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答案及评分标准
案例一:
1、符合合同工期(2分),计划工期为29个月的那条,1、2、3、5、6、7、8加箭线。(2分)
2、监理工程师做法妥当(1分),应为总承包编制送审(1分);监理送达总包妥当建设单位(1分),总承包做法不妥当(1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只与总包有合同关系,和分包单位无合同关系。(1分)
3、索赔为0(2分),G工作总时差为2个月,大于停工1个月。(2分)
4、K1=2个月K2=1个月 (2分),可缩短5个月(1分)图(5分)。
案例二:
1、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建筑幕墙安装施工、塔吊、施工电梯、模板、脚手架 每项1.5,都对5分
2、孔洞处理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2分)。先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要凿成斜形(外口向上) (1分),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1分),然后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后(1分),认真养护。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混凝土(1分)。
3、不应由管道安装工独立完成施焊工作(1分);焊接工人要持证上岗(1分);未办理动火手续(1分);不应对作业环境未作了解前进行焊接(1分);随意堆放易燃材料不对(1分)。
4、幕墙隐蔽工程验收:预埋件、后置埋件、防雷装置、幕墙四周、内表面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封堵、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的固定、单元式幕墙的封口节点 每项(1分)
案例三
1、地下连续墙分包为通过建设单位审批不妥,(1分)理由合同未约定的应通过建设单位审批(1分),违法分包;在管理协议规定由分包单位承担责任不妥,理由应承担连带责任。协议违法(3分)
2、除地质报告外:施工图、开挖深度、建筑物周边环境、地下管线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应补充:组织机构、安全措施、应急方案、规章制度 每项(1分)
3、起重机械设备处、电梯口、楼梯口、出入口、出入通道口、脚手架等 每项(1分)
4、板材组装顺序为当有洞口时应以洞口处向两侧依次进行(1分),当无洞口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安装(1分);板材安装节点当有设计要求时按设计要求(1分),无设计要求时板缝处粘贴50-60mm宽纤维布带(1分),阳角处粘贴200mm宽纤维布带(1分)。
案例四:
1、工期索赔成立,按不可抗力执行;围墙费用索赔不成立,不属于工程本身;地下填充墙费用索赔成立,属工程本身。3项即可每项(2分)
2、有由国家批准的具有资质证明生产厂家(2分);进入现场的每一批60t钢材必须封样送检复试(2分)应 标示品种规格数量检验状态生产部位,码齐摆放(2分)
3、不合理(2分)。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预付、支付计划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合同工期在一年以内的,建设单位预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费用总额的50%(2分);合同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预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费用总额的30%,其余费用应当按照施工进度支付(2分)。-3
4、 1580万元,不包括违约部分(2分)。优先受偿权期限为6个月(2分),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2分)。
5、施工直接成本=直接工程费+措施费=4309.2+440.8=4750万元;(2分)施工间接成本=规费+企业管理费=11.02+(332.17-220.4)=122.79万元;(2分)项目施工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4750+122.79=4872.79万元。(2分) 案例五:
1、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 信息管理 等 每项(2分)
2、风险等级为4级;(2分)合同管理体系(1分),成本管理体系(1分);不妥之处:不应只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应明确管理层人员的工作职责。(2分)
3、不妥之处:内部应按项目部组织分工进行沟通和协调(2分);,当出现矛盾时以协调为主(2分);,必要时借助政府等来解决外部;可采用文书、网络等方式沟通 至少两项(2分)。
4、噪声限值:夜间55分贝,昼间70分贝(2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1分);向受影响居民发出通告(1分);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噪声检测,尽量控制施工噪声(1分);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而进行夜间建筑施工作业除外(1分)。
5、施工资料整理归档(2分;做好结算工作办理移交等相关手续(2分,做好工程结算准备和工程结算工作(2分。
【背景】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管桩基础,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9个月。按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激昂预应力管桩工程分包费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1-1所示(时间单位:月),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身材和确认。
图1-1 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专业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遭到了监理工程师拒绝,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拒绝签收停工令。
事件二:在工程施工进行到第7个月时,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导致G工作停止施工1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按期完工,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赶工费索赔。根据合同约定,赶工费标准为18万元/月。 事件三:在H工作开始前,为了缩短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的异节奏流水施工调整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如图1-2所示(事件单位:月)。
图1-2 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
问题:
1.施工总承包单位计划工期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为保证工程进度目标,施工总承包单位应重点控制那条施工线路?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可索赔的赶工费为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流水施工调整后,H工作相邻工序的流水步距为多少个月?工期可缩短多少个月?按照图1-2格式会指出调整后H工作的施工横道图。
1.计算工期为39个月,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应重点控制施工线路A→B→D→F→H或①→②→③→⑤→⑥→⑦→⑧。
2.(1)监理工程师
①对于专项方案拒绝审批,监理工程师做法妥当,因为专项施工方案报应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报审。 ②对于管桩封底事件,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令的做法妥当,因为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2)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因为监理单位(工程师)不直接与专业分包单位发生监理工作关系,仅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有监理工作关系。
3.金额为0,因为G工作有2个月的总时差,不需要赶工(或不影响总工期)。
4.流水步距=[2,1,2]=1个月
工期可缩短=11-7=4个月。
H工作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图所示。
H工作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横道图
【背景】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框架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基础底标高为-6.90m,地下水位标高-7.50m,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粘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m。
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塔吊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八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五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更具工作的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转向施工方案。
事件二:地下一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一道墙体的底部有一个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三:装修期间,在地上十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九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索性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活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四: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
问题:
1.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至少列出四项)?
2.事件二中,按步骤说明孔洞修补的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
4.事件四中,幕墙还有哪些部位需要做隐蔽记录?
1.陆续上报的安全专项方案有:
悬挑式外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
供水管线防护卸安全施工方案;
料平台安装和拆除安全施工方案;
塔吊安装拆除安全施工方案;
外用电梯安装拆除安全施工方案;
大钢模板施工安全施工方案;
2.凿掉孔洞周边不密实混凝土,露出坚硬石子;
用水清洗干净;
模板(模架)安装;
其中一侧做成漏斗形状,以便浇筑混凝土;
项目经理部自检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浇注比原墙体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
拆模、养护;凿掉多余混凝土,使孔洞处表面和墙体平齐;
项目经理部自检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3.不妥之处有:
管道工随意使用电焊工的工具(管道工没有焊工操作上岗证)。
焊接看火人不在现场(动火作业无人监护)。
工序安排不合理(两工序应错位施工;动火作业防护不严)。
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不合格(幕墙保温材料应阻燃)。
水平洞口为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当。
4.还需做隐蔽记录的部位有:
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构件间的连接节点(转接件设置情况)。
幕墙的防雷装置(措施)。
幕墙四周、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封堵。
单元式幕墙间的节点封口处理情况。
【背景】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000㎡,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费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为报建设单位审批;以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有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更具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变质了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中: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吸纳广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变质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顺序和节点处处理措施。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2.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型依据还有哪些?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了哪些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施工现场还应在那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五项)?
4.事件四中,板材组装应按什么顺序进行?板材安装节点应如何处理?
1.(1)未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单位报建设单位审批不妥。
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认可。
(2)约定内容不妥。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付总责,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2.(1)周边环境、周边地下管线资料、开挖深度、施工图纸或设计文件、施工设备、施工季节。
(2)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或内支撑施工措施;或质量技术保证措施;或应急预案)
3.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楼梯口、电梯口、出入通道口、孔洞口、有害气体和液体存放处。
4.(1)当有门洞时应从门洞处向两侧依次进行。
当无门洞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
(2)接缝处理:隔墙与顶棚、其他墙体交界处采取防开裂措施。
防腐处理:接触混凝土的龙骨应做防腐处理。
踢脚处理:饰面板与地面留有20-30mm缝隙。
【背景】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工期字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工程承包范围为图纸所示的全部土建安装工程。合同造价中含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12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09年5月12日,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造成施工现场部分围墙倒塌,损失6万元;地下一层填充墙部分损毁,损失10万元;停工及修复共30天。施工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事件二:用于基础底板的钢筋进场时,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单位只进行了钢筋规格外观检查等现场质量验证工作后,即准备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三:截止到2009年8月15日,建设单位累计预付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
事件四:工程竣工结算造价为5670万元,其中工程款5510万元,利息70万元,建设单位违约金90万元。工程竣工5个月后,建设单位仍没有按合同约定该支付剩余款行啊,欠款总额为1670万元(含上述利息及建设单位违约金),随后施工单位依法形式了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事件五: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部按“制造成本法”合算了项目施工总成本,其构成如下:直接工程费4309.20万元,措施费440.80万元,规费11.02万元,企业管理费332.17万元(其中施工单位总部企业管理费为220.40万元)。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还应做哪些现场质量验证工作?
3.事件三中,建设单位预付的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的金额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可获得多少工程款?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起止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5.按“制造成本法”列式计算项目施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项目施工总成本。
1.(1)工期索赔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工期顺延,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2)围墙损失索赔不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各自双方承担。
(3)填充墙损失索赔不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工程本身的损害由建设单位承担。
2.还应检查材料品种、型号、数量、见证取样送检。
3.不合理。按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合同工期在一年以内的,建设单位预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用不得低于该项费用总额的50%.本工程合同工期在一年之内,应预付金额为120×50%=60万元>实际预付的50万元。
4.可获得金额=1670-70-90=1510.00(万元)。起止时间是合同约定竣工之日或实际竣工之日起6个月内。
5.直接成本:4309.2+440.80=4750(万元)
间接成本:11.02+332.17-220.40=122.79(万元)
项目施工总成本:4750+122.79=4872.79(万元)
【背景】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性阿姆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十六项内容。
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家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商会等方式进行;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11点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点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拍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行啊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记性了噪声检测。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问题
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三项)?
2.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3.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个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结构施工阶段周建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5.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1.总体工作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成本计划,资源需求计划、信息管理计划。
2.风险等级IV级。
配合安全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
委派技术管理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不妥。
应委托安全管理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3.(1)指派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沟通计划不妥;应由吸纳灌木经理自己完成。
(2)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沟通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不妥。应依据《劳动分包合同》和《项目管理实施计划》。
(3)交底会、例会、联合检查、项目进展报告、宣传媒体、协调会。
4.(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0dB,夜间55dB.
(2)①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②应将施工内容提前公告附近社区居民,并做好解释工作。
③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之前项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请登记。
④项目经理部应设来访接待室。专人负责扰民接待。
⑤焊接作业应采取邮箱的管线遮挡措施。
⑥应采取有效的降低噪声措施。
5.竣工收尾、验收、结算、决算、回访保修、管理考核评价。
2010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答案及评分标准
案例一:
1、符合合同工期(2分),计划工期为29个月的那条,1、2、3、5、6、7、8加箭线。(2分)
2、监理工程师做法妥当(1分),应为总承包编制送审(1分);监理送达总包妥当建设单位(1分),总承包做法不妥当(1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只与总包有合同关系,和分包单位无合同关系。(1分)
3、索赔为0(2分),G工作总时差为2个月,大于停工1个月。(2分)
4、K1=2个月K2=1个月 (2分),可缩短5个月(1分)图(5分)。
案例二:
1、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建筑幕墙安装施工、塔吊、施工电梯、模板、脚手架 每项1.5,都对5分
2、孔洞处理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2分)。先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要凿成斜形(外口向上) (1分),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1分),然后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后(1分),认真养护。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混凝土(1分)。
3、不应由管道安装工独立完成施焊工作(1分);焊接工人要持证上岗(1分);未办理动火手续(1分);不应对作业环境未作了解前进行焊接(1分);随意堆放易燃材料不对(1分)。
4、幕墙隐蔽工程验收:预埋件、后置埋件、防雷装置、幕墙四周、内表面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封堵、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的固定、单元式幕墙的封口节点 每项(1分)
案例三
1、地下连续墙分包为通过建设单位审批不妥,(1分)理由合同未约定的应通过建设单位审批(1分),违法分包;在管理协议规定由分包单位承担责任不妥,理由应承担连带责任。协议违法(3分)
2、除地质报告外:施工图、开挖深度、建筑物周边环境、地下管线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应补充:组织机构、安全措施、应急方案、规章制度 每项(1分)
3、起重机械设备处、电梯口、楼梯口、出入口、出入通道口、脚手架等 每项(1分)
4、板材组装顺序为当有洞口时应以洞口处向两侧依次进行(1分),当无洞口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安装(1分);板材安装节点当有设计要求时按设计要求(1分),无设计要求时板缝处粘贴50-60mm宽纤维布带(1分),阳角处粘贴200mm宽纤维布带(1分)。
案例四:
1、工期索赔成立,按不可抗力执行;围墙费用索赔不成立,不属于工程本身;地下填充墙费用索赔成立,属工程本身。3项即可每项(2分)
2、有由国家批准的具有资质证明生产厂家(2分);进入现场的每一批60t钢材必须封样送检复试(2分)应 标示品种规格数量检验状态生产部位,码齐摆放(2分)
3、不合理(2分)。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预付、支付计划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合同工期在一年以内的,建设单位预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费用总额的50%(2分);合同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预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费用总额的30%,其余费用应当按照施工进度支付(2分)。-3
4、 1580万元,不包括违约部分(2分)。优先受偿权期限为6个月(2分),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2分)。
5、施工直接成本=直接工程费+措施费=4309.2+440.8=4750万元;(2分)施工间接成本=规费+企业管理费=11.02+(332.17-220.4)=122.79万元;(2分)项目施工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4750+122.79=4872.79万元。(2分) 案例五:
1、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 信息管理 等 每项(2分)
2、风险等级为4级;(2分)合同管理体系(1分),成本管理体系(1分);不妥之处:不应只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应明确管理层人员的工作职责。(2分)
3、不妥之处:内部应按项目部组织分工进行沟通和协调(2分);,当出现矛盾时以协调为主(2分);,必要时借助政府等来解决外部;可采用文书、网络等方式沟通 至少两项(2分)。
4、噪声限值:夜间55分贝,昼间70分贝(2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1分);向受影响居民发出通告(1分);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噪声检测,尽量控制施工噪声(1分);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而进行夜间建筑施工作业除外(1分)。
5、施工资料整理归档(2分;做好结算工作办理移交等相关手续(2分,做好工程结算准备和工程结算工作(2分。
【背景】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管桩基础,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9个月。按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激昂预应力管桩工程分包费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1-1所示(时间单位:月),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身材和确认。
图1-1 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专业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遭到了监理工程师拒绝,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拒绝签收停工令。
事件二:在工程施工进行到第7个月时,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导致G工作停止施工1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按期完工,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赶工费索赔。根据合同约定,赶工费标准为18万元/月。 事件三:在H工作开始前,为了缩短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的异节奏流水施工调整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如图1-2所示(事件单位:月)。
图1-2 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
问题:
1.施工总承包单位计划工期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为保证工程进度目标,施工总承包单位应重点控制那条施工线路?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可索赔的赶工费为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流水施工调整后,H工作相邻工序的流水步距为多少个月?工期可缩短多少个月?按照图1-2格式会指出调整后H工作的施工横道图。
1.计算工期为39个月,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应重点控制施工线路A→B→D→F→H或①→②→③→⑤→⑥→⑦→⑧。
2.(1)监理工程师
①对于专项方案拒绝审批,监理工程师做法妥当,因为专项施工方案报应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报审。 ②对于管桩封底事件,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令的做法妥当,因为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2)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因为监理单位(工程师)不直接与专业分包单位发生监理工作关系,仅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有监理工作关系。
3.金额为0,因为G工作有2个月的总时差,不需要赶工(或不影响总工期)。
4.流水步距=[2,1,2]=1个月
工期可缩短=11-7=4个月。
H工作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图所示。
H工作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横道图
【背景】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框架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基础底标高为-6.90m,地下水位标高-7.50m,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粘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m。
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塔吊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八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五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更具工作的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转向施工方案。
事件二:地下一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一道墙体的底部有一个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三:装修期间,在地上十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九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索性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活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四: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
问题:
1.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至少列出四项)?
2.事件二中,按步骤说明孔洞修补的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
4.事件四中,幕墙还有哪些部位需要做隐蔽记录?
1.陆续上报的安全专项方案有:
悬挑式外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
供水管线防护卸安全施工方案;
料平台安装和拆除安全施工方案;
塔吊安装拆除安全施工方案;
外用电梯安装拆除安全施工方案;
大钢模板施工安全施工方案;
2.凿掉孔洞周边不密实混凝土,露出坚硬石子;
用水清洗干净;
模板(模架)安装;
其中一侧做成漏斗形状,以便浇筑混凝土;
项目经理部自检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浇注比原墙体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
拆模、养护;凿掉多余混凝土,使孔洞处表面和墙体平齐;
项目经理部自检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3.不妥之处有:
管道工随意使用电焊工的工具(管道工没有焊工操作上岗证)。
焊接看火人不在现场(动火作业无人监护)。
工序安排不合理(两工序应错位施工;动火作业防护不严)。
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不合格(幕墙保温材料应阻燃)。
水平洞口为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当。
4.还需做隐蔽记录的部位有:
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构件间的连接节点(转接件设置情况)。
幕墙的防雷装置(措施)。
幕墙四周、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封堵。
单元式幕墙间的节点封口处理情况。
【背景】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000㎡,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费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为报建设单位审批;以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有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更具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变质了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中: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吸纳广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变质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顺序和节点处处理措施。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2.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型依据还有哪些?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了哪些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施工现场还应在那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五项)?
4.事件四中,板材组装应按什么顺序进行?板材安装节点应如何处理?
1.(1)未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单位报建设单位审批不妥。
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认可。
(2)约定内容不妥。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付总责,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2.(1)周边环境、周边地下管线资料、开挖深度、施工图纸或设计文件、施工设备、施工季节。
(2)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或内支撑施工措施;或质量技术保证措施;或应急预案)
3.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楼梯口、电梯口、出入通道口、孔洞口、有害气体和液体存放处。
4.(1)当有门洞时应从门洞处向两侧依次进行。
当无门洞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
(2)接缝处理:隔墙与顶棚、其他墙体交界处采取防开裂措施。
防腐处理:接触混凝土的龙骨应做防腐处理。
踢脚处理:饰面板与地面留有20-30mm缝隙。
【背景】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工期字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工程承包范围为图纸所示的全部土建安装工程。合同造价中含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12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09年5月12日,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造成施工现场部分围墙倒塌,损失6万元;地下一层填充墙部分损毁,损失10万元;停工及修复共30天。施工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事件二:用于基础底板的钢筋进场时,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单位只进行了钢筋规格外观检查等现场质量验证工作后,即准备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三:截止到2009年8月15日,建设单位累计预付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
事件四:工程竣工结算造价为5670万元,其中工程款5510万元,利息70万元,建设单位违约金90万元。工程竣工5个月后,建设单位仍没有按合同约定该支付剩余款行啊,欠款总额为1670万元(含上述利息及建设单位违约金),随后施工单位依法形式了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事件五: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部按“制造成本法”合算了项目施工总成本,其构成如下:直接工程费4309.20万元,措施费440.80万元,规费11.02万元,企业管理费332.17万元(其中施工单位总部企业管理费为220.40万元)。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还应做哪些现场质量验证工作?
3.事件三中,建设单位预付的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的金额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可获得多少工程款?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起止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5.按“制造成本法”列式计算项目施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项目施工总成本。
1.(1)工期索赔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工期顺延,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2)围墙损失索赔不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各自双方承担。
(3)填充墙损失索赔不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工程本身的损害由建设单位承担。
2.还应检查材料品种、型号、数量、见证取样送检。
3.不合理。按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合同工期在一年以内的,建设单位预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用不得低于该项费用总额的50%.本工程合同工期在一年之内,应预付金额为120×50%=60万元>实际预付的50万元。
4.可获得金额=1670-70-90=1510.00(万元)。起止时间是合同约定竣工之日或实际竣工之日起6个月内。
5.直接成本:4309.2+440.80=4750(万元)
间接成本:11.02+332.17-220.40=122.79(万元)
项目施工总成本:4750+122.79=4872.79(万元)
【背景】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性阿姆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十六项内容。
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家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商会等方式进行;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11点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点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拍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行啊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记性了噪声检测。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问题
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三项)?
2.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3.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个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结构施工阶段周建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5.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1.总体工作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成本计划,资源需求计划、信息管理计划。
2.风险等级IV级。
配合安全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
委派技术管理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不妥。
应委托安全管理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3.(1)指派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沟通计划不妥;应由吸纳灌木经理自己完成。
(2)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沟通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不妥。应依据《劳动分包合同》和《项目管理实施计划》。
(3)交底会、例会、联合检查、项目进展报告、宣传媒体、协调会。
4.(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0dB,夜间55dB.
(2)①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②应将施工内容提前公告附近社区居民,并做好解释工作。
③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之前项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请登记。
④项目经理部应设来访接待室。专人负责扰民接待。
⑤焊接作业应采取邮箱的管线遮挡措施。
⑥应采取有效的降低噪声措施。
5.竣工收尾、验收、结算、决算、回访保修、管理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