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方案
组 别:
公司名称: AK公司
完成时间 2017年9月27日
一、前言
进入象牙塔大学生群体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据有关部门统计:除去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每周40节课每节45分钟计算,每周上课时间为1800分钟,而课余时间为4920分钟,几乎是上课时间的3倍,那么大学生是如何来处置这每周4920分钟的课余时间的呢?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 调查目的
近年来,大学生课余生活日益丰富,我们试图通过此次大学生抽样调查达到如下目的:
1、通过开展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如何协调学习与课余生活之间的关系。 2、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及心态的调整。
3、方便自己了解大学生活的同时给那些即将进入大学的人们提供一个大学生活的雏形,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三、调查内容
1、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 2 、大学生课余时间量调查。 3、 大学生上自习的频率。
4 、大学生主要课余时间(除自习以外)的基本情况。 5、 大学生期望及兴趣爱好的课余活动情况。 6 、大学生主要活动时间量安排情况
四、问卷设计思路
1、问卷主要结构为说明部分,主体部分,被访问者信息部分,结语部分等。 2、问卷的形式采取开放性,半封闭性以及封闭性相结合的方式。 3、问卷逻辑采取思路连续和跳问等方式。
4、主要问题的构想:被调查者的性别与年级、课余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比例、学生会任职等
五、调查区域
调查的主要区域: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康路536号(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六、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设计
1、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以问卷法为主,通过下发调查问卷,详细的调
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从总体按照年级作为标志分为大一、大二、大三3组进行比例抽样,然后统计资料。并辅以观察法和访谈法,更为准确的了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2、文献法。同于问卷的的整理以及文献研究。
样本量分配:每个年级样本量 在50~100
七、分析的方法
采用专业的分析软件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如SPSS 软件,这也是目前适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问卷分析工具。简单的说用SPSS 软件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录入,选择调用分析方法,保存分析结果这三个步骤。这是调查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也是调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要客观的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用数字说话。分析过程中要循序渐近,有一定的罗辑,切不可随意安排,杂乱无章。首先要对“课余时间”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如:课余时间多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课余时间进多少?这是进行下一步分析时的基础工作;其次要对课余时间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在不同的课余时间里都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的意义是什么,课余时间是否充足;再次,进行课余时间活动的收获进行分析;最后要对课余时间的各项活动安排是否合理进行分析。
八、组织安排及预算
1、机构安排及职责:
制定方案 负责人:史书豪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问卷设计 负责人:代月华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实地调查 负责人:王靖瑜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整理及分析资料 负责人:吴瑕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撰写调查报告 负责人:罗敏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2、实施的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调查问卷设计 2017.9.25-2017.10.1 第二阶段:调查方案设计 2017.10.2-2017.10.4 第三阶段:实地调查 2017.10.5-2017.10.7 第四阶段:整理与报告 2017.10.8-2017.10.20
3、经费预算
备注:由于在学校调查被调查者集,实施效率高,费用较低。
九、附录
课题负责人:李剑霞 参加人员名单,如下:
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方案
组 别:
公司名称: AK公司
完成时间 2017年9月27日
一、前言
进入象牙塔大学生群体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据有关部门统计:除去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每周40节课每节45分钟计算,每周上课时间为1800分钟,而课余时间为4920分钟,几乎是上课时间的3倍,那么大学生是如何来处置这每周4920分钟的课余时间的呢?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 调查目的
近年来,大学生课余生活日益丰富,我们试图通过此次大学生抽样调查达到如下目的:
1、通过开展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如何协调学习与课余生活之间的关系。 2、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及心态的调整。
3、方便自己了解大学生活的同时给那些即将进入大学的人们提供一个大学生活的雏形,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三、调查内容
1、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 2 、大学生课余时间量调查。 3、 大学生上自习的频率。
4 、大学生主要课余时间(除自习以外)的基本情况。 5、 大学生期望及兴趣爱好的课余活动情况。 6 、大学生主要活动时间量安排情况
四、问卷设计思路
1、问卷主要结构为说明部分,主体部分,被访问者信息部分,结语部分等。 2、问卷的形式采取开放性,半封闭性以及封闭性相结合的方式。 3、问卷逻辑采取思路连续和跳问等方式。
4、主要问题的构想:被调查者的性别与年级、课余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比例、学生会任职等
五、调查区域
调查的主要区域: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康路536号(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六、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设计
1、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以问卷法为主,通过下发调查问卷,详细的调
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从总体按照年级作为标志分为大一、大二、大三3组进行比例抽样,然后统计资料。并辅以观察法和访谈法,更为准确的了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2、文献法。同于问卷的的整理以及文献研究。
样本量分配:每个年级样本量 在50~100
七、分析的方法
采用专业的分析软件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如SPSS 软件,这也是目前适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问卷分析工具。简单的说用SPSS 软件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录入,选择调用分析方法,保存分析结果这三个步骤。这是调查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也是调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要客观的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用数字说话。分析过程中要循序渐近,有一定的罗辑,切不可随意安排,杂乱无章。首先要对“课余时间”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如:课余时间多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课余时间进多少?这是进行下一步分析时的基础工作;其次要对课余时间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在不同的课余时间里都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的意义是什么,课余时间是否充足;再次,进行课余时间活动的收获进行分析;最后要对课余时间的各项活动安排是否合理进行分析。
八、组织安排及预算
1、机构安排及职责:
制定方案 负责人:史书豪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问卷设计 负责人:代月华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实地调查 负责人:王靖瑜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整理及分析资料 负责人:吴瑕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撰写调查报告 负责人:罗敏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2、实施的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调查问卷设计 2017.9.25-2017.10.1 第二阶段:调查方案设计 2017.10.2-2017.10.4 第三阶段:实地调查 2017.10.5-2017.10.7 第四阶段:整理与报告 2017.10.8-2017.10.20
3、经费预算
备注:由于在学校调查被调查者集,实施效率高,费用较低。
九、附录
课题负责人:李剑霞 参加人员名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