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_导学案

24、送东阳马生序(总第 —— 课时)

教师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5、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

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2、展示学习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二、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

嗜( ): 。 逾( ): 。

俟( ): 。 衾( ): 。 烨( ): 。 叱咄( ): 。

皲( )。 媵( ):。

容臭( ):。

负箧( )曳( )屣( ): 。

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宋濂(1310-1381),字 ,号 ,谥 ,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 人。

初著名 。 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 柳贯、黄溍等, 明初主修 , 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 文字简练朴素,

与 、 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 “ ”。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 。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马生,马君则,国子 监太学生。

序,也称作“ ”或称作“ ”,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 籍著述、出版意

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 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 ,列于书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

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 《史记太史公自序》 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

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即属 此类。

词类活用

3、预习积累

腰白玉之环。(腰, )

手自笔录。 (笔, ;手, )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 ;朱缨, )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 )

媵人持汤沃灌 (汤: )

走送之。(走, )

寓逆旅(逆: )

穷冬烈风(穷: )

尝趋百里外(趋:

日再食(再: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 ;假: ) 卒获有所闻(卒: )

右备容臭(xiù) (臭: )

以中有足乐者(中: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 )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

1、阅读课文第二段.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1、阅读课文第二段.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3、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1.思考: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 。

2.思考:作者写出自己求学的艰苦经历,目的是什么?

3、分析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波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用若余之手录,假诸人然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别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回答。

(1)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3)作者写这些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用意何在?

24、送东阳马生序(总第 —— 课时)

教师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5、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

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2、展示学习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二、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

嗜( ): 。 逾( ): 。

俟( ): 。 衾( ): 。 烨( ): 。 叱咄( ): 。

皲( )。 媵( ):。

容臭( ):。

负箧( )曳( )屣( ): 。

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宋濂(1310-1381),字 ,号 ,谥 ,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 人。

初著名 。 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 柳贯、黄溍等, 明初主修 , 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 文字简练朴素,

与 、 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 “ ”。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 。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马生,马君则,国子 监太学生。

序,也称作“ ”或称作“ ”,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 籍著述、出版意

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 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 ,列于书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

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 《史记太史公自序》 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

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即属 此类。

词类活用

3、预习积累

腰白玉之环。(腰, )

手自笔录。 (笔, ;手, )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 ;朱缨, )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 )

媵人持汤沃灌 (汤: )

走送之。(走, )

寓逆旅(逆: )

穷冬烈风(穷: )

尝趋百里外(趋:

日再食(再: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 ;假: ) 卒获有所闻(卒: )

右备容臭(xiù) (臭: )

以中有足乐者(中: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 )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

1、阅读课文第二段.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1、阅读课文第二段.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3、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1.思考: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 。

2.思考:作者写出自己求学的艰苦经历,目的是什么?

3、分析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波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用若余之手录,假诸人然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别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回答。

(1)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3)作者写这些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用意何在?


相关文章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1)
  • 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一.之 (一) 最常用的是作助词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七下<爱莲说>) 花之富贵者也 ②前人之述备矣(八上<醉翁亭记&g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部分,完成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txt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送东阳马生序 ...查看


  • 山西2017中考面对面语文书外书课标21篇文言文综合训练
  • 第三节 课标文言文综合训练 (一)山西2016未考课标篇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 B. 必以分人 自非亭午夜分 .. C.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 D. 曹刿请见 才 ...查看


  • 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实词用法及举例
  • 25个)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quo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3)_1200字
  • 重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时想起曾经看过的许多名人学士求学成识的历程,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送东阳马生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强调勤学苦读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渠县岩峰职业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安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逐句翻译
  • 送东阳马生序 1.余幼时即嗜学:我小的时候就爱好学习.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气寒冷的时候,砚台里的水冻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跑去送还,不敢稍稍超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