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恐怖主义法解读全民反恐

法制博览

法治论坛

LEGALITYVISION

2016·02(中)

·149·

从《反恐怖主义法》解读全民反恐

铜陵244000

武警铜陵市支队政治处,安徽

;全民反恐关键词:《反恐怖主义法》中图分类号:D9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5-0149-02

作者简介:汪凯(1985-),武警铜陵市支队政治处干事。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恐专门法。其中法案第一章总则

:“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动配合机制,第八条规定依靠、动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开

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第九条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等。从以

这部新出台的反恐法已正式将“全民上这些规定不难看出,

反恐”列为反恐工作原则之一。

一、反恐怖主义法准确把握了全民反恐的重要意义《反恐怖主义法》第五条规定: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这说明法案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是一场全民反恐战争。这正是体现了中央反恐工作的新思路,上层考虑到中国当前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充分调动国内各个

各个阶层的积极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即“专部门、

,群结合”采取专业部门的反恐力量和人民大众的反恐潜能相结合的方法,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一)全民反恐是应对当前恐怖主义威胁的形势所迫。

2014年,据相关数据显示,内地公安机关共侦破暴恐极端案件和抓获涉案人员分别是2013年的2倍多和4倍,案件数

量超过前三年的总和。这充分说明我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呈现地域扩大、袭击频率上升、恐怖手段和手法更加血腥残忍的态势。我们所面临的恐怖威胁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人民群众面临的恐怖威胁更加现实直接,全国各族人民与恐怖势力的斗争更加激烈。面对这样严峻的反恐形势,反恐法确定全民反恐作为原则之一,目的在于通过专业力量和民众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应对恐怖威胁。(二)全民反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虽然是恐怖主义活动的最大受害者,但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人民群众同时又是反恐的重要基础力量和依靠力量。由于恐怖主义活动的隐蔽性以及发动恐怖袭击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仅靠专业力量进行全面研判和遏制有很多难处。而人民群众具有信息感知快、覆盖面广、获取渠道多可以有效弥补专业力量在这几方面的不足。所以,等优势,

法案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讲,是鼓励人民群众承担起反恐、防恐的社会责任,积极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这对于预防暴恐事件的发生将起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全民反恐展现了反恐怖斗争新的趋势。恐怖与反恐怖是一场在效果上极不对称的战争。虽然恐怖势力相比较群众是极少数,力量更不能和国家机器相提并论,但对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而言,即使失败数百次,但有一次得手,“胜利”;而反观反恐工作,,就是很难做到“百密而无一疏”一旦出现失误就会满盘皆输。我们只有充分发动群众、紧2014年5紧依靠群众,才能取得反恐斗争的主动权。例如,月新疆开展严打暴恐专项活动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自觉参与到反恐斗争中来,检举揭发犯罪嫌疑人,积极提供线索,断绝暴恐分子食物来源,围追堵截暴恐分子。这充分说明全民反恐已经赢得越来越多的民心。法案强调目前反恐工作就是要通过全社会各要素的共同参与,坚持反恐人民战争,才能有效遏制和打压恐怖主义的嚣张气焰。

二、反恐怖主义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国家和民众意志中国是一个法治化的国家,人民群众一直以来都是在追求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制定反恐怖主义法一方面是完善国家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的的现实需要。回顾这部反恐法的出台,无不体现国家和民众的意志。

(一)酝酿准备充分,、“7.5”法律基础扎实。自“3.14“等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以来,国家在对现有法律关于反恐怖工作相关条款进行完善的同时,也在着手准备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法。2011年10月1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

。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反恐工作的法律文题的决定》

件,其中初步对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和恐怖活动人员做为反恐立法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日后反恐法的制出界定,

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着眼形势所需,符合中国国情。2013年至2014年

2014年3月举行中国各地发生多起恐怖事件,在此背景下,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尽快制定专门的反恐怖

法。有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反恐立法既“反恐”“防恐”,要更要这是一个全面的法律体系问题,在防

打击等整个过程中都要发挥作用,而不单单是打击恐怖范、

组织和恐怖分子的问题。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也建议,反恐怖法应该明确界定恐怖主义、恐怖活动和恐怖组织等概念,还要界定属于中国特有情况的概念;对编造恐怖信息,传播

·150·

法制博览

2016·02(中)

LEGALITYVISION法治论坛

或放任传播,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宣传、散布恐怖思想和恐怖言论等行为,都应入罪。这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议和意见都被采纳到法案的修订中。

(三)参与部门广泛,审议修改慎重。经过慎重酝酿和2014年4月,由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牵头,正讨论后,

式着手起草反恐怖主义法。起草小组以公安部为主,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国安部、武警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工信部、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在起草过程中,小组总部、

成员多次深入一些地方和反恐斗争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先后召开各种形式的研究论证会,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并反复征求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同时还研究借鉴国外的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关立法经验,

,案)》之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次全体会议多次审议修改这部草案,到法案正式出台,先后历时近20个多月的时间。

三、反恐怖主义法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全民反恐意识全民反恐是一个时代新课题,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恐意识强弱直接决定全民反恐机制能否正常运行。反恐怖主义法的出台就像一剂强心针,全面唤醒整个社会对反恐工作的重新认识,这无疑也将增强民众反恐意识。

(一)主动报告意识。反恐法不同于刑法,不是威慑法,

而是一部预防法。而防恐的关键是获取涉恐的线索和情

报。法案在第四章情报信息中就强调了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搜集一切可疑的涉暴涉恐线索,延伸防范触角,从民群众,

而实现最大限度掌握打击恐怖活动的主动权。由于目前中对各自的生活习惯国老百姓的生活区域内人员相对固定,

彼此了解,因此他们对异常情况比较敏感,能第一时间感积极主动报告可疑知。反恐法鼓励民众要改变被动心态,

人人争当信息员、情报员和侦查员。信息,

(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大众的安全意识对于减少损失减少伤亡至关重要。遇到突发危险情况不能往前凑,民众尽快离开现场才是正确的选择。下步反恐法出台后,随着通过一系列教育宣传,群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将进一步众对法案的了解不断加深,得到加强。

(三)协同配合意识。全民反恐需要覆盖国家各个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各个行业、各类人民团体,涉及人员要素多,职能部门多,这就要求每个公民、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要树立大局观念,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加强体系融合,形成全民反恐一盘棋。法案第三章安全防范中就规定了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在反恐怖工作需要履行的职责,上到中央机关,下到邮递公司,这必将大幅提升民众反恐协同配合意识和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协同处置的能力。

(上接第151页)

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发布,通过5年的党规建设,要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从严治党、制度管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而且党规党纪要严于国法,从严治党更深的层面

依法治官,从而保证依法治国的实现。只有健是依法治权、

全党规,没有漏洞,而且党规如铁笼,铁腕反腐败,坚决扫除“以言代法”胡作非为和“权大于法”的自以为是,才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政治生态。

(二)国家的治理和管理,德治的这一手也不能软对于一个社会环境来讲,道德风气要清纯、健康,道德良心要诚信、友善,道德人际要有情、有义,避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没有慈悲情、怜悯心、同情感的冷冰,私利当不择手段、六亲不认的冷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头、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用善良温暖社会、滋养百姓。习近平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中,特别要求中央政治局

“三严三实”,要求全党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带头实行

。“政治能力要强,要求全党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思想定

”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要特别过硬。

在公正的法治环境和友善的道德氛围中,阳光灿烂,清风徐徐,邪恶被惩治,邪气被扫荡。贪腐只有一条死路,缺德必将人怒众谴。是非分明,善恶有报,整个社会才有安全感、和谐感、幸福感。

坚持法治、德治两手并举,建设廉洁清政的法治环境和道德氛围,根本任务是健全打击和预防腐败的“不能腐、不

敢腐、不想腐”的社会治理体系。马克思曾经要求立法者肩

:“不把那种由环境造成的过错变成犯负起责无旁贷的义务

罪。他应该以最伟大的人道精神把这一切当作社会混乱来

③。纠正”

对于人民军队来说,在治军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全体官兵要养成确立依法的意识、守法的自觉、违法恪守规矩的自觉习惯,

2、1”的畏惧。在直线加方块的军营,在“1、的队列,令行禁一切行动听指挥,军中无戏言,军令如山倒。为实现“听止,

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提供以铁律保障。另一方面,要守护道德纯洁的高地,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拒腐蚀、,本色和作风,保持内部关系的风清气正永不沾”拒斥庸俗、拒斥虚假、拒斥奢侈、拒斥享乐,以形式主义为

“三严三实”耻,以为荣。培养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当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过硬部,“召之即来,。队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注

②见凤凰网大学问2015-04-23.③转引自新华网,裴广川2014-10-21.

释]

①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参

2015,01:5-12.

考文献]

[1].法学论坛,陈金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展现的战略定力[J][2]王立仁,上官苗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的理念和图谱的现实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10-113.把握[

法制博览

法治论坛

LEGALITYVISION

2016·02(中)

·149·

从《反恐怖主义法》解读全民反恐

铜陵244000

武警铜陵市支队政治处,安徽

;全民反恐关键词:《反恐怖主义法》中图分类号:D9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5-0149-02

作者简介:汪凯(1985-),武警铜陵市支队政治处干事。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恐专门法。其中法案第一章总则

:“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动配合机制,第八条规定依靠、动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开

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第九条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等。从以

这部新出台的反恐法已正式将“全民上这些规定不难看出,

反恐”列为反恐工作原则之一。

一、反恐怖主义法准确把握了全民反恐的重要意义《反恐怖主义法》第五条规定: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这说明法案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是一场全民反恐战争。这正是体现了中央反恐工作的新思路,上层考虑到中国当前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充分调动国内各个

各个阶层的积极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即“专部门、

,群结合”采取专业部门的反恐力量和人民大众的反恐潜能相结合的方法,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一)全民反恐是应对当前恐怖主义威胁的形势所迫。

2014年,据相关数据显示,内地公安机关共侦破暴恐极端案件和抓获涉案人员分别是2013年的2倍多和4倍,案件数

量超过前三年的总和。这充分说明我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呈现地域扩大、袭击频率上升、恐怖手段和手法更加血腥残忍的态势。我们所面临的恐怖威胁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人民群众面临的恐怖威胁更加现实直接,全国各族人民与恐怖势力的斗争更加激烈。面对这样严峻的反恐形势,反恐法确定全民反恐作为原则之一,目的在于通过专业力量和民众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应对恐怖威胁。(二)全民反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虽然是恐怖主义活动的最大受害者,但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人民群众同时又是反恐的重要基础力量和依靠力量。由于恐怖主义活动的隐蔽性以及发动恐怖袭击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仅靠专业力量进行全面研判和遏制有很多难处。而人民群众具有信息感知快、覆盖面广、获取渠道多可以有效弥补专业力量在这几方面的不足。所以,等优势,

法案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讲,是鼓励人民群众承担起反恐、防恐的社会责任,积极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这对于预防暴恐事件的发生将起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全民反恐展现了反恐怖斗争新的趋势。恐怖与反恐怖是一场在效果上极不对称的战争。虽然恐怖势力相比较群众是极少数,力量更不能和国家机器相提并论,但对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而言,即使失败数百次,但有一次得手,“胜利”;而反观反恐工作,,就是很难做到“百密而无一疏”一旦出现失误就会满盘皆输。我们只有充分发动群众、紧2014年5紧依靠群众,才能取得反恐斗争的主动权。例如,月新疆开展严打暴恐专项活动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自觉参与到反恐斗争中来,检举揭发犯罪嫌疑人,积极提供线索,断绝暴恐分子食物来源,围追堵截暴恐分子。这充分说明全民反恐已经赢得越来越多的民心。法案强调目前反恐工作就是要通过全社会各要素的共同参与,坚持反恐人民战争,才能有效遏制和打压恐怖主义的嚣张气焰。

二、反恐怖主义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国家和民众意志中国是一个法治化的国家,人民群众一直以来都是在追求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制定反恐怖主义法一方面是完善国家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的的现实需要。回顾这部反恐法的出台,无不体现国家和民众的意志。

(一)酝酿准备充分,、“7.5”法律基础扎实。自“3.14“等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以来,国家在对现有法律关于反恐怖工作相关条款进行完善的同时,也在着手准备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法。2011年10月1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

。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反恐工作的法律文题的决定》

件,其中初步对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和恐怖活动人员做为反恐立法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日后反恐法的制出界定,

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着眼形势所需,符合中国国情。2013年至2014年

2014年3月举行中国各地发生多起恐怖事件,在此背景下,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尽快制定专门的反恐怖

法。有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反恐立法既“反恐”“防恐”,要更要这是一个全面的法律体系问题,在防

打击等整个过程中都要发挥作用,而不单单是打击恐怖范、

组织和恐怖分子的问题。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也建议,反恐怖法应该明确界定恐怖主义、恐怖活动和恐怖组织等概念,还要界定属于中国特有情况的概念;对编造恐怖信息,传播

·150·

法制博览

2016·02(中)

LEGALITYVISION法治论坛

或放任传播,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宣传、散布恐怖思想和恐怖言论等行为,都应入罪。这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议和意见都被采纳到法案的修订中。

(三)参与部门广泛,审议修改慎重。经过慎重酝酿和2014年4月,由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牵头,正讨论后,

式着手起草反恐怖主义法。起草小组以公安部为主,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国安部、武警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工信部、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在起草过程中,小组总部、

成员多次深入一些地方和反恐斗争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先后召开各种形式的研究论证会,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并反复征求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同时还研究借鉴国外的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关立法经验,

,案)》之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次全体会议多次审议修改这部草案,到法案正式出台,先后历时近20个多月的时间。

三、反恐怖主义法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全民反恐意识全民反恐是一个时代新课题,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恐意识强弱直接决定全民反恐机制能否正常运行。反恐怖主义法的出台就像一剂强心针,全面唤醒整个社会对反恐工作的重新认识,这无疑也将增强民众反恐意识。

(一)主动报告意识。反恐法不同于刑法,不是威慑法,

而是一部预防法。而防恐的关键是获取涉恐的线索和情

报。法案在第四章情报信息中就强调了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搜集一切可疑的涉暴涉恐线索,延伸防范触角,从民群众,

而实现最大限度掌握打击恐怖活动的主动权。由于目前中对各自的生活习惯国老百姓的生活区域内人员相对固定,

彼此了解,因此他们对异常情况比较敏感,能第一时间感积极主动报告可疑知。反恐法鼓励民众要改变被动心态,

人人争当信息员、情报员和侦查员。信息,

(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大众的安全意识对于减少损失减少伤亡至关重要。遇到突发危险情况不能往前凑,民众尽快离开现场才是正确的选择。下步反恐法出台后,随着通过一系列教育宣传,群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将进一步众对法案的了解不断加深,得到加强。

(三)协同配合意识。全民反恐需要覆盖国家各个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各个行业、各类人民团体,涉及人员要素多,职能部门多,这就要求每个公民、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要树立大局观念,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加强体系融合,形成全民反恐一盘棋。法案第三章安全防范中就规定了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在反恐怖工作需要履行的职责,上到中央机关,下到邮递公司,这必将大幅提升民众反恐协同配合意识和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协同处置的能力。

(上接第151页)

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发布,通过5年的党规建设,要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从严治党、制度管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而且党规党纪要严于国法,从严治党更深的层面

依法治官,从而保证依法治国的实现。只有健是依法治权、

全党规,没有漏洞,而且党规如铁笼,铁腕反腐败,坚决扫除“以言代法”胡作非为和“权大于法”的自以为是,才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政治生态。

(二)国家的治理和管理,德治的这一手也不能软对于一个社会环境来讲,道德风气要清纯、健康,道德良心要诚信、友善,道德人际要有情、有义,避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没有慈悲情、怜悯心、同情感的冷冰,私利当不择手段、六亲不认的冷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头、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用善良温暖社会、滋养百姓。习近平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中,特别要求中央政治局

“三严三实”,要求全党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带头实行

。“政治能力要强,要求全党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思想定

”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要特别过硬。

在公正的法治环境和友善的道德氛围中,阳光灿烂,清风徐徐,邪恶被惩治,邪气被扫荡。贪腐只有一条死路,缺德必将人怒众谴。是非分明,善恶有报,整个社会才有安全感、和谐感、幸福感。

坚持法治、德治两手并举,建设廉洁清政的法治环境和道德氛围,根本任务是健全打击和预防腐败的“不能腐、不

敢腐、不想腐”的社会治理体系。马克思曾经要求立法者肩

:“不把那种由环境造成的过错变成犯负起责无旁贷的义务

罪。他应该以最伟大的人道精神把这一切当作社会混乱来

③。纠正”

对于人民军队来说,在治军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全体官兵要养成确立依法的意识、守法的自觉、违法恪守规矩的自觉习惯,

2、1”的畏惧。在直线加方块的军营,在“1、的队列,令行禁一切行动听指挥,军中无戏言,军令如山倒。为实现“听止,

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提供以铁律保障。另一方面,要守护道德纯洁的高地,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拒腐蚀、,本色和作风,保持内部关系的风清气正永不沾”拒斥庸俗、拒斥虚假、拒斥奢侈、拒斥享乐,以形式主义为

“三严三实”耻,以为荣。培养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当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过硬部,“召之即来,。队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注

②见凤凰网大学问2015-04-23.③转引自新华网,裴广川2014-10-21.

释]

①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参

2015,01:5-12.

考文献]

[1].法学论坛,陈金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展现的战略定力[J][2]王立仁,上官苗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的理念和图谱的现实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10-113.把握[


相关文章

  • 从反恐题材美剧看美国的跨文化传播方式
  • 收稿日期:2014-03-07 作者简介:姚佳颖,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学理论研究. 摘 要: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也面临着霸权危机.为了寻求新的国家利益,美国越来 ...查看


  • [反恐怖主义法]宣传标语大全与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合集 精品
  • <反恐怖主义法>宣传标语大全与小学安全 工作自查报告合集 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一.思想重视,认识到位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精心打造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安全,学校把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完善值班制度,形成"人人. ...查看


  • 戴旭:中国应学习美国反恐在全球追剿恐怖分子
  • 戴旭:中国应学习美国反恐 在全球追剿恐怖分子 戴旭:对恐怖主义全球立体式追剿 昆明和乌鲁木齐暴恐案连发,令中国人越发近距离感受到恐怖主义幽灵.为防止未来中国成为恐怖主义重灾区,未雨绸缪地进行思想预防和国家反制的战略预置,已成为紧迫任务. 看 ...查看


  • 向恐怖势力发出警告
  • 2009年7月22-26日,中.俄两国继"乖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演习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举行了最新一次大规模双边反恐演习――"和平使命-20 ...查看


  • 开展反恐怖主义法学习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 关于印发<客运分公司关于开展 宣传学习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司属各部门: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下发集团公司关于开展 法>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合交集团政发„2017‟63号)文件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为切实做 ...查看


  • 反恐怖主义----可悲的时代
  • 小时候读书,没有学到''恐怖主义''一词.911以后方见此词.查了中外字典才知''恐怖''一词是心理行为,怎么成了''主义''呢?据说也不是小布什首创.但肯定不是中国人想出来的.几千年来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一定会遭遇挫折,我们造长城,挖战壕,防 ...查看


  • 微解读丨巴黎恐袭,对世界经济走向有深刻影响!
  • 巴黎恐袭看似是孤立的事件,实际上从事件细节上完全可以看出这是极端恐怖分子精心策划.这种精心策划,已不再是简单的个体行动或少数人的行动,而是有能力展开大规模的行动.这次巴黎恐袭策划的人至少一二十人,甚至规模比这个数量要庞大不少. 事实上,20 ...查看


  • 解读[反洗钱法]
  • 反洗钱主体涵盖特定非金融机构 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但金融机构并不是洗钱的唯一渠道,随着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断严格和完善,洗钱逐步向非金融机构渗透.按照<反洗钱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 ...查看


  • 国际反恐斗争的形势以及最新变化
  • 当前国际反恐斗争形势及新变化 2015年6月26日,法国.突尼斯和科威特相继遭遇恐怖袭击,造成6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发生在科威特和突尼斯的袭击事件负责.虽然尚无证据表明, & ...查看


热门内容