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提升师生学习工作幸福感
摘要: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厌学情况增加,老师工作幸福感降低,倦怠增加的现状,我校在2016年7月申报并立项了省级课题《圈层融合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研究》,旨在圈层融合的机遇和背景下,探索提升农村中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的策略,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职业倦怠,最终能提升师生学习工作的幸福感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习,成功体验,策略,幸福感
正文: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由于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增加、优质生源的流失、教师学习相对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我校教学质量相对滞后。教师越教越缺少成就感,学生越学也越灰心,学习没有成功体验,学习兴趣就不断减弱,厌学、逃学、不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也是教的身心疲惫,倦怠不已。
2016年3月,在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圈层融合的大背景下,我校由温江区和盛中学托管,利用这个契机,我们申报了课题《圈层融合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研究》,希望以课题为引领、为推手,带领全校师生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借课题的研究,从课堂入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幸福感。 为此,我们需要首先详细了解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于是,在2016年10月,我校的课题组通过借鉴网上资料、修改、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学生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表》、 《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评价表》等一系列调查问卷和评价表,我们通过最原始也最具个性化的方式统计,得到的统计结果既对课题研究全校学生的共性有很大的帮助,也对各科、各班、各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指导价值。
《心理咨询百科全书》中写道:成功体验即成功感, 是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 积极愉快的情感。对于中学生来说, 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学习成功感”, 就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成功地接近、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抱负水平时, 所体验到的满意、喜悦、自豪等积极情感。它与个体的成就动机、抱负水平都有极密切的关系,也跟个体的归因特点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潜力受到抑制。学习动机过强会产生学习的盲目性与冲动性,干扰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降低知识获取的效率,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2016年12月,学校运用《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MSMT )》对我校部分学生做了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MSMT )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制定上是否存在困扰。它包括4个分量表:(1)动机过弱,用来测查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太弱;(2)动机过强,用来测查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太强;(3)学习兴趣,用来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4)学习目标,用来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习动机理论中明确指出——学习目标同学习者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学习目标实现的实际操作过程,正是满足目标制定者学习需要的过程;自我效能理论中,学习目标也是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困扰或不足,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我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311名,回收问卷311份,其中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299份。有效调查问卷包括初一全体学生143人,初二116人,初三40人。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我校学生的如下现状:
一、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来越弱。二、男生的学习动机弱于女生。三、全校近一半的学生有学习动机过强的困扰,在七年级尤为突出,男女生比例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四、在学习兴趣方面,有困扰的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五、全校近半数的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困扰,男生指标高于女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困扰,我我校学生的一个普遍的特点。而从分析调查问卷来看,我校近一半的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困扰。
六、在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被动性的调查中,40%以上的学生别人不督促,极少主动学习,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个比例在九年级达到60%。七、在“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一项中,60%以上的学生选择,八年级达到86.36%,九年级达到72.50%。八、八、九年级有近20%,七年级近10%的学生选择“觉得读书没有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九、在“只在喜欢的科目上下工夫,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一项,九年级达到52.50%,其中男生59.09%,七年级达到43.24%。十、在“为了对付每天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一项的调查中,九年级高达82.50%,七年级66.67%,八年级56.90%。
综上所述,从动机量表的调查反映来看,我校三分之二多的学生有学习动机方面各种各样的困扰(全校无困扰问卷共70份),这是制约和影响我校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就课堂调查来看,我们把学习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时段”、“自主学习时段”、“合作学习时段”、“回答问题时段”、“听课学习时段”、“作业和练习时段”、“作业讲评时段”、“检测评价时段”。调查了各科目各时段学生的感受、评价和建议,从课题组各老师分析来看,从学生理解的成功快乐感来说(学生有可能更倾向在这一时段的轻松快乐的感受),各时段的感觉成功快乐的学生比例均在三分之二左右,在有具体量标的阶段,比如回答问题时段和检测评价时段,有成功快乐感受和没有的大约各占一半;而在合作学习时段,有成功快乐感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而在预习和自主学习阶段的成功快乐体验胜过课堂和课后检测;共通的感受则是作业和检测阶段的成功快乐体验最低。。
而从科目之间的区别来看,我校学生在语文课的成功快乐体验要比其他科目稍多。在问卷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学生的一些愿望和建议,因为是在部分班级所做的调查,也与该科目的科任老师有一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或者个性研究。虽然我们的调查从规范和科学性上来看还稍有欠缺,但是,这次调查,也是我们和学生增进了解的一次机会,也是师生沟通的一个桥梁。
2017年3月24日,课题的开题报告如期举行,成都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姚便芳教授、成都市教育人才交流中心徐文基教授以及一些常青树老师参与了我们的开题会,并在会上作了一些指导。其中,姚教授认为我们前期的调查还应该更全面和更深入,并表示愿意在问卷以及问卷的分析上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月,我们开始在全校进行《学生学业多维度归因量表》和《学生成功感量表》的问卷调查,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是由Lefcourt 等人编制而成,是有人际关系和学业成就两部分组成,各涉及24个题目。该量表把学生的学业分为成功与失败两个方面,每一方面都是由能力、努力、运气、情境四组组成。问卷共计501份,其中有效问卷363份,无效问卷138份,有效率72.46%;学习成功感量表(FOASS )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2003年编制的,采用四级评分,量表由四个分量表构成,问卷共计471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无效问卷73份,有效率84.50%。调查后的问卷经过统计分析,呈现出如下结果:
全校学生在归因的各维度上都达到了良好,只是从性别上和年级上体现出一些小差异。 问卷反映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归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t=0.96,p=0.336>0.05)。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失败情境”和“失败运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失败情境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失败运气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问卷反映出,不同年级学生在归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339D>0.05)。不同年级学生在归因的一些题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打分标准松”、“靠运气”、“老师认定”、“运气不
好”、“下苦功”、“不走运”、“不够努力用功”、“克服障碍”、“老师吝啬”、“选择错误”。差异表现在:初二初三学生归因更倾向于认为学习成功与否与老师的打分标准松紧、运气好不好、老师认定与否、老师吝啬与否有很大的关系;而初一学生更认为学习的成功与个人下苦功、努力用功、克服障碍等主管努力有更大的关系。
问卷反映出,归因总数方面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成功努力”、“失败情境”和“失败运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初一年级更倾向认为成功和努力更相关,而初二初三学生更多把失败归因于情景和运气。也就是说,从调查来看,初一年级学生的归因更客观,而初二初三的学生归因更主观一些。
而从《学生成功感量表》的调查来看,全校学生成功感的总体水平属于中等水平(2.6125)全校学生在八个方面达到了高水平,分别是:考得好(3.60)、时间过得快(3.03)、新知识(3.50)、学习没那么好(3.28)、回答问题(3.27)、名次排前列(3.16)、按时到校(3.30)、学到知识(3.17)。在以下两个方面达到了低水平:不想学了(1.65)、早晨想学习(1.98)。
不同性别在成功感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Q2,Q4,Q6,Q7,Q18,Q19,Q22,Q23,Q26,Q27,Q30,Q31,Q32,Q33,Q35,Q39等变量中有显著性差异。表现在:①在时间过得快、新知识、学习没那么好、完成作业、锻炼思考能力、不太感兴趣、找题做、掌握方法、预习、决心学习、复习、受到表扬、按时到校和学到知识等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②在不想学了、感觉糟糕方面,男生大于女生。
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功体验上有显著性差异,初一>初二、初一>初三。不同班级在成功感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学业归因与学习成功感呈正相关,person 相关性系数是0.047;相关性不显著。
针对调查结果,课题组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对课题研究的实践部分——课堂教学做出了一些实践性思考。如,引导和指导树立学习目标;多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分析学生想学却不爱学的原因,增强他们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学生各有特点,老师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优生和差生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保护好初一学生的初心;老师也要常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的原因等等。
我们的课题还在推进,以上是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方面的调查报告,体现了我们课题组严谨、认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和精神。我们认为,我们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探索过程本身即是一种价值感和幸福感的体现。
2017年9月
探索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提升师生学习工作幸福感
摘要: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厌学情况增加,老师工作幸福感降低,倦怠增加的现状,我校在2016年7月申报并立项了省级课题《圈层融合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研究》,旨在圈层融合的机遇和背景下,探索提升农村中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的策略,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职业倦怠,最终能提升师生学习工作的幸福感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习,成功体验,策略,幸福感
正文: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由于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增加、优质生源的流失、教师学习相对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我校教学质量相对滞后。教师越教越缺少成就感,学生越学也越灰心,学习没有成功体验,学习兴趣就不断减弱,厌学、逃学、不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也是教的身心疲惫,倦怠不已。
2016年3月,在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圈层融合的大背景下,我校由温江区和盛中学托管,利用这个契机,我们申报了课题《圈层融合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研究》,希望以课题为引领、为推手,带领全校师生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借课题的研究,从课堂入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幸福感。 为此,我们需要首先详细了解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于是,在2016年10月,我校的课题组通过借鉴网上资料、修改、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学生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表》、 《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评价表》等一系列调查问卷和评价表,我们通过最原始也最具个性化的方式统计,得到的统计结果既对课题研究全校学生的共性有很大的帮助,也对各科、各班、各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指导价值。
《心理咨询百科全书》中写道:成功体验即成功感, 是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 积极愉快的情感。对于中学生来说, 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学习成功感”, 就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成功地接近、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抱负水平时, 所体验到的满意、喜悦、自豪等积极情感。它与个体的成就动机、抱负水平都有极密切的关系,也跟个体的归因特点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潜力受到抑制。学习动机过强会产生学习的盲目性与冲动性,干扰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降低知识获取的效率,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2016年12月,学校运用《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MSMT )》对我校部分学生做了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MSMT )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制定上是否存在困扰。它包括4个分量表:(1)动机过弱,用来测查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太弱;(2)动机过强,用来测查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太强;(3)学习兴趣,用来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4)学习目标,用来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习动机理论中明确指出——学习目标同学习者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学习目标实现的实际操作过程,正是满足目标制定者学习需要的过程;自我效能理论中,学习目标也是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困扰或不足,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我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311名,回收问卷311份,其中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299份。有效调查问卷包括初一全体学生143人,初二116人,初三40人。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我校学生的如下现状:
一、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来越弱。二、男生的学习动机弱于女生。三、全校近一半的学生有学习动机过强的困扰,在七年级尤为突出,男女生比例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四、在学习兴趣方面,有困扰的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五、全校近半数的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困扰,男生指标高于女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困扰,我我校学生的一个普遍的特点。而从分析调查问卷来看,我校近一半的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困扰。
六、在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被动性的调查中,40%以上的学生别人不督促,极少主动学习,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个比例在九年级达到60%。七、在“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一项中,60%以上的学生选择,八年级达到86.36%,九年级达到72.50%。八、八、九年级有近20%,七年级近10%的学生选择“觉得读书没有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九、在“只在喜欢的科目上下工夫,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一项,九年级达到52.50%,其中男生59.09%,七年级达到43.24%。十、在“为了对付每天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一项的调查中,九年级高达82.50%,七年级66.67%,八年级56.90%。
综上所述,从动机量表的调查反映来看,我校三分之二多的学生有学习动机方面各种各样的困扰(全校无困扰问卷共70份),这是制约和影响我校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就课堂调查来看,我们把学习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时段”、“自主学习时段”、“合作学习时段”、“回答问题时段”、“听课学习时段”、“作业和练习时段”、“作业讲评时段”、“检测评价时段”。调查了各科目各时段学生的感受、评价和建议,从课题组各老师分析来看,从学生理解的成功快乐感来说(学生有可能更倾向在这一时段的轻松快乐的感受),各时段的感觉成功快乐的学生比例均在三分之二左右,在有具体量标的阶段,比如回答问题时段和检测评价时段,有成功快乐感受和没有的大约各占一半;而在合作学习时段,有成功快乐感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而在预习和自主学习阶段的成功快乐体验胜过课堂和课后检测;共通的感受则是作业和检测阶段的成功快乐体验最低。。
而从科目之间的区别来看,我校学生在语文课的成功快乐体验要比其他科目稍多。在问卷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学生的一些愿望和建议,因为是在部分班级所做的调查,也与该科目的科任老师有一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或者个性研究。虽然我们的调查从规范和科学性上来看还稍有欠缺,但是,这次调查,也是我们和学生增进了解的一次机会,也是师生沟通的一个桥梁。
2017年3月24日,课题的开题报告如期举行,成都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姚便芳教授、成都市教育人才交流中心徐文基教授以及一些常青树老师参与了我们的开题会,并在会上作了一些指导。其中,姚教授认为我们前期的调查还应该更全面和更深入,并表示愿意在问卷以及问卷的分析上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月,我们开始在全校进行《学生学业多维度归因量表》和《学生成功感量表》的问卷调查,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是由Lefcourt 等人编制而成,是有人际关系和学业成就两部分组成,各涉及24个题目。该量表把学生的学业分为成功与失败两个方面,每一方面都是由能力、努力、运气、情境四组组成。问卷共计501份,其中有效问卷363份,无效问卷138份,有效率72.46%;学习成功感量表(FOASS )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2003年编制的,采用四级评分,量表由四个分量表构成,问卷共计471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无效问卷73份,有效率84.50%。调查后的问卷经过统计分析,呈现出如下结果:
全校学生在归因的各维度上都达到了良好,只是从性别上和年级上体现出一些小差异。 问卷反映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归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t=0.96,p=0.336>0.05)。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失败情境”和“失败运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失败情境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失败运气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问卷反映出,不同年级学生在归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339D>0.05)。不同年级学生在归因的一些题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打分标准松”、“靠运气”、“老师认定”、“运气不
好”、“下苦功”、“不走运”、“不够努力用功”、“克服障碍”、“老师吝啬”、“选择错误”。差异表现在:初二初三学生归因更倾向于认为学习成功与否与老师的打分标准松紧、运气好不好、老师认定与否、老师吝啬与否有很大的关系;而初一学生更认为学习的成功与个人下苦功、努力用功、克服障碍等主管努力有更大的关系。
问卷反映出,归因总数方面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成功努力”、“失败情境”和“失败运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初一年级更倾向认为成功和努力更相关,而初二初三学生更多把失败归因于情景和运气。也就是说,从调查来看,初一年级学生的归因更客观,而初二初三的学生归因更主观一些。
而从《学生成功感量表》的调查来看,全校学生成功感的总体水平属于中等水平(2.6125)全校学生在八个方面达到了高水平,分别是:考得好(3.60)、时间过得快(3.03)、新知识(3.50)、学习没那么好(3.28)、回答问题(3.27)、名次排前列(3.16)、按时到校(3.30)、学到知识(3.17)。在以下两个方面达到了低水平:不想学了(1.65)、早晨想学习(1.98)。
不同性别在成功感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Q2,Q4,Q6,Q7,Q18,Q19,Q22,Q23,Q26,Q27,Q30,Q31,Q32,Q33,Q35,Q39等变量中有显著性差异。表现在:①在时间过得快、新知识、学习没那么好、完成作业、锻炼思考能力、不太感兴趣、找题做、掌握方法、预习、决心学习、复习、受到表扬、按时到校和学到知识等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②在不想学了、感觉糟糕方面,男生大于女生。
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功体验上有显著性差异,初一>初二、初一>初三。不同班级在成功感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学业归因与学习成功感呈正相关,person 相关性系数是0.047;相关性不显著。
针对调查结果,课题组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对课题研究的实践部分——课堂教学做出了一些实践性思考。如,引导和指导树立学习目标;多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分析学生想学却不爱学的原因,增强他们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学生各有特点,老师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优生和差生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保护好初一学生的初心;老师也要常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的原因等等。
我们的课题还在推进,以上是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方面的调查报告,体现了我们课题组严谨、认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和精神。我们认为,我们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探索过程本身即是一种价值感和幸福感的体现。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