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实际需求看高校服务企业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校服务企业本是应有之义, 国家也出台有关政策鼓励高校加强对企业的服务, 高校服务企业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应该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结合自身优势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关键词:企业实际需求; 高校服务企业; 问题; 对策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 现代大学与现实联系日益紧密,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 大学是社会的引擎。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职能。高校教育基础较为雄厚, 人力资源十分丰富, 科研条件相对充裕, 高校服务企业发展, 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把高校资源优势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 直接服务企业,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企业的需求分析

实际上, 作为考虑成本收益的经营实体, 企业关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即人才济济、资源众多的高校, 能给企业带来什么直接的实际利益。具体来说, 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学生, 能否成为企业真正的有用之才; 学校提供的技术、管理等服务能否真正产生效益。

1. 从人才角度看, 企业需要的是能迅速适应工作角色的人才和技术人才

一般来说, 企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掌握一种操作技能的员工已经很难适应企业需求, 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一项调查显示,12.1%的企业认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眼高手低, 徒有虚名等。这些问题表明,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不一致”, 造成了企业很难招聘到所需人才, 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

在“您需要并打算招聘什么样的人才? ”一题中, 选择“技术人才”一项的达76.36%。当问及“贵企业在招聘人才方面遇到过困难吗? ”, 有67.84%的企业选择“遇到过”。其中有44.59%的企业填写的是:人才缺乏, 人才难求, 人才断层。这反映出高校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

2. 从管理等软服务角度看, 企业需要的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案

目前, 市场有需求、企业有技术需要但又缺乏技术支持, 学校有人才、有科研条件, 但又难以准确判断所从事的项目研究是否适合市场需要和企业需求。如何把三方的需求通过有效的途径结合起来,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1. 学生层面

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依然与企业实际要求有很大差距, 这导致企业对其后期投入的培训成本和人力资源浪费情况增加, 进而影响企业对新毕业生选择的积极性。拿设计人员举例, 一个从学校专业学习3年的学生, 仅是知道了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性能, 却没有完整的、系统的软件性能组合和应用能力, 好比一个只知道枪可以杀敌自卫, 但不知道如何精确瞄准、射击敌人的士兵。

2. 教师层面

教师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教师仅是简单地把书中涉及的内容给学生讲完, 而缺乏和企业在具体需求中遇到的常见案例进行关联, 导致学生多是照本宣科、模仿而缺乏应用和创造。另外, 科技人员主动参与自主创新积极性不够。调查发现, 除本职工作外, 大多数科技人员都还没有主动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

3. 学校层面

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完整性与适应市场的可行性不高, 使科研成果自身受限; 学校与企业长期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约束, 相互往来联系受阻, 合作机制不畅; 高校是国家部委与省两级

办学两级管理, 形成横向与纵向管理与投资的错位; 部分高校科技人员“只管耕耘, 不问收获”的思想, 导致高校自身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 机制不完善。一些科技人员研究项目, 目的是为了职称评定, 因此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距离还比较远, 不能有效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外部分单位还没有把单位自身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4. 企业层面

高校的大多数科研成果, 距进入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往往需要中试过程。对于科技成果的“中试”阶段, 一些企业担心投入到学校的资金“打水漂”, 导致投入严重不足; 而高校又担心一旦科研成果进入企业会使专利流失。使高校的一些科研成果找不到中试资金, 找不到合作伙伴, 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有些企业“舍近求远”, 宁愿找北京、上海等外地的高校合作, 或引进省外、国外的科技成果和技术, 而不与本省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5. 政府层面

很多地方政府多年来还没有出台一个系统的鼓励政策, 大学服务社会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还不够完善, 产业技术政策不健全, 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与高校服务地方的要求还有差距。而在发达国家, 有关的政策法规较完善, 如日本有关科技活动的立法达200个之多; 美国1980年颁布的“贝―多法案”及其相关配套法规, 使得美国每年大约有30亿美元的经济行为来自大学的技术转让活动。

三、加强高校服务企业的对策建议

1. 深入分析企业实际需求

高校应深入行业、企业当中, 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对行业、企业开展调查研究, 分析区域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就业结构, 预测学校服务范围内企业人力需求的基本趋势, 从数量、质量、层次、专业结构等几个方面制定学校的发展计划和培养目标, 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政府相关部门要面向企业广泛征集技术需求及难题, 按18个产业链、产业集群和技术需求归类汇总, 定期编印成册, 及时向高校科研院所发布, 并分别举办项目对接会, 为产研双方搭建直接对接的平台, 实现双向选择、互利共赢。

2. 成立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

为了有效地促进大学与企业界的合作, 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研究、管理机构, 完善学校相关部门及院系与企业联系的组织保障机制。如日本成立了“大学―工业科研活动咨询委员会”, 全面研究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问题; 我国的江苏省为使高校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专门成立了由省委领导、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校科技咨询委员会”, 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进行指导,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高校成立类似机构会对高校服务企业起到有效的组织领导作用。

3. 促进教学改革, 培养合格人才

高校学科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 又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为企业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这样建设起来的学科才有根基和立足点, 学科建设的成果才能直接应用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 培育的人才才有就业市场、科技成果才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 拓宽高校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高校除了培养有用之才外, 还应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努力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在科研工作定位上, 要以面向地方, 开展应用研究, 推进技术、方法创新为导向, 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 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 促进产、学、研结合, 促进科研成果转换, 在服务与贡献中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高校还应进一步组织广大教师、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 推广实用科技, 促进科技运用, 帮助企业、农民和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高校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等应承担起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任务; 而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师包括学生也应努力面向

企业, 开展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5. 深化产学研合作, 畅通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渠道

一是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构建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多方协调联动平台, 积极组织高校开展产学研活动。支持高校与市、县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直接对口合作平台。二是发挥项目计划的引导作用, 推进校企联合技术创新。扩大高校科学研究计划中的产学研项目立项比重, 资助高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大力开展行业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研发。三是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通过创建科技园区或工业中心直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6. 建立高校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各高校应修订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项目与成果奖励制度、横向课题等鼓励措施, 从制度和激励政策上保障合作工作的顺利实施。(1)激励机制。学校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提供支持。要给教学科研人员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时间、信息、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其次是政策倾斜。要将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学科研人员的实绩, 作为晋升职称和工资级别、获得奖励的条件之一。教学科研人员的社会服务成果和业绩以适当标准和比例折合计算工作量。(2)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求科学研究不仅要出成果, 出高档次的论文, 更要注意发挥科技潜力,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把是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为评价科研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尺。(3)分配机制。分配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激励、技术入股等。

7. 建立“政、产、学、研、金(金融) 、介(中介机构) ”紧密结合机制

这一机制必将有利于整合并发挥优势, 准确定位, 坚持特色, 突出重点, 形成合力; 必将有利于产学研信息的畅通, 有利于产学研形成一条纽带, 承担牵线搭桥、管理、中介、协调工作; 必将有利于价格评估体系的建立, 从而促进校、企、所对成果开发的认同, 降低成本, 提高实效, 提高合作的成功率; 必将有利于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设备、经费的统筹安排, 合力攻关, 合理使用, 避免重复立项造成浪费。通过校企联合、校市联合、以校包县等多种形式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摘要:高校服务企业本是应有之义, 国家也出台有关政策鼓励高校加强对企业的服务, 高校服务企业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应该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结合自身优势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关键词:企业实际需求; 高校服务企业; 问题; 对策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 现代大学与现实联系日益紧密,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 大学是社会的引擎。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职能。高校教育基础较为雄厚, 人力资源十分丰富, 科研条件相对充裕, 高校服务企业发展, 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把高校资源优势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 直接服务企业,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企业的需求分析

实际上, 作为考虑成本收益的经营实体, 企业关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即人才济济、资源众多的高校, 能给企业带来什么直接的实际利益。具体来说, 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学生, 能否成为企业真正的有用之才; 学校提供的技术、管理等服务能否真正产生效益。

1. 从人才角度看, 企业需要的是能迅速适应工作角色的人才和技术人才

一般来说, 企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掌握一种操作技能的员工已经很难适应企业需求, 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一项调查显示,12.1%的企业认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眼高手低, 徒有虚名等。这些问题表明,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不一致”, 造成了企业很难招聘到所需人才, 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

在“您需要并打算招聘什么样的人才? ”一题中, 选择“技术人才”一项的达76.36%。当问及“贵企业在招聘人才方面遇到过困难吗? ”, 有67.84%的企业选择“遇到过”。其中有44.59%的企业填写的是:人才缺乏, 人才难求, 人才断层。这反映出高校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

2. 从管理等软服务角度看, 企业需要的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案

目前, 市场有需求、企业有技术需要但又缺乏技术支持, 学校有人才、有科研条件, 但又难以准确判断所从事的项目研究是否适合市场需要和企业需求。如何把三方的需求通过有效的途径结合起来,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1. 学生层面

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依然与企业实际要求有很大差距, 这导致企业对其后期投入的培训成本和人力资源浪费情况增加, 进而影响企业对新毕业生选择的积极性。拿设计人员举例, 一个从学校专业学习3年的学生, 仅是知道了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性能, 却没有完整的、系统的软件性能组合和应用能力, 好比一个只知道枪可以杀敌自卫, 但不知道如何精确瞄准、射击敌人的士兵。

2. 教师层面

教师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教师仅是简单地把书中涉及的内容给学生讲完, 而缺乏和企业在具体需求中遇到的常见案例进行关联, 导致学生多是照本宣科、模仿而缺乏应用和创造。另外, 科技人员主动参与自主创新积极性不够。调查发现, 除本职工作外, 大多数科技人员都还没有主动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

3. 学校层面

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完整性与适应市场的可行性不高, 使科研成果自身受限; 学校与企业长期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约束, 相互往来联系受阻, 合作机制不畅; 高校是国家部委与省两级

办学两级管理, 形成横向与纵向管理与投资的错位; 部分高校科技人员“只管耕耘, 不问收获”的思想, 导致高校自身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 机制不完善。一些科技人员研究项目, 目的是为了职称评定, 因此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距离还比较远, 不能有效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外部分单位还没有把单位自身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4. 企业层面

高校的大多数科研成果, 距进入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往往需要中试过程。对于科技成果的“中试”阶段, 一些企业担心投入到学校的资金“打水漂”, 导致投入严重不足; 而高校又担心一旦科研成果进入企业会使专利流失。使高校的一些科研成果找不到中试资金, 找不到合作伙伴, 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有些企业“舍近求远”, 宁愿找北京、上海等外地的高校合作, 或引进省外、国外的科技成果和技术, 而不与本省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5. 政府层面

很多地方政府多年来还没有出台一个系统的鼓励政策, 大学服务社会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还不够完善, 产业技术政策不健全, 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与高校服务地方的要求还有差距。而在发达国家, 有关的政策法规较完善, 如日本有关科技活动的立法达200个之多; 美国1980年颁布的“贝―多法案”及其相关配套法规, 使得美国每年大约有30亿美元的经济行为来自大学的技术转让活动。

三、加强高校服务企业的对策建议

1. 深入分析企业实际需求

高校应深入行业、企业当中, 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对行业、企业开展调查研究, 分析区域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就业结构, 预测学校服务范围内企业人力需求的基本趋势, 从数量、质量、层次、专业结构等几个方面制定学校的发展计划和培养目标, 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政府相关部门要面向企业广泛征集技术需求及难题, 按18个产业链、产业集群和技术需求归类汇总, 定期编印成册, 及时向高校科研院所发布, 并分别举办项目对接会, 为产研双方搭建直接对接的平台, 实现双向选择、互利共赢。

2. 成立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

为了有效地促进大学与企业界的合作, 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研究、管理机构, 完善学校相关部门及院系与企业联系的组织保障机制。如日本成立了“大学―工业科研活动咨询委员会”, 全面研究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问题; 我国的江苏省为使高校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专门成立了由省委领导、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校科技咨询委员会”, 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进行指导,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高校成立类似机构会对高校服务企业起到有效的组织领导作用。

3. 促进教学改革, 培养合格人才

高校学科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 又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为企业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这样建设起来的学科才有根基和立足点, 学科建设的成果才能直接应用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 培育的人才才有就业市场、科技成果才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 拓宽高校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高校除了培养有用之才外, 还应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努力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在科研工作定位上, 要以面向地方, 开展应用研究, 推进技术、方法创新为导向, 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 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 促进产、学、研结合, 促进科研成果转换, 在服务与贡献中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高校还应进一步组织广大教师、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 推广实用科技, 促进科技运用, 帮助企业、农民和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高校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等应承担起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任务; 而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师包括学生也应努力面向

企业, 开展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5. 深化产学研合作, 畅通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渠道

一是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构建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多方协调联动平台, 积极组织高校开展产学研活动。支持高校与市、县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直接对口合作平台。二是发挥项目计划的引导作用, 推进校企联合技术创新。扩大高校科学研究计划中的产学研项目立项比重, 资助高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大力开展行业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研发。三是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通过创建科技园区或工业中心直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6. 建立高校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各高校应修订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项目与成果奖励制度、横向课题等鼓励措施, 从制度和激励政策上保障合作工作的顺利实施。(1)激励机制。学校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提供支持。要给教学科研人员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时间、信息、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其次是政策倾斜。要将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学科研人员的实绩, 作为晋升职称和工资级别、获得奖励的条件之一。教学科研人员的社会服务成果和业绩以适当标准和比例折合计算工作量。(2)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求科学研究不仅要出成果, 出高档次的论文, 更要注意发挥科技潜力,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把是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为评价科研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尺。(3)分配机制。分配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激励、技术入股等。

7. 建立“政、产、学、研、金(金融) 、介(中介机构) ”紧密结合机制

这一机制必将有利于整合并发挥优势, 准确定位, 坚持特色, 突出重点, 形成合力; 必将有利于产学研信息的畅通, 有利于产学研形成一条纽带, 承担牵线搭桥、管理、中介、协调工作; 必将有利于价格评估体系的建立, 从而促进校、企、所对成果开发的认同, 降低成本, 提高实效, 提高合作的成功率; 必将有利于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设备、经费的统筹安排, 合力攻关, 合理使用, 避免重复立项造成浪费。通过校企联合、校市联合、以校包县等多种形式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相关文章

  • 普通本科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摘 要: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为此,应探究"产教 ...查看


  • 大学生素质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
  • 大学生素质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 ...查看


  • 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 谭 进, 朱明君: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科研管理 技术与创新管理 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谭 进, 朱明君 * (重庆大学科研处, 重庆 400044) 摘 要 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了系统 ...查看


  •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 OJOURNALOFNATIONALACADEMYOFEDUCATl0NADMINlSTRATION 乏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君 浙江金华321007) 乏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随 着争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电力 ...查看


  • 试析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宏伟 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24期 1.引言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近些年来,高校 ...查看


  • 毛概实践课题
  • 毛概实践课题 关于"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分析 摘要:"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两个近年来困扰着社会发展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用工荒 ...查看


  •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就业对策
  • 38 中国林业教育 2007年第5期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就业对策 杨素华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摘 要: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查看


  •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提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猛增加,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其就业问题,不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阐述大学生就 ...查看


  • 物联网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 摘 要:作为高校新设立专业,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将拥有国家政策支持.物联网产值及人才需求倍增等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新专业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到物联网硬件建设以及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与企业人才要求提高等方面的挑战.文中对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