此之外,浙江博物馆馆藏的国宝级藏品《湖山佳趣图》,是沈周作于1485年的一幅与杭州有关的作品。画中丘壑起伏、溪流湍急、树木郁茂、雁群掠空,将浙中湖山的秀美景象与自己的愉悦情感融为一体,虚实相间,画法上时出侧锋斫笔,显现出“粗沈”的典型特色,是古代山水画的上品。应该说,《湖山佳趣图》是沈周两次游览杭州后的结晶之作,也是他追忆杭州之行的回忆之作。
翻捡沈周的画作,与杭州有关的画作还有《西湖岳坟图》、《卧游图册之十三·江山坐话》、《两江名胜图册之十·杭州下天竺寺图》、《湖山图》、《灵隐旧游山水图》、《钱塘山行图》等。这些画作既是沈周两次杭州之行在笔墨上的体现,也呈现出一个优秀画家寻山问水的艺术探索。
一条路,艺术家成熟的必然过程
沈周的一生,未曾入仕,隐于田园,最终成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杭州之行,与其说是远足,不如说是一个文人向外寻求视野的艺术行为。
首先,他饱游浙江山水,与平畴旷野、多水少山的吴中风光迥然有异的山水,拓宽了沈周对自然美的认识深度与广宽,以至于他“梦寐未尝不在紫翠间”,这对他的创作自然是个加分项。其次,他在浙江亲眼看到了王蒙、黄公望画作中的山水,通过对实地实景的体悟,使他对情有独钟的“元四家”的艺术风格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也对他后来临仿《富春山居图》产生了重要影响。再者,沈周在杭州、天台等地与僧人的交往,加深了他对佛教禅宗的理解,这也有助于他成为明代复兴文人画的一代大家。
沈周曾自称:“余生育吴会六十年矣,足迹自局,未能裹糧仗剑,以极天下山水之奇观以自广。”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两次杭州之行多多少少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古代文人的文化选择,从这个角度讲反观沈周的画作,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经历了杭州之行后,沈周的画作从吴中山水中跳脱出来,从一地一景式的写生实现了对整个江南的描摹,更具山水之气,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尺幅上,更体现在对山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上。
其实,这也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必然路径。
一个传奇,终老于有竹居
杭州之行,除了让沈周看到了与苏州有的不同的人文风景之外,颇为遗憾、伤心的是,结束两次杭州之行后,等待他的都是亲人朋友的离世。第一次返苏后,好朋友刘珏病故,他作诗哭之,屋漏更遭连夜雨的是,他的弟弟沈召亦因病去世;第二次返苏后,等待他的是妻子陈惠庄于成化二十二年的辞世。他与陈惠庄相识于常熟兰园,自成亲之后,陈氏不离不弃,即便就在沈周任粮长时,她也主动把陪嫁的金银首饰典当一空,垫付粮租。如此相亲相爱的一生,长达四十二年的朝夕相处,就这样到达了尽头。
与这些悲伤的经历相比,稍稍可以振奋人心的是,沈周第一次从杭州归来后,神游数日积攒下来的好心情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就是对自己的有竹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葺。有竹居是沈周读书作画的私人住宅,“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元末明初的杨维祯曾说,“余谓山林之士,托草木之芳以隐者多矣:或以菊,或以蒲,或以瓜,或以松,或以竹、以梅、以橘、以李、以槐者,不一足也。”
沈周大修有竹居,还写了一首诗,以志其事。诗曰:“行年四十五,两鬓发苍苍。感兹白傅言,謇予适相当。老态一何逼,流光一何忙。坐懒百事堕,澹然与世忘,黾勉旧田庐,今兹始葺荒,买竹十数载,初种未过墙。把酒时对之,疏阴度微凉。再歌荣木篇,为乐殊未央。”
应该说,成化年间的这次修葺,揭开了有竹居的大幕。自此以后,沈周在有竹居会友、写生、喝茶,及至终老。
在苏州的稗闻野史里,流传着沈周夜游西湖偶遇杭州名妓云小小的故事,且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
沈周的两次杭州之行
2016-01-15
叶梓
一趟远门,是去西湖之畔的杭州游逛
明成化七年(1471),沈周已经是一个45岁的中年男人。作为画家,他已经是苏州吴中一带颇有名气的画家;作为父亲,他圆满地完成了儿女们的嫁娶大事,最让他欣慰的是长子沈云鸿很有出息,出落得能够独撑门面了。如此平静的中年生活里,沈周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出趟远门,去西湖之畔的杭州游逛一番。
沈周出生于诗书之家,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多年来他一直秉承的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虽然身在江南,而且家境殷实,但辞亲远游的机会并不多,即使出门,最远也不过苏州以北的虞山一带。这一年的沈周,为什么突然萌生了杭州之游的念想呢——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至少可以替他找到以下可圈可点的缘由:一,杭嘉湖平原一带的苏州与杭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苏杭之美比肩而论,那么,对于一个出生、成长于苏州的人,至少应该到杭州走一走,才不负一个真正的江南人;二,数年前与杭州诗人刘邦彦有诗信往还,“每羡好诗如好画,不须相见即相知”的句子就是沈周写给刘邦彦的倾慕之词,当然,沈周亦因刘邦彦的和诗对杭州的湖光山色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三,沈周自幼就跟随父亲常常出游于苏州一带的寺庙,与僧侣打交道甚多,杭州是南方的佛教圣地,寺院众多,中年的沈周自然也心向往之。
也许,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吧。
当沈周把这个想法告诉他的朋友刘珏和史鉴时,他们欣然同意。这里稍稍介绍一下刘珏和史鉴吧。刘珏,字廷美,号完庵,苏州人,正统三年(1438)中举人,授刑部主事,迁山西按察司佥事,年五十弃官归乡,卒年六十三;史鉴,字明古,号西村,苏州人,平生好读书和收藏,家藏古书甚多,皆能诵读和研究,有《西村集》八卷行世——明正德年间,吴中高士中首推沈周,史鉴次之。
出行的日期很快确定下来,但此事被沈周弟弟沈召知晓,亦要求前往,沈周只好应允。
一次旅行,风雅的运河行
他们行走的路线,是顺京杭大运河乘船而下。
这条水路,是彼时连接这两座南方富庶城市的主要线路。他们坐船向南,经吴江、同里、南麻、黎里,过嘉兴、湖州、余杭,最后到达杭州。据史鉴的《西村十记》载,此行“行逾嘉兴,历石门、道崇德,始望见有山隐隐出天际,人指云:‘临平山也。’又行余五十里,乃至山下。”此处之山,即临平山也。其后,“自临平指西南行,将六十里至杭。山皆在城西,舟不得至其处。命家僮持橐自山后先往。”
看来,这一趟他们走得也不容易。
而且,船过嘉兴时风雪交加,不得不停泊待晴。好在古人懂风雅,可以在船上悠然自得地作诗写画。据史料载,刘珏为沈召作《临安山色图》,自题诗曰:“山空鸟自啼,树暗云未散。当年马上看,今日图中见。完庵诗书画。”史鉴和诗一首,曰:“山光凝暮云,风来忽吹散。借问在山人,何如出山见。”沈周亦诗兴勃发,题诗一首并跋曰:“云来溪光合,月出竹影散。何必到西湖,始与山相见。刘佥宪挈予三人游临安,阻雪于檇李。佥宪为继南弟作小景短吟,种种可羡。湖山之胜,恍在目前,尚何待于南游哉?史明古偕予和之,聊遣客怀尔。辛卯二月已酉灯下沈周书。”
这真是一趟风雅的旅行。
多年以后,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沈周一行走过的这条水路开辟了航运,名为“苏杭班”。“苏杭班”因航行在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之上,也因往来于两个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之间而名闻天下,但后来随着高速路网的形成和铁路的大提速,水运优势渐失,航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苏杭班”“也正式停航。尽管如此,苏杭两城上了年纪的人都对它有清晰的记忆:从苏州南门轮船码头上船,经京杭大运河至杭州卖鱼桥——后来,停靠的地点改到了武林门码头,除了停靠地点的变化外,另一变化是船只从刚开始的手摇木制船改成内燃机船。
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在一篇名为《苏杭班》的散文里,深情回忆了这条水运线路的前尘往事:他们零零星星地穿过候船大厅,走到码头上,他们走上码头后也许会四处看一看的,但是码头上没有什么好看的,甚至有一点败落的景象,有一点萧条的样子,石缝里有几根野草长着的,也有几个烟头,但是不多,所以看上去也不脏,不脏的地方可能会有一点意境的……
这大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杭班”的码头景象了。
一个传说,沈周夜遇名妓云小小
话说沈周一行抵达杭州后,老朋友刘邦彦恰好不在,他们就在史鉴朋友诸中的陪同下开始杭州之游。
《西村十记》是这样记叙的:客皆肩舆入市,访刘邦彦。他出不遇,投剌而去。入北关门,至洪福桥,饭诸立夫家。
他们第一天游玩的宝石山。
之后,刘邦彦闻讯赶到,陪他们一起游玩。数日下来,沈周一行在杭州的游踪颇为广泛,参寥泉、葛岭、灵隐寺、虎跑泉,几乎西湖一带的著名景点他们都玩了个遍,这也有沈周写下的诗歌为证。在世人看来,沈周因画名而彪炳史册,实际上沈周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诗人,一生留下了上千首诗作,仅描写杭州的诗作就有《至保叔寺》、《谒后坟》等十几首。细读这些诗作,既能佐证他在杭州的行踪,亦能看出他对杭州山水的一片深情。
当然,他们游玩次数最多的,非西湖莫属。
据《西村十记》云,此行他们住在宝石山,“湖之胜尽在几席下,然犹以未即其中为恨,故连为三游焉。”彼时的西湖,“日光漏云影中,乍明乍灭。群山净洗,绝无尘上气,空翠如滴。众壑奔流,水色弥漫,湖若加广。草木亦津津然,有喜色焉。遥望云气出山腹,如白浪在大海中,汹涌不定。”
这是史鉴在《西村十记》里描述的西湖,亦是他们一行勾连数日的一幅美景。多年已去,今天的西湖,亦然是杭州的一张城市名片,更是纷至沓来的游客们不可忽略的一处景点。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熙熙攘攘的游客也让人难觅西湖的幽静之趣。
在苏州的稗闻野史里,流传着沈周夜游西湖偶遇杭州名妓云小小的故事,且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但我查遍杭州史志,并无云小小的记载,也许只是一段逸闻罢了。
大概一个月后,他们结束了这次杭州之行。
一段记忆,一生中步履最远的出行
成化二十年(1484)初夏,沈周再次踏上前往杭州的路。
这一次,同游者是史鉴、汝泰。第一次陪他同行的弟弟沈召与刘珏于成化八年(1472)相继病逝。第二次到杭州,慕沈周画名前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这既与沈周在江南一带的声名大振有关,亦与吴门画派的日渐形成有关。刘邦彦专门写过一首诗,记录了这一情景:“送纸敲门索画频,僧楼无处避红尘。东归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化身。”甚至还有人寄信索画。张岱在《快园道古》里就记载了这段轶事:
越僧某索画于沈石田,寄一绝云:“寄将一幅剡溪藤,江上青山画几层。笔到断崖泉落处,石边添个看云僧。”石田欣然画其意答之。
画债太重,以至于沈周一行不能从容游玩。后来,在刘邦彦的帮助下,总算在灵隐寺安安静静地待了几天。
这一次,他也不忘去老朋友刘邦彦的竹东别墅坐坐。刘邦彦的竹东别墅,在史籍里已经语焉不详,但从古诗词里仍能见得一鳞半爪。此行沈周写过一首《立夏日山中游遍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多多少少可以窥见竹东别墅的风貌:“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烂漫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夏花烂漫,竹林蔽日,竹东别墅真是一处可居可隐的雅致之地。
与第一次杭州之行不同的是,沈周结束这次旅行后,很快又去了一趟浙中,沿着富春江一带漫游。弘治八年(1495),69岁的沈周在《浙中揽胜图》的长卷题跋里有过回忆。沈周在富春江上领略了黄公望隐居过的青山绿水,又赴建德登严子陵钓台,还去了天台山访问隋代名刹国清寺,此行可谓悦目赏心,收获颇丰。
这可能是沈周一生中步履最远的一次出行了。
一份答卷,寻山问水的艺术探索
沈周的两次杭州之行,自然给他的创作带来不少灵感。
在沈周与杭州有关的画作里,比较重要的作品有《飞来峰》、《仿大痴道人灵隐山图卷》、《冷泉亭图》:
《飞来峰》,纸本,着色,纵160.8厘米,横35.2厘米,现藏上海文物商店。明人张丑《真迹日录》卷三著录云:“又见启南《飞来峰图》,纯法黄鹤山樵,乃是早年同刘廷美、史明古同游武林时作,二公有题咏,名迹也。”
《灵隐图卷》是沈周为灵隐寺的庵主详上人所作,画上题诗曰:“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犹在冷泉间。酒随游客无虚日,云伴诗僧住好山。松阁夜谈灯火寂,竹床春卧鸟声间。佛前不作逃禅计,丘壑宜人久未还。”诗后有跋:刘公佥宪、史君明古,偕予及继南弟为湖山之游,至飞来峰,不忍去者累日。夜宿详上人所,索纸墨图此,以为兹山写真,因系以诗云。成化辛卯春仲望日,长洲沈周。”
《冷泉亭图》系沈周第二次游杭州后所作。
话说这一次沈周在灵隐冷泉亭赏景,见此处春水清澈,溪流淙淙,可止可安,可登可涉,令人畅神舒心,返朴归真。沈周借着酒兴作《冷泉亭图》,同行者刘邦彦、汝泰、史鉴纷纷题咏。其中刘邦彦题曰:“三月十八日,石田、西村二君招予游西山。予与汝其通先行,憩冷泉亭以俟。少焉,二君至,予诗适成。诸君继作,石田仍写图,留为山中故事,俾予录于上,蒹葭倚玉,愧不称也。”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之行让沈周与杭州的僧侣、画家的交往更加紧密了。其中,成化八年(1472),灵隐寺僧祥公(悔庵)访问苏州,临别之际,沈周作《灵隐旧游图》相赠。此画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除此之外,浙江博物馆馆藏的国宝级藏品《湖山佳趣图》,是沈周作于1485年的一幅与杭州有关的作品。画中丘壑起伏、溪流湍急、树木郁茂、雁群掠空,将浙中湖山的秀美景象与自己的愉悦情感融为一体,虚实相间,画法上时出侧锋斫笔,显现出“粗沈”的典型特色,是古代山水画的上品。应该说,《湖山佳趣图》是沈周两次游览杭州后的结晶之作,也是他追忆杭州之行的回忆之作。
翻捡沈周的画作,与杭州有关的画作还有《西湖岳坟图》、《卧游图册之十三·江山坐话》、《两江名胜图册之十·杭州下天竺寺图》、《湖山图》、《灵隐旧游山水图》、《钱塘山行图》等。这些画作既是沈周两次杭州之行在笔墨上的体现,也呈现出一个优秀画家寻山问水的艺术探索。
一条路,艺术家成熟的必然过程
沈周的一生,未曾入仕,隐于田园,最终成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杭州之行,与其说是远足,不如说是一个文人向外寻求视野的艺术行为。
首先,他饱游浙江山水,与平畴旷野、多水少山的吴中风光迥然有异的山水,拓宽了沈周对自然美的认识深度与广宽,以至于他“梦寐未尝不在紫翠间”,这对他的创作自然是个加分项。其次,他在浙江亲眼看到了王蒙、黄公望画作中的山水,通过对实地实景的体悟,使他对情有独钟的“元四家”的艺术风格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也对他后来临仿《富春山居图》产生了重要影响。再者,沈周在杭州、天台等地与僧人的交往,加深了他对佛教禅宗的理解,这也有助于他成为明代复兴文人画的一代大家。
沈周曾自称:“余生育吴会六十年矣,足迹自局,未能裹糧仗剑,以极天下山水之奇观以自广。”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两次杭州之行多多少少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古代文人的文化选择,从这个角度讲反观沈周的画作,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经历了杭州之行后,沈周的画作从吴中山水中跳脱出来,从一地一景式的写生实现了对整个江南的描摹,更具山水之气,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尺幅上,更体现在对山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上。
其实,这也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必然路径。
一个传奇,终老于有竹居
杭州之行,除了让沈周看到了与苏州有的不同的人文风景之外,颇为遗憾、伤心的是,结束两次杭州之行后,等待他的都是亲人朋友的离世。第一次返苏后,好朋友刘珏病故,他作诗哭之,屋漏更遭连夜雨的是,他的弟弟沈召亦因病去世;第二次返苏后,等待他的是妻子陈惠庄于成化二十二年的辞世。他与陈惠庄相识于常熟兰园,自成亲之后,陈氏不离不弃,即便就在沈周任粮长时,她也主动把陪嫁的金银首饰典当一空,垫付粮租。如此相亲相爱的一生,长达四十二年的朝夕相处,就这样到达了尽头。
与这些悲伤的经历相比,稍稍可以振奋人心的是,沈周第一次从杭州归来后,神游数日积攒下来的好心情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就是对自己的有竹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葺。有竹居是沈周读书作画的私人住宅,“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元末明初的杨维祯曾说,“余谓山林之士,托草木之芳以隐者多矣:或以菊,或以蒲,或以瓜,或以松,或以竹、以梅、以橘、以李、以槐者,不一足也。”
沈周大修有竹居,还写了一首诗,以志其事。诗曰:“行年四十五,两鬓发苍苍。感兹白傅言,謇予适相当。老态一何逼,流光一何忙。坐懒百事堕,澹然与世忘,黾勉旧田庐,今兹始葺荒,买竹十数载,初种未过墙。把酒时对之,疏阴度微凉。再歌荣木篇,为乐殊未央。”
应该说,成化年间的这次修葺,揭开了有竹居的大幕。自此以后,沈周在有竹居会友、写生、喝茶,及至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